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相互碰撞、探讨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课前没有预料的“意外”。教师如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处理这些“意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处理不好,让课堂逊色;处理得好,令课堂生辉。笔者曾听到一堂教者巧妙利用“意外”,激化“意外”,化“意外”为精彩的公开课,最终使课堂大放异彩,赢得满堂喝彩。
【教学片段】
师:你眼中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的人。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了个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生:范进受到胡屠户的辱骂,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他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开始的“岳父”转为后来的“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种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
(此言一出,教室里出现一片躁动声)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的执著吗?
生: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科举,一直考到五十多岁,考了三十多年,虽然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不言放弃,这能体现他的执著。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那么范进是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我们该怎么理解他的这种执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待会儿再全班一起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下面我们交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范进的行为不能说是执著。他坚持考了三十年的目的是升官发财,这其实恰恰说明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热衷功名。
生:我觉得范进是个执著的人。在没有经济来源,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在岳父胡屠夫辱骂的情况下,他坚持参加考试,难道不能说明他执著吗?
生:范进在没有经济来源、母亲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没有想到赚钱救母,只是想到科举考试,这能算是执著吗?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
生:范进他只会读书,不会赚钱,文章中写他卖鸡的情节就可以说明这点。而在当时,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科举考试,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并不能说是执著,只能说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造成的。
……
师:范进几十年如一日地参加科举考试,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理解为执著,但从范进坚持参考的目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是为了表现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毒害。再说范进耗尽一生的心血去参加科举考试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我也认为范进的行为不能理解为执著。刚才有同学也说了,“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这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常说的这么一句话:放弃也是一种美,人生更应该要懂得取舍!当然,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懂得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时代背景,立足课文来进行分析,这样才不会出现误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加以注意。
【赏析】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著名教授叶澜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这堂课就出现了一次“意外”,教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巧妙地把“意外”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学生正进行精彩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的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躁动。面对这种“意外”,教者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简单否定,而是把问题当作“绣球”再抛给学生探讨,构建新的对话,把他们引向美妙的探索航程,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和活力。最后,通过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逐渐得到了统一,后面教师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收获到了更多的、预料不到的精彩!(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教学片段】
师:你眼中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的人。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了个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生:范进受到胡屠户的辱骂,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他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开始的“岳父”转为后来的“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种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生: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
(此言一出,教室里出现一片躁动声)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的执著吗?
生: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科举,一直考到五十多岁,考了三十多年,虽然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不言放弃,这能体现他的执著。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那么范进是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我们该怎么理解他的这种执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待会儿再全班一起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下面我们交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生:我觉得范进的行为不能说是执著。他坚持考了三十年的目的是升官发财,这其实恰恰说明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热衷功名。
生:我觉得范进是个执著的人。在没有经济来源,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在岳父胡屠夫辱骂的情况下,他坚持参加考试,难道不能说明他执著吗?
生:范进在没有经济来源、母亲快要饿死的情况下,没有想到赚钱救母,只是想到科举考试,这能算是执著吗?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
生:范进他只会读书,不会赚钱,文章中写他卖鸡的情节就可以说明这点。而在当时,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科举考试,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并不能说是执著,只能说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造成的。
……
师:范进几十年如一日地参加科举考试,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理解为执著,但从范进坚持参考的目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是为了表现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毒害。再说范进耗尽一生的心血去参加科举考试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我也认为范进的行为不能理解为执著。刚才有同学也说了,“即使说算是执著,这种执著要了有何用”,这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常说的这么一句话:放弃也是一种美,人生更应该要懂得取舍!当然,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懂得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时代背景,立足课文来进行分析,这样才不会出现误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加以注意。
【赏析】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著名教授叶澜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这堂课就出现了一次“意外”,教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巧妙地把“意外”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学生正进行精彩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我觉得范进是一个执著的人”的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躁动。面对这种“意外”,教者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简单否定,而是把问题当作“绣球”再抛给学生探讨,构建新的对话,把他们引向美妙的探索航程,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和活力。最后,通过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学生的认识在交流中逐渐得到了统一,后面教师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收获到了更多的、预料不到的精彩!(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