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之维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内涵上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跨越。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点,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强化教育科研与教育质量建设的有效融合是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8-0062-0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定义是:“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总和。”[1]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学校基于办学目标和通行的教育要求及标准,通过系统教育不断完善青少年学生人格与学养,以满足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等需求的程度。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积极进行探究与尝试,从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到管理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试图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笔者认为,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视域,应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引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源起与变迁
  教育质量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教育科研是学校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
  从历史发展来看,关注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建设的价值研究由来已久。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科研,也即大致按照自然科学研究标准而定的教育科研,是继16世纪以来的两次“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之后,以“五四”爱国运动为契机,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发轫的。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了教育实验研究所,1919年我国开始引用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此后,教育质量建设不再凭借教育者的主观臆断或教育猜想,而是通过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进一步关注、检测、研究教育现象,通过大量的教育实验形成具有个性风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体系,对教育质量建设提供了更为有效、科学的方法,形成了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多元的研究方法体系,为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育质量创造了机会。教育科研也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系列法规和文件明确提出教育科研与教育质量建设相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指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2013年,教育部通过大量的教育实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推出《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建构,基本建立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质量建设相结合,为中小学校推进科学而理性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成为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是新时期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的指南。教育质量成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如何协调和处理校内外各种影响教育质量的变量关系,解决随着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而产生的各种新问题,建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则成为质量建设的关键。科学的质量观的两个核心要素即人和教育决策,两者都与教育科研质态息息相关,必须依赖教育科研的解析与建构,进一步提升教育主体的质量意识,科学规划学校教育质量建设战略,实现教育质量的科学发展。
  二、引入教育科研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意义
  教育科研作为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有效之策,具有导向性、前瞻性、高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提高学校办学品位与效益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的教育科研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教育科研改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方式。教育科研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不仅在理念引领层面,还落脚在具体的质量转型发展推进层面。首先,通过系统的教育研究,能够克服传统的耗时耗力取向与教育教学价值的单向性,为解放师生,实现师生平等、自主发展找到理论依据,建构以课程有效实施为核心的质量建设机制。其次,教育研究能够帮助克服以考试为抓手、以行政保障为动力的传统保障机制,建构灵活多元的教育教学质量督查机制,建构自主开放的校本指导方式,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的推进方式,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的融合,现代教育研究资源更趋于大数据化,使得教育质量建设显得更真实、有效、聚焦与直观,有效调动了教育质量建设主体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育科研更新了教育质量建设主体的发展方式。教育质量建设主体主要有学校、教师与学生。教育科研有利于学校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运用科学方法探求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科研机制和质量建设机制。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唤醒内在发展需求,激发对专业活动的情感投入,不断更新自我,建构具有独特教育个性的课程观、教学观和人才观。教育科研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克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积极参与,主动选择,满足自身的成长需要。
  教育科研优化了教育质量的建设载体。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与教学成为学校教育质量建设最活跃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与教学质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基于研究视角进一步审视课程建设过程,创新课程文化和课程理念,优化课程实施机制和策略,提升课程校本化实施能力与创建能力,可以更深层地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课堂教学是教育科研的黄金课题,通过教育科研,能够更好地统筹各学科和学段的质量链接,统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督查体系的整合,统筹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统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检测等环节的教学要求,由重视学生的分数转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由强化训练型教学转为倡导对话型教学,由外化的教育促进转为内生的教育生长,建构较为科学、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态。   教育科研完善了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教育质量评价不仅影响到教育质量的建设策略,更影响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式和推进思路,因此,依托教育科研,剖析教育评价中的积弊,更新评价理念,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成为教育科研助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教育科研能够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进一步优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和路径。教育科研能够促进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关注学校文化品质,关注师生生存样态,关注学校社会影响等要素,从多维视角监测中小学教育质量。教育科研能够促进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科研能够促进评价方法的发展性,使评价方法更趋客观、有效,提高基层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制约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解析
  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正转入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重点的新阶段,深层次矛盾也在逐渐显现,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问题、中小学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既有教育质量的体制性障碍,又受到教育科研质量的深刻影响,必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中小学课程研究能力不强。第八次课程改革已有十余年,但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课程观念滞后、课程概念模糊、课程体制僵化、课程文化意识淡漠等影响课程改革质量的因素,导致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口号喊得很响,措施却很滞后。有的学校课程被异化为教材,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存在满堂讲、满堂夸、满堂多媒体等现象。因此,必须科学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善、内容充实、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教育质量管理研究方向不明。有的学校管理手段陈旧,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甚至还有学校对质量究竟是为考试服务还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纠结,为坚持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而苦恼,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彷徨。因此,质量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形成科学性与校本性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元视角关注、多元方法介入的立体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教育质量的问责机制,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拓展学校质量管理思路,以教育质量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自觉性不高。认真审视目前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难发现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及对自身工作的错误定位,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锦上添花”,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上课,导致有的教师课程解读能力匮乏、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设计不当、知识储备不足、课本与其它课程资源的结合不好等现象,在实际教育科研中出现了研究过程的随意性、研究成果的表面性等不良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更新理念、改变行为方式、重视自我发展。
  中小学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脱节。课堂是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育科研相对滞后于新时期的课堂教学需求,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关注课堂、走进课堂、剖析课堂、聚焦教学,以课堂教学的规律探究为基点。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影响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质量评价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探究但又很难跳出“学业考量”这一核心选项。在实际的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往往重绝对性评价、轻相对性评价,重知识评价、轻素质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行政评价、轻师生评价,使得教育质量评价缺乏应有的技术含量。这就要求把教育质量的评价重点放在构建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等方面。
  四、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思路
  通过教育科研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成为当下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推进器,只有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的路径,优化学校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凸显前瞻性。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质量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是教育科研提升其价值的关键要素。首先,教育科研应成为教育质量建设的先导。如何实现教育质量建设利益最大化,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教育质量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教育科研应该引领学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和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最大限度地结合校本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研究,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其次,教育科研应成为质量建设的指南针。坚持以质量建设为基本指向,通过教育科研,引导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是减负增效之本的思想,研究高耗低效甚至无效负效课堂归因,研究实现有效高效课堂教学路径与策略,丰富教育理论,优化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减轻教师负担,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从“苦干型”向“巧干型”、“智慧型”转变。
  改革教育科研管理,凸显服务性。教育科研作为促进教育的生产力日益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教育科研管理必须日趋完善服务职能,完善教育质量提升的机制。首先,有效完善学校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科研管理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推动科研管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刚性管理向弹性管理转变,由只注重结果的目标管理向注重过程与行为的管理转变,由行政化控制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由单一化管理向多样化、网络化管理转变,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管理路径,提升质量管理实效。其次,教育科研应关注学校教育质量建设的可行路径。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管理,以严谨的研究态度与科学的研究方式,理性分析学校资源实际,关注社会、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增强自觉性与预见性,克服盲目性与随意性,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的做法,明晰教育质量建设的有效路径,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
  优化教育科研队伍,凸显专业性。教师是教育质量建设的最核心要素,也是教育科研推进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即通过教育科研引领教师走专业化之路。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在于,一是通过教育科研成果转变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二是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提升人的科学素养。首先,强化通过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教育科研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实现从“要我教育科研”到“我要教育科研”、“我想教育科研”,并将自发行为内化成一种自觉的需要,强化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提高研究品质,改进教师专业成长方式,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逐步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其次,引导教师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研究。通过教育科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质量建设过程中,引导教师开展有效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研究,形成良好的研究风气。
  改进教育科研方式,凸显效能性。教育科研方式决定教育质量的生产成本并影响着教育质量品质,因此,必须立足学校教育科研资源,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首先,积极推行校本教研。以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其次,有效实施网络教研。网络教研具有便捷性和超时空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展示,有利于教育质量建设目标的达成,满足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需求。再次,积极开展合作互动教研。互动式教研有利于教育质量建设主体的相互学习、借鉴,反思教学实践,因此应探索良性的教育科研交流合作机制。
  强化教育科研转化,凸显生产性。教育科研成果是学校质量建设的关键资源,成果转化是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建立校本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强化科研成果与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鼓励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应用科研成果、验证科研成果。其次,培育校本教育质量文化。教育质量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基于教育质量建设实践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并指导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培育教育质量文化不仅能为学校凝聚人气和资源,由此生成的教育生产力和影响力也是其重要的“副产品”,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必须有效梳理其内含的校本教育理念和主张,从而由向分数主导下的考试要质量转变为向规律主导下的文化内涵要质量,进一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质量建设方式,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建设品位。
  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建设在内涵上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跨越,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点,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教育科研推进质量发展则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44.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5.
  [3]姜正国.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
  责任编辑:丁伟红
其他文献
<正>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阳澄湖畔,吴文化的典雅与精致沉积在这方土地上,巧妙地呈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39;木樨园&#39;、&#39;木兰园&#39;、&#39;木槿园&#
期刊
小蚂蚁淘淘在树叶上荡秋千。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树叶被吹飞,飘到半空中,这可把淘淘吓坏了。
推进指向教学均衡的内涵式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如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依托践行科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评价改革、学校特色建设等系列举措,如皋
2014-2015年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进行了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本文根据近2年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经济效益测算。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鱼菜共生池塘养殖技术
黑客:嗨,好久不见了!菜鸟:你天天进我的电脑,不觉得很烦吗?黑客:是很烦,发现你的电脑是我见过的最烂的一台。菜鸟:不是吧?这可是名牌的。
本实验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测定了一冬龄团头鲂对12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总磷和总能量的表现消化率,首次报道了总磷消化率和可消化能。从表现消化率和可
面疙瘩是最有营养的食品,不仅很好吃,还养胃,用它做早餐真是再好不过了。它的做法步骤比较多,但是用料普通,很容易学会。先在一只白瓷碗里放适量的面粉,慢慢加水、少量的盐调和,再打
摘要 2016年春季,六盘水市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对特色农业生产影响较重。全面评估2016年春季六盘水市强对流天气以及持续低温阴雨、降水偏多造成的土壤过湿对红心猕猴桃、车厘子、红花油茶等特色作物以及夏收粮油生产的影响。同时为提升六盘水市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六盘水市气象局开展了“灾前分析、制作农业气象预测专题服务材料、灾中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灾后深入调查研究”等工作,加强了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