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涵盖动物、植物、人体、古生物、水生生物,在生物学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在博物馆的展览展示中,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并且知识体系较系统,包含的知识点更具体,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利于学生更直观地运用观察、比较、类比等方法进行学习。
项目设计背景
“都是鸡蛋惹的‘获’”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常设科普活动实验乐翻天的基础上,结合馆校活动特点与要求,开发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项目通过与东城教研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深入探讨,结合学校小学科学课程(教科版4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方式)内容,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已有的实验活动,配合4个陈列展厅(古爬行动物厅、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人之由来展厅和走进人体展厅)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
课程更重视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并尝试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项目实施前准备
活动前期任务书:含家长告知书、北京自然博物馆活动日程安排、活动名称、活动基本情况介绍、学生任务内容等。任务书发放给学校教师,方便教师设计活动出行计划,了解活动主要内容,并布置前期任务。
学生学习单及问卷调查:含展厅学习单、课堂记录单和活动后的反馈问卷调查表。
项目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保护鸡蛋,了解动物的护幼行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内容。学生每人准备1枚鸡蛋带到活动场地。学生现场分享这一过程的计划、困难、实施和效果。
第二阶段:借助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鸟蛋(以鸡蛋为例)的形状、颜色及内部结构,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性,引出羊膜卵的科学概念。借助3个渐进式的实验活动过程(外观、内部结构和微观结构)了解鸡蛋的外观和结构。
实验1“鸡蛋滚滚滚”:观察2种不同“鸡蛋”和真鸡蛋在外观上的区别,并猜想其意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并观察到3种不同外形“鸡蛋”运动轨迹的区别并结合环境思考原因。
实验2“好蛋好摔”:学生联系以往经验,回忆鸡蛋的内部结构,并绘图。通过打破1枚鸡蛋,对绘制的图形进行验证,了解鸡蛋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准确定义。
实验3“会出汗的鸡蛋”:学生先行提出猜想和假设,比如鸡蛋会不会呼吸,如何呼吸,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教师与学生共同借助实验过程验证假设,引出羊膜卵的科学概念。
第三阶段:结合展厅展品,发现不同动物繁殖方式的区别,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性。“鸡蛋的远方亲戚们”这一环节是通过展厅学习完成的,从羊膜卵引出不同种类动物繁育方式不同的科学观念。对学生进行分组,借助展厅学习单,按小组完成学习单内容,发现不同种类动物繁殖方式的差异。
第四阶段:掌握不同种类动物繁殖方式的演化意义。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习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繁殖方式,并引导学生发现繁殖方式和进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动物繁殖方式进化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阶段: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知识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享。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观察到的现象、获取的知识信息、了解到的上述信息的生物学意义,整理完成记录单、学习单,整理实验台面,填写问卷调查表。
活动反思
“都是鸡蛋惹的‘获’”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学生不是被动从教师那里听取知识,而是从展厅参观中摄取知识,从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
在“鸡蛋滚滚滚”环节,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小小的一枚鸡蛋在外形上却有着这么多奇妙之处,他们不由得感叹生命的神奇,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好蛋好摔”环节,学生们静下心来细心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本课程教会了学生要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鸡蛋还有系带,这一发现使学生把新的知识点融入到对于鸡蛋已有的认识中去,使学生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形成完成体系。
在“会出汗的鸡蛋”环节,学生通过好玩的实验,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并扩展了关于鸡蛋的新知识点,实验使学生对于鸡蛋蛋壳的呼吸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鸡蛋的远房亲戚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从展厅及生活经验中归纳总结出各个物种的繁殖方式等,从而推测出它们的演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在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讲授和点评。
总体来说,本教育项目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效果良好。
项目成果及评估
本教育项目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原有科学实验“会出汗的鸡蛋”的基础上加入前期导入环节,并结合展厅、展品,将实验活动加以延伸和拓展,構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原有活动为单一的实验室活动,虽与博物馆展厅内容相关,但不具备鲜明的场馆特色,改进后通过实验教学开展,活动有趣、生动、具备科学性,满足了场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同时,博物馆通过与学校教师沟通,了解到学生对生物演化进程的科学概念很难真正理解,因此本项目借助原有实验活动,结合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中的展览内容,围绕繁殖方式这一核心概念,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基于结构、功能与环境的适应性,推测它们的演化关系,建立关于生物演化进程的正确认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回收的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师反馈信息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和理解能力加以完善。
项目设计背景
“都是鸡蛋惹的‘获’”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常设科普活动实验乐翻天的基础上,结合馆校活动特点与要求,开发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项目通过与东城教研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深入探讨,结合学校小学科学课程(教科版4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方式)内容,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已有的实验活动,配合4个陈列展厅(古爬行动物厅、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人之由来展厅和走进人体展厅)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
课程更重视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并尝试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项目实施前准备
活动前期任务书:含家长告知书、北京自然博物馆活动日程安排、活动名称、活动基本情况介绍、学生任务内容等。任务书发放给学校教师,方便教师设计活动出行计划,了解活动主要内容,并布置前期任务。
学生学习单及问卷调查:含展厅学习单、课堂记录单和活动后的反馈问卷调查表。
项目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保护鸡蛋,了解动物的护幼行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内容。学生每人准备1枚鸡蛋带到活动场地。学生现场分享这一过程的计划、困难、实施和效果。
第二阶段:借助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鸟蛋(以鸡蛋为例)的形状、颜色及内部结构,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性,引出羊膜卵的科学概念。借助3个渐进式的实验活动过程(外观、内部结构和微观结构)了解鸡蛋的外观和结构。
实验1“鸡蛋滚滚滚”:观察2种不同“鸡蛋”和真鸡蛋在外观上的区别,并猜想其意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并观察到3种不同外形“鸡蛋”运动轨迹的区别并结合环境思考原因。
实验2“好蛋好摔”:学生联系以往经验,回忆鸡蛋的内部结构,并绘图。通过打破1枚鸡蛋,对绘制的图形进行验证,了解鸡蛋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准确定义。
实验3“会出汗的鸡蛋”:学生先行提出猜想和假设,比如鸡蛋会不会呼吸,如何呼吸,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教师与学生共同借助实验过程验证假设,引出羊膜卵的科学概念。
第三阶段:结合展厅展品,发现不同动物繁殖方式的区别,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性。“鸡蛋的远方亲戚们”这一环节是通过展厅学习完成的,从羊膜卵引出不同种类动物繁育方式不同的科学观念。对学生进行分组,借助展厅学习单,按小组完成学习单内容,发现不同种类动物繁殖方式的差异。
第四阶段:掌握不同种类动物繁殖方式的演化意义。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习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繁殖方式,并引导学生发现繁殖方式和进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动物繁殖方式进化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阶段: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知识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享。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观察到的现象、获取的知识信息、了解到的上述信息的生物学意义,整理完成记录单、学习单,整理实验台面,填写问卷调查表。
活动反思
“都是鸡蛋惹的‘获’”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学生不是被动从教师那里听取知识,而是从展厅参观中摄取知识,从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
在“鸡蛋滚滚滚”环节,学生深刻体会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小小的一枚鸡蛋在外形上却有着这么多奇妙之处,他们不由得感叹生命的神奇,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好蛋好摔”环节,学生们静下心来细心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本课程教会了学生要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鸡蛋还有系带,这一发现使学生把新的知识点融入到对于鸡蛋已有的认识中去,使学生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形成完成体系。
在“会出汗的鸡蛋”环节,学生通过好玩的实验,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并扩展了关于鸡蛋的新知识点,实验使学生对于鸡蛋蛋壳的呼吸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鸡蛋的远房亲戚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从展厅及生活经验中归纳总结出各个物种的繁殖方式等,从而推测出它们的演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在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讲授和点评。
总体来说,本教育项目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效果良好。
项目成果及评估
本教育项目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原有科学实验“会出汗的鸡蛋”的基础上加入前期导入环节,并结合展厅、展品,将实验活动加以延伸和拓展,構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原有活动为单一的实验室活动,虽与博物馆展厅内容相关,但不具备鲜明的场馆特色,改进后通过实验教学开展,活动有趣、生动、具备科学性,满足了场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同时,博物馆通过与学校教师沟通,了解到学生对生物演化进程的科学概念很难真正理解,因此本项目借助原有实验活动,结合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中的展览内容,围绕繁殖方式这一核心概念,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基于结构、功能与环境的适应性,推测它们的演化关系,建立关于生物演化进程的正确认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回收的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师反馈信息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和理解能力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