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和林
1953年生,四川成都市人,省、市美协会员,成都锦江书画院院长。八十年代拜著名画家林旭中、杨华军、秦天仑先生为师,学习中国山水画。1994年作品在台南市立国书馆展出,1997年作品被石景宜、刘紫英伉文化艺术馆永久珍藏,2001年参加“四川省纪念陈毅元帅诞辰一百周年书画作品展”,作品被编入书画集。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到乡村古镇旅游,不管是四川的还是全国的,究其原委,我想不外乎二点,其一是怀旧,散淡心绪,排遣被城市钢筋、水泥、汽车拥挤的压抑;其二是回归,是对那些小镇的古朴、秀丽、幽静生态的风景,淡泊和谐的人文情怀的向往。
而唐和林似乎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纵观他的所有画作,无论大小,皆以四川依山的乡镇为题材。以作品《古镇春风》为例,河边大树荫浓,掩映古镇一角,吊脚瓦屋,高低错落有致,街道行人过往,别有静它生活之情趣;背后一片青山,云雾在峰峦之间缭绕,时而轻柔,时而绵润,树木在云雾之间隐显。整个画面绿山青山,笔墨之细腻老到,设色之秀丽润泽,变幻无穷,生动之极,使人仿佛到了黄龙溪,又仿佛到了张家界,不由人向往之至。如无多年的写实造型和立意之功,断不能达此境界。大作品如此,唐和林的小作品也是一丝不苟,充满情感,以小见大,善于取舍,如作品《古镇集市》,以细腻的笔墨达到了深邃的意境。这样的好作品不胜枚举,试想在展厅中,在这样如詩的画作面前,你怎么能不驻足,怎么会匆匆离开呢?
唐和林作画极其认真,这和他做人交友一样。我有幸和他一道古镇写生,见他不管时间长短,面对实景,他总是先观察而后取舍,真实细致地描写,而不是草草提笔。以熟知的固有程式去面对实景,所以他的写生既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这恰是值得当今很多画友学习的。
纵观唐和林的山水画作,无论是春景、秋景或雪景,都以其细腻、隽秀见长。尤以秋景最妙,都画得很耐看,独具特色和魅力,而非似曾相识;都画得很美,有秀色可餐之感觉。这样的作品在他这本小册子里随处可见,细观其作品,幅幅都引人人胜,既具有传统的笔墨功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既气韵生动又再现生活实景,真可谓雅俗共赏,人见人爱也。假以时日,他必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社会,这也是他和我们的共同期待。
1953年生,四川成都市人,省、市美协会员,成都锦江书画院院长。八十年代拜著名画家林旭中、杨华军、秦天仑先生为师,学习中国山水画。1994年作品在台南市立国书馆展出,1997年作品被石景宜、刘紫英伉文化艺术馆永久珍藏,2001年参加“四川省纪念陈毅元帅诞辰一百周年书画作品展”,作品被编入书画集。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到乡村古镇旅游,不管是四川的还是全国的,究其原委,我想不外乎二点,其一是怀旧,散淡心绪,排遣被城市钢筋、水泥、汽车拥挤的压抑;其二是回归,是对那些小镇的古朴、秀丽、幽静生态的风景,淡泊和谐的人文情怀的向往。
而唐和林似乎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纵观他的所有画作,无论大小,皆以四川依山的乡镇为题材。以作品《古镇春风》为例,河边大树荫浓,掩映古镇一角,吊脚瓦屋,高低错落有致,街道行人过往,别有静它生活之情趣;背后一片青山,云雾在峰峦之间缭绕,时而轻柔,时而绵润,树木在云雾之间隐显。整个画面绿山青山,笔墨之细腻老到,设色之秀丽润泽,变幻无穷,生动之极,使人仿佛到了黄龙溪,又仿佛到了张家界,不由人向往之至。如无多年的写实造型和立意之功,断不能达此境界。大作品如此,唐和林的小作品也是一丝不苟,充满情感,以小见大,善于取舍,如作品《古镇集市》,以细腻的笔墨达到了深邃的意境。这样的好作品不胜枚举,试想在展厅中,在这样如詩的画作面前,你怎么能不驻足,怎么会匆匆离开呢?
唐和林作画极其认真,这和他做人交友一样。我有幸和他一道古镇写生,见他不管时间长短,面对实景,他总是先观察而后取舍,真实细致地描写,而不是草草提笔。以熟知的固有程式去面对实景,所以他的写生既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这恰是值得当今很多画友学习的。
纵观唐和林的山水画作,无论是春景、秋景或雪景,都以其细腻、隽秀见长。尤以秋景最妙,都画得很耐看,独具特色和魅力,而非似曾相识;都画得很美,有秀色可餐之感觉。这样的作品在他这本小册子里随处可见,细观其作品,幅幅都引人人胜,既具有传统的笔墨功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既气韵生动又再现生活实景,真可谓雅俗共赏,人见人爱也。假以时日,他必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社会,这也是他和我们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