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领土争端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方案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领土争端往往和国家主权、民族情感甚至于宗教信仰纠结在一起,对地区局势、国际局势产生极大的影响。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导致战后领土争端的主要原因,而历史宗教问题、技术进步多带动的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也是导致领土争端纷呈的因素。结合当事国均衡和非均衡的争端态势,有必要设计从底线到基本原则再到最终解决的相关机制,对领土争端进行思考和引导,通过当事双方的努力管控局势,避免争端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领土争端 原因 态势 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陈锋,浙江外国语学院社科部。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249-03
  领土争端的存在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严重影响了当事国之间的沟通交流,甚至影响到地区安全。某些地区大国之间愈演愈烈的领土争端甚至存在引发世界大战的危险,从而危及全球安全。国际社会必须重视领土争端问题,研究导致领土争端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探索合理的方式对领土争端进行管控。
  一、领土争端产生的原因
  领土争端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旧殖民主义和战后霸权主义人为制造了许多领土争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的经济利益也引发了许多领土争端问题。
  (一)旧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导致的领土争端
  自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就表现为宗主国对海外殖民的掠夺。资本主义政府作为各国资本家的代理人,适应资本扩张的需求,积极参与并推动对境外殖民地国家的控制和野蛮掠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也就表现为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这种争夺越来越激烈,各资本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最终爆发了瓜分世界的战争。虽经一战和二战惨烈的利益再分配,但宗主国对殖民地国家野蛮瓜分造成的裂痕没有得到修补。
  一种情况是宗主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有殖民地国家部分领土,成为这些领土的实际控制者,在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容易成为当事国家之间的争端。我国民众对包括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北方地区的复杂情绪就是佐证。
  另一种情况是宗主国失去了对所占领地区的实际控制,但其曾经在殖民地简单粗暴的管理和民族分化政策,极大地削弱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国家认同,民族问题严峻。紧张的印巴关系和纠缠不清的中印边界问题就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刻意而为的结果。英国成功地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促成了1946年的印巴分裂,并通过“蒙巴顿方案”把克什米尔地区变成印巴的领土争端,还成功地利用“麦克马洪线”制造了印度与中国原本不存在的领土争端。由此可见,包括英国在内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领土争端的主要制造者。
  (二)二战后霸权主义制造的领土争端
  冷战期间压抑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在冷战结束后爆发。二战的爆发也是相关国家对利益格局再分配的体现,相对于一战而言战爭双方明显形成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个阵营,后者在道义上占到高点,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战后利益格局的划分并没有完全按照正义的标准进行,为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导致了国家选边站的局面,阵营一致对外需要“带头大哥”整合资源,阵营内部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被压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前线的相关国家则被人为制造了民族对立和领土争端。前者如东欧国家的领土争端和日韩之间的竹岛之争,在冷战结束后爆发;后者如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从冷战一直延续到今天。美苏胶着的竞争,也导致一些领土问题悬而未决,如日俄关于北方四岛的争端。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通过实施“新遏制战略”和推广“普世价值观”,到处煽风点火,人为激化或者制造了民族冲突和领土争端。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之争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精心设计,为维护美国利益而“创造性”地分裂主权和治权,制造领土争端,成功地遏制了中国和日本的发展。中菲、中越南海争端中也不难发现美国的身影。也正因如此,在许多观察者看来,问题不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而在中美之间。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把中国视为地缘政治的竞争者 。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输出推广普世价值观,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极大地削弱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积极”地促成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出手,使俄乌关系发展面临极大障碍。
  (三)新的经济利益导致的领土争端
  随着技术进步,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扩大,对地球资源的勘探也在强化,原本无争议的领土变成了有争议的领土,原本低强度的争端变为高强度的争端。而国内局势的变化也影响着政府部门对周边领土的主张和对有争议领土的处置方式。
  以北极地区为例,各国对北极地区的领土主张从无到有,主权主张国从少到多,充分反映了技术进步和人类经济活动范围扩大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也日益遭受相关国家的挑战,许多原本对中国边界主张表示支持或者无异议的国家,因为国内局势变化和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中国领土提出了主权要求甚至直接占领。越南对中国西沙群岛的主权要求是这种情况的集中体现。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南全国统一之前,越南一直公开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1975年统一以后之后越南背弃了之前的立场,对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延续至今。但中越双方的领土之争是近期才愈演愈烈,根本因素在于通过新技术勘测发现了西沙群岛海域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四)民族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导致的领土争端
  民族的界限和政权的界限不是完全重合的,宗教的界限和民族、政权的界限也不是完全融合的,这就为相关国家的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民族的身份认同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容易导致分歧,宗教和民族身份高度认同也很容易与其他民族的对抗性,最终诱发领土争端。
  巴以冲突是这种情况的突出代表。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间长期的历史恩怨和其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导致巴以冲突至今前景不明。前文所述的印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也掺杂着宗教信仰的冲突问题,两伊战争中也可以发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端。   二、领土争端的现状
  领土争端作为当前阻碍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存在,无法按照统一标准设计协商解决的机制,不仅仅是因为造成领土争端的原因复杂,也是因为领土争端的具体表现形式多样。国家实力对比状况和有争议领土实际管辖状况,都直接影响到调解当事国双方立场的相关机制。
  (一)按照领土争端的国家力量对比来划分的均衡状态和非均衡状态
  按照国家力量对比来看,可以分为实力相当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均衡状态和实力悬殊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非均衡状态。前者还可以按照综合国力水平状况为强强之争和弱弱之争。
  强强之争容易导致争端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外来势力对双方的影响不是解决争端的关键因素。强强之争指的是综合国力水平较高、有较高国际社会地位的大国之間的领土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韩日竹岛之争都属于此行列。这些领土争端长期以来处于这种状态,任何一方都难以改变现状,即使有外来力量也无法改变。如中日钓鱼岛之争,美国采用口头不占立场而行动上支持日本的方式激化中日领土争端,但仍然难以改变中日双方对钓鱼岛的立场和争夺状态。
  弱弱之争容易成为大国干涉的对象,外来势力对于领土争端的发展方向影响巨大。弱弱之争是指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国际地位相对较低的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东欧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国家领土争端多属于此列。如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的纳卡地区之争,双方国力相当,原本可以处于平衡状态,但美国重新武装格鲁吉亚、北约力邀阿塞拜疆加入,双方插手其领土争端使领土争端朝着有利于欧美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
  强弱之争中强国优势不明显,局面保持均衡,但容易被外来势力干预。强弱之争是指综合国力悬殊的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如中菲黄岩岛之争、俄乌克里米亚之争。弱小一方因为自身综合国力和武装力量与强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保持克制以避免激化矛盾,强国一方则因为承担更多国际社会责任、更加重视国家形象而避免采取过激方式,这样双方局面保持均衡。中国与周边国家力量对比不均衡的状况是一个结构性的长期因素 ,但这种均衡容易被外来力量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为很多强弱之争的搅局者。在美国的怂恿之下,菲律宾扩充军备,邀请美国海军常驻。同时,还冲撞我国捕鱼船只、逮捕我国渔民,激化了中菲矛盾。
  (二)从对争端领土的实际控制状况来划分的均衡状态和非均衡状态
  均衡状态指的是双方对争议领土实现了共同控制或者双方都没有实现有效控制。在共同控制一般而言是双方控制了争议领土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全部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如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中越之间关于西沙群岛的领土争端。而双方都没有实现有效控制指的是争端双方没有一方能够对争议领土行使主权,也难以打破僵局,如中日钓鱼岛之争。
  非均衡状态指的是争端一方已经实际控制争议领土,但另一方没有放弃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如之前的俄乌克里米亚之争。克里米亚终究归属来看俄罗斯,但乌克兰并没有放弃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俄乌克里米亚之争发展成为现实中控制的非均衡状态。虽然俄罗斯受到车臣分裂主义牵连,国际原油价格下挫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北约东扩和美国为首西方阵营的限制封锁也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在俄乌就克里米亚发生争端的时候西方和加大了制裁的力度,俄罗斯可以说内外交困,实力大为削减。但乌克兰仍然无法与俄罗斯相抗衡。力量非均衡状态之下,领土争端显然有利于实际控制的一方。
  三、关于解决领土争端相关机制的思考
  主权意识和民族主义的叠加无疑会导致领土争端的解决难上加难,但不论是从哲学意义上的人类解放还是现实的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来讲,领土争端都需要被重视、被思考。当然,相关解决机制的目标不能被设定为领土争端终极的完全解决,而应当是涵盖底线到基本原则,最终朝向终极目标努力的全部体系。
  (一)摒除外来干扰是前提
  殖民主义和二战后霸权主义是制造领土争端的主要力量,也是激化当事国双方矛盾的主要推力。历史经验证明,西方国家尤其是二战后的美国,在处理领土争端方面具有强大的负能量,领土争端当事各国需要慎重考虑外来力量的介入。
  当今国际社会多极化进程正在推进,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被撼动,对世界局势发展仍然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美国首先要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这种维护不是孤立主义之下的维护,而是要广泛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要从“美国人的美洲”转变为“美国人的西方”再转变为“美国人的世界”。美国也一再表态,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具有创新功能的经济体系和占有优势的意识形态来继续领导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吸引美国力量介入,那么这种力量也只会服务于美国利益,按照美国利益需求发挥作用。如前文所述,按照国际力量对比的三种争端类型中,美国力量的介入只能激化当事双方的矛盾。要解决问题,摒除他国干扰是最基本的前提。
  即使当事国把争端提交有一定公信力的国际法院,上也无助于解决领土争端。将领土争端问题提交给国际法院, 从性质上看, 就是把涉及到主权归属、资源开发、民族情感和国家自尊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国际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 即交由国际法院的法官以投票的形式决定。即使国际法院可以对主权归属做出裁定,也很难确保当事双方的认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通过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的案例也证实这种方式的局限性。
  (二)平等协商、和平共处是基本原则
  政府代表民众维护国家权益就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自然职责,但在领土方面既然存在争议,双方都有相应的权益主张,政府之间就必然存在矛盾。如何管控矛盾,不至于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制约当事双方的经贸往来就成为考验双方政府政治智慧的难题。
  其实,在国际社会,即使没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之间也会存在矛盾,贸易争端、宗教冲突等都会导致国家矛盾的产生。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已经经过政治家、理论家艰辛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则方法,由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备受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欢迎。虽然,在领土争端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法被生硬地套用,领土争端各方无法尊重对方对争议领土的主权主张,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基本的精神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求和平是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历史也证明武力冲突不但无法有效解决领土争端反而会激化当事双方国家民众间的矛盾。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事人维护自身网页著作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网页公证业务缺乏具体的网页公证指导和可行的操作程序作为支撑,在涉及网页著作权证据公证过程中,网络公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理解当事人网页著作权,对于及时查明网页侵权事实和保护当事人网页著作权意义巨大。  关键词 网页公证 网页侵权证据 法律问题  作者简介:万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與司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
摘 要 死刑改革关乎依法治国在刑罚权运用方面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是我国刑法领域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十三种犯罪的死刑适用,规定了原则上对于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这一修订被视为继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以后中国死刑改革领域的又一重要改革。为了配合削减死刑适用,巩固死刑改革的成果,《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的刑罚结构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实施以来,公证部门在适用继承法条时会出现困惑,特别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四条内容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我国的实际为切入点,对十四条适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扶养 继承 财产 公证  作者简介:廖明,浙江省丽水市莲城公证处主任,国家二级公证员,研究方向:公证实务。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案发数量相对较少,由于缺少直接被害人、且对犯罪结果有特定要求,此种犯罪的认定对证据的要求有别于一般犯罪,本文结合所办案件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证据审查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证据 审查  作者简介:王匡,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助理检察员,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
摘 要 在德国和日本的刑法中,有关违法性的理论有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两派的主要分歧在于行为样态及其主观要素的考察应该放在违法中还是责任中。我国学者关于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争论,是在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下进行的。中国的刑法在坚守客观违法性论的立场上,应该走向“通过‘恶行’造成‘恶果’”的(二元的)抛弃了道德主义的新行为无价值论;其作为“新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导向说”的
摘 要 医疗纠纷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各地正通过成立医调委的形式来推动医疗纠纷的化解。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医疗纠纷调节现状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医疗纠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贫困地区医疗纠纷调解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调委 调解  作者简介:张涛,重庆市黔江区纪委监察局;邹美玲,重庆市黔江区司法局公证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毒品犯罪呈高发态势,毒品犯罪不仅危及个人身体健康,而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为严厉打击这一犯罪行为,本文从集美区院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毒品犯罪的原因,以期找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 毒品犯罪 主要特征 防治对策  作者简介:陈丽娟,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科员,法学学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 共同饮酒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发生在以社交等目的而共同饮酒的当事人之间,部分共同饮酒人对非饮酒不能受到损害的其他共饮人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本文首先引出问题:作为“发生在法律层面之外、仅由私人友谊调整的普通社会关系”之情谊行为何以引起法律纠纷并可为法律裁判之?然后本文从“情谊行为”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情谊行为何以进入民法视野。在此基礎上,本文揭示了共同饮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对作
摘 要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商法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商法一方面能够调整我国的各种商事活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整国际商事关系。因此,这也对进一步要求我国的商法国际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商法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我国商法实现国际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商法的价值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商法国际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商法国际化 法律辐射 法律移植  作者简介:杜可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摘 要 在现代网络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参与主体的低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未成年人通过数码产品经过“非面对面”的方式与电商签订合同,若交易产生纠纷,则会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从而影响其订立的合同效力。本文指出,电子合同本质上仍属于合同,应属民法范畴。而对于未成年人的电子缔约能力认定,是遵循传统民法理论的规定还是突破传统制度,国内法学界尚存争议且至今仍未统一。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电子合同 缔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