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思想理念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a)-0043-02
在經济全球化,文化纷呈的今天,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是目前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大陆到现在都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国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
大学和中学存在的“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总体上没有根本改变,这就使得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现在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已经很明显,我国高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个性化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有个性才有创新,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也是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才的培养应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看文凭,同时还要看不同层次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看录用的人是否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带来利润以及敬业、道德水平等问题都非常关注。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的过程。这不仅要人才具备创新钻研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因此,高校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及时了解市场、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状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学有所用的人才。
2 高校大学生培养存在问题
2.1 培养模式单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只能进行“接受式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教学媒体充当了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这也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应该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对学生评价的指标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看分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2.3 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
在专业设置上,部分学校“求大求全”,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都没有进行分析、调查和研究,在教学版块、知识结构等方面没有很好的把握,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有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现象;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教师、学校还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具有主动权,而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
2.4 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被放大,学生主体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只是主动的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也都是“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实践的能力无法培养,造成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恶性循环。
3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
3.1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将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没能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有机结合,缺少个性发展。像美国的高等院校在教学计划上全国没有统一的专业目录,且专业设置多样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且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生选择的余地都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今后的志向选修课程。日本大学选修课程占50%,法国选修课程占40%~60%,英国大学一般第二学年有大约20%的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则有50%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达6000多门,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独立享有一门课程[2]。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实践,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3.2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必须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转变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创新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等理念。
人才培养靠教育,要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学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改变管理方式等等。培养学生个性首先学校要有个性,人才培养方案要有个性。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学科结构、办学特色,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案。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较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师应树立“按个性发展人才”的思想,在工作中多探索积极可行的方法。 3.4 学科设置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是多样化。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實施大类招生。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或按系、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
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自主选择专业的模式,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是指学校允许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前高考报考志愿大多是中学老师或家长代为选定,对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自己有什么特长,将来希望从事什么专业并不十分肯定;有一些学生甚至是调剂志愿进入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而按现在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在读完一年级课程以后,对各个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重新选择专业。本科阶段大学生应有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在完成一学年后的大类培养后,即可跨大类转换专业和大类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3)全面推行选课制度。以实施选课制为基础,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师、上课时间和学习进程,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选课制度的制定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可通过在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其次,通过对同一课程的选修,形成教师和课程的竞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选修的时间和每学期修课的多少主要由学生决定。
(4)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灵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或培养环节,设置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方向。学校通过设置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在毕业证之外可附加专业方向证明。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个性化:当代大学发展的理想追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10.
[2] 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34~36.
[3] 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5:83~86.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a)-0043-02
在經济全球化,文化纷呈的今天,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是目前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大陆到现在都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国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
大学和中学存在的“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总体上没有根本改变,这就使得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现在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已经很明显,我国高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个性化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有个性才有创新,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也是发展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才的培养应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看文凭,同时还要看不同层次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看录用的人是否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带来利润以及敬业、道德水平等问题都非常关注。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的过程。这不仅要人才具备创新钻研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因此,高校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及时了解市场、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状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学有所用的人才。
2 高校大学生培养存在问题
2.1 培养模式单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只能进行“接受式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教学媒体充当了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这也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应该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对学生评价的指标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看分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2.3 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
在专业设置上,部分学校“求大求全”,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都没有进行分析、调查和研究,在教学版块、知识结构等方面没有很好的把握,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有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现象;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教师、学校还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具有主动权,而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
2.4 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被放大,学生主体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只是主动的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也都是“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实践的能力无法培养,造成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恶性循环。
3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
3.1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将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没能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有机结合,缺少个性发展。像美国的高等院校在教学计划上全国没有统一的专业目录,且专业设置多样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且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生选择的余地都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今后的志向选修课程。日本大学选修课程占50%,法国选修课程占40%~60%,英国大学一般第二学年有大约20%的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则有50%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达6000多门,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独立享有一门课程[2]。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实践,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3.2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必须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转变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创新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等理念。
人才培养靠教育,要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学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改变管理方式等等。培养学生个性首先学校要有个性,人才培养方案要有个性。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学科结构、办学特色,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案。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较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师应树立“按个性发展人才”的思想,在工作中多探索积极可行的方法。 3.4 学科设置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是多样化。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實施大类招生。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或按系、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
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自主选择专业的模式,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是指学校允许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前高考报考志愿大多是中学老师或家长代为选定,对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自己有什么特长,将来希望从事什么专业并不十分肯定;有一些学生甚至是调剂志愿进入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低,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而按现在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在读完一年级课程以后,对各个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重新选择专业。本科阶段大学生应有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在完成一学年后的大类培养后,即可跨大类转换专业和大类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3)全面推行选课制度。以实施选课制为基础,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师、上课时间和学习进程,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选课制度的制定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可通过在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其次,通过对同一课程的选修,形成教师和课程的竞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选修的时间和每学期修课的多少主要由学生决定。
(4)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灵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或培养环节,设置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方向。学校通过设置辅修和双学位课程,构建出口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在毕业证之外可附加专业方向证明。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个性化:当代大学发展的理想追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10.
[2] 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34~36.
[3] 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