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高职增强学生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做了一番深入的探讨,以有助于高职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扩招” “兼并” “产业化”和“示范校建设”等热潮之后,“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终于被再次提出,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高职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做一番探讨。
一、高职不良现状及原因分析
1.不良现状。
(1)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某些高职在课程设置上不重视人文教育,认为专业课安排都很紧张,没有时间关注人文课程。更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毕业后能找个工作即可,人文精神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2)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高职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大都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哲学、法律、音乐、美术和语文等课程,属于基础学科,而学校往往将其定为“考查”科目,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人文科目时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3)重毕业文凭,轻毕业成才。客观地说,高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底子薄,基础差,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毕业后找个工作”,对人文教育持消极心态,发展后劲不足,在从业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艰难。
(4)重文本主义,轻能力转化。部分高职生习惯接受文本教条,忽视将知识转换为能力。例如,英语课,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课文,不愿独立思考,等等。这将无助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更无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2.原因。
(1)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解存在误区。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但是,有些高职对这个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功利倾向,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其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得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对“必需、够用”原则的理解存在误区。所谓“必需、够用”原则,是指在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中,关于理论基础课程涉及内容的一种“取舍原则”,但决不可简单、片面地引用到“综合素质教育培养”范畴。现在,某些高职对人文教育课程作不适当的压缩,就是此类典型误区,如果不纠正这个误区,必然会削弱学生的精神底蕴,阻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将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对立。高职习惯于把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课程称作人文素质教育课,似乎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而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
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含义和内涵
1.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简单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言行、人的感情、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等的肯定,以及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在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包括四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2)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3)关心人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4)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和主动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本体,是对人生境界的观照。何谓人生境界,它有何特征?国学大师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认为,人做某事时的意识和自觉(“觉解”)使一个人做事有了一定意义。各种意义的总合,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需人文精神才能创造。
三、增强高职人文关怀的对策探究
1.教育思想要走出“半人时代”。
潘光旦曾指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半个人”。梁思成也曾呼吁,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更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又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的重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具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具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具有良好的修养,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2.教师队伍要注重“师范表率”。
高职教师肩负着人文精神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首先,“言”为学生之“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其次,“行”为学生之“范”。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品行感化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
3.人文教学要突破“学科界限”。
高职应倡导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承担起人文教育的责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科学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历史中渗透着哲学的思想,体现着杰出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精神。挖掘这些学科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成就、治学的精神、成才的道路、研究的方法和哲学思想,以他们为楷模,教育青年一代,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精神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渗透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了解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参透着“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德、
才、识兼备的 “大写的人”。
4.引导学生清楚认识“无用知识”。
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过分重视看得见的利益。然而,对于一个人全面成长来说,有些看不见的利益会更重要。在高职教育中,教学生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才算抓住了根本,才会让高职教育更接近大学教育,高职生才更“有用”。因此,高职制定的目标可以适当调整,强调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5.考核评价要应用“笔筒原理”。
“笔筒原理”是指一只插了各种笔的笔筒,总的高度是由最长的那支笔所决定。应用到对人的评价上,就应该看他最“长”的方面,而不是最“短”的方面。在高职中,有些学生可能是“短”的方面比较多,而“长”的方面较少,例如,外语、数学都比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同样可以参加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我们建议学籍管理应研究一种灵活的机制,避免一刀切。高职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特长选择,以便人尽其才。
6.就业教育要关注“成功生涯”。
在高职生的就业教育中,常有“职业生涯规划”一说。其实“职业”与“生涯”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按照“职业”规划“生涯”,不一定很科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业”教育应该是“择业”教育,职业是可以选择的。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频繁调整,不应该将所学的专业或“职业能力”看得太重,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不应该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所以,高职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应培养学生正确树立“成功”的观念,让学生清楚认识真正的成功,不是积累财富或炫耀权力,而是获得幸福和快乐,而幸福与快乐关乎对人生意义的观念和追求。
7.帮助弱者要相信“竞争眼泪”。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过分注重效率而轻视公平的倾向,而某些高职院校就简单生硬的把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管理中,人为地进行“末位淘汰制”,甚至提出“竞争不相信眼泪”。这些明显地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是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相违背的。
根据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应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和发挥各人所长,鼓励奋斗,积极上进。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还得“要相信眼泪,同情帮助竞争中的弱者,甚至应该允许学生不努力。”不少高职生不够努力,背着“后进生”的黑锅。对于这部分学生,不应过分依靠压力,也不必给予“不努力就无法生存”之类的警告,只有适当引导,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管理上,应建立多种学制、多种出口,以便由学生选择。
8.人文精神要追求“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从思想上弃旧图新,以求达到最真最善的完美境界。“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止于至善”,是一个漫长艰苦但富有意义的追求过程,是自我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需要勤奋自修,慎独求思,获得顿悟,并在实践中养成优良品质的大境界。
“止于至善”也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最高追求。任何一所高职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把一个人培养成完善的人,高职教育要做的是努力把学生引上追求完善的道路,并给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高职院校最直接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其优良品德;最上层的思想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即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领悟“止于至善”境界的追求而不动摇,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去努力体会、实践这“经典传统文化”。
最后要特别指出,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现代高职人文教育的重建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上个世纪前半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大师、学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多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学术成就,并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结合的精华。在高职教育领域,就是要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技术教育实践中去。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更是现今高职教育缺乏和急需补充的。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涛,赵龙.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月刊,2008,(12).
[2]汪小艳.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杨开亮.高职教育如何应对人文精神缺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4]冯友兰.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5]曹家喆.高职教育的人文思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
[6]陈清春.大学之道——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EB/OL].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282 2010-1-22.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关键词:高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扩招” “兼并” “产业化”和“示范校建设”等热潮之后,“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终于被再次提出,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高职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做一番探讨。
一、高职不良现状及原因分析
1.不良现状。
(1)重专业课程,轻人文课程。某些高职在课程设置上不重视人文教育,认为专业课安排都很紧张,没有时间关注人文课程。更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毕业后能找个工作即可,人文精神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2)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高职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大都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哲学、法律、音乐、美术和语文等课程,属于基础学科,而学校往往将其定为“考查”科目,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人文科目时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3)重毕业文凭,轻毕业成才。客观地说,高职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底子薄,基础差,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毕业后找个工作”,对人文教育持消极心态,发展后劲不足,在从业的道路上走得比较艰难。
(4)重文本主义,轻能力转化。部分高职生习惯接受文本教条,忽视将知识转换为能力。例如,英语课,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课文,不愿独立思考,等等。这将无助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更无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2.原因。
(1)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解存在误区。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但是,有些高职对这个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功利倾向,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其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得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对“必需、够用”原则的理解存在误区。所谓“必需、够用”原则,是指在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中,关于理论基础课程涉及内容的一种“取舍原则”,但决不可简单、片面地引用到“综合素质教育培养”范畴。现在,某些高职对人文教育课程作不适当的压缩,就是此类典型误区,如果不纠正这个误区,必然会削弱学生的精神底蕴,阻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将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对立。高职习惯于把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课程称作人文素质教育课,似乎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而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
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含义和内涵
1.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简单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言行、人的感情、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等的肯定,以及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在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包括四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2)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3)关心人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4)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和主动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本体,是对人生境界的观照。何谓人生境界,它有何特征?国学大师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认为,人做某事时的意识和自觉(“觉解”)使一个人做事有了一定意义。各种意义的总合,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需人文精神才能创造。
三、增强高职人文关怀的对策探究
1.教育思想要走出“半人时代”。
潘光旦曾指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半个人”。梁思成也曾呼吁,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更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又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的重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具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具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具有良好的修养,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2.教师队伍要注重“师范表率”。
高职教师肩负着人文精神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首先,“言”为学生之“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其次,“行”为学生之“范”。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品行感化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
3.人文教学要突破“学科界限”。
高职应倡导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承担起人文教育的责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科学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历史中渗透着哲学的思想,体现着杰出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精神。挖掘这些学科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成就、治学的精神、成才的道路、研究的方法和哲学思想,以他们为楷模,教育青年一代,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精神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渗透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了解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参透着“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德、
才、识兼备的 “大写的人”。
4.引导学生清楚认识“无用知识”。
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过分重视看得见的利益。然而,对于一个人全面成长来说,有些看不见的利益会更重要。在高职教育中,教学生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才算抓住了根本,才会让高职教育更接近大学教育,高职生才更“有用”。因此,高职制定的目标可以适当调整,强调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5.考核评价要应用“笔筒原理”。
“笔筒原理”是指一只插了各种笔的笔筒,总的高度是由最长的那支笔所决定。应用到对人的评价上,就应该看他最“长”的方面,而不是最“短”的方面。在高职中,有些学生可能是“短”的方面比较多,而“长”的方面较少,例如,外语、数学都比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同样可以参加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我们建议学籍管理应研究一种灵活的机制,避免一刀切。高职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特长选择,以便人尽其才。
6.就业教育要关注“成功生涯”。
在高职生的就业教育中,常有“职业生涯规划”一说。其实“职业”与“生涯”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按照“职业”规划“生涯”,不一定很科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业”教育应该是“择业”教育,职业是可以选择的。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频繁调整,不应该将所学的专业或“职业能力”看得太重,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不应该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所以,高职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应培养学生正确树立“成功”的观念,让学生清楚认识真正的成功,不是积累财富或炫耀权力,而是获得幸福和快乐,而幸福与快乐关乎对人生意义的观念和追求。
7.帮助弱者要相信“竞争眼泪”。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过分注重效率而轻视公平的倾向,而某些高职院校就简单生硬的把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管理中,人为地进行“末位淘汰制”,甚至提出“竞争不相信眼泪”。这些明显地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是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相违背的。
根据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应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和发挥各人所长,鼓励奋斗,积极上进。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还得“要相信眼泪,同情帮助竞争中的弱者,甚至应该允许学生不努力。”不少高职生不够努力,背着“后进生”的黑锅。对于这部分学生,不应过分依靠压力,也不必给予“不努力就无法生存”之类的警告,只有适当引导,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管理上,应建立多种学制、多种出口,以便由学生选择。
8.人文精神要追求“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从思想上弃旧图新,以求达到最真最善的完美境界。“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止于至善”,是一个漫长艰苦但富有意义的追求过程,是自我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需要勤奋自修,慎独求思,获得顿悟,并在实践中养成优良品质的大境界。
“止于至善”也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最高追求。任何一所高职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把一个人培养成完善的人,高职教育要做的是努力把学生引上追求完善的道路,并给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高职院校最直接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其优良品德;最上层的思想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即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领悟“止于至善”境界的追求而不动摇,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去努力体会、实践这“经典传统文化”。
最后要特别指出,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现代高职人文教育的重建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上个世纪前半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大师、学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多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学术成就,并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结合的精华。在高职教育领域,就是要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技术教育实践中去。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更是现今高职教育缺乏和急需补充的。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涛,赵龙.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月刊,2008,(12).
[2]汪小艳.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杨开亮.高职教育如何应对人文精神缺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4]冯友兰.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5]曹家喆.高职教育的人文思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
[6]陈清春.大学之道——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EB/OL].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2282 2010-1-22.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