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记与一条“天路”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1日,举国欢腾。这一刻,天堑变通途,铁轮跨越莽莽昆仑奔向布达拉宫。
  通车庆典仪式上,热情的西藏人民向青藏铁路建设的功臣们献上了他们洁白的哈达,一位普通的记者作为特邀嘉宾也名列其中。
  他就是与青藏铁路结下30年不解情缘的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
  
  一次历史的误会与八年的青藏筑路生涯
  时光回溯到1976年1月,刚刚高中毕业在安徽利辛老家一心等着公社推荐上大学的朱海燕,没想到历史将要与他发生一次误会。
  那时,朱海燕的父亲是一名公社干部,他经常到父亲住处闲逛,一来二去,认识了住在父亲隔壁、正在他家乡接兵的几个接兵人。接兵的指导员问他愿不愿意当兵,他问答说不愿意。问:“为什么?”他说:“身体不合格,有心脏二级杂音”,还有一个不好启齿的小九九就是他想上大学。指导员问身边的几个同事,有心脏二级杂音的人能上青藏高原吗,众人皆摇头否定。
  由于颇有文采的朱海燕那时经常给县广播站和地区小报写稿,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那位指导员从心眼里喜欢上了他。于是就向他父亲摊牌,要带朱海燕去当兵。他对朱海燕说:“当铁道兵不修铁路,只是挎着冲锋枪,像雷锋那样站岗放哨,威武得很。”年轻的朱海燕听信了指导员的话。在体检时,每个军医面前都放着一张纸条:东城公社朱海燕。接兵的同志集体带他闯关。为了文字,为了给铁道兵部队带去一个能搞创作或搞新闻报道工作的青年,他们将一个不能适应高原的人,“连哄带骗”地带上了高原。
  新兵训练结束后,由四川奔青海。在寒冷的哈尔盖,观浩瀚的青海湖,朱海燕没有半点的激动,情绪低落到了极点。由于高原反应的折磨,他走了三天,呕吐了三天,哭了三天。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总算来到万古洪荒的柴达木盆地一个叫泉吉峡的地方,他被分配到铁道兵七师三十三团十七连,任务是打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中的锡铁山一号隧道。
  高原生活是艰苦的,对人生命的摧残是无情的。连队往往半个月都吃不上一次新鲜的蔬菜,唯一的营养品就是每月一小瓶复合维生素和一斤花生米。许许多多的同志得了病还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
  在连队,他当过风枪手,当过副班长、连队文书,打隧道、架桥梁什么都干过。在每天的疲劳之余,朱海燕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拿起笔来,才能使自己身上的热能更好地迸发出来。于是,他拼命搞起文学创作。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夜晚,他就在被风日漂白的帐篷里,伴着昏黄的孤灯,一边倾听着大漠胡风的狂啸,一边笔底倾泻着情感的波澜。
  高原是让人成熟、并有收获的精神富矿。很快,朱海燕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反映青藏铁路建设风貌的作品,并有诗作200余首问世,成为青海颇有名气的诗人。随后他由连至团,由团至师,干起了新闻报道工作。
  凭着意志和精神,他和战友们在高原坚持了一年又一年。8年筑路生活给了他一生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给了他这个未婚的小伙子,一副40岁的脸庞,60岁的心脏。
  苦尽甘来,天佑怜人。作为一名用身体和手中的笔“修建”青藏铁路的“双料”建设者、并在铁道兵内外小有名气的朱海燕,幸运之神垂青了他。远在北京的原铁道兵第一政委、党委书记吕正操上将听说在几千里外的青藏高原上,一个有写作才华的战士因没有学历而不能提干时,为他特批了一个破格提干的指标,朱海燕成为铁道兵大军中获此殊荣为数不多的一个。
  青藏铁路哈尔盖至格尔木段建成之后,他们把那条高原铁路交到祖国手中。作为胜利者,朱海燕和众多的青藏铁路建设者进行了“胜利大逃亡”。朱海燕选择了北京。在离开那让他成长、让他欢笑,又给他带来痛苦、留下遗憾的高原时,他发誓再也不回来了。
  
  一篇用生命写就的报道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上马
  自古以来,通往西藏之路,被喻为“天路”。在天路上,不仅有昆仑,还有浩瀚海,处处布满了坎坷和艰辛。
  修建青藏铁路成为党和全国人民的梦想。1974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声令下,全国九个部委,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68个单位云集青藏线。铁道兵第七师、第十师数万官兵,在哈尔盖至格尔木近700公里的茫茫荒原上摆开战场。
  1991年春天,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之际,朱海燕作为《人民铁道》报的首席记者,接受西藏自治区党委的邀请赴藏采访。
  飞抵拉萨的当天,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他一夜竟呕吐14次,开始吐的是水,后来吐的是血。第二天被西藏记协的同志送到西藏人民医院抢救,诊断为肺水肿。出院后,他不顾医护人员“立即返回内地”的劝阻,坚持采访,“玩命”似地奔走在西藏大地上。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去了日喀则、江孜、亚东、泽当和羊八井,在拉萨采访了西藏自治区计委、交通厅、西藏社会科学院和西藏大学。在日喀则采访地委书记白钊同志时,白天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晚上11点钟白钊同志又派人把朱海燕接去,进行深夜长谈,白钊说:“你是第一个来西藏采访的铁路记者,一定要把西藏交通困难问题向铁道部领导反映,尽快促使进藏铁路工程的开工。”在山南,地委书记洛桑珠顿也表达了同样的企盼,铁路早一天进藏,西藏就能早一天发展。铁路是一个杠杆,决定着西藏整个全局的发展。
  跋涉月余,行程万里,回到拉萨后,西藏自治区党委将他这个普通的记者当成贵宾进行接待。自治区党委在拉萨日光宾馆举行宴会,将朱海燕安排在“主客”的位置上,一边坐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一边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李维伦。丹增副书记意味深长地说到:“我们今天请来的最尊贵的客人,是一位铁路的记者。物以稀为贵,因为西藏没有铁路,所以他就成为我们西藏人民最尊重的客人。我们希望通过他的笔,把西藏人民盼望铁路的心里话说给铁道部领导。”
  他返回北京后,很快一篇长达15000字的纪实通讯《在没有铁路的地方》,在《人民铁道》报头版刊出。文章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内容丰富,有人有事,有根有据,有情有理,激荡着历史的呼号,为青藏铁路的上马而呐喊。文章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为此,丹增副书记专程到北京,到人民铁道报社表示感谢,感谢朱海燕为西藏人民说了话。丹增同志说,那篇文章,是青藏铁路1978年下马之后,第一篇呼吁铁路上马的文章。1994年,在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那篇文章成为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发言的重要的参考文本,恳切希望党中央、国务院尽快作出铁路进藏的决策。
  但是,那次采访,也使朱海燕付出了沉重代价,经医院检查,他患了心梗。雪域高原以如此残酷的形式,为他的生命足迹打下鲜明的烙印。
  病魔没有使朱海燕折服。后来,他又相继写出了“关于青藏铁路重大意义的分析与解读”、“再谈青藏铁路建设的必要性”等重头文章。他站在历史的视角,运用严密的调查数据,铁的事实,对青藏铁路再上马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对于人们关心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成本与收益问题,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予以严密论证与科学分析,告诉人们修建青藏铁路对西藏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央青藏铁路上马西进的号召,新千年一个明媚的春日,朱海燕一篇洋洋洒洒18000字的长篇通讯《铁路挺进拉萨》,犹如一声春雷,扣击着人们的心房。文章通过精确、详实的史料与数据,以及许多感人的故事,诉说着西藏的路的不平凡,讲述了前辈们对于青藏铁路的不了情。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他的办公室读完后也是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说:“我要带回家再读一遍”。2001年6月19日,文章被《西藏日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让千千万万个筑路人为之动容,感召了一批又一批铁路儿女为之勇往直前,再次举起进藏大旗。
  
  一种割舍不下的青藏情结与火车跨过昆仑驶进拉萨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全线开工后,从昆仑山、可可西里、风火山、唐古拉山……捷报频传。朱海燕浓烈的高原情结与医生对他上“生命禁区”的警告,让朱海燕陷入痛苦的两难中。上还是不上?他说,不上,作为报社的总编辑,把困难推给部属,何以面对组织和读者?新闻要做到“三贴近”,首先是报社领导必须带头贴近,没有报社领导带头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上的“三贴近”,就没有记者的“三贴近”,更没有作品的“三贴近”。于是,他不顾糖尿病、高血压、心梗等高原之大禁忌,连续5次走上青藏线,10次翻越唐古拉,奔波150多天,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一站一站往前走。3400米,3800米,4600米,5072米,随着海拔的升高,每前进一步,都是意志的挑战。每天,他都在大口大口喘气,大把大把吃药,大瓶大瓶吊水的过程中坚持现场采访,写下了80余万字的作品。
  青藏铁路建设的每一步进展,都激起朱海燕情感的强烈共鸣。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每一难题,都是朱海燕关注的焦点。
  一路艰辛,一路壮歌,2005年10月15日上午10时,青藏铁路最后一组轨排在拉萨落地。一小时后,朱海燕的《中国铁路实现飞天梦》在第一时间发出,让广大读者分享着西藏人民的那份喜悦。
  如今,青藏铁路胜利通车了,西藏人民的铁路之梦实现了,所有的筑路者连同著文者,他们身上所迸发出的如火热情,消融了世界屋脊上不曾解冻过的千年冰雪。
其他文献
融资结婚  婚礼红包是平衡婚礼收支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在婚礼前就把红包收上来呢?一家为新人提供“凑份子”服务的网站正式上线,推出“预收红包”业务,由网站帮新人向亲友提前发送请帖,提前收取红包,再将收到的钱“现开销”。据悉,该网站试运行20天,已为5对新人提供了服务。  像红包这等心意表达方式,亦是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说得太白了,做得太出位了,对彼此都可能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负担。    禁配电
九十一岁院士重上讲台  我国执教化学基础课最久的教师——中科院院士、91岁的申泮文教授,重回他钟爱的南开大学讲台。考虑到申先生年事已高,学校和家人一度要他静养。但新学年一开始,他就主动提出要上课,他想念讲台!  现在能坚守大学一线讲台的教授已经不多了。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抽样统计,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副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有三分之二的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但愿有更多的教授、名师能以申泮文院士为一面镜子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由于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效,又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功效还有很多,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治疗缺铁性贫血,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经常与其他药物联用以治疗疾病。但是,维生素C虽好,但并不是“百搭”的,维生素C和一些药物相遇后,可能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那么,维生素C不能与哪些药物联用呢?  复方木香铝镁 复
肇始于2007年10月的华南虎事件已经持续了将近大半年。今年6月29日,陕西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虎照为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此刻,事件有了盖棺定论,政府挽回一定的信誉。  本文试图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审视整个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再现,展示政府组织的形象是如何受到损坏,随后分析政府公关意识缺失所导致的四组矛盾:公关主体意识与政治权威之间的矛盾;实事求是原则与政府失信之间的矛盾;快速反映原则和
出发!红色的希望之种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的指挥部里,徐向前总指挥正在焦急地等待着通讯员的消息,他不停地来回踱步,地上的砖头都快要被磨平了。  “报告!情报被敌人半路劫走了,情报员同志也不幸牺牲了……”警卫员冲进来报告。  “又是这样……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快给我拿笔拿纸,我要给周恩来同志写信,让他给我派个‘千里眼顺风耳’过来!”  没过多久,正在上海开展工作的周恩来收到了徐向前的信,看完
两处规定删得有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了原稿中两处条文,一是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条文,二是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条文。  删除这两处舆论广泛争议和批评的规定,显示了立法者审慎而务实的态度和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发扬民主、尊重民意的良好作风,可谓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体现。某些地方政府要想限制媒体正常报道突发事件,躲避舆论
在经济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党报适应形势需要,都办了经济专刊,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加强经济报道力度的有力措施,笔者以为不尽然。办经济专刊固然不错,但假如所办的经济专刊没有针对性,不是读者想要了解、掌握、有用的信息,那么刊登再多的经济文章也不过是“满纸荒唐言”,是乏味的空谈。这样的专刊不办也罢,办也是浪费。笔者的观点是,要加强经济专刊的宣传力度,必须在深度上下功夫。理由在于:深度报道就是以“以深刻和全
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煎蛋    原材料揭秘:鸡蛋——“激情复原剂”  夫妻房事,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着体力与精力,尤其对男性而言更是一项剧烈的运动项目。欢愉过后寻求一些体力的补充总是应该的。男性的精液里有相当多的成分是蛋白质,激情过后,多吃鸡蛋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和精力,这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性福”必不可少的养料,不但能消除疲劳感,而且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精氨酸,提高性趣,增强
命 案  夜晚11点45分,李玲走进饺子店,老板娘热情地打招呼:“这么才吃饭啊?”  “不是,帮他们买的。”李玲说,“来一斤韭菜馅的,一斤白菜猪肉馅的。”  老板娘转头就走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出来说:“不好意思啊,韭菜馅今天卖完了,你现在赶时间吗?不赶时间我现在给你现包。”  “不赶时间。”李玲说,“我跟你一起包吧。”说着拿起了桌上的面皮坐了下来。  李玲是一位住家保姆,她的雇主张强和其妻子艾亚还
集体,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团结”,最能体现“团结”的活动应当非拔河莫属!在我的记忆深处,拔河是一件异常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它就像一枝花,那么娇艳,那么芬芳。  再回到那朵花绽放的时候,如同看了一部电影,回味悠长。等候了一个上午的我们终于按捺不住了,满脑子都是与拔河有关的事。来到操场,排好队伍,我们激动不已。对方也是胸有成竹、摩拳擦掌,我们的气势也不弱,啦啦队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