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0日,为期7天的2015南国书香节落下帷幕。统计显示,总入场人流量超过140万人,其中广州主会场超70万人,珠海、中山、惠州、江门、阳江5个会场的总人数超78万人。图书销码洋超过3000万元,广州主会场占2000多万元。
本届南国书香节以“阅读无处不在”为主题,统计数据以科学的方式支持了这一目标。已有22年历史的城市文化盛会,已经将这一主题转化为对广东尤其是广州阅读现状的一种事实描述。
与大部分专业展会浓重的经济贸易行为属性不同,南国书香节是一个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它的风向标意义在于可以从中透视一地的居民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取向。
书香节现场设置了羊城书展馆、广东馆、中国出版集团馆、少儿馆、港台及海外馆、数字出版网友动漫馆等50多个区域,总量达35万种,齐全的图书种类和清晰的场馆特色,使人们对图书的“按需捕获”变得简单。
8月19日下午,《南风窗》记者在武侠馆遇到了一位女大学生,因为正值暑假,她有充裕的时间流连和挑选,已经连续4天时间浸泡在场馆内。“展馆很多,每一个馆都可以让你慢慢挑上一整天,这种感觉特别幸福。”
这正是书香节的一大魅力,因为它很好地回应了当前社会的图书需求现状:时代已经从书籍匮乏步入书籍极大丰富。从明代宋濂那句有名的“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转变为眼花缭乱以至常常“持币观望”。
规模宏大的图书集中展示,既是一种选择辅助,也是一种启蒙,足以让许多有阅读迷茫征候的人群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或者强化已有的兴趣与方向。比如广州市民黄女士,她除了到现场买书,还特别前往聆听翻译家林少华谈论村上春树写作的讲座,因为她一直热爱村上春树的作品。交流强化了阅读爱好,同时也把阅读的魅力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
除了林少华,还有易中天、王跃文、余世存、阿来、蔡澜等200多位知名作者现身书香节,此外主、分会场还一共安排了300多场文化活动。面对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强烈的群体参与感,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所不能提供的,这事实上也从一个层面揭示了纸张仍然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手段。
“阅读无处不在”,这一主题号召事实上已经阐明,书香节更重要的意义是将阅读习惯带回日常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次“文化嘉年华”。
“无处”,一般理解是场所、时间没有限制。这既是一种对市民阅读习惯的建议,也是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考验。
现在的广州,在太古汇有集图书、艺术品销售和文化沙龙的举办为一体的方所书店,中信广场地下后街有静谧的唐宁书店,中山大学西门有静处一地的博尔赫斯书店,还有提供咖啡和沙发的安静的缺书店,此外,各种自成风格的小书店散落在城市街头巷尾,书籍的可获性已经功能强大,而它与生活、休闲场所的紧密结合让公共空间阅读可以随时以舒适的方式进行。
敬一丹说,在书香节现场感觉“特别舒服,很享受”。其实这种享受感早已向着城市的日常生活场合溢出,人性化的平台营造让读书挣脱了传统印象,不再是一种苦差。
文化功能还在进一步向人们的散碎时间“进攻”,特别具有观察意义的是,南国书香节期间,方所、禾田书房、学而优和朗声图书4家广州书商还在有轨电车上开通了“阅读专列”。在这些书店的“包装”下,4节车厢充满了书香味道,激发人们的阅读冲动。尽管它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强一点,但这种从海绵里挤水一般的阅读理念倡导,无疑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促动。
“无处不在”,至少还应包括年龄也不成为障碍这一理解。根据《南风窗》记者现场观察,广州主会场的入场市民,从耄耋老者到垂髫童稚,囊括了各个年龄层次。不少家庭全员集体入场,说明对于阅读的意义、功能的认识已经以代际教育的形式深植于社会大众观念当中,这可能是倡导阅读者最具成就感的一面。
对书籍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潜力,除了推动经济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文明素质潜力,后者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迫切任务。
社会的阅读量不好统计,因为民间一本书的传阅率很难掌握,但一个地方对书籍的需求量可以作为一个不完全的参考指标。今年1月份当当网发布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广东以年5500万册的图书消费量,成为全国最爱读书省份。这说明广东人爱书、爱知识,也说明广东的社会公共阅读建设卓有成效。
正如第三次参加南国书香节的作家阿来所说,“书香节之所以能年年这样办下来,一定是因为有好的读者。”
前文已经提到,社会的阅读量是难以精准掌握的,除了传统纸质渠道,电子阅读正成为一种更具普及型的阅读形态,这两者目前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肖开林代表着传统的知识传播模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纸质图书与数字媒介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子出版物增长迅猛,但从国家数据来看,纸质图书仍始终保持5%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无论是对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的开发,都仍然大有可为,像南国书香节这样成熟的阅读普及盛会还存在很大的社会效益挖潜空间。本届南国书香节也涉及了电子书类别的推广,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了4种抗战内容的电子书。书香节在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切入新的时代要求,不局限于传统或者时髦的阅读形式,而侧重强调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价值功能。
这显然抓住了当前社会阅读的核心,也是书香节年年受到国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电子渠道的便利性也给书香节提供了更大的前进动力。肖开林称,明年南国书香节将会引进“互联网 ”的思维,与腾讯公司合作依靠移动互联平台,例如可以用手机预约名人名家的活动,以及微信支付购书。新方式的运用,会把在互联网时代日益变得“慵懒”的年轻人,更多地从家里拉出来,进入这个汹涌的知识之海。
南国书香节面向的是未来,最重要的就是年轻人,社会的下一代。今年颇具新意的“你拣书,我埋单,即借走”的活动,首先面向少儿,无需花钱就可将心爱的图书带回家。对于广东下一代的求知欲,南国书香节传递的是十分积极的信号。
事实上,历史也在一遍又一遍地证明,下一代总比上一代更聪明,这无须我们过分杞人忧天。作为“上一代”的书香节读者黄女士提到一个道理:“比起吃饭、买衣服,买书实际上花不了多少钱,但有时一本书能够让人受益一生。”
更聪明的下一代,难道还能想不明白?
本届南国书香节以“阅读无处不在”为主题,统计数据以科学的方式支持了这一目标。已有22年历史的城市文化盛会,已经将这一主题转化为对广东尤其是广州阅读现状的一种事实描述。
回应现实的书香节
与大部分专业展会浓重的经济贸易行为属性不同,南国书香节是一个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它的风向标意义在于可以从中透视一地的居民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取向。
书香节现场设置了羊城书展馆、广东馆、中国出版集团馆、少儿馆、港台及海外馆、数字出版网友动漫馆等50多个区域,总量达35万种,齐全的图书种类和清晰的场馆特色,使人们对图书的“按需捕获”变得简单。
8月19日下午,《南风窗》记者在武侠馆遇到了一位女大学生,因为正值暑假,她有充裕的时间流连和挑选,已经连续4天时间浸泡在场馆内。“展馆很多,每一个馆都可以让你慢慢挑上一整天,这种感觉特别幸福。”
这正是书香节的一大魅力,因为它很好地回应了当前社会的图书需求现状:时代已经从书籍匮乏步入书籍极大丰富。从明代宋濂那句有名的“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转变为眼花缭乱以至常常“持币观望”。
规模宏大的图书集中展示,既是一种选择辅助,也是一种启蒙,足以让许多有阅读迷茫征候的人群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或者强化已有的兴趣与方向。比如广州市民黄女士,她除了到现场买书,还特别前往聆听翻译家林少华谈论村上春树写作的讲座,因为她一直热爱村上春树的作品。交流强化了阅读爱好,同时也把阅读的魅力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
除了林少华,还有易中天、王跃文、余世存、阿来、蔡澜等200多位知名作者现身书香节,此外主、分会场还一共安排了300多场文化活动。面对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强烈的群体参与感,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所不能提供的,这事实上也从一个层面揭示了纸张仍然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手段。
向日常延伸的影响力
“阅读无处不在”,这一主题号召事实上已经阐明,书香节更重要的意义是将阅读习惯带回日常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次“文化嘉年华”。
“无处”,一般理解是场所、时间没有限制。这既是一种对市民阅读习惯的建议,也是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考验。
现在的广州,在太古汇有集图书、艺术品销售和文化沙龙的举办为一体的方所书店,中信广场地下后街有静谧的唐宁书店,中山大学西门有静处一地的博尔赫斯书店,还有提供咖啡和沙发的安静的缺书店,此外,各种自成风格的小书店散落在城市街头巷尾,书籍的可获性已经功能强大,而它与生活、休闲场所的紧密结合让公共空间阅读可以随时以舒适的方式进行。
敬一丹说,在书香节现场感觉“特别舒服,很享受”。其实这种享受感早已向着城市的日常生活场合溢出,人性化的平台营造让读书挣脱了传统印象,不再是一种苦差。
文化功能还在进一步向人们的散碎时间“进攻”,特别具有观察意义的是,南国书香节期间,方所、禾田书房、学而优和朗声图书4家广州书商还在有轨电车上开通了“阅读专列”。在这些书店的“包装”下,4节车厢充满了书香味道,激发人们的阅读冲动。尽管它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强一点,但这种从海绵里挤水一般的阅读理念倡导,无疑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促动。
“无处不在”,至少还应包括年龄也不成为障碍这一理解。根据《南风窗》记者现场观察,广州主会场的入场市民,从耄耋老者到垂髫童稚,囊括了各个年龄层次。不少家庭全员集体入场,说明对于阅读的意义、功能的认识已经以代际教育的形式深植于社会大众观念当中,这可能是倡导阅读者最具成就感的一面。
对书籍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潜力,除了推动经济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文明素质潜力,后者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迫切任务。
社会的阅读量不好统计,因为民间一本书的传阅率很难掌握,但一个地方对书籍的需求量可以作为一个不完全的参考指标。今年1月份当当网发布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广东以年5500万册的图书消费量,成为全国最爱读书省份。这说明广东人爱书、爱知识,也说明广东的社会公共阅读建设卓有成效。
正如第三次参加南国书香节的作家阿来所说,“书香节之所以能年年这样办下来,一定是因为有好的读者。”
直击阅读习惯培养
前文已经提到,社会的阅读量是难以精准掌握的,除了传统纸质渠道,电子阅读正成为一种更具普及型的阅读形态,这两者目前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肖开林代表着传统的知识传播模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纸质图书与数字媒介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子出版物增长迅猛,但从国家数据来看,纸质图书仍始终保持5%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无论是对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的开发,都仍然大有可为,像南国书香节这样成熟的阅读普及盛会还存在很大的社会效益挖潜空间。本届南国书香节也涉及了电子书类别的推广,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了4种抗战内容的电子书。书香节在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切入新的时代要求,不局限于传统或者时髦的阅读形式,而侧重强调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价值功能。
这显然抓住了当前社会阅读的核心,也是书香节年年受到国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电子渠道的便利性也给书香节提供了更大的前进动力。肖开林称,明年南国书香节将会引进“互联网 ”的思维,与腾讯公司合作依靠移动互联平台,例如可以用手机预约名人名家的活动,以及微信支付购书。新方式的运用,会把在互联网时代日益变得“慵懒”的年轻人,更多地从家里拉出来,进入这个汹涌的知识之海。
南国书香节面向的是未来,最重要的就是年轻人,社会的下一代。今年颇具新意的“你拣书,我埋单,即借走”的活动,首先面向少儿,无需花钱就可将心爱的图书带回家。对于广东下一代的求知欲,南国书香节传递的是十分积极的信号。
事实上,历史也在一遍又一遍地证明,下一代总比上一代更聪明,这无须我们过分杞人忧天。作为“上一代”的书香节读者黄女士提到一个道理:“比起吃饭、买衣服,买书实际上花不了多少钱,但有时一本书能够让人受益一生。”
更聪明的下一代,难道还能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