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人是以客家话为母语的汉族民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广州市花都区拥有30万客家人,客家山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本文以初中生在深入望顶、鸿鹤、狮前等客家民系村落进行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研究基础,对原生态客家山歌的采集和传承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流传。
【关键词】初中生 采集 客家山歌 困难与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946)。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123-02
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当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客家山歌在历史的艺术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抹灭的历史贡献。客家山歌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客家山歌所涉及内容之广,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山歌的魅力还体现在其生动活泼通俗的语言,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手法,例如:比喻、比兴、双关等等。这些语言手法让客家山歌朗朗上口,除此之外,客家山歌的旋律也有其闪光之处:旋律优美,唱腔风格多变。但是,长久以来,对于客家山歌的采集、保护和传承问题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很少得到系统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直到近年来,客家山歌才开始受到政府和大众的关注,并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广州市花都区的花东、花山、狮岭、新华、炭步等镇分布着30万客家人,客家山歌协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散居其间。为了传承和发扬客家独特音乐文化,加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我们深入客家民系村落进行实地访问和研究,对原生态客家山歌进行采集和保护。初中生在采集和整理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文章对初中生采集原生态客家山歌的困难与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原生态客家山歌现状和特点
(一)客家山歌演唱者老龄化
由于当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中去,导致了留在客家民系村落的人越来越少。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从事客家山歌演唱的歌手也在逐渐减少,担负着传承客家山歌文化的专业演员也越来越少。因此,客家山歌的传承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山歌演唱者老龄化严重。例如狮前女歌手王长妹75岁,望顶女歌手吴共妹66岁、男歌手温能72岁。若没有年轻的歌手来接续、传承,那么,随着优秀的老一辈客家歌手的逝去,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扬就变得更加困难。
(二)客家山歌演唱内容具有即兴性
由于客家山歌的创作源于生活,并且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独特的口头表达方式,这就导致客家山歌的演唱内容是具有即兴性的。客家山歌的演唱者往往是通过山歌的演唱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思想,或者是通过山歌的形式来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正是客家山歌演唱内容的即兴性,导致客家山歌的记载和流传就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客家山歌在传承上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如:
(三)客家山歌语言本土化和古语化
如:
由于客家语系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语系。客家山歌中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再者,客家民系村落一般都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山村,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这就使得客家山歌具有很强的语言本土化“唱只歌仔呀叮叮叮,旧年磨米就磨到今,企介头就银喊打嘞……”。正是由于客家山歌语言的本土化和古语化,导致客家山歌很难被外界理解和接受。这种艺术形式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客家山歌和外界的融合。
二、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的困难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实地采集原生态客家山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实地进行采集实践活动的十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初中生在进行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中遇到的困难。调查结果如下:
(一)难于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
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难度
如上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笔者任教的10个班级的受访者中,有5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非常困难,有3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比较困难,有10%同学认为客家山歌演唱者是困难的,只有1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是容易的。所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是有一定困难的。对于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这个问题,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实践地域,对于客家民系村落不熟悉,所以导致他们来到相关地点后,对于客家山歌专业的演唱者的寻找方法没有明确的想法。
(二)难于选择演唱歌曲
通过问卷调查,可发现分别各有30%学生表示选择相关的演唱歌曲是非常困难、比较困难和困难的,只有10%学生表示选择相关演唱歌曲是容易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找到客家山歌演唱者之后,选择演唱曲目,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们认为选择演唱歌曲具有难度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了解不够深入,熟悉的客家山歌甚微,对于如何挖掘没有文本记载的客家山歌也没有好的方法。
(三)难于理解歌曲内容
在理解演唱歌曲上,有50%的学生认为理解客家山歌是非常困难的,有30%的学生认为理解演唱歌曲是比较困难的,20%的学生认为是困难的,没有学生认为理解客家山歌是容易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理解客家山歌的问题上,学生们均表示其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程度的。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是由于学生都不是客家人,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甚微,对于客家语言不能理解,所以影响了他们对于客家山歌的理解。
三、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在进行原生态客家山歌的采集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这些困难,笔者发现很多问题都源于客家山歌自身的保护和开发程度不够所致。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一)對客家山歌的演唱者和山歌曲目进行普查
加强客家山歌演唱者和演唱歌曲的了解和传播,对于客家山歌演唱者和曲目的普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文化部门应该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各客家村落进行普查,一方面了解客家山歌演唱者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分布特点、流派特点;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客家山歌的曲目分类、曲目风格有系统的了解和统计。这种普查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促进客家山歌的普及和提高,最大程度避免客家山歌文化的消失。
(二)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
通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了解甚微。所以,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的普及和加强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山歌演员来校园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并且进行现场表演,来激发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兴趣,了解到更多的优秀客家山歌曲目;再者,我们可以举办相关的客家文化实地采风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实地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的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客家山歌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多多学习客家山歌演唱,扩大客家山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客家山歌自身创新
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学生对于流行歌曲的热度很高,而对于客家山歌这种传统文化兴致不高。所以,客家山歌自身是可以结合现在的流行文化来进行相应的融合和创新,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了解此种传统文化。比如说:现在较为流行的内地摇滚乐队九连真人,他们就是本土客家语言的原创乐队。他们将客家山歌和流行摇滚歌曲融合,使用客家语言来进行流行音乐创作。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外界对于客家歌曲的了解,拉近了客家歌曲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广东梅州传统客家山歌数字化传承保护探索[J]. 图书馆论坛,2015(12):95-99.
[2]汪国胜,徐采霞.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44-147.
[3]罗晓英. 客家山歌进课堂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学研究,2018(08):84-88.
【关键词】初中生 采集 客家山歌 困难与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946)。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123-02
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当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客家山歌在历史的艺术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抹灭的历史贡献。客家山歌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客家山歌所涉及内容之广,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山歌的魅力还体现在其生动活泼通俗的语言,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手法,例如:比喻、比兴、双关等等。这些语言手法让客家山歌朗朗上口,除此之外,客家山歌的旋律也有其闪光之处:旋律优美,唱腔风格多变。但是,长久以来,对于客家山歌的采集、保护和传承问题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很少得到系统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直到近年来,客家山歌才开始受到政府和大众的关注,并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广州市花都区的花东、花山、狮岭、新华、炭步等镇分布着30万客家人,客家山歌协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散居其间。为了传承和发扬客家独特音乐文化,加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我们深入客家民系村落进行实地访问和研究,对原生态客家山歌进行采集和保护。初中生在采集和整理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文章对初中生采集原生态客家山歌的困难与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原生态客家山歌现状和特点
(一)客家山歌演唱者老龄化
由于当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中去,导致了留在客家民系村落的人越来越少。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从事客家山歌演唱的歌手也在逐渐减少,担负着传承客家山歌文化的专业演员也越来越少。因此,客家山歌的传承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山歌演唱者老龄化严重。例如狮前女歌手王长妹75岁,望顶女歌手吴共妹66岁、男歌手温能72岁。若没有年轻的歌手来接续、传承,那么,随着优秀的老一辈客家歌手的逝去,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扬就变得更加困难。
(二)客家山歌演唱内容具有即兴性
由于客家山歌的创作源于生活,并且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独特的口头表达方式,这就导致客家山歌的演唱内容是具有即兴性的。客家山歌的演唱者往往是通过山歌的演唱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思想,或者是通过山歌的形式来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正是客家山歌演唱内容的即兴性,导致客家山歌的记载和流传就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客家山歌在传承上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如:
(三)客家山歌语言本土化和古语化
如:
由于客家语系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语系。客家山歌中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再者,客家民系村落一般都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山村,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这就使得客家山歌具有很强的语言本土化“唱只歌仔呀叮叮叮,旧年磨米就磨到今,企介头就银喊打嘞……”。正是由于客家山歌语言的本土化和古语化,导致客家山歌很难被外界理解和接受。这种艺术形式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客家山歌和外界的融合。
二、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的困难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实地采集原生态客家山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实地进行采集实践活动的十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初中生在进行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中遇到的困难。调查结果如下:
(一)难于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
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难度
如上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笔者任教的10个班级的受访者中,有5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非常困难,有3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比较困难,有10%同学认为客家山歌演唱者是困难的,只有10%学生认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是容易的。所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是有一定困难的。对于寻找客家山歌演唱者这个问题,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实践地域,对于客家民系村落不熟悉,所以导致他们来到相关地点后,对于客家山歌专业的演唱者的寻找方法没有明确的想法。
(二)难于选择演唱歌曲
通过问卷调查,可发现分别各有30%学生表示选择相关的演唱歌曲是非常困难、比较困难和困难的,只有10%学生表示选择相关演唱歌曲是容易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找到客家山歌演唱者之后,选择演唱曲目,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们认为选择演唱歌曲具有难度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了解不够深入,熟悉的客家山歌甚微,对于如何挖掘没有文本记载的客家山歌也没有好的方法。
(三)难于理解歌曲内容
在理解演唱歌曲上,有50%的学生认为理解客家山歌是非常困难的,有30%的学生认为理解演唱歌曲是比较困难的,20%的学生认为是困难的,没有学生认为理解客家山歌是容易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理解客家山歌的问题上,学生们均表示其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程度的。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是由于学生都不是客家人,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甚微,对于客家语言不能理解,所以影响了他们对于客家山歌的理解。
三、原生态客家山歌采集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在进行原生态客家山歌的采集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这些困难,笔者发现很多问题都源于客家山歌自身的保护和开发程度不够所致。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一)對客家山歌的演唱者和山歌曲目进行普查
加强客家山歌演唱者和演唱歌曲的了解和传播,对于客家山歌演唱者和曲目的普查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文化部门应该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各客家村落进行普查,一方面了解客家山歌演唱者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分布特点、流派特点;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客家山歌的曲目分类、曲目风格有系统的了解和统计。这种普查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促进客家山歌的普及和提高,最大程度避免客家山歌文化的消失。
(二)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
通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了解甚微。所以,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的普及和加强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山歌演员来校园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并且进行现场表演,来激发学生对于客家山歌的兴趣,了解到更多的优秀客家山歌曲目;再者,我们可以举办相关的客家文化实地采风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实地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的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客家山歌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多多学习客家山歌演唱,扩大客家山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客家山歌自身创新
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学生对于流行歌曲的热度很高,而对于客家山歌这种传统文化兴致不高。所以,客家山歌自身是可以结合现在的流行文化来进行相应的融合和创新,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了解此种传统文化。比如说:现在较为流行的内地摇滚乐队九连真人,他们就是本土客家语言的原创乐队。他们将客家山歌和流行摇滚歌曲融合,使用客家语言来进行流行音乐创作。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外界对于客家歌曲的了解,拉近了客家歌曲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广东梅州传统客家山歌数字化传承保护探索[J]. 图书馆论坛,2015(12):95-99.
[2]汪国胜,徐采霞.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44-147.
[3]罗晓英. 客家山歌进课堂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学研究,2018(08):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