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蔬菜生产污染的主要途径,浅谈了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旨在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水平,为蔬菜产业化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污染途径;防止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20-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在食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蔬菜的质量提出了无公害的要求。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没有污染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绝对不施用农药、化肥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无公害蔬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适应目前的生产形势,考虑到人体的适应能力,对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生产出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的蔬菜,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人体健康,又能提高菜农的收入,调动菜农生产的积极性。
1蔬菜生产污染的主要途径
1.1农药污染
防治病虫易产生农药污染,是蔬菜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蔬菜种类繁多,病虫害的种类更多,蔬菜生产在发展,病虫害的类型和数量也在发展。蔬菜栽培技术错综复杂,病虫害防治技术较难掌握。为了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往往利用高效农药、加大用药量等措施,其结果造成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造成了污染。
1.2化肥污染
化肥是蔬菜丰产丰收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化肥施用不当也会对蔬菜产品造成污染。主要是过量地、片面地施用氮素肥料,导致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人们食用后,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另外还有环境污染、微量元素施用过量等造成蔬菜污染。
2防止对策
2.1生产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水系配套能排能灌的地方,选离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源。
2.2科学防治病虫,防止农药污染
(1)当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①土传病害、病毒病、细菌性和生理性病害、美洲潜叶蝇、夜蛾科害虫等新病虫上升,危害加重且难以防治;②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及小菜蛾、螨类等长年危害的老病虫发生面积大,且抗性加强,造成损失仍很严重;③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④保护地面积迅速扩大,为病虫的越冬提供了条件,使高湿、低温病害和小虫类虫害发展快、流行频率高、抗性产生快、危害严重。
(2)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注重生物防治。轮作能恶化病虫的营养条件,深翻土壤或晒土、冻土能恶化病虫的生存环境,如深翻后可将地表的病虫深埋土中密闭而亡,也可将土中的病虫翻到地面,被强烈的太阳光晒死或冬天冻死。经常进行中耕除草,也能降低病虫的基数。还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错开播种期,选用较抗病虫的品种,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病虫的效果。注意保护天敌,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如用抑太保防治鳞翅目害虫,用农用链霉素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还可用物理防治,如温汤浸种、高温闷棚、灯火诱虫、银灰色薄膜避蚜、防虫网栽培等。
(3)无公害蔬菜生产对农药的要求。①具有高效、速效性;②具有安全性,包括低毒、低残留,药剂成分可在自然界迅速消解(如光解、水解或微生物分解),不污染环境,还包括对天敌昆虫、授粉昆虫等少伤害,对蔬菜作物不产生药害;③具有广谱性,不仅对多类别害虫有效,而且对同虫种各虫态有效;④对某种(类)蔬菜害虫具高选择性;⑤不易产生抗性或交互抗性。
(4)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类别。①生物农药。如细菌杀虫剂(Bt)、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轮枝菌等)、昆虫病毒杀虫剂以及昆虫信息素类(如性诱剂等)。②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抑太保、除虫脲、扑虱灵等。③高效、速效、低残留药剂,如拟除虫菊酯。④新型抗生素类制剂,如多杀霉素。
(5)严格、准确、适量地施用农药。严格就是要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对国家规定不准在蔬菜生产上使用的磷制剂、汞制剂,坚决不能用,使用农药后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不得收获上市。间隔期大多7~10d。准确是要讲究防治策略,適期防治,对症下药,准确选择施药的方式,能进行烟熏的不搞喷雾,能局部防治的,不要全面防治。适量指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有效的使用浓度和剂量,一般杀虫效果达85%以上,达到70%的效果也是好的,切不可盲目追求防效而随意加大浓度和剂量。
2.3改变施肥技术,防止化肥污染
化肥施用过量,特别是氮素化肥施用过量是目前蔬菜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途径主要是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调节土壤中的各种成分趋于协调。在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非用化肥不可时,注意平衡施肥,防止单一化的施肥,特别是不要单一地使用氮素化肥,要坚持科学地、合理平衡施肥,逐步实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这样既能提高施肥的效果,又能达到蔬菜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污染途径;防止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20-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在食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蔬菜的质量提出了无公害的要求。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没有污染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绝对不施用农药、化肥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无公害蔬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适应目前的生产形势,考虑到人体的适应能力,对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生产出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的蔬菜,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人体健康,又能提高菜农的收入,调动菜农生产的积极性。
1蔬菜生产污染的主要途径
1.1农药污染
防治病虫易产生农药污染,是蔬菜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蔬菜种类繁多,病虫害的种类更多,蔬菜生产在发展,病虫害的类型和数量也在发展。蔬菜栽培技术错综复杂,病虫害防治技术较难掌握。为了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往往利用高效农药、加大用药量等措施,其结果造成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造成了污染。
1.2化肥污染
化肥是蔬菜丰产丰收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化肥施用不当也会对蔬菜产品造成污染。主要是过量地、片面地施用氮素肥料,导致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人们食用后,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另外还有环境污染、微量元素施用过量等造成蔬菜污染。
2防止对策
2.1生产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水系配套能排能灌的地方,选离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源。
2.2科学防治病虫,防止农药污染
(1)当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①土传病害、病毒病、细菌性和生理性病害、美洲潜叶蝇、夜蛾科害虫等新病虫上升,危害加重且难以防治;②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及小菜蛾、螨类等长年危害的老病虫发生面积大,且抗性加强,造成损失仍很严重;③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④保护地面积迅速扩大,为病虫的越冬提供了条件,使高湿、低温病害和小虫类虫害发展快、流行频率高、抗性产生快、危害严重。
(2)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注重生物防治。轮作能恶化病虫的营养条件,深翻土壤或晒土、冻土能恶化病虫的生存环境,如深翻后可将地表的病虫深埋土中密闭而亡,也可将土中的病虫翻到地面,被强烈的太阳光晒死或冬天冻死。经常进行中耕除草,也能降低病虫的基数。还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错开播种期,选用较抗病虫的品种,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病虫的效果。注意保护天敌,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如用抑太保防治鳞翅目害虫,用农用链霉素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还可用物理防治,如温汤浸种、高温闷棚、灯火诱虫、银灰色薄膜避蚜、防虫网栽培等。
(3)无公害蔬菜生产对农药的要求。①具有高效、速效性;②具有安全性,包括低毒、低残留,药剂成分可在自然界迅速消解(如光解、水解或微生物分解),不污染环境,还包括对天敌昆虫、授粉昆虫等少伤害,对蔬菜作物不产生药害;③具有广谱性,不仅对多类别害虫有效,而且对同虫种各虫态有效;④对某种(类)蔬菜害虫具高选择性;⑤不易产生抗性或交互抗性。
(4)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类别。①生物农药。如细菌杀虫剂(Bt)、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轮枝菌等)、昆虫病毒杀虫剂以及昆虫信息素类(如性诱剂等)。②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抑太保、除虫脲、扑虱灵等。③高效、速效、低残留药剂,如拟除虫菊酯。④新型抗生素类制剂,如多杀霉素。
(5)严格、准确、适量地施用农药。严格就是要严格控制用药的品种,对国家规定不准在蔬菜生产上使用的磷制剂、汞制剂,坚决不能用,使用农药后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不得收获上市。间隔期大多7~10d。准确是要讲究防治策略,適期防治,对症下药,准确选择施药的方式,能进行烟熏的不搞喷雾,能局部防治的,不要全面防治。适量指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有效的使用浓度和剂量,一般杀虫效果达85%以上,达到70%的效果也是好的,切不可盲目追求防效而随意加大浓度和剂量。
2.3改变施肥技术,防止化肥污染
化肥施用过量,特别是氮素化肥施用过量是目前蔬菜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途径主要是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调节土壤中的各种成分趋于协调。在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非用化肥不可时,注意平衡施肥,防止单一化的施肥,特别是不要单一地使用氮素化肥,要坚持科学地、合理平衡施肥,逐步实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这样既能提高施肥的效果,又能达到蔬菜无公害生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