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双及第”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早漳州人,周匡业、周匡物“双及第”,成了唐朝进士第一人或第二人;有人争议说周匡物的哥哥周匡业应该是漳州进士第一人,否则“双及第”的由来,就本末倒置了……
  从漳州南郊九龙岭下著名的木棉庵往南望去,有一座势如握拳的山初名天城山,又名乌石山、太湖山、林前岩,犹如龙海的另一座“一山四名”的名山在榜山洋西,叫象山、文山、惠文山或观音山。象山是状形如大象,而文山、惠文山却因为朱熹、黄道周去过而雁过留声;至少“观音山”的称谓可能与佛教禅宗的兴盛有关,唐的颜厝白云岩、宋的角美文圃山及榜山泗洲佛,已经有邑人百姓在传经礼塔;山是自然的产生,而名的由来却不离人文……唐德宗贞元、唐宪元和年间(785-820),周匡业、周匡物三兄弟(其中一人早殒,未留名史册),曾经在天城山南的龙海最早佛寺圣地——清安岩禅寺读书,周匡物退休后则隐居于天城山……周匡物有两首唐诗很出名,收在《全唐诗》集中,写得清新超逸、气度不凡,写于清安岩的《自题读书堂》,诗云:
  窗外卷帘侵碧落,槛前敲竹向青冥。
  黄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风生龙虎醒。
  时过境迁至今,清安岩山下有一好去处——鹭凯生态园,正盼着您去留宿逐野品鲜!那么,写于林前巖的《隐居歌》,读后却让我更加怀念“乡村不远”的老家梧桥了,其诗所描述的天城胜景,美仑美奂、美不胜收:
  谁家作桥溪水头,茅堂四月如清秋。
  白云已过暮山紫,黄鸟不鸣春自幽。
  掀髯背向孤舟立,犹记仙源旧曾人。
  雨打疏逢醉不知,桃花一夜新流急。
  需要说明的是,漳州平原有“泗水归塘(大海)”大气象,这泗水分别指九龙江的西溪、北溪、南溪……另有一条东溪源自闽西,经平和入程溪,到九湖林前溪,颜厝大小溪……汇入西溪,唐朝时早有蓬船上溯至原属平和程溪墟做买卖,故有周匡物的应景诗句“雨打疏篷醉不知”!
  古代先人,特别唐朝的人,都是因为写诗留名,周匡物的哥哥周匡业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传世……《漳州府志》或《龙溪县志》是这样记载:“漳自垂拱二年(686)建制以来一百三十年间,始由匡物得进士。”而嘉靖版《龙溪县志》之《进士名录》载:“匡物以登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建漳1300年来龙溪第一进士,其兄匡业于贞元八年(792),以明经登第。匡物官至高州刺吏,匡业为鄱令,兄弟齐名。”作家郑国贤在《双第华侨农场实录》感叹云:公元792年比816年早了24年,可是做弟弟的凭着两首诗把哥哥的“第一进士”位置霸占了200多年(应该是1300多年),如不纠正,还将错下去。我对“明经登第”不太放心,特地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就是“通晓经典考中进士”之意啊。
  可是问题在,周匡业并不是“考中”的,在科举制之前,实行举贤制,各级主官负有在地方向朝庭“举贤选士”的职责,周匡业通晓经典,被层层逐级向上举贤,因为中了明经进士,可以比喻做恢复高考前的工农兵大学“保送”,并没有“科考”的权威与相对公平……所以,后期史志撰写者,都是科举制进士,从内心而言,看不好“举贤制”产生的明经进士周匡业,那张“进士”文凭被当作“工农兵学员”,没有含金量而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对周匡业不公平,毕竟时代不同!所以,胡适先生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
  如果,老二自大老子天下第一,就不存在事实的哥哥第一。我想,周匡物先贤肯定没有这样的狭隘心态!否则,“双及第”不符逻辑思维!当年,唐朝尤以中进士为荣,一个丙甲科,全国仅仅取士33人,比考中省级高考状元还难,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假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而当年考中进士的周匡物,亦是悲欢交集,哭笑异常,可怜的丙申登第,亦是十年科场艰苦卓绝打拼出来的,他写的《及第后谢坐主》诗云: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洗灰尘。
  悲欢暗负风尘力,感激潜生木植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成语有“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闽南有唐朝进士“吞炭漆身”的典故传承,从文化意义上而言,周匡物当为“漳州进士第一人”,而其哥哥是“第一人”的先驱,毕竟,科举制比举贤制是历史性的进步,这种考试文化从古至今,代表公平的制度传向全世界!
其他文献
2019年1月2日,新华社现场云播放漳州市档案馆自编自导自演的以档案平凡岗位的坚守奉献和昂扬向上的青春热情为元素组合成《奔跑吧!漳州档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年快闪》,半小时点击量超50万,人民日报人民号、今日头条、抖音、凤凰网大风号等近20家媒体平台同一天播发,引爆网络,火遍漳州朋友圈,创下了新华社现场云浏览量周榜第一名,“漳州档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8年6月7日,在漳州市档案
期刊
一  在以往的岁月里,我一直为长泰这个十几万人口,山区农业小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天荒涌现两名空军飞行员而感到十分了不起。一位是坂里公社汤东和,另一位是城关公社张两曲。如果说宇航员是用蓝宝石镶嵌成的,那么空军飞行员起码是用黄金打造的,让人高山仰止。  汤陈缘何长富贵?  只因有子破天荒!  时代高速电磁列车和谐2001号穿越过时光隧道,驶进21世纪新时空,长泰枋洋镇徐家、坂里乡蔡家各有少年郎在厦航
期刊
毫无疑问,年夜饭是我们中国家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是团圆饭,家里所有的成员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吃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张大桌上,欢欢喜喜开始吃饭。这样的时候,每个大家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家风。  记忆中,我家年夜饭的气氛总是特別热闹。我的家人性格都属于外向型,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嗓门都大,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屋里的欢声笑语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气氛非
期刊
南靖县丰田镇溪口村,是一个古朴美丽的村庄,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今较完好保存着始建于清朝时期,有着飞檐翘角,红瓦坡顶的青砖木结构府第式大厝。这是三堂四进六横式建筑的闽南乡村古建筑群,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房间总数近二百间,错落有致,迂回衔接,犹如迷宫,工艺精湛,煞是美丽壮观。  然而,让人流连忘返感叹的不只是它恢宏的建筑群,而是在民居墙上字迹鲜红、清晰可辨的红军标语,历经87个春夏秋冬烈日、雷雨、风霜
期刊
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鲜活精灵。海滨邹鲁漳州也是属水的。古往今来,水既是漳州的灵魂和生命,又是漳州的眼眸和心灵。  虽然漳州的水不及濒临长江、太湖的水城苏州的水文化丰富而深刻,也比不上山东聊城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湖相依的独特水城风貌,但漳州的水记得乡愁、弘扬精神、爱憎分明、天赋灵性。  年复一年,九龙江、漳江、鹿溪、龙津溪、东溪等主要河流,延绵七百余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还有无数纵横交错的溪流水巷,孜
期刊
赵家堡  我看不见一个没落的皇族的没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间隔四百多年  它迎客的姿态仍然有点趾高气昂  高大的城墙,城门冷漠  倒是那几个热情得过头的乡村导游  一边招揽生意,一边兜售土鸡蛋  她们矫枉过正的普通话里乡音浓厚  像所有的皇族后裔一样  赵家堡构筑了难为情的自尊  以及复辟之心被时间磨灭的叹息  我只是一个游客,从东门走到西门  从北门走到南门  一个忙着用篾片编织鸡笼的老人  
期刊
海风裹着咸味一阵阵地吹拂,正是菊花笑绽,茱萸飘香的九月天。一俟九月,让人怀想这个农历时节惟一的大节——重阳节。有山有海的漳州,重阳节似乎要比国内多地更有浓郁的节日味道。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农历九月,早已是秋风萧瑟,秋霜浓重,然而漳州的秋天却染着金黄色的色彩,带着丰收的欣喜朝我们走来。秋风送爽,秋实盈野,秋花吐芳,在这怡人的秋景图中,过重阳节着实能撩拨漳州人抒情言志的绪念。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笔者
期刊
南国的深秋还是那么的清朗,湛蓝的天幕仿佛一块温润的碧玉,海浪、沙滩、古庙、故垒、碑林一次次唤醒我内心对童年的温暖回忆,今日秋风送爽,花果飘香,我又一次走进了梅岭这块神奇的海滨沃土。  梅岭半岛位于诏安县城东南十三公里处,濒临诏安湾,历史上就是我国海上丝绸路古港和海防重镇,风光旖旎,历史古迹众多,南门村尤为显著。车抵达关帝庙,果老山郁郁苍苍,怪石嶙峋,群峰耸翠,关帝庙隐于山下,坐东朝西,面朝大海。拾
期刊
清冷肃穆的建筑,保留着近乎完美的纯木结构,颜色沉着,兀自端然。华丽精细的木雕,栩栩如生,仰首观望良久,一凿一钻地雕琢出屋脊,这便是石榴洞,像极了一座庙宇,隐居在耸立于海滨的渐山之中。  石榴洞,又名七贤庵,坐落于诏安县梅洲乡渐山半山腰,始建于明朝,坐西向东,单檐悬山式,两落一进,两边各有一排厢房。庵前遍种石榴树,每到盛夏时节,石榴花竞相怒放、灼灼如火,石榴洞因此而得名。进入石榴洞府,天井左角一株繁
期刊
漳州市出台《漳州市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农副产品市场供应保障若干意见》,从稳定农副产品生产、抓好农副产品仓储流通和销售、加强市场供应监督管理、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意见》自2月1日起实施,至疫情防控结束止。期间,全市还对城乡低保对象、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每人每月发放副食品补助100元。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市财政局建立疫情防控资金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