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气道异物是个并不陌生的名词,平时的生活中都会千提防万提防。其实不仅是小朋友,哪怕是成年人也会发生气道异物的情况。而气道异物是极其凶险的急症,一旦造成呼吸道窒息,病人往往会在几分钟内失去生命,或者留下难以恢复的后遗症。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气道异物的危险性并掌握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如上图,编号为5的管道位于颈部最前方,就是气道,是气体流向肺部的通道。编号为4的管道位于颈部的后方,是食管,是食物进入胃部的通道。而编号为3的突起就是人的会厌软骨,是一块比较小的可以移动的骨片,覆盖在气道的开口上方。在人说话、大笑、呼吸的时候,会厌软骨上提,开放气道,使得气体能够顺利进入气道,发出声音,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在人吞咽的时候,会厌软骨下放,覆盖在气道的入口上方,关闭气道,使食物能够顺利地进入气道后面的食管。
人体是无法同时呼吸和吞咽的,因为会厌软骨不能同时既开又关。
因此,那些喜欢在进食的时候讲话、大笑的人容易出现气道异物。还有一些人吃饭喜欢狼吞虎咽,一些大块的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咽下,容易卡在喉部,掉落进入气道。因此我们说吃东西应该细嚼慢咽。此外,小儿,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儿,会厌软骨尚没有发育成熟,在口含异物哭笑、打闹、说话、摔倒时,异物很容易进入气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果冻的包装上面会明确地标注“不建议三岁以下小儿食用”的原因。
在誤吸异物的时候,病人常常会出现突然呛咳、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若异物较大,卡在双侧主支气管的分叉处,病人会出现急性的窒息,常常会在几分钟内由于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甚至身亡。
如果异物比较小,往往会掉入某一侧的叶支气管,甚至更细的段支气管中。由于此时患者肺部的功能完全可以代偿由于异物损害的这部分呼吸功能,患者往往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略。但是,异物在支气管中长期存在,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支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诱发炎症反应。之后异物被炎症反应的肉芽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容易导致继发的感染,病人可能会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肺不张、肺气肿、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里,我们就要介绍现场急救的有效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在1974年由美国外科医生Henry J·Heimlich发明。主要原理是: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患者的膈肌抬高,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快速冲入气道,可以将气道中的异物顶出。
面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各不相同。
当婴幼儿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咳呛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时,家长一定不要惊慌,要将孩子立刻送去医院。同时,小朋友可以由父母抱在怀中,取立位。父母应该在高声呼唤的同时,第一步使孩子头部低于躯干,在孩子两肩胛间叩击背部5次,目的是让异物有所松动。第二步使孩子仰卧,头部依然低于躯干,连续5次快速按压胸部,目的是为了增高孩子胸腔内压,使异物逐渐外移。第三步让孩子张开口腔将异物取出。
如果小儿已达昏迷状态,则需要压住额头抬颏,将其头稍后仰,打开气道。首先检查孩子是否还有呼吸,之后迅速对孩子的口鼻进行吹气。如果吹气未见效果,需要立即进行拍背和压胸的操作。
成年清醒的患者,当异物吸入气管后,患者的表现会极为痛苦,其表现特征为不能发声、肢体抽搐、面部青紫等。第一步,可由另一人站在患者身后,两手环绕患者腰部。第二步,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顶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线处,另一手抓住拳头,用力向上向内做连续的冲击,频率约为每秒一次,大约冲击4至6次,直至患者将气道中的异物排出或失去意识。或者可以一手握拳环至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在握紧拳头的基础上向上和向后进行冲击勒压,重复4至6次。
如果发生气道异物时身边没有家属,或者家属不会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还可以利用周边环境进行自救。患者可以一手握拳,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冲击腹部,或者在椅背等钝角物体上快速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总之,发生气道异物导致的急性窒息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积极及时地展开自救和他救。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气道异物的危险性并掌握气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一、气道异物的有效防范
如上图,编号为5的管道位于颈部最前方,就是气道,是气体流向肺部的通道。编号为4的管道位于颈部的后方,是食管,是食物进入胃部的通道。而编号为3的突起就是人的会厌软骨,是一块比较小的可以移动的骨片,覆盖在气道的开口上方。在人说话、大笑、呼吸的时候,会厌软骨上提,开放气道,使得气体能够顺利进入气道,发出声音,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在人吞咽的时候,会厌软骨下放,覆盖在气道的入口上方,关闭气道,使食物能够顺利地进入气道后面的食管。
人体是无法同时呼吸和吞咽的,因为会厌软骨不能同时既开又关。
因此,那些喜欢在进食的时候讲话、大笑的人容易出现气道异物。还有一些人吃饭喜欢狼吞虎咽,一些大块的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咽下,容易卡在喉部,掉落进入气道。因此我们说吃东西应该细嚼慢咽。此外,小儿,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儿,会厌软骨尚没有发育成熟,在口含异物哭笑、打闹、说话、摔倒时,异物很容易进入气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果冻的包装上面会明确地标注“不建议三岁以下小儿食用”的原因。
二、气道异物的临床表现
在誤吸异物的时候,病人常常会出现突然呛咳、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若异物较大,卡在双侧主支气管的分叉处,病人会出现急性的窒息,常常会在几分钟内由于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甚至身亡。
如果异物比较小,往往会掉入某一侧的叶支气管,甚至更细的段支气管中。由于此时患者肺部的功能完全可以代偿由于异物损害的这部分呼吸功能,患者往往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略。但是,异物在支气管中长期存在,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刺激,支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诱发炎症反应。之后异物被炎症反应的肉芽组织包裹,造成支气管阻塞,容易导致继发的感染,病人可能会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肺不张、肺气肿、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气道异物导致急性窒息的急救方法
这里,我们就要介绍现场急救的有效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在1974年由美国外科医生Henry J·Heimlich发明。主要原理是: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患者的膈肌抬高,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快速冲入气道,可以将气道中的异物顶出。
面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各不相同。
当婴幼儿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咳呛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时,家长一定不要惊慌,要将孩子立刻送去医院。同时,小朋友可以由父母抱在怀中,取立位。父母应该在高声呼唤的同时,第一步使孩子头部低于躯干,在孩子两肩胛间叩击背部5次,目的是让异物有所松动。第二步使孩子仰卧,头部依然低于躯干,连续5次快速按压胸部,目的是为了增高孩子胸腔内压,使异物逐渐外移。第三步让孩子张开口腔将异物取出。
如果小儿已达昏迷状态,则需要压住额头抬颏,将其头稍后仰,打开气道。首先检查孩子是否还有呼吸,之后迅速对孩子的口鼻进行吹气。如果吹气未见效果,需要立即进行拍背和压胸的操作。
成年清醒的患者,当异物吸入气管后,患者的表现会极为痛苦,其表现特征为不能发声、肢体抽搐、面部青紫等。第一步,可由另一人站在患者身后,两手环绕患者腰部。第二步,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顶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线处,另一手抓住拳头,用力向上向内做连续的冲击,频率约为每秒一次,大约冲击4至6次,直至患者将气道中的异物排出或失去意识。或者可以一手握拳环至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在握紧拳头的基础上向上和向后进行冲击勒压,重复4至6次。
如果发生气道异物时身边没有家属,或者家属不会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还可以利用周边环境进行自救。患者可以一手握拳,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冲击腹部,或者在椅背等钝角物体上快速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总之,发生气道异物导致的急性窒息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积极及时地展开自救和他救。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