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与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在设计种类、水平等方面仍存在滞后现象,文章为对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推动我国城市综合管廊设计水平提升,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要点
综合管廊是将两种以上城市管线在同一人工空间集中设置的城市基础设施,结合设定的检修口、吊装口、检测控制系统等,使城市地下管道的管理更加简便、快捷,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的不断增多,综合管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城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设计
现阶段通常将城市综合管廊分为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和电缆沟三类,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综合管廊断面的形式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实践总结发现,明开施工环境通常应用矩形断面,而非开挖施工环境以圆形断面为主,在受地质条件限制而应用暗挖施工的环境中应积极采用马蹄形断面;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内部净高应分别在2.1米和1.9米及其以上,当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下构筑物交叉时,交叉端的净高也应该在1.4米以上。除此之外,在城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其两侧和单侧布置支架或管道的情况下,人行通道设计的最小净宽应分别在1米和0.9米以上,通过三方面的标准设计,保证城市综合管廊整体满足实际需要。
二、城市综合管廊管线的布置
由于城市综合管廊设计既要尽可能缩减土地占用面积,又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城市综合管廊的实际需要,所以在设置管线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市规划、管线规划等数据及发展趋势进行,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设计位于平坦区域的城市综合管廊时应尽可能避免布置重力流类型的管道,而且要明确区分哪些管道可集中布置,那些管道应单独布置,例如,高压管道应独立布置、电力、给水、通信管道可集中布置等,而通信电缆与高压电缆应布置在管廊的两侧等,考虑到管道的安全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避免热力管道向封闭式电缆通道内布置,而且管道外侧与管廊内侧的净距离应控制在0.8米以上。
三、城市综合管廊土建的设计标准
我国相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如图1所示),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使用年限应该在100年以上,以此保证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其街否的安全等级和防水设计等级应在二级以上,构建的裂缝控制等级应该在三级以上,除此之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保证土建结构的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在1.05以上,任何设计标准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均会影响城市综合管廊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对城市管道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所以相关指标既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落实,又要作为施工质量检修人员的监督依据,当发现任何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都应责令设计单位整改,保证设计效果。
四、城市综合管廊附属工程的设计
(一)消防系统。城市综合管廊内布置的管道形式多样,其中电力管线、高压管线在发生破损的情况下等均可能导致城市综合管廊发生火灾,所以在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消防系统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杜绝将可燃材料应用在城市综合管廊的承重结构和防火墙结构、内部装饰、处嵌缝结构中,使用的不可燃材料的耐火极限应在3个小时以上;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进行间距在200米以下的分区,不同分区之间要建立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结构,以此保证即使城市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火灾的影响范围也在可控的范围内。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要合理的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以此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实践证明卤代烷灭火对地下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避免应用此灭火方式。
(二)供电照明系统。由于城市综合管廊要满足监控、维修等需要,所以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要具有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应急照明、消防、监控系统二级负荷供电的需要,现阶段应用的低压配电系统通常使用交流220/30伏的三相四线系统,将阻燃电缆广泛应用于除消防设备以外的设备供电中,而防火门和管廊的出入口要配置高度在1米以上,间距在20米以内的标志灯,为满足管道或设备维修的需要,设计的插座容量、间距、安装高度应分别在15千瓦以上、60米以下和0.5米以下。
(三)通风系统。保证城市综合管廊通风是提升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通常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结合应用,在此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报警系统启动的情况下排烟防火阀应自动进入关闭的状态,以此保证火灾范围不会进一步扩大,而在城市综合管廊内部温度在40度以上,或人工进行设备检修的情况下,排烟防火阀应可自动或人工调整为启动的状态,以此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和维修人员的安全,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通风口和内部的风速分别在每秒钟5米和1.5米以下、自动换气间隔在半小时以内。
(四)其他系统。除上述系统外,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还需要对排水系统、通信系统、警示系统等进行设计,具体设计要结合实际需要和城市综合管廊所处区域条件进行。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综合管廊建设对优化城市地下管线布置,提升地下管线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设计阶段有意识的提升设计水平,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要点
综合管廊是将两种以上城市管线在同一人工空间集中设置的城市基础设施,结合设定的检修口、吊装口、检测控制系统等,使城市地下管道的管理更加简便、快捷,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的不断增多,综合管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城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设计
现阶段通常将城市综合管廊分为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和电缆沟三类,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综合管廊断面的形式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实践总结发现,明开施工环境通常应用矩形断面,而非开挖施工环境以圆形断面为主,在受地质条件限制而应用暗挖施工的环境中应积极采用马蹄形断面;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内部净高应分别在2.1米和1.9米及其以上,当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下构筑物交叉时,交叉端的净高也应该在1.4米以上。除此之外,在城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其两侧和单侧布置支架或管道的情况下,人行通道设计的最小净宽应分别在1米和0.9米以上,通过三方面的标准设计,保证城市综合管廊整体满足实际需要。
二、城市综合管廊管线的布置
由于城市综合管廊设计既要尽可能缩减土地占用面积,又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城市综合管廊的实际需要,所以在设置管线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市规划、管线规划等数据及发展趋势进行,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设计位于平坦区域的城市综合管廊时应尽可能避免布置重力流类型的管道,而且要明确区分哪些管道可集中布置,那些管道应单独布置,例如,高压管道应独立布置、电力、给水、通信管道可集中布置等,而通信电缆与高压电缆应布置在管廊的两侧等,考虑到管道的安全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避免热力管道向封闭式电缆通道内布置,而且管道外侧与管廊内侧的净距离应控制在0.8米以上。
三、城市综合管廊土建的设计标准
我国相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如图1所示),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使用年限应该在100年以上,以此保证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其街否的安全等级和防水设计等级应在二级以上,构建的裂缝控制等级应该在三级以上,除此之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保证土建结构的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在1.05以上,任何设计标准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均会影响城市综合管廊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对城市管道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所以相关指标既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落实,又要作为施工质量检修人员的监督依据,当发现任何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都应责令设计单位整改,保证设计效果。
四、城市综合管廊附属工程的设计
(一)消防系统。城市综合管廊内布置的管道形式多样,其中电力管线、高压管线在发生破损的情况下等均可能导致城市综合管廊发生火灾,所以在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消防系统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杜绝将可燃材料应用在城市综合管廊的承重结构和防火墙结构、内部装饰、处嵌缝结构中,使用的不可燃材料的耐火极限应在3个小时以上;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进行间距在200米以下的分区,不同分区之间要建立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结构,以此保证即使城市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火灾的影响范围也在可控的范围内。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要合理的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以此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实践证明卤代烷灭火对地下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避免应用此灭火方式。
(二)供电照明系统。由于城市综合管廊要满足监控、维修等需要,所以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要具有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应急照明、消防、监控系统二级负荷供电的需要,现阶段应用的低压配电系统通常使用交流220/30伏的三相四线系统,将阻燃电缆广泛应用于除消防设备以外的设备供电中,而防火门和管廊的出入口要配置高度在1米以上,间距在20米以内的标志灯,为满足管道或设备维修的需要,设计的插座容量、间距、安装高度应分别在15千瓦以上、60米以下和0.5米以下。
(三)通风系统。保证城市综合管廊通风是提升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通常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结合应用,在此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报警系统启动的情况下排烟防火阀应自动进入关闭的状态,以此保证火灾范围不会进一步扩大,而在城市综合管廊内部温度在40度以上,或人工进行设备检修的情况下,排烟防火阀应可自动或人工调整为启动的状态,以此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和维修人员的安全,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通风口和内部的风速分别在每秒钟5米和1.5米以下、自动换气间隔在半小时以内。
(四)其他系统。除上述系统外,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还需要对排水系统、通信系统、警示系统等进行设计,具体设计要结合实际需要和城市综合管廊所处区域条件进行。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综合管廊建设对优化城市地下管线布置,提升地下管线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设计阶段有意识的提升设计水平,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