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教学;贴近学生;走进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64-01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常听学生说:“我们生活在现代,还学那些历史干什么?历史学习太枯燥了。”这样的疑问和抱怨,引发了我对当前历史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设法让历史贴近学生,让学生走进历史,消除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激发学习兴趣。
一、联系现实,激发兴趣,让历史贴近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和兴趣高低,其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引导深入体会、感悟教材内涵,让他们感到历史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我国刚正式加入WTO。我就抓住这个时政热点导入新课,一开讲就问:“最近,在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学生争相回答:“我国加入了WTO。”我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我国早就有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远在西汉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这样,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导入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了历史的现实感,使学生感到身边就有“历史”,“历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穿越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想象某一个历史场景或历史事件,通过编写历史剧、讲历史故事的方式演绎历史、重现历史,在活动过程中感知历史,体验历史,逐步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另一组代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让他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双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辩论:维新变法和顽固守旧的各自原因;维新变法的具体措施和顽固守旧派的镇压办法;想象维新变法胜利后的中国发展前景,阐述顽固守旧派获胜的必然性。通过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展开讨论,比较辨别不同观念。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活跃了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走进历史的目的。
三、情景再现,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学生对其的遥远感可以理解。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遵循这一规律,努力创造条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景,给了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有效地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讲《抗日战争》时,播放《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影片片段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这样,就通过直观视听手段代替间接讲读,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历史课不再只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这几点历史教学的尝试,权当抛砖引玉,引起和广大历史教师关于历史教学方法的讨论。历史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只要“让历史贴近学生,让学生走进历史”的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就能创造更多的教学技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64-01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常听学生说:“我们生活在现代,还学那些历史干什么?历史学习太枯燥了。”这样的疑问和抱怨,引发了我对当前历史教学的反思。我们应该设法让历史贴近学生,让学生走进历史,消除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激发学习兴趣。
一、联系现实,激发兴趣,让历史贴近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和兴趣高低,其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引导深入体会、感悟教材内涵,让他们感到历史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我国刚正式加入WTO。我就抓住这个时政热点导入新课,一开讲就问:“最近,在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学生争相回答:“我国加入了WTO。”我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我国早就有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远在西汉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这样,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导入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了历史的现实感,使学生感到身边就有“历史”,“历史”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穿越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想象某一个历史场景或历史事件,通过编写历史剧、讲历史故事的方式演绎历史、重现历史,在活动过程中感知历史,体验历史,逐步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另一组代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让他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双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辩论:维新变法和顽固守旧的各自原因;维新变法的具体措施和顽固守旧派的镇压办法;想象维新变法胜利后的中国发展前景,阐述顽固守旧派获胜的必然性。通过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展开讨论,比较辨别不同观念。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活跃了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走进历史的目的。
三、情景再现,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学生对其的遥远感可以理解。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遵循这一规律,努力创造条件,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景,给了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有效地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讲《抗日战争》时,播放《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影片片段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这样,就通过直观视听手段代替间接讲读,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历史课不再只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这几点历史教学的尝试,权当抛砖引玉,引起和广大历史教师关于历史教学方法的讨论。历史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只要“让历史贴近学生,让学生走进历史”的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就能创造更多的教学技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