花落谁家有定数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战区司令部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战区司令也成为美军各大军种竞相争夺的一个“肥缺”,但是美军各大战区的司令人选由哪一军种的担任,通常来说是主要由其军功、与政界关系以及地缘政治因素来决定的。在此背景下,尽管美军长期以来一直在大力倡导联合指挥的新模式,但是战区司令人选和实权却往往是由某个特殊军种掌控,因此该军种的作战理论和思维倾向,往往成为美军向此地区调遣部队的首要原则,而这已成为美军内部一种秘而不宣的“惯例”和难以逆转的“思维定式”。
  


  
  地理与职能:美军联合司令部的分类
  
  目前,美军共设立了10个联合司令部,分为按地理划分的战区司令部和按职能划分的职能司令部。战区司令部,也称地区司令部或总部,其辖区覆盖了包括南极和北极在内的全球所有地区。美军的战区司令部目前共有6个,分别是:太平洋司令部,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夏威夷的史密斯兵营,辖区包括亚太、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以及南极洲大陆等地区;欧洲司令部,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帕克兵营,辖区包括欧洲大陆、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地中海地区、俄罗斯本土、格陵兰岛以及北极地区;中央司令部,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麦克迪尔空军基地,辖区包括中东、中亚和东非地区;南方司令部,成立于1963年,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辖区包括墨西哥的南部,加勒比海南部、南美洲大陆等拉美地区;北方司令部,成立于2002年,主要负责美国本土安全,总部设在科罗拉多州的彼得林空军基地;非洲司令部,成立于2007年,主要负责非洲地区的防务。
  职能司令部,专门负责某一方面的军事职能,可以跨越所有地理区域采取作战行动,也称专业司令部。职能司令部目前共有4个,分别是:联合部队司令部,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基地,负责美军联合作战训练;特种作战司令部,成立于1987年,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州的麦克迪尔基地,负责组织和实施特种作战行动;战略司令部,成立于2002年,总部设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弗特基地,负责指挥美国战略核力量;运输司令部,成立于1987年,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的斯科特基地,负责协调、投送和维持美军所需的人员和战略资源。尽管职能司令部与战区司令部在级别上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从权力的角度上说,职能司令部却无法与战区司令部同日而语,因此战区司令部也成为美军各大军种竞相争夺的焦点。
  
  战区司令部——美军各方竞相角逐的“香饽饽”
  
  总体来看,美军军事指挥制度的改革和美国全球防务政策的调整,是使战区司令部成为美军各大军种争夺焦点的主要原因。首先,美国国会于1986年10月所通过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重构法(Goldwater-Nichols Act),对美军的军事指挥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大大提升了战区司令部在美军机构设置以及美军战略部署中的地位。以往,美军在战区内的部队指挥权和调度权都掌握在各大军种手中,但该法案通过后,战区司令对其辖区内的所有部队拥有直接指挥权,因此战区司令并不是向其所属军种,而是向国防部长负责,所以战区司令对美国国防部的战略规划、武器采购和预算分配方案,具有更大的发言权。长期以来,战区内各军种的年度发展计划,一直由各大战区的司令掌控,他们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列出所需各种武器和作战系统的清单,对战区内各军种的“组织、训练和装备”计划拥有直接实权。除此之外,按照惯例,战区司令往往都愿意在其司令部中提拔和启用本军种的人马。美国前任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现任美国副总统)就曾指出,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倾向于在其战区司令部内提拔和安插本派人马,而且从履历上看,许多军官都是在某个特殊的司令部里“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的”,因此战区司令一职对于各大军种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也是使战区司令部在美军内部“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由两极争霸向反恐转变,美军作战司令部的设置也在逐渐由冷战时期的“控制两大洋,从边缘地带包围欧亚大陆心脏区”的模式向“各大洲前沿部署,先发制人”的模式转变。美军的三大战区司令部(欧洲、太平洋、非洲)与欧、亚、非三大洲大体对应,中央司令部则扼控连接欧亚非的海陆枢纽地带,而南方和北方两司令部则负责南北美洲,这样就完成了各大洲前沿部署的态势,因此战区司令部在美国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战区司令部的任职履历,不仅将为其积累丰富的军事历练,而且也将大幅提升其政治和外交才能,为其未来向政坛上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战区司令不仅成为手中握有兵权,能够左右美国国防政策的“封疆大吏”,而且由于战区司令是美军推行合作接触战略,以及相关大规模军事训练活动等政策的一线领军人物,战区司令在美国制定地区政策的过程中也拥有重大的发言权,因此战区司令在美国国防战略和计划调整,以及美国政府制定各项地区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战区司令一职也成为各大军种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美国空军——技术含量最高的“弱势群体”
  
  作为美军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军种,美国空军在战区司令的角逐中却一直处于下风。二战结束后,如果加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担任联军司令官的四星上将,美军共产生了110名战区司令,但美国空军仅有4人,其中包括曾出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的劳里斯诺斯塔德(Lauris Norstad,1956~1962)和约瑟夫·罗尔斯顿(Joseph W Ralston,2000~2003),以及北方司令部司令的拉尔夫·埃波哈特(Ralph E Eberhart,2002~2004)和维克特·理努阿特(Victor E Renuart,2004~)将军。
  


  然而,其他战区司令部的司令之职,则很少有空军的份。例如,组建于1983年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共产生过9位司令,他们分别出自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美国南方司令部的30名司令中,没有一位来自空军。最新组建的非洲司令部,首任司令也来自美国陆军。美国空军由于在战区司令位置上的人脉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因此美国空军军官很难在战区内得到提拔,出人头地。
  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以及联合部队司令部等地理因素不占主导地位的司令位置上,尽管美国空军的纪录相对要好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在71名司令中,共有21位来自美国 空军。即便如此,美国海军在该职位上的人数也要远远超过空军,共产生过30位司令。除此之外,美国空军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方面也处于劣势,历史上仅有内森·F·特文宁(Nathan F Twining,1957~1960)和理查德·B·迈尔斯(Richard B Myers,2001~2005)曾出任过该职。
  在此背景下,美军内部似乎已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即空军的作用正遭到忽视,甚至是轻视,因此这支技术含量最高的“贵族”军种成为了美军中的“弱势群体”。美国空军专家认为,空军之所以未能在战区司令部上站稳脚跟主要是由历史和地理两大因素引起的。首先,美国空军正式组建于1947年,是美军中的新生力量,因此美国空军将领担任美军要职的人数自然无法与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海军和陆军等大军种相提并论。其次,长期以来,战区司令部的人事任免一直受地理性因素支配,所以与陆军和海军相比,空军并不占优势,因此空军注意力的焦点基本都锁定在了争夺由空军主导的司令部位置上,并没有对地区司令部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正如美国空军专家梅灵格(Meilinger)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空军将领权力角逐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了空中作战司令部上”,所以对其他司令部很少有人问津。比如说,冷战期间,由于美国空军的主要任务,基本都集中在了由重型轰炸机充当主角的核威慑战略上,因此美国空军将领角逐的焦点都锁定在了权力极大的战略空军司令部上。在该司令部46年的历史上,共产生13名司令。从1946年的乔治‘肯尼(George C Kenney)到柯蒂斯·李梅(Curtis E LeMay)、罗素·多夫迪(Russel E Dougherty)到1992年的乔治。巴特勒(George Lee Butler),均来自于美国空军。
  
  美国陆军——军功卓著的“龙头老大”
  
  作为美军执行海外作战任务的先锋,美国陆军在竞争战区司令的角逐中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其中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是美国陆军的传统“势力范围”。在美军历史上的110位战区司令中,美国陆军共产生了75名将领出任战区司令,其中就包括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等美军中一大批战功卓著的优秀将领,因此是美军各大军种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陆军能够在美军四大军种中居于优势地位,是与其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密不可分的。举例来说,海湾战争,就曾使得一位在美国陆军默默无闻的高级将领,诺曼‘施瓦茨柯普夫,一时i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性人物。施瓦茨柯普夫在回忆录中指出,在担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期间,他感觉“不知不觉间好像就已身处一条为人所忽视的前线。”在如何获得这一职位的问题上,他的回答非常坦率。“按照中央司令部的惯例,该司令部司令以往一直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产生,因此既然现任司令由海军陆战队出身的乔治一克莱斯特(George Crist)将军来担任,那么他的继任者无疑将由陆军总参谋长采决定。”施瓦茨柯普夫便是美国陆军接替该司令部司令的人选。海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施瓦茨柯普夫一战成名,而且也使中央司令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速胜的传奇,再加上全球各大媒体的关注,使得施瓦茨柯普夫在全球范围内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人气,这是自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时代以来美军将领中所不多见的现象。
  自海湾战争之后,美国陆军在中央司令部的地位更为稳固,该司令部的司令人选一直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之间“切换”。“9·11”事件后,美国陆军承担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的大部分战斗任务,因此由陆军将军出任该司令部司令也成为美军内部“秘而不宣”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曾在海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在陆军中颇有声望的理查德‘科迪将军,成为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呼声最高、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然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却于2007年3月选派太平洋战区司令法伦海军上将来担任新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结束了24年来该司令部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轮流掌控的“两极”格局,因此引起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强烈不满。私下里,中央司令部的陆军将领更是对盖茨的提名感到“震惊”,这表明海军出身、海军晋职的法伦显然不受陆军官兵们欢迎。2007年9月,据美国媒体披露,法伦与驻伊美军司令彼特乌斯,在伊朗和伊拉克等问题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升级。彼得雷乌斯公开对法伦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美伊争端的做法提出批评,他指出“你不能仅指望在伊拉克境内解决伊拉克问题。”对此,法伦针锋相对地指出,“世界上有5至6个热点地区,我们的国家(美国)甚至不能承担陷入其中任何一个的危险。”当被问到如何面对可能的战争时,法伦回答道:“严肃地说,这些人(美军士兵)都会成为蚂蚁,到时候都会被碾死。”法伦的这番言论引起了中央司令部陆军将领们的强烈不满。在此背景下,尽管美国媒体认为今年3月法伦辞职是由其与白宫之间意见分歧而引起,但是作为一名海军将领,法伦“水土不服”的出身背景,是使其难以在陆军盘根错节的中央司令部打开局面、立威服众的深层次原因。
  自1963年以来,美国南方战区司令部的司令人选也一直由美国陆军牢牢掌控,而且该司令部的级别也由以往的三星级提升为目前的四星级。美军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政权都是军政府形式,所以美国才调派与该地区政府首脑出身背景相似的陆军军官来与其打交道,以便加强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尽管美军于1997年任命一名海军陆战队出身的将军来担任该司令部司令,但是仍未打破该司令部由地面力量控制的格局。除此之外,美军于2007年2月组建了非洲司令部,并选派陆军将军威廉。沃德出任该司令部的首任司令。该司令部的防务原本由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三家分管,其中中央司令部的驻军最多,实力也最强,因此该司令部由陆军将领出任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海军——一枝独秀的“太平洋霸主”
  
  历史上,美国海军共产生了25位战区司令。尽管从数量上来说,美国海军无法与陆军抗衡,但是其中有21人在美军地理面积和战略地位最为重要的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任职,而且自1947年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组建以来,该战区司令一直由美国海军垄断,因此美国海军可谓是太平洋战区当之无愧的“霸主”。
  美国海军之所以能够牢牢占据太平洋战区司令的位置,感情因素和历史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不利态势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扭转,美国海军可谓居功甚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海军与美国政界之间的互动也极为密切。正如列克星敦研究所分析人士洛伦汤 普森所指出的那样,“海军的人出任司令部指挥官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让海军官员取代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担任要职的其他军种官员?这没有什么特殊理由。但实际情况是,与其他军种的官员相比,他们似乎更有远见、与上级政治领导人的配合也更好。”在此背景下,二战后,任何因素都无法冲淡美国海军对太平洋司令部所寄予的深厚感情,因此由美国海军来统领海域辽阔的太平洋战区,成为美军上下所普遍默认的“思维逻辑”和任何人无法撼动的“金科玉律”。
  2004年夏,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试图打破海军对太平洋司令部的垄断地位,但他的努力最终也是付之东流、无功而返。长期以来,拉姆斯菲尔德对美军各大战区司令部由某一军种垄断的“惯例”极为反感,因此某一“强势”军种所递交的联合指挥或高级将领人选方案,并不会得到他的认可。
  托马斯·法戈海军上将离任日期的日益临近,当海军上下都在盘算未来太平洋司令部里海军人马能占多少席位之时,拉姆斯菲尔德却出人意料地提名空军出身的马丁来出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就在布什宣布提名马丁担任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后,太平洋司令部的反应不是通常在新上司来临前所表示的“热忱欢迎”,而是表示“高度关注”。随后,一名太平洋司令部公共事务部的官员立即向《星条旗报》发布了一项措词温和的声明,指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与其他联合司令部一样,能够由来自任何军种、资历出众的将领来领导。”对此,法戈也仅冷淡地称赞马丁是一名“优秀的军官”。
  这一任命不仅使海军感到极为震惊,而且也使与海军关系密切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等多位资深议员感到“不可思议”,其中就包括2008年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约翰·S·麦凯恩参议员。麦凯恩是前任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的亚当·约翰·麦凯恩(1968~1972)的儿子,并曾在美国海军太平洋战区中服役多年,因此与海军和太平洋战区的感情和渊源极深。在此背景下,拉姆斯菲尔德的这一提名,不仅拉开了国防部与国会之间对抗的序幕,而且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军内部在人事任命问题上的矛盾。
  2004年10月,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所召开的听证会上,麦凯恩对马丁进行了一系列的无端刁难,使其最终与太平洋战区司令失之交臂。一般来说,参议院对新任战区司令的听证质询,主要都集中在提名人该如何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问题上。然而,听证会上,麦凯恩对马丁的质询问题,却集中在了空军前采购执行官达琳‘德鲁云在KC-767加油机采购计划中偏袒舞弊和贪污受贿的丑闻上。马丁指出,他在与其共事的几年时间里并未发现其行为“有何失当”,而麦凯恩则气愤地指出,“我对你能否具备担任太平洋战区司令的资格表示怀疑。”最终,马丁还是体面地放弃了他的提名。他指出“虽然我并未参与KC-767加油机计划,但我相信我的退出最符合太平洋司令部和空军物资司令部(马丁时任该司令部司令)的利益。”随后,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宣布:“马丁担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的提名被取消”,而新任人选则由海军舰队司令威廉姆·J·法伦上将出任。麦凯恩在马丁提名问题上的无端刁难,不仅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海军在政界中的显赫地位,而且也显示出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司令部的根基之稳。
  一些分析人士说,在盖茨出任国防部长后,海军军官得到升迁也反映了五角大楼二号人物、国防部副部长戈登·英格兰日益扩大的行政权力。英格兰在布什政府初期曾担任过海军部长职务。由于盖茨在不长的任期内将主要精力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上,国防部内的许多事务都由英格兰来处理,因此海军将领的“频频出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未来展望
  
  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均有利弊一样。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尽管存在着许多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无法掩饰的弊端,而美军内部围绕战区司令而展开的派系斗争则是其中最为严重,也最为棘手的一个大难题。除此之外,为了争夺出线名额,美军各大军种也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取政界的支持,因为正如梅灵格所指出的那样,“历史证明,竞选人只有适应本军种以外的圈子才能走得更远……所以尽管我们似乎不愿让政治弄脏了我们的双手,但是为让我们的人能够顺利晋级,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做好政治圈里的工作。否则,我们会为这种迂腐的正直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此背景下,美国政界的政治斗争,必然会波及或蔓延到美军内部,因此也必然会对其战斗力造成消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1941年,欧洲大陆激战正酣时,大洋另一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正在考虑,将来会不会有一天让他们派飞机从北美的基地出发,越过大洋对欧洲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未雨绸缪,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了B-60的母型B-36重型轰炸机计划。然而不久,美国就被拖入战争,战时美国航空工业都被用来发展生产急需的型号,B-36项目进入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B-36诞生在一个对于活塞发动机轰炸机非常尴尬的时期——喷气发动机已经崭露头
期刊
美国黑人命运的改善,自黑奴时代,南北战争,到废奴后成文不成文的种族隔离与歧视,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及至今日奥巴马成为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第一位黑人总统,其艰辛坎坷让人感叹。奥巴马当选,可以说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种族融合和平权的成就,其意义之深远,如何评价都不为过。  但是美国从此就进入“后种族时代”了吗?黑人问题再也不成为问题了吗?一般国人对美国黑人的生活状态知之不多,提起他们,想到的多
期刊
编者按:在很多人眼里,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是一位典型的保守主义者,浑身上下充满了德克萨斯的牛仔风格。短视、固执己见,缺乏策略和灵活性是用在布什身上最多的形容词。然而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研究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凯根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也留下了一连串令人深思的问题:布什一开始就是保守主义者吗?他的外交政策真的与前任大相径庭?美国在伊拉克是否从来就没有获胜的机会?后布什
期刊
三大计划出笼背景      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的军事专家认为,未来战争将是由海到陆的近海作战,因此两栖战舰格外受重视。而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都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两栖战舰除担负海上拦截、两栖登陆等传统任务外,还多次参与了防空识别任务,凸显出两栖战舰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澳大利亚国防部于2005年底正式宣布,将建造两艘新型“堪培拉”级两栖战舰。澳前
期刊
“这(关岛)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美国由谁当总统,美国在亚洲的安全政策都不会改变。”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今年5月31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对外宣称,美国将投资150亿美元用于在关岛修建大型军事基地,以增强兵力的远程快速投送能力和对亚太地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两个月后,大约130名地勤人员和5架F-22“猛禽”战斗机进驻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8月29日
期刊
20年后的空中力量是什么样?有人战机+无人战机;50年后呢?天空将属于无人战机。一言以蔽之,无人机是空中力量的未来。  美国人在无人飞行系统的研制、运用和理论准备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2008年的这个初冬,珠海航展的3号大厅,中国自行研制的无人机集体高光亮相,机型不下30种,涵盖了侦察机、攻击机、未来概念战机多个领域。“暗剑-2、“长鹰”、“翔龙”、“察打”无人一体机系统标志着在无人机这个航空前
期刊
中途岛是日本民族集体记忆中的一道伤疤;中途岛也是一个分水岭,分水岭之前,日本人不知失败为何物,分水岭之后,日本人不知胜利为何物;中途岛更是一个神坛,山本五十六从神坛上走下,尼米兹站了上去。但是山本是日本的民族英雄,他背后有珍珠港的光环,而光环中不允许有暗影存在。这便需要有人代替他背上日本帝国衰亡的沉重十字架。战后半世纪,我们从纸上,从银幕上看到的,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曲解。直到所有人都认为南云在那个致
期刊
冥冥中叫人啼笑皆非地安排了这个侦察机驾驶员。他起飞迟了半个小时,因此他那关键性的发现也相应推迟了。他起初看见一条航空母舰没认出来,此后也没提起另外的肮空母舰。作出了这番拙劣的表演,他在历史中消失了;像咬死克莉奥帕特拉的那条毒蛇,他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但一个帝国的命运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竟令人悲痛地取决于他。  ——《战争与回忆》赫尔曼·沃克著    长期以来,在对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原因的研究中有一个
期刊
南云忠一,日本山形县人,1887年3月25日出生,1908年11月21日毕业于海军士官学校第36期。此后浸淫海军数十年,一路平步青云,官至    日本帝国海军大将。南云在日本海军中以酒量好、头脑简单、为人粗鲁而著名,是反对限制军备积极鼓吹扩张的舰队派骨干。  南云忠一是一个不合格的航空兵指挥官。作为南云个人而言,他是半路出家指挥航空兵的,无论从教育背景还是从经验习惯而言,都不是个最合适的人选。珍珠
期刊
在日本联合舰队看来,美国舰队的出动是肯定要在中途岛战斗之后。因此他们在作战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美军会突然出现。加上主力部队没有把危险的情况告诉南云,因此南云的两手准备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谨慎小心(有一点可以肯定,参加图上演习的参谋一定把宇垣的警告传达到了南云部队指挥层)。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如果说南云是有错的话,错就错在了过分谨慎,反映出的是南云缺乏足够的魄力。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南云的做法是自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