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春天,《航拍中国》火了!江河湖海,森林沙漠,山的脊背,海的瞳孔,这些震撼又新鲜的画面,使得它在豆瓣评分高达9.4,被网友称为堪比BBC的大作。它还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纳斯达克巨型屏幕上连续播放。无数海外游子含泪感叹:真的美哭了!与此同时,总导演余乐也引起人们关注,他是如何“烹饪”出这部“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的纪录片的?拍摄期间有着怎样的艰险经历和新奇发现?
“航拍中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余乐是福建人,2004年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毕业后,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了3年研究生。在北京上学期间,他独立拍摄过不少纪录片。其中《河姆渡猜想》,还获得了第9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人文类最佳创意奖。
之后,余乐就进入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2007年到2014年,他先后拍摄了《公元1644》、《案藏玄机》、《历史的拐点》等系列片,获奖无数。但严格算起来,他手里还没有过大型航拍作品。尤其看了《鸟瞰德国》这部知名的航拍纪录片后,余乐不禁怦然心动,决心有一天自己也要“航拍中国”。
有趣的是,2015年秋天,机会终于来了。央视有关领导找到他,拍摄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当时,余乐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值得拍”!执行导演林婕和余乐的想法不谋而合,她认为纪录片使用航拍可以形成一个看中国的新角度。“视野上去以后,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审视土地的高度不一样,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
《航拍中国》这个项目很大,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集。计划用5年完成。第一季6集被列為2016年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拍摄陕西、新疆、海南等6个省份。第一步是拍摄团队去实地勘景,其实在此之前,余乐就已经带着导演组成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他们的参考资料清单上,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有各类旅行杂志和攻略,以及“Google Earth”等。
全航拍镜头的纪录片,这件事在中国还没有人做成过,所以,作为《航拍中国》总导演的余乐,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经过4个多月的查找和调研,团队按照“大、美、奇、变”的创作原则,为每个省收集到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余乐斟酌后,从中精心筛选出40个重点拍摄点。他设想一集节目50分钟,要讲大概30个地点。第一季中,他把大多数地点的画面控制在一分半钟左右。
之后,每个省份都按这些重点,制作出一本厚厚的拍摄目标书。它有点类似分镜头脚本,甚至详细到某一个拍摄对象需要几组镜头,又分别从什么角度拍。
新疆是第一季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拍摄地。余乐说,“因为是第一季,我们也希望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里面,新疆的地理特点很明显,面积很大,从空中看地貌看山川看河流,都特别合适,拍摄它是一个总体的考量。”
新疆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制作团队对此早有准备。节目组也因此为新疆制定了较其他拍摄省份更高的预算。240天的拍摄过程中,前后共计派出5个无人机组,50多人参与拍摄,仅在新疆本地,就租用了9辆车,加上节目组自带车辆,在新疆大地上往返前行,浩浩荡荡。
正式拍摄从2016年3月下旬开始,从春天的斑斓、夏天的蓊郁、秋天的金黄,拍到冬天的雪白。
冒险之旅,沙漠中充满《鬼吹灯》的味道
对全程参与指导拍摄“新疆篇”的导演王连明来说,此次拍摄,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巨大的挑战。“新疆体量是全国最大的,这也注定,拍摄它是难度最高的。”
首先,要解决气候与天气问题。2016年3月底4月初,摄制组计划在鄯善拍摄一组航拍库木塔格沙漠的镜头,一行人在鄯善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只有两天下午的时间真正开始工作,其余时间,都在等风停。
“风沙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开设备。”王连明说。这一次拍摄以失败告终。直到7月下旬,摄制组拍摄到了尾声,才再一次前往鄯善重新拍摄。“那时候,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地面温度能达到70℃,可那个时间段,正是摄制组拍摄前期准备时间,大家实在热得受不了,苦中作乐,干脆试着在沙漠里煎鸡蛋,真熟了!”他说。
再来,就是地形带来的潜在危险。有一次,摄制组从天山以北的巴音布鲁克往南疆库车转场,直升机在飞越天山达坂时,前方遇到雷阵雨,但返航已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直到安全降落,大家才松一口气。
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新疆的美,是余乐团队拍不够的动力。因为每个季节,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魅力,这里太大了,每到一个新的地点,就会发现新的不同。比如,摄制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半空中,看到沙漠,特别像人的心脏剖面的血管,特有冲击力。当时余乐和王连明看到镜头中的画面,都颇感震撼!
再比如,4月的江布拉克,从半空看,那种只有高山草原才有的奇美,麦田吐新绿,一片深情。而到了8月他们再去时,时值初秋,风吹麦浪,漫无边际,“两个季节,两种巨大的反差,太美了!”王连明感慨道。
余乐介绍说,在新疆一集的航拍中,摄制组探访海拔5000米高的博格达峰,在冰雪之中造访天池,进新疆最大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缺水、高温、风沙是摄制组都要面临的问题,国内顶级航拍团队不断挑战生命的禁区。
让余乐印象最深刻的,是摄制组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楼兰古城的拍摄,“那个地方就是生命禁区,手机已经没有信号,几百公里之内没有任何活的东西,里面的地貌,你的感觉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晚上一片死寂,人进去很容易迷失,找不到方向。7月气温极高,更是死亡之地,连汽车轮胎都会化掉。”摄制组想进去拍摄,被当地向导制止,据向导说,只要太阳一落,即使走出一百米的地方,就再也走不回来了,充满了《鬼吹灯》的既视感。
“航拍中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余乐是福建人,2004年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毕业后,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了3年研究生。在北京上学期间,他独立拍摄过不少纪录片。其中《河姆渡猜想》,还获得了第9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人文类最佳创意奖。
之后,余乐就进入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2007年到2014年,他先后拍摄了《公元1644》、《案藏玄机》、《历史的拐点》等系列片,获奖无数。但严格算起来,他手里还没有过大型航拍作品。尤其看了《鸟瞰德国》这部知名的航拍纪录片后,余乐不禁怦然心动,决心有一天自己也要“航拍中国”。
有趣的是,2015年秋天,机会终于来了。央视有关领导找到他,拍摄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当时,余乐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值得拍”!执行导演林婕和余乐的想法不谋而合,她认为纪录片使用航拍可以形成一个看中国的新角度。“视野上去以后,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审视土地的高度不一样,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
《航拍中国》这个项目很大,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集。计划用5年完成。第一季6集被列為2016年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拍摄陕西、新疆、海南等6个省份。第一步是拍摄团队去实地勘景,其实在此之前,余乐就已经带着导演组成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他们的参考资料清单上,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有各类旅行杂志和攻略,以及“Google Earth”等。
全航拍镜头的纪录片,这件事在中国还没有人做成过,所以,作为《航拍中国》总导演的余乐,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经过4个多月的查找和调研,团队按照“大、美、奇、变”的创作原则,为每个省收集到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余乐斟酌后,从中精心筛选出40个重点拍摄点。他设想一集节目50分钟,要讲大概30个地点。第一季中,他把大多数地点的画面控制在一分半钟左右。
之后,每个省份都按这些重点,制作出一本厚厚的拍摄目标书。它有点类似分镜头脚本,甚至详细到某一个拍摄对象需要几组镜头,又分别从什么角度拍。
新疆是第一季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拍摄地。余乐说,“因为是第一季,我们也希望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里面,新疆的地理特点很明显,面积很大,从空中看地貌看山川看河流,都特别合适,拍摄它是一个总体的考量。”
新疆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制作团队对此早有准备。节目组也因此为新疆制定了较其他拍摄省份更高的预算。240天的拍摄过程中,前后共计派出5个无人机组,50多人参与拍摄,仅在新疆本地,就租用了9辆车,加上节目组自带车辆,在新疆大地上往返前行,浩浩荡荡。
正式拍摄从2016年3月下旬开始,从春天的斑斓、夏天的蓊郁、秋天的金黄,拍到冬天的雪白。
冒险之旅,沙漠中充满《鬼吹灯》的味道
对全程参与指导拍摄“新疆篇”的导演王连明来说,此次拍摄,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巨大的挑战。“新疆体量是全国最大的,这也注定,拍摄它是难度最高的。”
首先,要解决气候与天气问题。2016年3月底4月初,摄制组计划在鄯善拍摄一组航拍库木塔格沙漠的镜头,一行人在鄯善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只有两天下午的时间真正开始工作,其余时间,都在等风停。
“风沙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开设备。”王连明说。这一次拍摄以失败告终。直到7月下旬,摄制组拍摄到了尾声,才再一次前往鄯善重新拍摄。“那时候,一天里最热的时段地面温度能达到70℃,可那个时间段,正是摄制组拍摄前期准备时间,大家实在热得受不了,苦中作乐,干脆试着在沙漠里煎鸡蛋,真熟了!”他说。
再来,就是地形带来的潜在危险。有一次,摄制组从天山以北的巴音布鲁克往南疆库车转场,直升机在飞越天山达坂时,前方遇到雷阵雨,但返航已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直到安全降落,大家才松一口气。
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新疆的美,是余乐团队拍不够的动力。因为每个季节,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魅力,这里太大了,每到一个新的地点,就会发现新的不同。比如,摄制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半空中,看到沙漠,特别像人的心脏剖面的血管,特有冲击力。当时余乐和王连明看到镜头中的画面,都颇感震撼!
再比如,4月的江布拉克,从半空看,那种只有高山草原才有的奇美,麦田吐新绿,一片深情。而到了8月他们再去时,时值初秋,风吹麦浪,漫无边际,“两个季节,两种巨大的反差,太美了!”王连明感慨道。
余乐介绍说,在新疆一集的航拍中,摄制组探访海拔5000米高的博格达峰,在冰雪之中造访天池,进新疆最大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缺水、高温、风沙是摄制组都要面临的问题,国内顶级航拍团队不断挑战生命的禁区。
让余乐印象最深刻的,是摄制组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楼兰古城的拍摄,“那个地方就是生命禁区,手机已经没有信号,几百公里之内没有任何活的东西,里面的地貌,你的感觉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晚上一片死寂,人进去很容易迷失,找不到方向。7月气温极高,更是死亡之地,连汽车轮胎都会化掉。”摄制组想进去拍摄,被当地向导制止,据向导说,只要太阳一落,即使走出一百米的地方,就再也走不回来了,充满了《鬼吹灯》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