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行业逐渐改造和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企业的技术构成由劳动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型向技能型过渡,技能培训已成为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不可缺少的一种途径。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走向市场,急需改变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各自的需求为合作提供了契机。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赢”的原则下各扬所长,既是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开展校企合作的紧迫性
1.企业为满足技能人才需求急需开展培训
随着生产的发展及科技进步,一些企业领导产生了以较少的投入开展技能培训的动机,即占用生产时间越少越好,费用越低越好,实效越强越好。然而,企业自己实施培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师资不足,需要与学校在生产现场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技能培训,从而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
2.学校走向市场急需改变培训模式
生产者劳动和智力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手段的变化,需要与接受一定教育的劳动力相结合,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开展的技能培训要与企业的生产协调一致,采用灵活、多元的方法和模式。然而,一些学校近年来办学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计划“闭门造车”,技能培训“等米下锅”,实习设备、设施数量不足。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拓宽办学渠道,发挥自身师资优势,技能学校急需与企业建立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关系。
二、注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1.培训计划与企业机制协调运行
将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与技术开发、推广紧紧联系起来,以传统技能训练和高新技术培养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员掌握良好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流的技能提供了发展空间,可培育出具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之前,要在以下层面展开调研:第一,分析合作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确定培训目标和模式;第二,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培训计划和调整方向;第三,了解学员的技能缺陷,确定实训的重点。
2.实训与企业产品结构紧密结合
以提高岗位应用能力为中心,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企业现代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需要具有新知识、新技术和较强实践能力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并分析企业生产增长、技术和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制等情况,了解企业对职工数量、质量及时间上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此确定实训重点。其次,根据国内外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加相关专题讲座,帮助学员掌握一些具有领先水准的作业方法,提高专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把握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1.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对有一定文化基础但缺乏某些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补缺”;对文化基础较差者进行“补基”;对需要学习新知识以扩大视野或猎取更理想的岗位者,进行“补新”。以小组授课制的形式,按需施教,分类辅导,遵循整体性、选择性、激励性的教学原则,把启发式、讨论式及技能竞赛等引入教学,把培训要求变为学员的自觉行动,使基础好的“吃得好”,基础一般的“吃得饱”,基础差的“吃得了”。在操作上,采用计划与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考核与评价分层的形式,根据学员的实际水平和对教学的可接受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达到职业鉴定要求,又要解决企业当前的生产急需问题。
2.突破固定模式和同步化程序
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用旧知识“同化”、“理解”新知识;通过诱导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员探索知识的欲望,促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施教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讲细讲透,精讲多练,为提高实际能力提供条件和基础;二是安排老师到企业熟悉工艺流程,询问、观察学员的技术缺陷,因材施教;三是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实践经验和不同的社会阅历,教学语言避免程式化。
四、提高技法训练的直观性
1.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技法训练为重点
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共性问题制定课题,在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中对学员进行训练,帮助学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方法上,变集中指导为单个指导,变指定性课题为指导性课题,由学员根据各自的技能缺陷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演示,然后通过观察学员的操作再给予个别指导,让训练结果通过学员完成的产品产量和质量直观地反映出来。
2.激励学员技能训练的自发性
学员顾及自己生产任务的完成及经济得益,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为此,校企除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共同组织开展一些多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辅以一些精神和物质的激励手段,激发工人的学习热情,使其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把停滞或潜在的学习动机诱发出来,形成学习动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1.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生产者的技能,适应了企业产品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适应了企业对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沟通企业与学校达成教育共识的新形式、新途径,有利于企业认同教育价值并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出于自觉的愿望和需要开展教育、支持教育,变“要我办”为“我要办”,使企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工人自身的发展得到和谐。实践表明,一些与笔者所在学校合作开展培训的企业效益比实施培训前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于其改善了人力资本与物化资本的结构,优化了生产结构及其配置,产生了经济增长的内驱力。
2.满足了技工教育更好为企业服务的需要
在生产现场按需施教,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学校推陈出新的结果,真正体现了学校为企业服务的宗旨。通过合作,学校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职业结构、劳动力文化、技术构成及未来发展中的人才需求等,做出了更为细密、具体、切实的规划和预测,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弥补了学校某些实训设施的不足,既争取到企业物力、财力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使学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师资结构等方面更好地接受到企业及社会的指导与监督。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培训,适应了社会职业变动和企业与劳动力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时间、空间、内容的变革,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从单一的、封闭的学校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了校企“互利共赢”的双重效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工贸技工学校)
一、开展校企合作的紧迫性
1.企业为满足技能人才需求急需开展培训
随着生产的发展及科技进步,一些企业领导产生了以较少的投入开展技能培训的动机,即占用生产时间越少越好,费用越低越好,实效越强越好。然而,企业自己实施培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师资不足,需要与学校在生产现场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技能培训,从而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
2.学校走向市场急需改变培训模式
生产者劳动和智力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手段的变化,需要与接受一定教育的劳动力相结合,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开展的技能培训要与企业的生产协调一致,采用灵活、多元的方法和模式。然而,一些学校近年来办学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计划“闭门造车”,技能培训“等米下锅”,实习设备、设施数量不足。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拓宽办学渠道,发挥自身师资优势,技能学校急需与企业建立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关系。
二、注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1.培训计划与企业机制协调运行
将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与技术开发、推广紧紧联系起来,以传统技能训练和高新技术培养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员掌握良好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流的技能提供了发展空间,可培育出具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之前,要在以下层面展开调研:第一,分析合作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确定培训目标和模式;第二,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者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培训计划和调整方向;第三,了解学员的技能缺陷,确定实训的重点。
2.实训与企业产品结构紧密结合
以提高岗位应用能力为中心,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企业现代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需要具有新知识、新技术和较强实践能力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并分析企业生产增长、技术和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制等情况,了解企业对职工数量、质量及时间上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以此确定实训重点。其次,根据国内外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加相关专题讲座,帮助学员掌握一些具有领先水准的作业方法,提高专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把握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1.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对有一定文化基础但缺乏某些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补缺”;对文化基础较差者进行“补基”;对需要学习新知识以扩大视野或猎取更理想的岗位者,进行“补新”。以小组授课制的形式,按需施教,分类辅导,遵循整体性、选择性、激励性的教学原则,把启发式、讨论式及技能竞赛等引入教学,把培训要求变为学员的自觉行动,使基础好的“吃得好”,基础一般的“吃得饱”,基础差的“吃得了”。在操作上,采用计划与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考核与评价分层的形式,根据学员的实际水平和对教学的可接受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达到职业鉴定要求,又要解决企业当前的生产急需问题。
2.突破固定模式和同步化程序
帮助学员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用旧知识“同化”、“理解”新知识;通过诱导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员探索知识的欲望,促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施教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讲细讲透,精讲多练,为提高实际能力提供条件和基础;二是安排老师到企业熟悉工艺流程,询问、观察学员的技术缺陷,因材施教;三是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实践经验和不同的社会阅历,教学语言避免程式化。
四、提高技法训练的直观性
1.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技法训练为重点
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共性问题制定课题,在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中对学员进行训练,帮助学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方法上,变集中指导为单个指导,变指定性课题为指导性课题,由学员根据各自的技能缺陷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演示,然后通过观察学员的操作再给予个别指导,让训练结果通过学员完成的产品产量和质量直观地反映出来。
2.激励学员技能训练的自发性
学员顾及自己生产任务的完成及经济得益,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为此,校企除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共同组织开展一些多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辅以一些精神和物质的激励手段,激发工人的学习热情,使其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把停滞或潜在的学习动机诱发出来,形成学习动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1.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生产者的技能,适应了企业产品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适应了企业对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沟通企业与学校达成教育共识的新形式、新途径,有利于企业认同教育价值并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出于自觉的愿望和需要开展教育、支持教育,变“要我办”为“我要办”,使企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工人自身的发展得到和谐。实践表明,一些与笔者所在学校合作开展培训的企业效益比实施培训前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于其改善了人力资本与物化资本的结构,优化了生产结构及其配置,产生了经济增长的内驱力。
2.满足了技工教育更好为企业服务的需要
在生产现场按需施教,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学校推陈出新的结果,真正体现了学校为企业服务的宗旨。通过合作,学校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职业结构、劳动力文化、技术构成及未来发展中的人才需求等,做出了更为细密、具体、切实的规划和预测,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弥补了学校某些实训设施的不足,既争取到企业物力、财力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使学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师资结构等方面更好地接受到企业及社会的指导与监督。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培训,适应了社会职业变动和企业与劳动力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时间、空间、内容的变革,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从单一的、封闭的学校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了校企“互利共赢”的双重效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工贸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