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自主参与”而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参与;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能参与;竞赛激励,使学生乐于参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让学生会参与;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想参与;学习内容"降格处理"让学生易参与;精心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因材施教,让学生皆参与。
  【关键词】 参与度 认知冲突 降格处理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如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参与。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中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之间应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达到相互依赖和依存的境界。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只有这样,课堂上学生才敢发表不同的意见,阐述不同的见解,才能大胆的质疑问难,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二、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让学生能参与。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获得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三、竞赛激励,使学生乐于参与。
  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竞争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课堂上,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氛围,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每节课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讲解情况、参与合作情况等给每组实行计分制,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乐于参与。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让学生会参与。
  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增加学生的动手、动口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
  五、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想参与。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六、学习内容"降格处理"让学生易参与。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七、精心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精心设计习题,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努力克服所有习题的"拿来主义"。尽心设计由三方面组成的练习系列:一是来自课本及课外参考资料的练习,二是来源于根据教材、班级实际设计的练习,三是要求学生设计的练习。老师设计的练习中,除了设计一些常规性的练习以外,尽量多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解法不唯一的开放题,条件不充分的开放题。通过多种解题方法,更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精神,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布置家庭习题时,有的老师经常跟学生们商量:今天这部分内容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还得练一练,哪些地方你们觉得容易错的,哪些知识你们觉得有点忘了,也该练一练。虽然这样老师非常辛苦,经常自己设计家庭作业,费时费力,但是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避免了单一练习,反复操作,而且还控制了练习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调动了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因为在这些练习中有他们宝贵的"金点子"。
  八、因材施教,让学生皆参与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地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这质量的前提,但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可说,有题可做。
  总之,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教学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互动——生成教学 [蔡楠荣主编]
  [2]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董洪亮主编]
  [3] 参与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4] 互動教学 (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5] 开放教学 (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其他文献
一、引言  "问题情境"是最古老也是当今最普遍应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极具其必要性和研究价值。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性的策略至关重要,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应答,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等方面将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1.小学
期刊
"差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班不论怎样择优录取,教学一段时间后总会出现"差生",只不过班与班之间差生的水平不同罢了。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使他们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小学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寻找产生"差生"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分析,我认为"差生"之所以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缺陷的原因。因生病、外伤造成大脑损伤,或因遗传造成智力低下,对这样的学生不能要求太高,
期刊
小学数学教科书课程改革后,与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这几年观摩小学数学优质课和我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感受。  一、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肺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建立,为老年肺癌的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1)依据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标准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要求,
学位
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朋友学生的能力,在培养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考试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和一种评价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测验,阶段测验等考试形式,正是这种反馈和评价最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考试结束后数学试卷的讲评,谈谈本人的认
期刊
李国文先生在《人之老》一文中写道:“上了年纪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常常觉得自己吃得下,走得动,身子骨硬朗,还不到廉颇‘一饭三遗矢’的地步,总不甘心自己的老。”(载《读者》2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新世纪的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多维智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数学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特别论述了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注重"问题解决"方面的培养和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和造就会学习能创新人才
期刊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
期刊
【摘要】 高中数学教材中引入"向量和导数"的知识,我认为其目的很明确: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  【关键词】 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   高中数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    作为"工具性",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