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秋日的午后,打开紧闭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纸张、公交车照片和堆砌的书籍、文件,房间不大,却盛满各种各样的收藏,有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彩色的、黑白的;还有显露的、尘封的……
跨过满眼的丰盛,记者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筹建负责人侯翔进行了对话。
他告诉记者,“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你们给我做下去!”当年建设部的一句话,让他在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道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几年。
记者:您为什么萌生出建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想法?您的初衷是什么?
侯翔:我国公交事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东西,我想把这些东西推出来,以展示中国民族公交客运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1977年参军,1980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后到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作,在跟国外的交流中,我发现当时我们没有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在逐步收集资料、积累经验的情况下,我们逐渐产生了建造中国公交文化事业基地的想法。
另外,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间生产的公交客车还都在很多城市的公交线上运行,还没有报废,这就给我们建造博物馆提供了可考的现存证据。
记者:为此,您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侯翔:我们的收集活动从1980年4月份开始,主要有照片、车模,也包括我们搜集的各个公交公司的一些画册。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争取每类车找两辆作为历史存证,因此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包括各个省,比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等这些大城市生产的一些车的照片。我们搜集的这些照片现在好多公交公司的资料室、档案室都没有了。
这些资料主要是上个世纪50年代和建国以前在中国国内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城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城市公共汽车、还包括一部分旅游客车、城市地下铁道、索道和缆车等。
我搜集的资料照片比网络上的要详细,详细到每辆车的技术参数、外型、车到过哪些城市以及车的数量,所有这些我们都做过统计。当然,没有这些东西,建造博物馆就没有说服力。
以北京市第一辆车为例,当时我们记下了设计人员的名字,包括这款车从哪年到哪年生产多少辆,全国有多少辆这样的车,车辆编号是多少,车到过哪些城市,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为此,我们曾和当事人见过很多次面。
记者:那您觉得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价值体现在哪?意义何在?
侯翔:我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1985年时任副总理的李鹏在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1992年吴邦国在考察上海公交时也提写了下面的字:行万里路,暖众人心。说明我们国家领导人当年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在关心公交事业的发展。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集大成者,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建设因此也势在必行。我就是想建一个我们中国自己的公交文化交流基地。外国人来和我们交流,需要一个交流场所,我们不能空口白牙给人家介绍我们的公交历史,我们要拿出证据才能跟国外交流!
比如说,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中国第一辆双铰接式公共汽车、北京第一辆燃气汽车、成都客车厂改制的第一辆双层客车,还有从德国西门子找的世界上第一辆无轨电车等。你不从我这里找就很难。
我当时想,中国再过几十年如果还没人做这个事,这些东西可能就彻底消逝了。我们跟国外的区别就在于,国外从建立之初就有公交文化意识,而我们没有。
记者:您说“在中国做这个事情非常难”,“难”在哪里?
侯翔:过去,很多企业对这件事情不理解,他们会说你做这个根本就没用,至少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也明白,鉴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要建立一个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根本不可能。从资金、从社会条件、从大的环境角度考虑都不现实。
但是,直到今天,社会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早就提出过建馆的想法,但没有人响应,很多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有些人虽然认为做这件事情有意义,但他们怀疑就凭几张照片怎么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现在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曾经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要创办博物馆的想法,目的就是希望所有关心这行的人能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算起来,从萌生这个想法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直到今天还是我一个人在做。我现在已经快50岁了,也有一种要做好这件事的紧迫感。
记者:这么多年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坚持做这件事?
侯翔:当年,建设部一位领导说过一句话: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你们给我做下去。在这二三十个年头里,就是这句话,支撑着我走到今天。
当时我对公共交通不了解,对这个行业也没兴趣,但是我想这么多年把这些东西都积累下来了,出于一种责任我也要坚持不懈。
并且,这些东西离开我就是一堆废纸,里面好多细节的东西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写出来,没有人知道它的意义。
你要明白,这些资料来之不易。资料里的很多厂家现在都没有了,像上海拖车厂、沈阳电车公司的客车制造厂现在都荡然无存。现存的照片都是当年直接从厂家拿到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从来没有人重视过你的资料吗?
侯翔:曾经有一个英国无轨电车杂志,想把我收集的所有资料都买去,我没有同意。钱是好东西,但这些资料毕竟属于中国,不完全属于我个人。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如果它能有一个很好的归宿,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您现在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侯翔: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让社会知道还有人在做这件事。我不是巴士迷,也不是爱好者,就是实实在在地在这个行业整理公交文化,一直坚持到今天。
视窗:
有人讥他是堂吉诃德,有人誉他为孤胆英雄,但在侯翔执着的追求面前,任何毁誉都似乎微不足道。他立志要做中国公交文化首倡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国近百年的公共交通文化用史料的形式保留下来,给后来人一份永恒的记忆。
侯翔简历
1980年4月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科员
1982年9月-1984年12月 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城市客车城建设备联营公司技术部
1983年9月 《中国城市客车工业史》编辑部编辑
1983年10月-1987年12月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电汽交通》学组委员;《城市电汽交通》杂志副主编,摄影记者
1984年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客车装配学组委员秘书 、城市电器交通学组委员
1984年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会刊《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特约编辑、特约通讯员
1985年-1995年 国家建设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客车科研室主任
2007年8月至今 《中国客车》编辑部编辑
1986年至今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总筹建负责人
跨过满眼的丰盛,记者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筹建负责人侯翔进行了对话。
他告诉记者,“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你们给我做下去!”当年建设部的一句话,让他在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道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几年。
记者:您为什么萌生出建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想法?您的初衷是什么?
侯翔:我国公交事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东西,我想把这些东西推出来,以展示中国民族公交客运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1977年参军,1980年从部队复员回来后到当时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作,在跟国外的交流中,我发现当时我们没有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在逐步收集资料、积累经验的情况下,我们逐渐产生了建造中国公交文化事业基地的想法。
另外,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间生产的公交客车还都在很多城市的公交线上运行,还没有报废,这就给我们建造博物馆提供了可考的现存证据。
记者:为此,您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侯翔:我们的收集活动从1980年4月份开始,主要有照片、车模,也包括我们搜集的各个公交公司的一些画册。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争取每类车找两辆作为历史存证,因此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包括各个省,比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等这些大城市生产的一些车的照片。我们搜集的这些照片现在好多公交公司的资料室、档案室都没有了。
这些资料主要是上个世纪50年代和建国以前在中国国内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城市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城市公共汽车、还包括一部分旅游客车、城市地下铁道、索道和缆车等。
我搜集的资料照片比网络上的要详细,详细到每辆车的技术参数、外型、车到过哪些城市以及车的数量,所有这些我们都做过统计。当然,没有这些东西,建造博物馆就没有说服力。
以北京市第一辆车为例,当时我们记下了设计人员的名字,包括这款车从哪年到哪年生产多少辆,全国有多少辆这样的车,车辆编号是多少,车到过哪些城市,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为此,我们曾和当事人见过很多次面。
记者:那您觉得筹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价值体现在哪?意义何在?
侯翔:我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1985年时任副总理的李鹏在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1992年吴邦国在考察上海公交时也提写了下面的字:行万里路,暖众人心。说明我们国家领导人当年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在关心公交事业的发展。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集大成者,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的建设因此也势在必行。我就是想建一个我们中国自己的公交文化交流基地。外国人来和我们交流,需要一个交流场所,我们不能空口白牙给人家介绍我们的公交历史,我们要拿出证据才能跟国外交流!
比如说,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中国第一辆双铰接式公共汽车、北京第一辆燃气汽车、成都客车厂改制的第一辆双层客车,还有从德国西门子找的世界上第一辆无轨电车等。你不从我这里找就很难。
我当时想,中国再过几十年如果还没人做这个事,这些东西可能就彻底消逝了。我们跟国外的区别就在于,国外从建立之初就有公交文化意识,而我们没有。
记者:您说“在中国做这个事情非常难”,“难”在哪里?
侯翔:过去,很多企业对这件事情不理解,他们会说你做这个根本就没用,至少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也明白,鉴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要建立一个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根本不可能。从资金、从社会条件、从大的环境角度考虑都不现实。
但是,直到今天,社会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早就提出过建馆的想法,但没有人响应,很多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有些人虽然认为做这件事情有意义,但他们怀疑就凭几张照片怎么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现在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曾经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要创办博物馆的想法,目的就是希望所有关心这行的人能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算起来,从萌生这个想法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直到今天还是我一个人在做。我现在已经快50岁了,也有一种要做好这件事的紧迫感。
记者:这么多年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坚持做这件事?
侯翔:当年,建设部一位领导说过一句话:公共交通的科技归口包括资料、信息、情报这些东西,你们给我做下去。在这二三十个年头里,就是这句话,支撑着我走到今天。
当时我对公共交通不了解,对这个行业也没兴趣,但是我想这么多年把这些东西都积累下来了,出于一种责任我也要坚持不懈。
并且,这些东西离开我就是一堆废纸,里面好多细节的东西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写出来,没有人知道它的意义。
你要明白,这些资料来之不易。资料里的很多厂家现在都没有了,像上海拖车厂、沈阳电车公司的客车制造厂现在都荡然无存。现存的照片都是当年直接从厂家拿到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从来没有人重视过你的资料吗?
侯翔:曾经有一个英国无轨电车杂志,想把我收集的所有资料都买去,我没有同意。钱是好东西,但这些资料毕竟属于中国,不完全属于我个人。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如果它能有一个很好的归宿,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您现在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侯翔: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让社会知道还有人在做这件事。我不是巴士迷,也不是爱好者,就是实实在在地在这个行业整理公交文化,一直坚持到今天。
视窗:
有人讥他是堂吉诃德,有人誉他为孤胆英雄,但在侯翔执着的追求面前,任何毁誉都似乎微不足道。他立志要做中国公交文化首倡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国近百年的公共交通文化用史料的形式保留下来,给后来人一份永恒的记忆。
侯翔简历
1980年4月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科员
1982年9月-1984年12月 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城市客车城建设备联营公司技术部
1983年9月 《中国城市客车工业史》编辑部编辑
1983年10月-1987年12月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电汽交通》学组委员;《城市电汽交通》杂志副主编,摄影记者
1984年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城市客车装配学组委员秘书 、城市电器交通学组委员
1984年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术委员会会刊《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特约编辑、特约通讯员
1985年-1995年 国家建设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客车科研室主任
2007年8月至今 《中国客车》编辑部编辑
1986年至今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博物馆总筹建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