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及其政策产出

来源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奥斯特罗姆IAD框架深入探讨房地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以及政策产出.研究发现: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制度丛林、多层级共同体以及房地产特殊属性等变量构成利益相关者行动的外部动力;在行动情境中,行动者、职位、行为、预期结果、控制力、信息、成本-收益等变量构成利益相关者行动的内在动力;在内外变量共同作用下,利益相关者显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动逻辑,相互构成博弈关系,由于利益相关者博弈,房地产政策制定显示出八种产出类型.在利益相关者作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当政策目标、政策方案与执行细则彼此一致时,房地产政策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当政策目标、政策方案与执行细则相互冲突时,则容易出现政策失灵.本研究对于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提升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防范或降低房地产政策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数字化治理正在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重新审视地方政府数字化行动与区域治理行为的内在联系机理.本文基于集体行动和网络治理的理
康德以财产权利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关于自由意志的道德法体系.他的权利理论为政治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先验的形式依据.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财产权思想完全局限于道德,具有抽象主观性的缺陷.在黑格尔看来,财产权指向实际的占有,自由意志最终要在伦理实体而不是道德法领域得到实现.现实的自由要求个人拥有将自己的意志置于任何事物中的人格权利,并且作为财产的所有人与其他自由的个体相联系.因此,财产权原则必须具有更加实质的含义,而且只有理性国家才是实现了人格自由的最高伦理实体.黑格尔财产权思想中对私有制度以及契约论国家观的批判具有
纳斯鲍姆的《女性与人类发展——能力进路的研究》是一部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也是她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成熟版本的能力进路的著作.纳斯鲍姆认为,能力进路是一种特殊的普遍主义,它既能为女性主义讨论提供统一的基础,也能安置差异性思想.与功利主义进路和罗尔斯的实质性善的进路相比,能力进路呈现出明显的理论优势.在宗教和家庭这两个容易引发棘手的女性问题的领域,这种理论也具备良好的应用性.尽管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它对女性和人类发展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对义务体系作了完整划分,但该体系存在一个结构性矛盾,即被认为是不完全的义务的德性义务中包含着对自己的完全的义务.格雷戈尔、邓晓芒、舒远招等学者已意识到此矛盾并试图加以解决,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不成功.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全的义务"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它首先是指法则对自由抉意的外在强制且抉意不存在自由回旋余地,其次是指不完全的德性义务中消极的、不作为的、限制性的义务.因此,当康德将对自己的完全义务视为消极的、不作为的、限制性的义务时,它可以按照第二种含义被归属于德性义务.
内容摘要:智能量刑算法的司法适用,既推动了我国传统司法的结构性转向,又开拓了“同案同判”的技术化裁判路径。这主要归功于智能量刑算法的主体性逻辑、量化规范逻辑以及经验规范逻辑。但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与社会反馈却发现,暗箱裁判、算法歧视并非当前智能量刑算法司法适用的最大难题,反而是公众的可接受性、经验归纳的周延性以及“系统性偏差”等难题极大地困扰着算法裁判的实践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智能量刑算法的司法适用
本文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赋权法,分别以各市市辖区范围内和全市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公共资源数量为计算口径,对京津冀城市群公共服务资源均等
刘清平教授在《说谎:禁止、许可还是应当——解析康德的说谎悖论及其根源》一文中认为康德在处理是否撒谎来帮助朋友的问题中陷入悖论.这种批判反映了学界混淆行动的实施者的思维倾向.在这个例子中,是我而不是凶手才是行动者.康德坚持不能撒谎的绝对性彻底贯彻了人性是目的的原则,后果论的处理方式反而会陷入不自洽.在康德那里,许可不是一个混乱的概念,而是表达为了实现某种合乎法权的状态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康德对许可行动限制很多,撒谎救人不属于被许可的行动.在凶犯面前,如果我们无法保持沉默,我们不应当撒谎,同时,我们也要捍卫自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把握共享发展理念:包括共享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
应急管理职能机构之间有效的协同与配合是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基础.从实践来看,加强应急管理协同体系建设是当前世界各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共同趋势,应急管理职能机构间形成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首个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场战役.这场规模巨大的战略决战,激战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位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