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湿地公园应运而生。城市湿地公园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持水土,保护生物,还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形式,除了要让人们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更好的进行植物的配置,达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更大的景观效益。
关键词:五缘湾湿地公园,园林,公园绿地,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约为6950多万公顷,可以占到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而我们福建的湿地,主要以海洋和海岸湿地居多,分布着大量的红树林保护区,而五缘湾湿地公园就是厦门岛的红树林管护区。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座落在厦门市漂亮的五缘湾核心区。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为这里就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闽台之间存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联系,所以把这个湾区取名“五缘湾”。这里是厦门岛上一块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和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风水宝地,有着独具闽台特色的钟宅畲族文化。它占地85公顷,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
五缘湾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规划范围12.57平方公里,处在高崎国际机场与会展中心之间,有三条出岛通道——厦门大桥、集美大桥和翔安隧道,与环岛路滨海旅游长廊交接,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是海上花园厦门岛的东会客厅。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构成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从景观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独特与富有观赏性的。无论是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都具有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而在湿地公园中植物的形象美、色彩美以及联想美,应该按照一定的理想,将其组合起来,这种组合必须要求我们对植物长期的生长和形态做出准准确判断,并结合具体环境条件和主题要求,巧妙、合理地进行配置,构成一个景观空间,使游人置身其中,陶醉于美好的意境中。在湿地公园景观效果中植物的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湿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依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群落因地制宜,是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首先我们需要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等构成状况进行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有湿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与湿地原生态系統相互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并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五缘湾湿地公园在原有的植物配置中保留了乡土植物,如:凤凰木、高山榕、小叶榕、栾树、等,不仅在保留的基础上展示特色,还在保留的同时进行创新,引入许多外来树种,达到树木的丰富性,如火炬树、落羽杉、水杉等;在造景中力求不同高矮的植物造景与配置,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景观;不同冠形树木造景,形成有变化的外貌;常绿与落叶树适当造景,产生不同的季相;虚实的对比与调和:虚给人以空透、轻松之感,而实则使人感到密实和厚重。在景观方面,则在原有地势地貌条件下,逢高做坡、挖低围湖,造就了五缘湾特有的湖景、丘陵、沙滩、沼泽等景观效果。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除考虑人的需求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整体和谐。我们通过调查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期望等情况,在设计时统筹各个因素,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这样也才能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持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五缘湾湿地公园内的迷宫以落羽杉为主,搭配各种水生植物,人们在迷宫内嬉戏玩耍时,人影在树林里穿梭,树林和栈道又相映成趣,蓝天上的云朵和湿地里的小鱼欢呼雀跃,小鱼与河里的睡莲、芦苇又你躲我藏,很是热闹。这就完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就是将植物人性化,对植物赋予一种意境。如松、竹、梅喻之岁寒三友,“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也”,因此松柏多用于烈士陵园,以表现英烈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气概以及后人对他们怀念。这种“寓情于景”的寄托方式很好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意义,也让人们当置身于各种情景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这就中国建筑的魅力,植物造景的魅力。
(3)保持生物多样性。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而且与水体污染物的处理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其原则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五缘湾湿地公园运用栈道迷宫隔出来的有限空间作为植物群落的划分,将荷花、菖蒲、香蒲、水鸢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葱、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分区域、分色块搭配使植物种群丰富的前提下,又多几分错落感,同时也使水体达到更好的自我循环和净化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同时运用植物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做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观元素,不同空间有不同观赏效果,让游客真正体会“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这是我们园林造景需要达到的艺术修养。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春夏的五缘湾湿地公园郁郁葱葱,伴着海边的微风和百舸,漫步在栈道上,很是惬意;秋天的风给落羽杉披上了金黄的外衣,天鹅湖里的各种野鸭、白鹭寻找着过冬的食物,这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画面。
(4)科学配置植物种类。植物的配置设计:要从五缘湾湿地公园本质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从景观效果上考虑,有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要尽量摸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将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从植物特性上考虑,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保护生物多样性。 (5)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类。在湿地植物配置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水边通过植物的栽植,营造出一种宽阔的气氛,水边通过常绿植物和季节性植物的搭配,采用意境表达和回归自然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水面景观,游人在水景空间里感受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展现水景的魅力。在五缘湾湿地公园乔木我们选用落羽杉、樱花、池杉、凤凰木、火炬木、榕树、垂柳、黄金柏等;水生植物选用荷花、菖蒲、香蒲、水鳶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葱、金鱼藻等;草坪草选用狗牙根、马蹄金等。让整个湿地公园动植物层次多样,色彩搭配丰富,做到曲径通幽,达到别人入我景,我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五缘湾湿地公园经过对原有的泄洪道、淡水湖、田园、农庄进行修复性改造和开发,在淡水湖南岸设立了无人核心保护区,营造鸟类觅食、栖息的天堂;还设置一些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让这些小动物们在此栖息安家,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因此这几年大批白鹭在此筑巢、繁殖。目前栖息在湿地中的包括黑天鹅、白鹭、野鸭等鸟类已达到82种,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五缘湾同时通过木栈道、亭、台、楼、阁、堤、拱桥等形式,打造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中央公园。公园的植被设计更具有强烈的自然生态之美,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湿地生态景观作为核心保护区,又对需要修复的区域进行人工湿地的改造,保留了丰富的植被和野生物种,人工湿地的改造在植物设计方面考虑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水由深到浅,依次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精心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形成了植物、动物、人与湿地之间的亲密和谐的生态系统。
五缘湾湿地公园有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环湖特色生态过渡区、水上运动区、湿地迷宫栈桥、湿地植物展示以及红树林植物区等。所有的自然景观都是依现有的风景和地貌顺势而建,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整个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体现了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之美。
通过对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湿地植物配置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运用乡土树种。配置上层乔木、中层灌木、底层的草本植物和地被草坪以及草坪、石滩边的挺水植物。植物丰富多姿,景观效果丰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提倡绿化、美化、乡化、彩化,按照生态学原理设计出多层结构,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和生态功能,发挥当地特色,构建适用、稳定、优美的复合混合立体结构。使我们的湿地公园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使湿地公园生态内容丰富、环境优美。
参考文献
[1]国家园林局湿地保户管理中心[g]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20210.
[2]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关键词:五缘湾湿地公园,园林,公园绿地,植物造景,配置原则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约为6950多万公顷,可以占到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而我们福建的湿地,主要以海洋和海岸湿地居多,分布着大量的红树林保护区,而五缘湾湿地公园就是厦门岛的红树林管护区。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座落在厦门市漂亮的五缘湾核心区。五缘湾原名“钟宅湾”,因为这里就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闽台之间存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联系,所以把这个湾区取名“五缘湾”。这里是厦门岛上一块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和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风水宝地,有着独具闽台特色的钟宅畲族文化。它占地85公顷,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
五缘湾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规划范围12.57平方公里,处在高崎国际机场与会展中心之间,有三条出岛通道——厦门大桥、集美大桥和翔安隧道,与环岛路滨海旅游长廊交接,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是海上花园厦门岛的东会客厅。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构成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从景观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独特与富有观赏性的。无论是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都具有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而在湿地公园中植物的形象美、色彩美以及联想美,应该按照一定的理想,将其组合起来,这种组合必须要求我们对植物长期的生长和形态做出准准确判断,并结合具体环境条件和主题要求,巧妙、合理地进行配置,构成一个景观空间,使游人置身其中,陶醉于美好的意境中。在湿地公园景观效果中植物的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湿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依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群落因地制宜,是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首先我们需要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等构成状况进行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有湿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与湿地原生态系統相互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并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五缘湾湿地公园在原有的植物配置中保留了乡土植物,如:凤凰木、高山榕、小叶榕、栾树、等,不仅在保留的基础上展示特色,还在保留的同时进行创新,引入许多外来树种,达到树木的丰富性,如火炬树、落羽杉、水杉等;在造景中力求不同高矮的植物造景与配置,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景观;不同冠形树木造景,形成有变化的外貌;常绿与落叶树适当造景,产生不同的季相;虚实的对比与调和:虚给人以空透、轻松之感,而实则使人感到密实和厚重。在景观方面,则在原有地势地貌条件下,逢高做坡、挖低围湖,造就了五缘湾特有的湖景、丘陵、沙滩、沼泽等景观效果。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除考虑人的需求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整体和谐。我们通过调查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期望等情况,在设计时统筹各个因素,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这样也才能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持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五缘湾湿地公园内的迷宫以落羽杉为主,搭配各种水生植物,人们在迷宫内嬉戏玩耍时,人影在树林里穿梭,树林和栈道又相映成趣,蓝天上的云朵和湿地里的小鱼欢呼雀跃,小鱼与河里的睡莲、芦苇又你躲我藏,很是热闹。这就完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就是将植物人性化,对植物赋予一种意境。如松、竹、梅喻之岁寒三友,“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其贞也”,因此松柏多用于烈士陵园,以表现英烈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气概以及后人对他们怀念。这种“寓情于景”的寄托方式很好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意义,也让人们当置身于各种情景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这就中国建筑的魅力,植物造景的魅力。
(3)保持生物多样性。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而且与水体污染物的处理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其原则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五缘湾湿地公园运用栈道迷宫隔出来的有限空间作为植物群落的划分,将荷花、菖蒲、香蒲、水鸢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葱、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分区域、分色块搭配使植物种群丰富的前提下,又多几分错落感,同时也使水体达到更好的自我循环和净化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同时运用植物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做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观元素,不同空间有不同观赏效果,让游客真正体会“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这是我们园林造景需要达到的艺术修养。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春夏的五缘湾湿地公园郁郁葱葱,伴着海边的微风和百舸,漫步在栈道上,很是惬意;秋天的风给落羽杉披上了金黄的外衣,天鹅湖里的各种野鸭、白鹭寻找着过冬的食物,这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画面。
(4)科学配置植物种类。植物的配置设计:要从五缘湾湿地公园本质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从景观效果上考虑,有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要尽量摸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将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从植物特性上考虑,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保护生物多样性。 (5)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类。在湿地植物配置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水边通过植物的栽植,营造出一种宽阔的气氛,水边通过常绿植物和季节性植物的搭配,采用意境表达和回归自然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水面景观,游人在水景空间里感受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展现水景的魅力。在五缘湾湿地公园乔木我们选用落羽杉、樱花、池杉、凤凰木、火炬木、榕树、垂柳、黄金柏等;水生植物选用荷花、菖蒲、香蒲、水鳶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葱、金鱼藻等;草坪草选用狗牙根、马蹄金等。让整个湿地公园动植物层次多样,色彩搭配丰富,做到曲径通幽,达到别人入我景,我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五缘湾湿地公园经过对原有的泄洪道、淡水湖、田园、农庄进行修复性改造和开发,在淡水湖南岸设立了无人核心保护区,营造鸟类觅食、栖息的天堂;还设置一些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让这些小动物们在此栖息安家,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因此这几年大批白鹭在此筑巢、繁殖。目前栖息在湿地中的包括黑天鹅、白鹭、野鸭等鸟类已达到82种,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五缘湾同时通过木栈道、亭、台、楼、阁、堤、拱桥等形式,打造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中央公园。公园的植被设计更具有强烈的自然生态之美,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湿地生态景观作为核心保护区,又对需要修复的区域进行人工湿地的改造,保留了丰富的植被和野生物种,人工湿地的改造在植物设计方面考虑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水由深到浅,依次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精心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形成了植物、动物、人与湿地之间的亲密和谐的生态系统。
五缘湾湿地公园有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环湖特色生态过渡区、水上运动区、湿地迷宫栈桥、湿地植物展示以及红树林植物区等。所有的自然景观都是依现有的风景和地貌顺势而建,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整个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体现了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之美。
通过对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湿地植物配置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运用乡土树种。配置上层乔木、中层灌木、底层的草本植物和地被草坪以及草坪、石滩边的挺水植物。植物丰富多姿,景观效果丰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提倡绿化、美化、乡化、彩化,按照生态学原理设计出多层结构,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和生态功能,发挥当地特色,构建适用、稳定、优美的复合混合立体结构。使我们的湿地公园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使湿地公园生态内容丰富、环境优美。
参考文献
[1]国家园林局湿地保户管理中心[g]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20210.
[2]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