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浦东施湾乡张闻天故居,张闻天生平陈列馆和青浦练塘镇陈云故居暨青浦历史革命纪念馆,以及绍兴鲁迅故居和鲁迅纪念馆为例,对名人故居暨人物性纪念馆展示设计的场景再现进行探讨,
一、名人故居展示设计
名人故居是名人一段历史的形象化再现,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永恒的魅力吸引参观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多数名人故居或因年久失修,地域限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展览空间不足、陈设设施老化等问题。所以,人物性纪念馆或陈列馆相应而生,它是故居的一种补充和衍生,是为研究、教育、保护、传播以及展示纪念某位人物的而非盈利的永久性扩展机构,通常建造于故居附近,用于对该人物事迹的集中展示。下面,就分别从故居和人物性纪念馆,来论述展示设计中的场景复原。
在展示设计中,针对人物、展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展示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实物展示、图文资料展示、场景复原展示、建筑复原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其中建筑复原、场景复原两种展示方式能再现人物、事件或历史场景的真实性,因其手法往往以忠实原形原貌为主,常称为“修旧如旧法”。
如位于浦东新区机场镇的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建筑。因年久失修,地势低洼,损坏严重,于1989年2月经由上海文化管理委员会拨款修复,把地基填高50公分,采用屋架整体吊升的办法,按古建筑原貌修复。正屋5间,内外观基本维持原貌,按当时生活场景复原,客堂、卧室、儿时的书房、厨房等恢复原状陈设,陈列展示着当年的旧物,保存了记忆化的元素。同样,位于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陈云故居,是一座清末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庭院式住宅,也陈列再现了陈云幼年卧室的原貌,有其当年曾用过的方桌、靠椅、书桌、木床、短窗,还有灶台等都是按原模原样的场景进行展示陈列。再如,鲁迅故居,清代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有台门斗、大堂前、陈列室、正房、侧房、杂屋和百草园等组成,共六进,每进开间有7-9间不等,都以实物陈列和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行展示再现。连同后园在内,占地4000余平方米。
以上三个名人故居都是以恢复建筑原貌和场景再现的展示手法展示设计,参观者穿梭其中,不用过多的文字解释,就能感受到主题要传达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人物性纪念馆的展示设计
以故居为中心,整合新旧环境而建造的新建筑——人物性纪念馆不仅在建筑造型上秉承了故居建筑的建筑特色,还在内部陈列展示设计上使两者有机统一。前面,论述了故居展示设计中的场景复原。下面,再来看一下人物性纪念馆的内部陈列展示设计。
1、特定的空间分隔,可使场景再现的氛围营造更突出众所周知,对一个相对而言展示面积不大的展览空间来说,特定的空间分隔,可使场景再现的氛围营造更突出。将展柜放置中间,会造成观者行动的阻碍,设计师应考虑将有限的空间适当地留给观众走动。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不仅是大大增强了空间流动性,而且有效地发挥展示空间适用性。如青浦革命纪念馆就是以故居为依托,以文献为经,以文物为纬,突出展示革命陈列,并以编年体与专题相结合,陈列展出了陈云生平业绩主题展、陈云与评弹主题展、以及青浦革命历史展等四大展览。通过四个展厅八个部分,利用特定的空间分隔,将一个大的展示空间划分成若干展区系统,全面地展示陈云光辉伟大的一生。展示采用各种陈列形式,展厅四壁不开窗、门,陈列展柜贴墙安置,采取单跨式,穿插场景复原陈列,可以让参观者轻松遍观全部展示内容,避免了因出现“博物馆疲劳”而导致弱化观众参观效果的现象发生。展示空间划分合理,达到最佳组合展示效果,突出表现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和丰富的红色文化。
2、艺术化展品,使场景再现效果更佳
我们都知道,展品是包罗万象的。什么样的展览,就有什么样的展品,并根据不同的展览设置加以艺术点缀。展品一般可分为基本展品和辅助展品两种。展品给参观者巨大的魅力,是与它有深刻的意义分不开的。因此,纪念性展馆通常以照片、文献、实物作为基本展品的布展手段,同时加以模型、场景复原、情景再现、沙盘、幻影成像等的辅助展品配合突出展示,这样无论是从呈现的效果,或是发挥教育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有效的展示手段。
以青浦革命纪念馆为例,青浦革命纪念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立体画面。当观众进入陈列环境时,这种感觉会更多地体现出来。设计者将历史图片与实物场景组合陈列,把观众带回到那个岁月中去。位于第一展厅入口处的一幅浮雕作品——练塘镇晨昏变化景致就能说明这点,此浮雕内有小桥流水,木质圆柱,倒角粉墙,几何方格长窗,一派江南水乡的特色,此情此景倍感亲切;而被复原的中央组织部旧址延安窑洞也同样能说明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原来中央组织部就是在这样的窑洞中艰苦工作的;位于第三展厅的七千人大会复原场景,逼真地再现了陈云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伟人在一起开会的情景;以及包括陈云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容器车间参加班组学习会复原场景等等,展厅以艺术化展品与场景再现来增加展出亮点。
3、用高科技和多媒体表现手段,使复原陈列更加生动
同陈列类型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陈列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繁花似锦。有系统陈列法、组合陈列法、线型陈列法、中心陈列法、对称陈列法、散射陈列法等等。而在名人故居、人物性纪念馆的展示设计中复原陈列法的应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展示主题相统一,低调厚重沉稳的历史题材的展陈特色,必需配有情景化陈列,将展品按照当时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再现当时的真实感,才能避免历史题材所带来的严肃、枯燥、政治性、不生动。另外,适当的加以高科技手段、影像资料等多种辅助手段合理运用,不仅能清晰地展示历史文化,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青浦革命纪念馆的第一展厅中的“四保临江”战役场景的复原,既有硝烟密布,又有炮声轰轰,使人身临其境,令人惊心动魄;还有模拟陈云乘坐雪爬犁赴七道江开会时的复原场景,天寒地冻、冰雪交加,困难重重的景象复原得淋漓尽致,使人倍感当时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场景情景的适当再现,能增强展览的感染力。
青浦革命纪念馆,营造了浓郁的个性,体现了展馆主题,更吸引了观众的参与,形成了人性化的展示空间。“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注重实物”,集知识性、专业性、参与性为一体是其特色,充分的展示了革命英雄人物一生历史变迁和宝贵的革命精神,
结论
复原陈列法属于再现性陈列类型,是主题性展示设计的一种重要陈列艺术手法。其基本特征是,依据历史和现实中曾经发生和存在过的真实事件、场景、物品等,在原发生地或展览场所,按原样或一定的缩放比例,运用建筑、机械加工、灯光、多媒体等各种工艺技术,通过修整、补充、再造等方式,真实再现原来的面貌,以此表达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内容。在名人故居以及人物性纪念馆中运用,可以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把观众思维引向历史环境背景之中,用直观的、亲切的、可体验的启发诱导,使观众轻松愉快地接受历史,使这段历史与观众产生共鸣,赋予它新的生命。
一、名人故居展示设计
名人故居是名人一段历史的形象化再现,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永恒的魅力吸引参观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多数名人故居或因年久失修,地域限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展览空间不足、陈设设施老化等问题。所以,人物性纪念馆或陈列馆相应而生,它是故居的一种补充和衍生,是为研究、教育、保护、传播以及展示纪念某位人物的而非盈利的永久性扩展机构,通常建造于故居附近,用于对该人物事迹的集中展示。下面,就分别从故居和人物性纪念馆,来论述展示设计中的场景复原。
在展示设计中,针对人物、展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展示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实物展示、图文资料展示、场景复原展示、建筑复原展示、多媒体展示等。其中建筑复原、场景复原两种展示方式能再现人物、事件或历史场景的真实性,因其手法往往以忠实原形原貌为主,常称为“修旧如旧法”。
如位于浦东新区机场镇的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建筑。因年久失修,地势低洼,损坏严重,于1989年2月经由上海文化管理委员会拨款修复,把地基填高50公分,采用屋架整体吊升的办法,按古建筑原貌修复。正屋5间,内外观基本维持原貌,按当时生活场景复原,客堂、卧室、儿时的书房、厨房等恢复原状陈设,陈列展示着当年的旧物,保存了记忆化的元素。同样,位于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陈云故居,是一座清末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庭院式住宅,也陈列再现了陈云幼年卧室的原貌,有其当年曾用过的方桌、靠椅、书桌、木床、短窗,还有灶台等都是按原模原样的场景进行展示陈列。再如,鲁迅故居,清代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有台门斗、大堂前、陈列室、正房、侧房、杂屋和百草园等组成,共六进,每进开间有7-9间不等,都以实物陈列和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行展示再现。连同后园在内,占地4000余平方米。
以上三个名人故居都是以恢复建筑原貌和场景再现的展示手法展示设计,参观者穿梭其中,不用过多的文字解释,就能感受到主题要传达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人物性纪念馆的展示设计
以故居为中心,整合新旧环境而建造的新建筑——人物性纪念馆不仅在建筑造型上秉承了故居建筑的建筑特色,还在内部陈列展示设计上使两者有机统一。前面,论述了故居展示设计中的场景复原。下面,再来看一下人物性纪念馆的内部陈列展示设计。
1、特定的空间分隔,可使场景再现的氛围营造更突出众所周知,对一个相对而言展示面积不大的展览空间来说,特定的空间分隔,可使场景再现的氛围营造更突出。将展柜放置中间,会造成观者行动的阻碍,设计师应考虑将有限的空间适当地留给观众走动。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不仅是大大增强了空间流动性,而且有效地发挥展示空间适用性。如青浦革命纪念馆就是以故居为依托,以文献为经,以文物为纬,突出展示革命陈列,并以编年体与专题相结合,陈列展出了陈云生平业绩主题展、陈云与评弹主题展、以及青浦革命历史展等四大展览。通过四个展厅八个部分,利用特定的空间分隔,将一个大的展示空间划分成若干展区系统,全面地展示陈云光辉伟大的一生。展示采用各种陈列形式,展厅四壁不开窗、门,陈列展柜贴墙安置,采取单跨式,穿插场景复原陈列,可以让参观者轻松遍观全部展示内容,避免了因出现“博物馆疲劳”而导致弱化观众参观效果的现象发生。展示空间划分合理,达到最佳组合展示效果,突出表现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和丰富的红色文化。
2、艺术化展品,使场景再现效果更佳
我们都知道,展品是包罗万象的。什么样的展览,就有什么样的展品,并根据不同的展览设置加以艺术点缀。展品一般可分为基本展品和辅助展品两种。展品给参观者巨大的魅力,是与它有深刻的意义分不开的。因此,纪念性展馆通常以照片、文献、实物作为基本展品的布展手段,同时加以模型、场景复原、情景再现、沙盘、幻影成像等的辅助展品配合突出展示,这样无论是从呈现的效果,或是发挥教育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有效的展示手段。
以青浦革命纪念馆为例,青浦革命纪念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立体画面。当观众进入陈列环境时,这种感觉会更多地体现出来。设计者将历史图片与实物场景组合陈列,把观众带回到那个岁月中去。位于第一展厅入口处的一幅浮雕作品——练塘镇晨昏变化景致就能说明这点,此浮雕内有小桥流水,木质圆柱,倒角粉墙,几何方格长窗,一派江南水乡的特色,此情此景倍感亲切;而被复原的中央组织部旧址延安窑洞也同样能说明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原来中央组织部就是在这样的窑洞中艰苦工作的;位于第三展厅的七千人大会复原场景,逼真地再现了陈云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伟人在一起开会的情景;以及包括陈云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容器车间参加班组学习会复原场景等等,展厅以艺术化展品与场景再现来增加展出亮点。
3、用高科技和多媒体表现手段,使复原陈列更加生动
同陈列类型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陈列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繁花似锦。有系统陈列法、组合陈列法、线型陈列法、中心陈列法、对称陈列法、散射陈列法等等。而在名人故居、人物性纪念馆的展示设计中复原陈列法的应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展示主题相统一,低调厚重沉稳的历史题材的展陈特色,必需配有情景化陈列,将展品按照当时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再现当时的真实感,才能避免历史题材所带来的严肃、枯燥、政治性、不生动。另外,适当的加以高科技手段、影像资料等多种辅助手段合理运用,不仅能清晰地展示历史文化,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青浦革命纪念馆的第一展厅中的“四保临江”战役场景的复原,既有硝烟密布,又有炮声轰轰,使人身临其境,令人惊心动魄;还有模拟陈云乘坐雪爬犁赴七道江开会时的复原场景,天寒地冻、冰雪交加,困难重重的景象复原得淋漓尽致,使人倍感当时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场景情景的适当再现,能增强展览的感染力。
青浦革命纪念馆,营造了浓郁的个性,体现了展馆主题,更吸引了观众的参与,形成了人性化的展示空间。“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注重实物”,集知识性、专业性、参与性为一体是其特色,充分的展示了革命英雄人物一生历史变迁和宝贵的革命精神,
结论
复原陈列法属于再现性陈列类型,是主题性展示设计的一种重要陈列艺术手法。其基本特征是,依据历史和现实中曾经发生和存在过的真实事件、场景、物品等,在原发生地或展览场所,按原样或一定的缩放比例,运用建筑、机械加工、灯光、多媒体等各种工艺技术,通过修整、补充、再造等方式,真实再现原来的面貌,以此表达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内容。在名人故居以及人物性纪念馆中运用,可以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把观众思维引向历史环境背景之中,用直观的、亲切的、可体验的启发诱导,使观众轻松愉快地接受历史,使这段历史与观众产生共鸣,赋予它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