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市。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佐治亚大学进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研究,对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著作有《角色理论研究》《差生教育》《校园文化导论》等。
最近一段时间,各类媒体频频报道中学生自杀、自残、伤人事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尤其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们为什么自感不幸福?是心理教育缺失还是学业压力太大?学校教育应该有哪些改进?家长应该做怎样的反省?带着这些沉重的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俞国良先生。
孩子为什么“不幸福”
记者(以下简称记):本刊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觉不快乐、不幸福,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被作业、考试、培训班占据了,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成功的标志就是考出高分,拿到好名次。请问,这是正常的教育吗?教育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俞国良(以下简称俞):我也经常听到中学生“现在当孩子容易吗”之类的怨言。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堪忍受培优班的折磨,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作为教育工作者和一个父亲,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仿佛被蜇了一下。我不断地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孩子衣食无忧,学习条件良好,为什么不快乐、不幸福呢?我想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出现了偏差。一般人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考试,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实际上,这是对教育的误解。按照《说文》的解释,“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是“养于使作善也”。显然,教育是感化、引导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社会成员。总而言之,教育即生活。对孩子来说,理想教育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我想,这应该是对学校教育最终目标的大众化诠释。
所谓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所谓幸福,不仅是快乐的情感体验,也是自我心理潜能的优化,是良好心态、宁静心灵的和谐统一。健康且幸福地生活着,这是一种极致的生命境界。遗憾的是,我们对教育的误解,阻碍了孩子迈向幸福之路的脚步。
记: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
俞: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成长于这个大变革时代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有焦虑不安、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将近十分之一的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四分之一左右,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记: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成长的意义何在?
俞:我曾说过,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中幸福生活的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内在根据,也是个体适应环境和发挥潜能的物质精神基础。社会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晴雨表。心理健康,不仅在于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是针对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品德修养。总之,心理健康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时机不可错过
记:您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面临多种心理危机的关键期。”请问,人的心理成长,阶段性真的有那么强吗?
俞:是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成长任务,错过了某个发展关键期,就很难进行弥补和挽救了。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期,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两个阶段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为幸福人生打下基础。可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与理想追求建立联系,尽可能地规划未来人生,使他们感悟生命、感恩生活,明白自己的任务不仅是学习、考试、做作业,而是要创造性地解决生命、生活、生涯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生。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幼儿期(3~6岁)抓起,我认为7~18岁这个年龄段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半成人的学习期,孩子会出现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多种心理危机多发期,大多数父母也是在孩子的这个时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压力。
记:“多种心理危机”主要指的是什么?
俞:多种心理危机包括心理成长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心理变态问题。7~18岁这个时期,孩子独特的个性正在形成,对人对事都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处处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渴望摆脱父母的庇护而独立行动,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表现为倔强、逆反、不服从、情绪激动、易发脾气等,这些都属于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多种心理危机表现最明显的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如行为问题、品行障碍和学习困难等。社会上称这样的孩子为“问题学生”,学者们则称之为“异质群体”。正是因为“问题学生”作为一个“异类”,受到的消极评价较多,所以,更易受到忽视或拒绝,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一段时间,各类媒体频频报道中学生自杀、自残、伤人事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尤其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们为什么自感不幸福?是心理教育缺失还是学业压力太大?学校教育应该有哪些改进?家长应该做怎样的反省?带着这些沉重的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俞国良先生。
孩子为什么“不幸福”
记者(以下简称记):本刊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觉不快乐、不幸福,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被作业、考试、培训班占据了,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成功的标志就是考出高分,拿到好名次。请问,这是正常的教育吗?教育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俞国良(以下简称俞):我也经常听到中学生“现在当孩子容易吗”之类的怨言。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堪忍受培优班的折磨,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作为教育工作者和一个父亲,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仿佛被蜇了一下。我不断地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孩子衣食无忧,学习条件良好,为什么不快乐、不幸福呢?我想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出现了偏差。一般人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考试,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实际上,这是对教育的误解。按照《说文》的解释,“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是“养于使作善也”。显然,教育是感化、引导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社会成员。总而言之,教育即生活。对孩子来说,理想教育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我想,这应该是对学校教育最终目标的大众化诠释。
所谓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所谓幸福,不仅是快乐的情感体验,也是自我心理潜能的优化,是良好心态、宁静心灵的和谐统一。健康且幸福地生活着,这是一种极致的生命境界。遗憾的是,我们对教育的误解,阻碍了孩子迈向幸福之路的脚步。
记: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究竟如何?
俞: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成长于这个大变革时代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有焦虑不安、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将近十分之一的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四分之一左右,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记: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成长的意义何在?
俞:我曾说过,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中幸福生活的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的内在根据,也是个体适应环境和发挥潜能的物质精神基础。社会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晴雨表。心理健康,不仅在于预防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是针对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适应学校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品德修养。总之,心理健康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时机不可错过
记:您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面临多种心理危机的关键期。”请问,人的心理成长,阶段性真的有那么强吗?
俞:是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成长任务,错过了某个发展关键期,就很难进行弥补和挽救了。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奠基期,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两个阶段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为幸福人生打下基础。可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与理想追求建立联系,尽可能地规划未来人生,使他们感悟生命、感恩生活,明白自己的任务不仅是学习、考试、做作业,而是要创造性地解决生命、生活、生涯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生。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幼儿期(3~6岁)抓起,我认为7~18岁这个年龄段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半成人的学习期,孩子会出现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多种心理危机多发期,大多数父母也是在孩子的这个时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压力。
记:“多种心理危机”主要指的是什么?
俞:多种心理危机包括心理成长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心理变态问题。7~18岁这个时期,孩子独特的个性正在形成,对人对事都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处处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渴望摆脱父母的庇护而独立行动,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表现为倔强、逆反、不服从、情绪激动、易发脾气等,这些都属于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多种心理危机表现最明显的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如行为问题、品行障碍和学习困难等。社会上称这样的孩子为“问题学生”,学者们则称之为“异质群体”。正是因为“问题学生”作为一个“异类”,受到的消极评价较多,所以,更易受到忽视或拒绝,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