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位于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里,2000尾2岁半的中华鲟全部打标完毕,它们于2014年4月13日被放流到长江。
此前,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所、水利部水工程所四家科研单位,于2013年10月底历时2个月对长江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进行了监测,结果未监测到其自然繁殖,这是我国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专家称,中华鲟野生种群生存面临严重危机。
三种方法均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卵
近日,位于沙市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147个饲养池空空如也,池里没有一滴水。而2008年以前,每到中华鲟产卵孵化时,科研人员都在饲养池边连夜值班看守,等待鱼苗出膜。
宜昌西坝附近,是目前发现的中华鲟唯一自然产卵场。正常产卵时,每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可达30万~120万粒卵,专家统计,每100万粒卵里,只有3粒能真正长成鱼。
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说,野外监测中华鲟产卵最传统的方式是捕捞黄颡鱼、铜鱼进行解剖,看其腹中有无中华鲟卵;然后是用鱼探仪监测,最后是沉网采卵。
姜伟说,自从2012年12月份监测考察就没有发现鱼腹中有卵了,但当年用鱼探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他们在宜昌西坝、庙嘴、坝口上游,用三种方式进行监测都一无所获。
生存环境压力 野生种群濒临“漩涡效应”边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博士最新分析报告显示,每10年中华鲟资源量衰减50%以上。中华鲟繁殖群体种群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雌雄性比增大有时达到10:1,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鱼无法完成生殖。
专家认为,梯级水电站、涉水工程、长江航运、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加剧了中华鲟的生存压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教授危起伟心情沉重地说:“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遗传学上,物种衰退直至灭绝的趋势被拟为“漩涡效应”:越接近漩涡中心灭绝的速度越快。中华鲟研究所杜合军教授说,中华鲟种群已经到了漩涡边缘。
每年人工放流数千尾 期待14年后繁育下一代
为了有效增加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资源量,我国每年都向长江放流数千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
今年,中华鲟研究所放归的这批中华鲟,是全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体长已经有70厘米左右,它们出生在2011年12月10日左右。它们要游上2000公里,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幸存者可在2014年6月左右到达河海交汇处上海长江口。在这里,它们还要待上3個月,等逐渐适应由江河淡水环境到海水的转化,然后就投入大海的怀抱,直到14年后,它们发育成熟了,再洄游到长江繁育下一代。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介绍,这2000尾中华鲟的DNA样本已经提取,并建好相应的细胞库和基因库。它们身上还被打了两种信标:打在骨板上的电子芯片如同身份证,可以扫描出中华鲟出身信息编号、外挂的黄标可以防止沿江误捕并便于调查。其中,有20尾中华鲟体内首次植入声呐信标,这对现在仅有长江口和产卵场两头的初步数据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每年长江口监测的数据,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占野生比率不到4%,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可以起到保种的作用,但对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恢复来说如同杯水车薪。
此前,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所、水利部水工程所四家科研单位,于2013年10月底历时2个月对长江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进行了监测,结果未监测到其自然繁殖,这是我国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专家称,中华鲟野生种群生存面临严重危机。
三种方法均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卵
近日,位于沙市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147个饲养池空空如也,池里没有一滴水。而2008年以前,每到中华鲟产卵孵化时,科研人员都在饲养池边连夜值班看守,等待鱼苗出膜。
宜昌西坝附近,是目前发现的中华鲟唯一自然产卵场。正常产卵时,每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可达30万~120万粒卵,专家统计,每100万粒卵里,只有3粒能真正长成鱼。
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说,野外监测中华鲟产卵最传统的方式是捕捞黄颡鱼、铜鱼进行解剖,看其腹中有无中华鲟卵;然后是用鱼探仪监测,最后是沉网采卵。
姜伟说,自从2012年12月份监测考察就没有发现鱼腹中有卵了,但当年用鱼探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他们在宜昌西坝、庙嘴、坝口上游,用三种方式进行监测都一无所获。
生存环境压力 野生种群濒临“漩涡效应”边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博士最新分析报告显示,每10年中华鲟资源量衰减50%以上。中华鲟繁殖群体种群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雌雄性比增大有时达到10:1,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鱼无法完成生殖。
专家认为,梯级水电站、涉水工程、长江航运、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加剧了中华鲟的生存压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教授危起伟心情沉重地说:“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遗传学上,物种衰退直至灭绝的趋势被拟为“漩涡效应”:越接近漩涡中心灭绝的速度越快。中华鲟研究所杜合军教授说,中华鲟种群已经到了漩涡边缘。
每年人工放流数千尾 期待14年后繁育下一代
为了有效增加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资源量,我国每年都向长江放流数千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
今年,中华鲟研究所放归的这批中华鲟,是全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体长已经有70厘米左右,它们出生在2011年12月10日左右。它们要游上2000公里,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幸存者可在2014年6月左右到达河海交汇处上海长江口。在这里,它们还要待上3個月,等逐渐适应由江河淡水环境到海水的转化,然后就投入大海的怀抱,直到14年后,它们发育成熟了,再洄游到长江繁育下一代。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介绍,这2000尾中华鲟的DNA样本已经提取,并建好相应的细胞库和基因库。它们身上还被打了两种信标:打在骨板上的电子芯片如同身份证,可以扫描出中华鲟出身信息编号、外挂的黄标可以防止沿江误捕并便于调查。其中,有20尾中华鲟体内首次植入声呐信标,这对现在仅有长江口和产卵场两头的初步数据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每年长江口监测的数据,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占野生比率不到4%,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可以起到保种的作用,但对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恢复来说如同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