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复习方法
解读每一个考点,每节课认真准备。章节复习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考点列举出来,并且每个考点要有对应的习题,以知识清单的形式打印出来,并且在课前下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第二步,完成知识巩固,解决《中考总复习》和《名师解密》上的习题。要有针对性,精挑细选每一道题,避免重复习题反复出现,删掉过偏过难的习题。第三步,过关检测。针对一二步的复习成果,围绕本章节的考点,结合近几年中考题型,针对性做好过关检测。要精挑细选每一道题,时间安排40分钟,考后及时阅卷,分析试卷,找出共性的问题在班上统一讲解,个别问题找学生单独辅导。力求达到人人过关。
二、围绕核心规律,加深理解领悟,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所谓围绕核心规律,加深理解领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过去学习是一点一点学过来的,到综合复习的时候,不是把过去这个过程重新再重复一遍,就像登山一样,逐步爬到山头了,现在这阶段所需要的综合复习,是要站在高处,看我们学过的知识,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你才能把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在第一轮复习中 ,面对我校人数多,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薄弱的实际学情,我们决定把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及原理等知识梳理出来,并印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同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会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典型的规律有: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强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具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典型例有: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再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理想平面”的假设有些学生不能理解等。
4、要重视课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的挖掘,这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6年来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的问题,课本各种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5、要分析和研究旧教材,在知识点、信息点编排上的差异,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增加了一些内容:如:“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眼睛与眼镜”、“永动机机问题的讨论”“宇宙与微观世界”等以前是选修,现在是必修。
6、重点知识,重点对待。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很高,最近几年来都在80% ~ 90%左右。有10个知识点的覆盖率几乎是100%。①比热容和热量;②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③凸透镜成像规律;④欧姆定律;⑤串联电路的特点;⑥电功率;⑦力的概念;⑧密度;⑨压强;⑩二力平衡。
四、关注“热点”和“盲点”
年年中考年年变,便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主干知识仍然每年中考热点。因此,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将《中考说明》中圈定的知识点为着眼点,以2010年各省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汇编资料为载体,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进行强化复习。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我们将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走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收集我发现“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是浮列车、新型材科等);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试验);③关注问题情景(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下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一个探究的问题);⑤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學方法(例如控制度量法、推理法)等(替代法等)。
信息交流和搜索盲点,是第三轮复习的重点工作,它是拓展复习思路和知识视野的重要渠道。这一阶段一方面我们要加在与我兄弟学校的信息联络,资源共享,另方面要通过模拟考试填补复习过程中被我们遗忘忽略的盲点,并认真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最后,在这个阶段我非常提倡大家互相的交流。我这么做,他那么做,那就等于多学了一种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考查你的表述。
解读每一个考点,每节课认真准备。章节复习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考点列举出来,并且每个考点要有对应的习题,以知识清单的形式打印出来,并且在课前下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第二步,完成知识巩固,解决《中考总复习》和《名师解密》上的习题。要有针对性,精挑细选每一道题,避免重复习题反复出现,删掉过偏过难的习题。第三步,过关检测。针对一二步的复习成果,围绕本章节的考点,结合近几年中考题型,针对性做好过关检测。要精挑细选每一道题,时间安排40分钟,考后及时阅卷,分析试卷,找出共性的问题在班上统一讲解,个别问题找学生单独辅导。力求达到人人过关。
二、围绕核心规律,加深理解领悟,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所谓围绕核心规律,加深理解领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过去学习是一点一点学过来的,到综合复习的时候,不是把过去这个过程重新再重复一遍,就像登山一样,逐步爬到山头了,现在这阶段所需要的综合复习,是要站在高处,看我们学过的知识,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你才能把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在第一轮复习中 ,面对我校人数多,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薄弱的实际学情,我们决定把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及原理等知识梳理出来,并印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同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会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典型的规律有: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强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具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典型例有: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再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理想平面”的假设有些学生不能理解等。
4、要重视课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的挖掘,这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6年来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的问题,课本各种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5、要分析和研究旧教材,在知识点、信息点编排上的差异,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增加了一些内容:如:“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眼睛与眼镜”、“永动机机问题的讨论”“宇宙与微观世界”等以前是选修,现在是必修。
6、重点知识,重点对待。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很高,最近几年来都在80% ~ 90%左右。有10个知识点的覆盖率几乎是100%。①比热容和热量;②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③凸透镜成像规律;④欧姆定律;⑤串联电路的特点;⑥电功率;⑦力的概念;⑧密度;⑨压强;⑩二力平衡。
四、关注“热点”和“盲点”
年年中考年年变,便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主干知识仍然每年中考热点。因此,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将《中考说明》中圈定的知识点为着眼点,以2010年各省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汇编资料为载体,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进行强化复习。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我们将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走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收集我发现“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是浮列车、新型材科等);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试验);③关注问题情景(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下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一个探究的问题);⑤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學方法(例如控制度量法、推理法)等(替代法等)。
信息交流和搜索盲点,是第三轮复习的重点工作,它是拓展复习思路和知识视野的重要渠道。这一阶段一方面我们要加在与我兄弟学校的信息联络,资源共享,另方面要通过模拟考试填补复习过程中被我们遗忘忽略的盲点,并认真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最后,在这个阶段我非常提倡大家互相的交流。我这么做,他那么做,那就等于多学了一种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考查你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