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勃《腾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体文,被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收录。其中“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一句,描写景物惟妙惟肖,然而要正确理解并翻译这句话却并不容易,历来各家注释并不完全一致。
人教版将这句话解释为“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旷:远。盈视:极目遥望,满眼都是。纡:迂回曲折。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异。中学文言文教学参考类著作也大都采用这种说法。《滕王阁序》在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中也多有选编,如郭锡良本《古代汉语》、王力本《古代汉语》都选录了此文。查二书对这句话的注释,王力本注释为:旷,空阔。盈视:指山原尽入眼中。“纡”,曲折,一作“盱”。瞩:注视。骇瞩:骇其所瞩,意思是说对所看到的吃惊(惊的是曲折非常)。郭锡良本则解释为:山岭和平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很开阔,河流和湖泽使那凝望的人惊讶它的曲折非常。旷:开阔,用作使动,使开阔。盈视:满视野。纡:曲折,用作使动,使感到曲折。骇瞩:惊讶的注视。瞩:注视。
对这一对仗句最难把握的是其句法组织关系。王力本只对个别字词进行注释,而回避了整句句义的串讲;中学语文教材的句义串讲则完全使用意译而放弃了对原句式的照应。因而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没有很好地落实字词,讲清句式,也使读者在朗读节奏的把握上不知何从。相较而言,郭本的处理较细,句义的串讲及具体字词的解释都照顾了句式,但郭本的说法也未能让人完全信服。其实,这三种理解都没有完全把握住这一对仗句的真谛。正确理解、翻译这一对仗句必须把握五个重要词:旷、纡、其、视、瞩。并且在具体字词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各词之间的组织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旷”、“纡”的解释。从具体词义来看,“纡”各家均认为是“迂回曲折”,这是正确的,“旷”则有“远”、“空阔”、“开阔”的说法,“空阔、开阔”意义相近可以不论,那么到底是“远”还是“空阔”、“开阔”呢?我们认为应该是“空阔、开阔”,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收有“旷”的“空旷、开阔”义,而没有收录“远”义。从这句话的出现语境来看,是描写诗人登上滕王阁后所见的景色。“披绣闥,俯雕甍”,作者王勃推开装饰华美的门,俯视雕饰美丽的屋脊,然后又将视线由近及远,观看山岭平原、山川湖泽,由于居高而观下,这时的“山原”自然是开阔的,“川泽”自然也呈现出迂回曲折的态势,这都与未登上滕王阁之前所见的景色不同。理清了具体词义的分歧,下面我们来看“旷”、“纡”和其它词语的组织关系。各家注释中只有郭本点明了句法组织关系,它认为“旷”、“纡”都是使动用法,将整句的句法组织理解为:山原 旷 (其)盈视,川泽 纡(其)骇瞩,是两个相对的主谓结构。“山原”、“川泽”是主语,“旷”、“纡”是谓语动词,“其盈视”、“其骇瞩”为宾语。将句义串讲为“山岭和平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很开阔,河流和湖泽使那凝望的人惊讶它的曲折非常”也体现了这种句法结构。这一理解虽然勉强可通,但有两处不符合,因而经不起推敲。一是不符合使动用法的概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应该是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具备的性质或状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指春风使江南岸具有绿的状态。这两句中说“旷”为使动,即“使视野开阔”可以说得过去,但要说“纡”为使动,就应该是使某物具有曲折的特征,而不是“使(某物)感到曲折”,“感到”义不知从何译来。二是不符合句子组织的常规,因为如果要这样理解的话,句子就应该组织为“山原旷盈其视,川泽纡骇其瞩”才符合汉语的组织习惯,“旷、盈”,“纡、骇”,分别共带宾语“其视”、“其瞩”,义为“使其视旷并且(盈)充满其视野”,“使其瞩纡并且骇其瞩”。因此我们认为“旷、纡”不是使动用法而是形容词的正常使用,用于描述“山原”和“川泽”。
第二、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义难点是“其”。“其”在这一对仗句中共出现两次。上文我们提到的三家注释对“其”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是代词,指代“人们的”。除这种理解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其它的看法,如冯青《“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新解》一文认为“其”在这里是连词,作用等同于“而”,表示顺接关系,隐含事理相因。(可以不翻译出来)“其”在这里到底是连词还是代词呢?我们说认为这里的“其”是连词是不妥的。我们对于词义的解释应该慎重,某一词是否具有某义,必须有例可证,而且应该不只一个孤例,这正是王力先生所提倡的“例不十,法不立。”冯文并未举出其它“其”当“而”使用的例子,我们翻检大量文献和大量辞书,也没有发现“其”有当“而”表示顺接,隐含事理相因用法的例子,因而只根据王勃的这句话就认为“其”有这样的用法是危险的,不妥的。况且,王勃《腾王阁序》全文只用了这两个“其”字,而“而”字则用了11个,除两处表示逆接关系之外,其余9处均表顺接关系,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中的“而”就是表顺接关系。这说明,王勃写作时对“其”、“而”的用法是分得很清楚的,不可能只在这一处使用“其”表“而”的顺接义,而在其它相应的地方全用“而”来表顺接。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其”并不是一个相当于“而”的连词,它仍然是一个代词,只是指代的不是“人们的”,而是指代“山原开阔的景色”和“川泽曲折的态势”。
第三、“视”、“瞩”本为动词,意思分别是“看”、“注视”,在这里动词活用作名词,“视”指“视野”,“瞩”指“注视的目光”,这里王勃将动词名用,正是其高明之处,动词名用具有名词的功用,在句中能和前面的动词“盈”、“骇”搭配,同时还能唤起人对动作的联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同时,这两个字意义接近而声不同,使得对仗十分工整巧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整句可翻译为:山岭和平原开阔宽广,那开阔的景色注满视野;河川和湖泽迂回曲折,那曲折的态势惊骇(人们的)注视目光。句法结构关系为:山原 旷其 盈视,川泽 纡 其 骇 瞩。上下两句,主谓结构“山原旷”对主谓结构“川泽纡”,主谓宾结构“其盈视”对主谓宾结构“其骇瞩”。从节奏上看,这样的理解比郭本的理解更符合骈体文句式特点和节奏特点。照郭本的理解,这两句中“山原”、“盈视”、“川泽”、“骇瞩”都应该是诵读的节奏,以两字为一个节奏,那么这两句应该是骈体文六字句二四式中的二二二式。这样一来,诵读节奏就应该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而这一理解的语义节奏切分却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语义节奏切分与诵读节奏不相符合,显得别扭。依照我们的理解,这两句的诵读节奏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是骈体文六字句中的三三式。这样理解,语义节奏与朗诵节奏相符合,显得自然、优美。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创建三大模板,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版.
[4]冯青.“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新解〔J〕.文史杂志,2008(05).
高佳,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
人教版将这句话解释为“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旷:远。盈视:极目遥望,满眼都是。纡:迂回曲折。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异。中学文言文教学参考类著作也大都采用这种说法。《滕王阁序》在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中也多有选编,如郭锡良本《古代汉语》、王力本《古代汉语》都选录了此文。查二书对这句话的注释,王力本注释为:旷,空阔。盈视:指山原尽入眼中。“纡”,曲折,一作“盱”。瞩:注视。骇瞩:骇其所瞩,意思是说对所看到的吃惊(惊的是曲折非常)。郭锡良本则解释为:山岭和平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很开阔,河流和湖泽使那凝望的人惊讶它的曲折非常。旷:开阔,用作使动,使开阔。盈视:满视野。纡:曲折,用作使动,使感到曲折。骇瞩:惊讶的注视。瞩:注视。
对这一对仗句最难把握的是其句法组织关系。王力本只对个别字词进行注释,而回避了整句句义的串讲;中学语文教材的句义串讲则完全使用意译而放弃了对原句式的照应。因而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没有很好地落实字词,讲清句式,也使读者在朗读节奏的把握上不知何从。相较而言,郭本的处理较细,句义的串讲及具体字词的解释都照顾了句式,但郭本的说法也未能让人完全信服。其实,这三种理解都没有完全把握住这一对仗句的真谛。正确理解、翻译这一对仗句必须把握五个重要词:旷、纡、其、视、瞩。并且在具体字词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各词之间的组织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旷”、“纡”的解释。从具体词义来看,“纡”各家均认为是“迂回曲折”,这是正确的,“旷”则有“远”、“空阔”、“开阔”的说法,“空阔、开阔”意义相近可以不论,那么到底是“远”还是“空阔”、“开阔”呢?我们认为应该是“空阔、开阔”,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收有“旷”的“空旷、开阔”义,而没有收录“远”义。从这句话的出现语境来看,是描写诗人登上滕王阁后所见的景色。“披绣闥,俯雕甍”,作者王勃推开装饰华美的门,俯视雕饰美丽的屋脊,然后又将视线由近及远,观看山岭平原、山川湖泽,由于居高而观下,这时的“山原”自然是开阔的,“川泽”自然也呈现出迂回曲折的态势,这都与未登上滕王阁之前所见的景色不同。理清了具体词义的分歧,下面我们来看“旷”、“纡”和其它词语的组织关系。各家注释中只有郭本点明了句法组织关系,它认为“旷”、“纡”都是使动用法,将整句的句法组织理解为:山原 旷 (其)盈视,川泽 纡(其)骇瞩,是两个相对的主谓结构。“山原”、“川泽”是主语,“旷”、“纡”是谓语动词,“其盈视”、“其骇瞩”为宾语。将句义串讲为“山岭和平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很开阔,河流和湖泽使那凝望的人惊讶它的曲折非常”也体现了这种句法结构。这一理解虽然勉强可通,但有两处不符合,因而经不起推敲。一是不符合使动用法的概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应该是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具备的性质或状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指春风使江南岸具有绿的状态。这两句中说“旷”为使动,即“使视野开阔”可以说得过去,但要说“纡”为使动,就应该是使某物具有曲折的特征,而不是“使(某物)感到曲折”,“感到”义不知从何译来。二是不符合句子组织的常规,因为如果要这样理解的话,句子就应该组织为“山原旷盈其视,川泽纡骇其瞩”才符合汉语的组织习惯,“旷、盈”,“纡、骇”,分别共带宾语“其视”、“其瞩”,义为“使其视旷并且(盈)充满其视野”,“使其瞩纡并且骇其瞩”。因此我们认为“旷、纡”不是使动用法而是形容词的正常使用,用于描述“山原”和“川泽”。
第二、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义难点是“其”。“其”在这一对仗句中共出现两次。上文我们提到的三家注释对“其”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是代词,指代“人们的”。除这种理解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其它的看法,如冯青《“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新解》一文认为“其”在这里是连词,作用等同于“而”,表示顺接关系,隐含事理相因。(可以不翻译出来)“其”在这里到底是连词还是代词呢?我们说认为这里的“其”是连词是不妥的。我们对于词义的解释应该慎重,某一词是否具有某义,必须有例可证,而且应该不只一个孤例,这正是王力先生所提倡的“例不十,法不立。”冯文并未举出其它“其”当“而”使用的例子,我们翻检大量文献和大量辞书,也没有发现“其”有当“而”表示顺接,隐含事理相因用法的例子,因而只根据王勃的这句话就认为“其”有这样的用法是危险的,不妥的。况且,王勃《腾王阁序》全文只用了这两个“其”字,而“而”字则用了11个,除两处表示逆接关系之外,其余9处均表顺接关系,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中的“而”就是表顺接关系。这说明,王勃写作时对“其”、“而”的用法是分得很清楚的,不可能只在这一处使用“其”表“而”的顺接义,而在其它相应的地方全用“而”来表顺接。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其”并不是一个相当于“而”的连词,它仍然是一个代词,只是指代的不是“人们的”,而是指代“山原开阔的景色”和“川泽曲折的态势”。
第三、“视”、“瞩”本为动词,意思分别是“看”、“注视”,在这里动词活用作名词,“视”指“视野”,“瞩”指“注视的目光”,这里王勃将动词名用,正是其高明之处,动词名用具有名词的功用,在句中能和前面的动词“盈”、“骇”搭配,同时还能唤起人对动作的联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同时,这两个字意义接近而声不同,使得对仗十分工整巧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整句可翻译为:山岭和平原开阔宽广,那开阔的景色注满视野;河川和湖泽迂回曲折,那曲折的态势惊骇(人们的)注视目光。句法结构关系为:山原 旷其 盈视,川泽 纡 其 骇 瞩。上下两句,主谓结构“山原旷”对主谓结构“川泽纡”,主谓宾结构“其盈视”对主谓宾结构“其骇瞩”。从节奏上看,这样的理解比郭本的理解更符合骈体文句式特点和节奏特点。照郭本的理解,这两句中“山原”、“盈视”、“川泽”、“骇瞩”都应该是诵读的节奏,以两字为一个节奏,那么这两句应该是骈体文六字句二四式中的二二二式。这样一来,诵读节奏就应该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而这一理解的语义节奏切分却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语义节奏切分与诵读节奏不相符合,显得别扭。依照我们的理解,这两句的诵读节奏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是骈体文六字句中的三三式。这样理解,语义节奏与朗诵节奏相符合,显得自然、优美。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创建三大模板,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版.
[4]冯青.“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新解〔J〕.文史杂志,2008(05).
高佳,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