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孟买的班德拉区租了一间房,离海边不远。
这里是孟买的前世——一个渔村的雏形,也是孟买的今生。因为面朝大海,又靠近宝莱坞,很多明星居住在班德拉。这里是孟买的富人区,遍布昂贵的公寓楼,但不知为什么,到处有一种废墟感。这种废墟感与罗马随处散落的断壁残垣不同。班德拉的一切都是完整的,很多房子是新建的,可是建成后不久,它们就成了废墟。
我试图思考孟买为何会给我一种废墟感,它并不是多么古老的城市。最后得出结论,孟买的光线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它既让一切急速发展(booming),又让一切急速腐烂(decaying)。
米提河大概是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腐烂的。为了兑换卢比,我来到米提河左岸。这里是孟买的金融中心,同样属于骄傲的班德拉。金融中心的中心是一座巨型的后现代玻璃建筑,让人联想到北京的“大裤衩”。周围分布着银行、领事馆、汽车4S店、高级餐厅和咖啡馆。我走进一家咖啡馆,享用了一杯加冰的美式咖啡。我意识到,身边可能是整座城市穿着最干净的一群人:衬衫、西裤、皮鞋、精心修剪过的发型、淡淡的古龙水。所有人都在讲英语,谈论伟大的梦想,其中任何一小部分得以实现的话,都足以改变这个荒唐的世界。
我一边喝咖啡,一边捕捉到如下词汇:亿、亿万富翁、商业模式、硅谷、移动、广告……这些词语飘浮在空中,与我毫无关系,但却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它们同样在中国大城市的CBD咖啡馆里飘浮着。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有趣之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两个族群,可以无缝地共享同一个话题。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在全球化时代,这句话可以毫不违和地改为“CBD咖啡馆里的话题家家相似”。
吃了一顿颇为昂贵的果阿菜后,我跨过米提河。仅仅一河之隔的右岸,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米提河污染严重,却分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种互不相交的人生。
和我第一次来时相比,达拉维看不出任何变化:鳞次栉比的铁皮屋、到处散落的垃圾、满街乱跑的小孩。街上拥挤、繁忙、布满灰尘,每辆车都在按喇叭,以至于按喇叭这个动作也显得有些多余。
达拉维是个自成一统的经济体,它的主要燃料就是废品和垃圾。凭借废品和垃圾的回收、处理,被河岸另一边的世界所抛弃的人们,得以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关于达拉维,我看到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达拉维是“印度奇迹”的耻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达拉维恰恰是“印度奇迹”本身。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思考达拉维存在的事实。如果着眼于生存环境,达拉维无疑是耻辱;但在这样耻辱的环境下,几十万人坚韧地生存下来,繁衍生息,甚至为“印度奇迹”增砖添瓦,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我走过一座破烂的石桥,洞穴一样的窗口伸出一根根晾衣杆,上面挂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好像废品联合国的旗帜。炙热的阳光使空气发生波浪式的晃动,一团团蚊子就在这晃动中起舞。桥下是堆成小山的报废零件,每当有车经过,这座10年前就该被认定为危桥的建筑,就会像得了热病一样,不可遏制地抖动。我想桥可能会瞬间崩塌,而我会无助地坠落,落到桥下那堆废品里。
达拉维人依然充满热情。他们就像城市的鬣狗、不死的热带植物。路边的奶茶店坐满了茶客,甜品小贩站在垃圾堆上叫卖。我经过一座印度教神庙,门口摆满了破鞋,人们仍在向一切“有可能显灵”的神明祈祷。不时,有人过来和我打招呼,同我握手,问我从哪里来,提出要带我“逛逛”。
我穿过铁道线,回到一条大路上,最后看了一眼达拉维:所有人都在心平气和地生活,没人发怒,没人绝望,没人一把火把这里烧了。从这个意义来说,达拉维无疑是一曲人类生命力的赞歌。
Tips
班德拉曾是一片渔村,大部分人信奉罗马天主教。16世纪时,这里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如今,从班德拉的部分街道名中,仍可看到当年的痕迹:保罗街、西里尔街、亚历克西斯街……达拉维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也是最安全的一个。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这里取景。
这里是孟买的前世——一个渔村的雏形,也是孟买的今生。因为面朝大海,又靠近宝莱坞,很多明星居住在班德拉。这里是孟买的富人区,遍布昂贵的公寓楼,但不知为什么,到处有一种废墟感。这种废墟感与罗马随处散落的断壁残垣不同。班德拉的一切都是完整的,很多房子是新建的,可是建成后不久,它们就成了废墟。
我试图思考孟买为何会给我一种废墟感,它并不是多么古老的城市。最后得出结论,孟买的光线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它既让一切急速发展(booming),又让一切急速腐烂(decaying)。
米提河大概是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腐烂的。为了兑换卢比,我来到米提河左岸。这里是孟买的金融中心,同样属于骄傲的班德拉。金融中心的中心是一座巨型的后现代玻璃建筑,让人联想到北京的“大裤衩”。周围分布着银行、领事馆、汽车4S店、高级餐厅和咖啡馆。我走进一家咖啡馆,享用了一杯加冰的美式咖啡。我意识到,身边可能是整座城市穿着最干净的一群人:衬衫、西裤、皮鞋、精心修剪过的发型、淡淡的古龙水。所有人都在讲英语,谈论伟大的梦想,其中任何一小部分得以实现的话,都足以改变这个荒唐的世界。
我一边喝咖啡,一边捕捉到如下词汇:亿、亿万富翁、商业模式、硅谷、移动、广告……这些词语飘浮在空中,与我毫无关系,但却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它们同样在中国大城市的CBD咖啡馆里飘浮着。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有趣之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两个族群,可以无缝地共享同一个话题。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在全球化时代,这句话可以毫不违和地改为“CBD咖啡馆里的话题家家相似”。
吃了一顿颇为昂贵的果阿菜后,我跨过米提河。仅仅一河之隔的右岸,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米提河污染严重,却分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种互不相交的人生。
和我第一次来时相比,达拉维看不出任何变化:鳞次栉比的铁皮屋、到处散落的垃圾、满街乱跑的小孩。街上拥挤、繁忙、布满灰尘,每辆车都在按喇叭,以至于按喇叭这个动作也显得有些多余。
达拉维是个自成一统的经济体,它的主要燃料就是废品和垃圾。凭借废品和垃圾的回收、处理,被河岸另一边的世界所抛弃的人们,得以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关于达拉维,我看到过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达拉维是“印度奇迹”的耻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达拉维恰恰是“印度奇迹”本身。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思考达拉维存在的事实。如果着眼于生存环境,达拉维无疑是耻辱;但在这样耻辱的环境下,几十万人坚韧地生存下来,繁衍生息,甚至为“印度奇迹”增砖添瓦,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
我走过一座破烂的石桥,洞穴一样的窗口伸出一根根晾衣杆,上面挂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好像废品联合国的旗帜。炙热的阳光使空气发生波浪式的晃动,一团团蚊子就在这晃动中起舞。桥下是堆成小山的报废零件,每当有车经过,这座10年前就该被认定为危桥的建筑,就会像得了热病一样,不可遏制地抖动。我想桥可能会瞬间崩塌,而我会无助地坠落,落到桥下那堆废品里。
达拉维人依然充满热情。他们就像城市的鬣狗、不死的热带植物。路边的奶茶店坐满了茶客,甜品小贩站在垃圾堆上叫卖。我经过一座印度教神庙,门口摆满了破鞋,人们仍在向一切“有可能显灵”的神明祈祷。不时,有人过来和我打招呼,同我握手,问我从哪里来,提出要带我“逛逛”。
我穿过铁道线,回到一条大路上,最后看了一眼达拉维:所有人都在心平气和地生活,没人发怒,没人绝望,没人一把火把这里烧了。从这个意义来说,达拉维无疑是一曲人类生命力的赞歌。
Tips
班德拉曾是一片渔村,大部分人信奉罗马天主教。16世纪时,这里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如今,从班德拉的部分街道名中,仍可看到当年的痕迹:保罗街、西里尔街、亚历克西斯街……达拉维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也是最安全的一个。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这里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