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本为犹太教用来称呼遵守挪亚七律,可指望进入天国的非犹太人。1953年,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在耶路撒冷建立,馆名为“雅德瓦谢姆”(Yad Vashem),希伯莱语“纪念与记忆”之意。纪念馆内设“国际义人”园,以纪念那些在大屠杀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援救犹太人的非犹太人。1963年,一个由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为首的委员会成立,专门负责“国际义人”荣誉称号的授予工作。委员会细致地研究包括幸存者和目击者证词在内的所有文件,评估历史环境和援救者的风险因素,最后根据标准来决定是否授予“国际义人”的称号。这些认定标准分别是:只有犹太人的政党可以提名;帮助犹太人皈依基督教不属于认定标准;援助必须是持续性的并且、或者是大量的;而且,援助必须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委员会的认定标准无关乎援助者的社会地位,既可以是王公贵族,也可以是平民百姓。
目前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内纪念的“国际义人”已达2万多人,其中,潘均顺是第一位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的华人。与第二位被授予“国际义人”的中国人何凤山(民国时期曾任驻维也纳总领事,为数千名犹太难民提供签证)相比,潘均顺的知名度实在算不得高,有关他的信息也很少。或许因为潘均顺只是一位太过普通的平民劳工,他拯救的犹太难民也仅仅只有一个的缘故,360百科上能搜到的有关潘均顺的信息只有五六行字,维基百科里的注释也不多,倒是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中心网站上有一段关于潘均顺的文字,主要是叙述纳粹屠杀犹太人以及潘均顺拯救犹太小女孩的经过,对潘均顺本人的介绍同样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有限的文字和史料里勾勒出潘均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种勾勒也许带有几分推测,但是潘均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他拯救犹太女孩的故事也是经委员会确认真实可信的。
潘均顺是东北人,生于1889年。东三省特别是满洲里早先是少有汉人在此休养生息的,清朝中后期,关内许多汉人迫于生计,拖儿带女,跋山涉水,冲破民族等级和隔离制度,经“山海关”进入满人的“龙兴之地”垦殖。潘均顺的祖辈、父辈也许就是在清中后期随着“闯关东”大军到白山黑水定居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于1917年正式加入协约国用“以工代兵”的形式参战,至1918年一战结束,前后有十四万多华工出国参与协约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其中就有一些人分配在俄国军队服役。在此大背景下,潘均顺利用距俄罗斯疆域地理近的优势凭借健壮的体魄(黑龙江距莫斯科铁路里程9302公里,百年前如果没有一副好体魄是很难抵达的)和勤劳的双手开始了俄罗斯莫斯科的打工生涯(具体从事何种职业无处查考,想必建筑工、餐馆端盘子包括农活等等什么都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潘均顺归国受阻只能滞留在了莫斯科。在此期间,潘均顺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结识过程、姑娘姓名均不详),三十岁上下潘均顺与其成婚,婚后生育两子。1936年,潘均顺47岁时和他的俄罗斯妻子以及两个儿子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莫斯科,迁往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居住,不久潘均順的妻子逝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德反目交战后,潘均顺的两个儿子应征加入苏联红军战死疆场,几年内潘均顺失妻丧子,成了孤苦伶仃的鳏夫,一而再的灾难和打击给潘均顺带来的巨大痛苦旁人是难以体会的,但是潘均顺却坚韧顽强地活了下来。后来潘均顺一直生活在哈尔科夫直至1974年去世,享年85岁。潘均顺拯救犹太小姑娘的事就发生在那段失去妻儿使他无比痛苦的日子里。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冬天占领了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纳粹党卫军随着向前推进的军队在占领区负责“解决”犹太人问题。纳粹将当地乌克兰籍犹太人赶出自己的家园,把他们集中圈居在一个拖拉机厂区破旧的棚屋内,断绝了他们的食物和水源供给,饥寒交加的犹太难民只能以雪充饥,挣扎在死亡线上。纳粹还欺骗他们说要将所有儿童转移至另一个地方,途中却将他们全部杀害。这些犹太难民中有一位34岁的寡妇耶利萨维塔·德沃尔金娜·根里希夫娜(Yelisaveta Dvorkina Genrichovna),她的丈夫于1937年遭苏联政府清洗,剩下她和女儿卢德米拉(Ludmilla,昵称Lusia)相依为命生活在哈尔科夫。从被凶神恶煞般的纳粹集中赶往聚居区的那一刻起,耶利萨维塔就预感到了犹太人凶多吉少的命运,于是她用珠宝贿赂了守卫,让其放女儿卢德米拉一条生路,后来卢德米拉成功逃出集中聚居区回到了自己家,而她的母亲却和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纳粹杀害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逃回家中的卢德米拉发现昔日美丽的城镇已经几乎成了无人区,自己的家也已被一群在此打工的中国劳工暂居。此时潘均顺正看到从冰天雪地里逃生而归却举目无亲的小卢德米拉,毫不犹豫地将她收留了下来。要知道,在东欧(不仅东欧)几千年来排犹反犹的思潮一直没有消停过,因此潘均顺收留犹太女孩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既要防备纳粹的搜捕又要防备当地反犹奸细的告密。在良心未泯的当地人亚历山德拉(Alexandra)、米特罗凡·巴巴耶夫(Mitrofan Babaeva)和娜杰日达·波佩尔妞卡(Nadazhda Popelniuk)(这些人均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的帮助下,从1942年1月起,潘均顺将犹太小女孩隐藏了二十个月之久,直到1943年8月23日哈尔科夫解放。解放后潘均顺继续照料着卢德米拉,供她上学,直到她长大成人。后来卢德米拉和罗曼·伊茨科维茨·卢里亚(Roman Itzkowitz Luria)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据历史记载,发生在哈尔科夫的大屠杀前后达半个多月,遇害犹太难民共约三万人,留有名姓的就达一万六千人。其中被害的也有部分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当地居民,但绝大多数是犹太族居民。1941年12月15日那一天,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纳粹将一万五千名犹太人驱赶到哈尔科夫郊外的德罗比茨基亚尔谷地进行屠杀。为避免有人在枪杀中侥幸存活,德军往尸体上浇汽油,然后放火焚烧。屠杀中为节省子弹,纳粹极其残忍地将儿童活活摔下深谷,有的当场被摔死,有的被摔伤后冻死。哈尔科夫大屠杀致使当地的犹太居民几乎无一幸免。因为潘均顺的义举,卢德米拉躲过了劫难。战后,为了纪念这一惨剧,乌克兰政府在大屠杀发生地耗时十多年,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纪念馆和两座犹太人死难者公墓,2002年开馆当日,乌克兰时任总统列昂尼德·库奇玛亲临揭幕并发表讲话。
犹太民族铭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拯救过他们生命的国家和人民,他们信奉犹太法典上的经文:“救人一命如救苍生。”他们认为救一个人和救一千个人的意义是相同的。救了一个犹太人的潘均顺和救了许多犹太人的何凤山分别于1995年1月19日和2000年8月8日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潘均顺与何凤山的名字一上一下被镌刻在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国际义人”园第十五号纪念碑上。
七十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潘均顺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但是作为一名华人,他的义举已经向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有位哲人所说:“有些人虽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责任编辑 杨之立
目前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内纪念的“国际义人”已达2万多人,其中,潘均顺是第一位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的华人。与第二位被授予“国际义人”的中国人何凤山(民国时期曾任驻维也纳总领事,为数千名犹太难民提供签证)相比,潘均顺的知名度实在算不得高,有关他的信息也很少。或许因为潘均顺只是一位太过普通的平民劳工,他拯救的犹太难民也仅仅只有一个的缘故,360百科上能搜到的有关潘均顺的信息只有五六行字,维基百科里的注释也不多,倒是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中心网站上有一段关于潘均顺的文字,主要是叙述纳粹屠杀犹太人以及潘均顺拯救犹太小女孩的经过,对潘均顺本人的介绍同样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有限的文字和史料里勾勒出潘均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种勾勒也许带有几分推测,但是潘均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他拯救犹太女孩的故事也是经委员会确认真实可信的。
潘均顺是东北人,生于1889年。东三省特别是满洲里早先是少有汉人在此休养生息的,清朝中后期,关内许多汉人迫于生计,拖儿带女,跋山涉水,冲破民族等级和隔离制度,经“山海关”进入满人的“龙兴之地”垦殖。潘均顺的祖辈、父辈也许就是在清中后期随着“闯关东”大军到白山黑水定居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于1917年正式加入协约国用“以工代兵”的形式参战,至1918年一战结束,前后有十四万多华工出国参与协约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其中就有一些人分配在俄国军队服役。在此大背景下,潘均顺利用距俄罗斯疆域地理近的优势凭借健壮的体魄(黑龙江距莫斯科铁路里程9302公里,百年前如果没有一副好体魄是很难抵达的)和勤劳的双手开始了俄罗斯莫斯科的打工生涯(具体从事何种职业无处查考,想必建筑工、餐馆端盘子包括农活等等什么都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潘均顺归国受阻只能滞留在了莫斯科。在此期间,潘均顺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结识过程、姑娘姓名均不详),三十岁上下潘均顺与其成婚,婚后生育两子。1936年,潘均顺47岁时和他的俄罗斯妻子以及两个儿子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莫斯科,迁往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居住,不久潘均順的妻子逝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德反目交战后,潘均顺的两个儿子应征加入苏联红军战死疆场,几年内潘均顺失妻丧子,成了孤苦伶仃的鳏夫,一而再的灾难和打击给潘均顺带来的巨大痛苦旁人是难以体会的,但是潘均顺却坚韧顽强地活了下来。后来潘均顺一直生活在哈尔科夫直至1974年去世,享年85岁。潘均顺拯救犹太小姑娘的事就发生在那段失去妻儿使他无比痛苦的日子里。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冬天占领了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纳粹党卫军随着向前推进的军队在占领区负责“解决”犹太人问题。纳粹将当地乌克兰籍犹太人赶出自己的家园,把他们集中圈居在一个拖拉机厂区破旧的棚屋内,断绝了他们的食物和水源供给,饥寒交加的犹太难民只能以雪充饥,挣扎在死亡线上。纳粹还欺骗他们说要将所有儿童转移至另一个地方,途中却将他们全部杀害。这些犹太难民中有一位34岁的寡妇耶利萨维塔·德沃尔金娜·根里希夫娜(Yelisaveta Dvorkina Genrichovna),她的丈夫于1937年遭苏联政府清洗,剩下她和女儿卢德米拉(Ludmilla,昵称Lusia)相依为命生活在哈尔科夫。从被凶神恶煞般的纳粹集中赶往聚居区的那一刻起,耶利萨维塔就预感到了犹太人凶多吉少的命运,于是她用珠宝贿赂了守卫,让其放女儿卢德米拉一条生路,后来卢德米拉成功逃出集中聚居区回到了自己家,而她的母亲却和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纳粹杀害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逃回家中的卢德米拉发现昔日美丽的城镇已经几乎成了无人区,自己的家也已被一群在此打工的中国劳工暂居。此时潘均顺正看到从冰天雪地里逃生而归却举目无亲的小卢德米拉,毫不犹豫地将她收留了下来。要知道,在东欧(不仅东欧)几千年来排犹反犹的思潮一直没有消停过,因此潘均顺收留犹太女孩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既要防备纳粹的搜捕又要防备当地反犹奸细的告密。在良心未泯的当地人亚历山德拉(Alexandra)、米特罗凡·巴巴耶夫(Mitrofan Babaeva)和娜杰日达·波佩尔妞卡(Nadazhda Popelniuk)(这些人均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的帮助下,从1942年1月起,潘均顺将犹太小女孩隐藏了二十个月之久,直到1943年8月23日哈尔科夫解放。解放后潘均顺继续照料着卢德米拉,供她上学,直到她长大成人。后来卢德米拉和罗曼·伊茨科维茨·卢里亚(Roman Itzkowitz Luria)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据历史记载,发生在哈尔科夫的大屠杀前后达半个多月,遇害犹太难民共约三万人,留有名姓的就达一万六千人。其中被害的也有部分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当地居民,但绝大多数是犹太族居民。1941年12月15日那一天,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纳粹将一万五千名犹太人驱赶到哈尔科夫郊外的德罗比茨基亚尔谷地进行屠杀。为避免有人在枪杀中侥幸存活,德军往尸体上浇汽油,然后放火焚烧。屠杀中为节省子弹,纳粹极其残忍地将儿童活活摔下深谷,有的当场被摔死,有的被摔伤后冻死。哈尔科夫大屠杀致使当地的犹太居民几乎无一幸免。因为潘均顺的义举,卢德米拉躲过了劫难。战后,为了纪念这一惨剧,乌克兰政府在大屠杀发生地耗时十多年,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纪念馆和两座犹太人死难者公墓,2002年开馆当日,乌克兰时任总统列昂尼德·库奇玛亲临揭幕并发表讲话。
犹太民族铭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拯救过他们生命的国家和人民,他们信奉犹太法典上的经文:“救人一命如救苍生。”他们认为救一个人和救一千个人的意义是相同的。救了一个犹太人的潘均顺和救了许多犹太人的何凤山分别于1995年1月19日和2000年8月8日被授予“国际义人”称号,潘均顺与何凤山的名字一上一下被镌刻在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国际义人”园第十五号纪念碑上。
七十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潘均顺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但是作为一名华人,他的义举已经向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有位哲人所说:“有些人虽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责任编辑 杨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