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终于出版了。用“终于”这个词,是因为从我知道他要写这本书开始,已经10年了。
从2000年至今,陈徒手就成了位于北京城南蒲黄榆的北京市档案馆的常客。从他居住的三里河到城南的蒲黄榆,距离不近,但每周他都至少来这里两次。一般早上九点到馆,开始手抄档案,中午扒几口盒饭,在休息区的沙发上眯一小会,下午抄到四点半,闭馆回家,一天能抄八九千字。他坚持不懈地抄了十几年档案,其中1949年以来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中的行状与命运,是他关注的重点。十几年下来,他所抄录的档案有好几百万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早上步行上班的途中,总会遇到他在晨练。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却有些喋喋不休,站在马路边上跟我说上一番他在档案中看到的一些“新鲜事”。
“哎,有些事很有意思”,在这个惯常的用语后,他会告诉我,1954年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时,俞平伯并不服气:“他们原来要搞我,搞吧。我不再写文章总行”,“他们说我唯心,我看曹雪芹就是唯心,曹雪芹不比我俞平伯更反封建”。说到当年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他说,马寅初为何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很可能跟一封匿名信有关。1954年11月,马寅初收到一封匿名信,校党委分析说,这可能是恐吓马寅初,让他辞职。说到当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他说,当年陈垣常常和别人说到一句话:毛主席还让我带徒弟呢。可是,很多人都觉得这像是“段子”,因为官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诸如此类的历史细节,是从宏大历史叙事中读不到的,我常常被引人入胜地忽然想起该上班了;而陈徒手呢,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也会露出有限度的笑容。
然后,陈徒手就说,他要写文章来叙述这些历史细节;然后,我就等。一直等到2010年,才陆续读到他写俞平伯的“1954年的抵制和转弯”,写马寅初“在北大的苦涩旧事”,写周培源的“坚辞背后的酸辛诉说”等等;再然后,等来了这本《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又读到了王瑶、傅鹰、贺麟、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和蔡旭等著名知识分子遭遇历史或者被历史裹挟的细节。
活在历史细节中的陈徒手,特别善于捕捉历史细节。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贴着材料写”。材料来自于没有感情色彩的档案,他的行文风格也尽量与档案的文字风格保持协调,不但没有任何花哨,反而力求一种拙朴。这种叙事风格一点也不妨碍阅读,反而会让你读着很舒服。他描述马寅初和陈垣两位当校长的人,没掌握任何实权,苦哈哈地供着牌位,心里很难受,他们都七八十岁,都到生命的晚年了,很不开心,但是也默然接受这种事实。读者读到这里,当然也不开心;他描述冯友兰,折腾一辈子,起起伏伏,想迎合上面,想做点事,但总是在错误的地方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所以一辈子没有摆脱郁闷——读者当然也跟着郁闷。他写到,这些大知识分子在运动当中对那些中共从延安带来的政治术语——什么“脱裤子”,什么“割尾巴”——的隔膜,常常让读者都不好意思。我就常常想,这些语意上充满着隐私,再稍稍地引申一下就有暧昧意味的词汇,堂而皇之地写在中央文件中总有些滑稽色彩。
远离宏大叙事,“贴着材料写”,可以说是“陈徒手体”。从十多年前那本《人有病,天知否》,到这本《故国人民有所思》,都是一样的历史细节,一样的文体。
《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作者:陈徒手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32元
《知识分子与社会》
作者:托马斯·索维尔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8元
从观念、经济、社会、媒体、法律、战争等6个方面全面陈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战略:以创新的意识形态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
作者:[美]道格拉斯·霍尔特
道格拉斯·卡梅隆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52元
对数百个品牌案例分析及相关品牌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访谈,作者发现功能主义创新模式的缺陷,就是忽略了社会和历史变迁产生的意识形态机遇。
《理性的权威》
作者:[美]托马斯·内格尔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0元
针对主观主义的攻击为理性作了持续的辩护,并从语言、逻辑、科学、伦理学等方面对相对主义的主张进行了系统的反驳。
《忆己怀人》
作者:周策纵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元
在作者回忆中,有八年抗战期间百姓的艰苦,还有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
《平生风义兼师友》
作者:易中天、杨奎松、陈平原等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48元
活跃于学界及公众视野中的学者、作家,包括易中天、杨奎松、陈平原、欧阳哲生、周振鹤、王学泰、肖复兴等,回忆师友的文章。
从2000年至今,陈徒手就成了位于北京城南蒲黄榆的北京市档案馆的常客。从他居住的三里河到城南的蒲黄榆,距离不近,但每周他都至少来这里两次。一般早上九点到馆,开始手抄档案,中午扒几口盒饭,在休息区的沙发上眯一小会,下午抄到四点半,闭馆回家,一天能抄八九千字。他坚持不懈地抄了十几年档案,其中1949年以来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中的行状与命运,是他关注的重点。十几年下来,他所抄录的档案有好几百万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早上步行上班的途中,总会遇到他在晨练。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却有些喋喋不休,站在马路边上跟我说上一番他在档案中看到的一些“新鲜事”。
“哎,有些事很有意思”,在这个惯常的用语后,他会告诉我,1954年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时,俞平伯并不服气:“他们原来要搞我,搞吧。我不再写文章总行”,“他们说我唯心,我看曹雪芹就是唯心,曹雪芹不比我俞平伯更反封建”。说到当年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他说,马寅初为何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很可能跟一封匿名信有关。1954年11月,马寅初收到一封匿名信,校党委分析说,这可能是恐吓马寅初,让他辞职。说到当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他说,当年陈垣常常和别人说到一句话:毛主席还让我带徒弟呢。可是,很多人都觉得这像是“段子”,因为官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诸如此类的历史细节,是从宏大历史叙事中读不到的,我常常被引人入胜地忽然想起该上班了;而陈徒手呢,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也会露出有限度的笑容。
然后,陈徒手就说,他要写文章来叙述这些历史细节;然后,我就等。一直等到2010年,才陆续读到他写俞平伯的“1954年的抵制和转弯”,写马寅初“在北大的苦涩旧事”,写周培源的“坚辞背后的酸辛诉说”等等;再然后,等来了这本《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又读到了王瑶、傅鹰、贺麟、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和蔡旭等著名知识分子遭遇历史或者被历史裹挟的细节。
活在历史细节中的陈徒手,特别善于捕捉历史细节。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贴着材料写”。材料来自于没有感情色彩的档案,他的行文风格也尽量与档案的文字风格保持协调,不但没有任何花哨,反而力求一种拙朴。这种叙事风格一点也不妨碍阅读,反而会让你读着很舒服。他描述马寅初和陈垣两位当校长的人,没掌握任何实权,苦哈哈地供着牌位,心里很难受,他们都七八十岁,都到生命的晚年了,很不开心,但是也默然接受这种事实。读者读到这里,当然也不开心;他描述冯友兰,折腾一辈子,起起伏伏,想迎合上面,想做点事,但总是在错误的地方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所以一辈子没有摆脱郁闷——读者当然也跟着郁闷。他写到,这些大知识分子在运动当中对那些中共从延安带来的政治术语——什么“脱裤子”,什么“割尾巴”——的隔膜,常常让读者都不好意思。我就常常想,这些语意上充满着隐私,再稍稍地引申一下就有暧昧意味的词汇,堂而皇之地写在中央文件中总有些滑稽色彩。
远离宏大叙事,“贴着材料写”,可以说是“陈徒手体”。从十多年前那本《人有病,天知否》,到这本《故国人民有所思》,都是一样的历史细节,一样的文体。
《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作者:陈徒手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32元
《知识分子与社会》
作者:托马斯·索维尔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8元
从观念、经济、社会、媒体、法律、战争等6个方面全面陈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战略:以创新的意识形态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
作者:[美]道格拉斯·霍尔特
道格拉斯·卡梅隆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52元
对数百个品牌案例分析及相关品牌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访谈,作者发现功能主义创新模式的缺陷,就是忽略了社会和历史变迁产生的意识形态机遇。
《理性的权威》
作者:[美]托马斯·内格尔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0元
针对主观主义的攻击为理性作了持续的辩护,并从语言、逻辑、科学、伦理学等方面对相对主义的主张进行了系统的反驳。
《忆己怀人》
作者:周策纵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元
在作者回忆中,有八年抗战期间百姓的艰苦,还有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
《平生风义兼师友》
作者:易中天、杨奎松、陈平原等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48元
活跃于学界及公众视野中的学者、作家,包括易中天、杨奎松、陈平原、欧阳哲生、周振鹤、王学泰、肖复兴等,回忆师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