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导致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引发就业危机。造成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职业指导的视角来看,应建立系统、开放和动态的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者从经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经济学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紧密。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对当前经济复苏有重要意义。张建奇认为,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不仅整个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也相对有限。
政治学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作为。刘秀琼、邓英树教授主张,政府是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责任者,应该通过创造就业岗位、缩小地域行业差异、建立大学生就业最低工资制度和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大学生群体的一般人力资本专业口径较窄和特殊性人力资本实践培训不够有关。应该拓展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本的适用性。
教育学者通过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分析认为,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张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错位,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层次和人才构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最大的能力是“专业能力”。
对大学生主体性研究认为,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择业观,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顺利就业机会。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研究成果是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层面涉及了大学生就业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当我们将此与大学生就业现实进行对比时,仍然能从中发现不足:其一,对象性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不够。其二,理论研究较多而实用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方法论研究不足。
二、对策
(一)政府层面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搭建合理的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规范劳动力市场,这是政府促进就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
2.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首先,各级政府及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其次,要加强管理,完善就业市场。第三,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要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二)高校层面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
(1)引导毕业生辩证认识就业岗位的短缺问题。就业岗位的短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就业岗位的短缺主要还是一种区域性、行业性的短缺。在发达地区、在城市高校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就少;而在中小城市、在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岗位相对会多些。
(2)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包含政策性、思想性、知识性、技巧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如何抓住影响和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3)效仿国外中介机构制度,将信息的提供做到更及时、更准确
从现状看,仅仅靠高校就业信息的收集和企业自身获取的应聘信息是不充分的,信息不对等也不全面,应该设置一个专门从事信息收集与发布的机构,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反应敏锐,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了解充分,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掌握得全面。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1)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就业的目光投向西部、投向欠发达地区、投向边远地区,到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就业。要建立和完善鼓励毕业生到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就业的机制。
(2)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转变“精英”观念,不要好高骛远,根据自身的条件、知识、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综合评价自己。
(3)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了多次应聘而没有被录用的毕业生,引导他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消极等待,要勇于迎接挑战、主动出击,不等不靠。
(4)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在岗位的选择上不要相互攀比,特别是认为自己的同学已经找到了好的岗位,自己也一定要找到相当的、甚至是更好的岗位。
(5)教育和引导毕业生遵纪守法、诚信就业。要信守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防止随意毁约的事情发生。
(三)毕业生层面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
(1)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应当放下架子,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转变“精英”的就业观,树立起“大众化”的就业观。
(2)转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实际上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种观念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淡化专业对口观念,扩大就业的机会。专业是否对口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的首要条件,这实际上限制了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选择余地,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勇于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不仅仅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也是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另一种途经。
2.要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部分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有一定的关系。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相当部分毕业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
3.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毕业生自主择业,学校推荐就业是目前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做法。由于毕业生数量大,每个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就业的期望不一样,很难照顾到全体毕业生,而且这种集体性的推荐,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毕业生应当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情况,不要消极等待,应当主动地去了解和联系用人单位,大胆地推销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本文系上海政法学院2010年度“大思政”研究项目《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DSZ1001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者从经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经济学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紧密。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对当前经济复苏有重要意义。张建奇认为,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不仅整个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也相对有限。
政治学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的作为。刘秀琼、邓英树教授主张,政府是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责任者,应该通过创造就业岗位、缩小地域行业差异、建立大学生就业最低工资制度和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大学生群体的一般人力资本专业口径较窄和特殊性人力资本实践培训不够有关。应该拓展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本的适用性。
教育学者通过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分析认为,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张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错位,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层次和人才构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最大的能力是“专业能力”。
对大学生主体性研究认为,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择业观,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顺利就业机会。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研究成果是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层面涉及了大学生就业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当我们将此与大学生就业现实进行对比时,仍然能从中发现不足:其一,对象性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不够。其二,理论研究较多而实用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方法论研究不足。
二、对策
(一)政府层面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搭建合理的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规范劳动力市场,这是政府促进就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
2.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首先,各级政府及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其次,要加强管理,完善就业市场。第三,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要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二)高校层面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
(1)引导毕业生辩证认识就业岗位的短缺问题。就业岗位的短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就业岗位的短缺主要还是一种区域性、行业性的短缺。在发达地区、在城市高校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就少;而在中小城市、在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岗位相对会多些。
(2)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包含政策性、思想性、知识性、技巧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如何抓住影响和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3)效仿国外中介机构制度,将信息的提供做到更及时、更准确
从现状看,仅仅靠高校就业信息的收集和企业自身获取的应聘信息是不充分的,信息不对等也不全面,应该设置一个专门从事信息收集与发布的机构,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反应敏锐,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了解充分,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掌握得全面。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1)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就业的目光投向西部、投向欠发达地区、投向边远地区,到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就业。要建立和完善鼓励毕业生到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就业的机制。
(2)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转变“精英”观念,不要好高骛远,根据自身的条件、知识、能力及各方面的素质综合评价自己。
(3)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了多次应聘而没有被录用的毕业生,引导他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消极等待,要勇于迎接挑战、主动出击,不等不靠。
(4)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在岗位的选择上不要相互攀比,特别是认为自己的同学已经找到了好的岗位,自己也一定要找到相当的、甚至是更好的岗位。
(5)教育和引导毕业生遵纪守法、诚信就业。要信守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防止随意毁约的事情发生。
(三)毕业生层面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
(1)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应当放下架子,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转变“精英”的就业观,树立起“大众化”的就业观。
(2)转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实际上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种观念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淡化专业对口观念,扩大就业的机会。专业是否对口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的首要条件,这实际上限制了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选择余地,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勇于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不仅仅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也是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另一种途经。
2.要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部分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有一定的关系。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相当部分毕业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
3.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毕业生自主择业,学校推荐就业是目前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做法。由于毕业生数量大,每个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就业的期望不一样,很难照顾到全体毕业生,而且这种集体性的推荐,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毕业生应当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情况,不要消极等待,应当主动地去了解和联系用人单位,大胆地推销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本文系上海政法学院2010年度“大思政”研究项目《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DSZ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