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是我们当代初中化学教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绿色环保知识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如何一步步实施绿色化学教育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境污染 微型实验 实验废弃物 社会调查
初中化学是任何一名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教育的自然学科。在中学化学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例如,化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农药和化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药物等等。当然,化学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例如:近代出现的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光化学烟雾等等,这些全球性的污染问题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侵害。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概念的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如何在初中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自然和谐、生动地讲述“绿色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接受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当代初中化学教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施的教育学生有关绿色化学概念的过程。
1.通过化学教材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沪教版化学教材以学习相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重点,适当向外延伸,向学生简单介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自己所处的处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时,加入了“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何进行防治等。再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加入了“水体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赤潮”和“水华”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介绍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方法等,并教会学生净水的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立志为改造环境而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2.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发展微型实验;(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3)正确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
2.1设计微型实验,使药品剂量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
微型实验是指用微小量的化学试剂在微型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主要特点有:实验仪器小、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所需时间短、携带方便、现象明显、反应容易发生、药品用量小,实验成本低等。目前的初中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微型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工具。因此,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微型仪器、尽可能少的试剂进行实验,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和试剂在器皿中的附着量,从而减少实验中的“三废”,真正做到“零排放”。
2.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
在化学实验时,总伴随着一些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而这些产物中有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程序,从而尽量减少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在现行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指明了药品浓度,有些实验没有指明药品浓度,对许多涉及药品浓度的实验探索和改进,既节约了药品保证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3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不随意丢弃实验残留物,不随意排放实验尾气,不随意倾倒实验废液。正确处理实验“三废”,避免将学校实验室变成污染源,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燃烧红磷的实验时,由于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害,可以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或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在分组化学实验时,对于用剩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对于实验时产生的尾气、液体或固体物质,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有毒的尾气或造成大气污染的尾气,可以用气囊收集起来备用或用能与之反应的溶液将其吸收,以防止污染空气;固体或液体物质都应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垃圾筐或倒入下水道。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及地下水。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联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化学知识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以下3种方式。
3.1转题讲座。对教材中讲的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举办〈〈家庭生活与环保污染〉〉讲座,实际研究表明:家庭污染占百分之五九。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都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3.2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干电池的收回河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环保意识。
3.3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河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化学知识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当然,普及环保意识的方法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位学生(公民)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达到“零污染”和“零排放”。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地球。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境污染 微型实验 实验废弃物 社会调查
初中化学是任何一名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教育的自然学科。在中学化学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例如,化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农药和化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药物等等。当然,化学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例如:近代出现的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光化学烟雾等等,这些全球性的污染问题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侵害。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概念的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如何在初中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自然和谐、生动地讲述“绿色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接受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当代初中化学教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施的教育学生有关绿色化学概念的过程。
1.通过化学教材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沪教版化学教材以学习相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重点,适当向外延伸,向学生简单介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自己所处的处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时,加入了“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何进行防治等。再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加入了“水体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赤潮”和“水华”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介绍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方法等,并教会学生净水的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立志为改造环境而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2.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发展微型实验;(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3)正确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
2.1设计微型实验,使药品剂量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
微型实验是指用微小量的化学试剂在微型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主要特点有:实验仪器小、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所需时间短、携带方便、现象明显、反应容易发生、药品用量小,实验成本低等。目前的初中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微型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工具。因此,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微型仪器、尽可能少的试剂进行实验,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和试剂在器皿中的附着量,从而减少实验中的“三废”,真正做到“零排放”。
2.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
在化学实验时,总伴随着一些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而这些产物中有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程序,从而尽量减少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在现行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指明了药品浓度,有些实验没有指明药品浓度,对许多涉及药品浓度的实验探索和改进,既节约了药品保证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3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不随意丢弃实验残留物,不随意排放实验尾气,不随意倾倒实验废液。正确处理实验“三废”,避免将学校实验室变成污染源,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燃烧红磷的实验时,由于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害,可以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或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在分组化学实验时,对于用剩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对于实验时产生的尾气、液体或固体物质,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有毒的尾气或造成大气污染的尾气,可以用气囊收集起来备用或用能与之反应的溶液将其吸收,以防止污染空气;固体或液体物质都应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垃圾筐或倒入下水道。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及地下水。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联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化学知识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以下3种方式。
3.1转题讲座。对教材中讲的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举办〈〈家庭生活与环保污染〉〉讲座,实际研究表明:家庭污染占百分之五九。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都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3.2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干电池的收回河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环保意识。
3.3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河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化学知识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当然,普及环保意识的方法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位学生(公民)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达到“零污染”和“零排放”。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