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新设的阅读材料——“生活—物理—社会”足见编写者的匠心。教学中只有充分了解编写者的意图,明确其教学功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新教材中“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功能和使用策略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功能
1.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物理—社会”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学史料、联系实际的知识或深化与拓展,阐述一些物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使教材内容得以铺垫和延伸,突破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具有开放性,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以阅读材料这样具有弹性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例如,“能源的分类”阅读内容的取材,不仅诠释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意义,同时还指明了新能源研究和开发方向。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生活—物理—社会”选编的内容大多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很强,文字简练生动,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信息,通过自我思维、对比、联想提出问题,并与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体会到自学的成就和乐趣。
3.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素材。
“中国人实现飞天梦”,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经历了三十多年,说明了人类对航天事业的追求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地发展。热机的发展历程,从17世纪末法国工程师巴本制成第一台带活塞的蒸汽机,1705年纽可门及其助手卡利发明了大气式蒸汽机,1764年英国人瓦特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改进,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1782年前后,瓦特将机器进一步改进,并于18世纪末将曲柄连杆机构用在蒸汽机上,到20世纪初蒸汽机被广泛用于电站、工厂、机车和船舶中,整整经历了三个世纪!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运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都体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些生动的物理学史料,无不印证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推崇的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认识了科学成果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还了解了科学家献身事业的工作经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4.接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物理—社会”大量介绍了物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应用意识。例如,“超导现象及其应用”中,介绍了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大海中蕴含的机械能”介绍了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形状和前景;利用微波技术制作的微波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废干电池污染与安全处理”增加了环保方面的知识。
二、“生活—物理—社会”的使用策略
1.加强指导。
新教材中大部分“生活—物理—社会”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本身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但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结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材料的意图、功能,以及学生的状况适时地指导,如布置阅读作业,提出阅读思考,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讨论,解答阅读疑问,以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发展的状态。
2.重视反馈。
阅读反馈是提高学生阅读成效的必要措施。教师可以根据材料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以提问、竞答或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产生愉悦的阅读心理。此外,教师应根据材料编撰一些难度适宜,并具有生活、社会、科技气息的试题(特别是信息题),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与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
如何将部分材料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应深入挖掘材料的内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例如,“蒸发现象”的教学设计中,在学生感知了蒸发现象及其特点、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蒸发现象后,可让学生阅读“火洲里的坎儿井”并探讨其科学性,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从而能够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于是,求知欲望高涨。
4.从“生活—物理—社会”中寻找切入点,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其主要特征是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课题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物理—社会”正是在丰富的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教师要善于根据材料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当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有趣的人体尺度”中就可以提炼出一些课题,“拳头的周长与脚底长度有何关系?”“人体的脚长与身高有何关系?”“人体的身高与头长有何关系?”在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感受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真谛。
一、“生活—物理—社会”的教学功能
1.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活—物理—社会”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学史料、联系实际的知识或深化与拓展,阐述一些物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使教材内容得以铺垫和延伸,突破了教材内容的孤立与局限,具有开放性,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以阅读材料这样具有弹性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例如,“能源的分类”阅读内容的取材,不仅诠释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意义,同时还指明了新能源研究和开发方向。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生活—物理—社会”选编的内容大多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很强,文字简练生动,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信息,通过自我思维、对比、联想提出问题,并与原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体会到自学的成就和乐趣。
3.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素材。
“中国人实现飞天梦”,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经历了三十多年,说明了人类对航天事业的追求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地发展。热机的发展历程,从17世纪末法国工程师巴本制成第一台带活塞的蒸汽机,1705年纽可门及其助手卡利发明了大气式蒸汽机,1764年英国人瓦特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改进,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1782年前后,瓦特将机器进一步改进,并于18世纪末将曲柄连杆机构用在蒸汽机上,到20世纪初蒸汽机被广泛用于电站、工厂、机车和船舶中,整整经历了三个世纪!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运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都体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些生动的物理学史料,无不印证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推崇的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认识了科学成果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还了解了科学家献身事业的工作经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4.接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物理—社会”大量介绍了物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应用意识。例如,“超导现象及其应用”中,介绍了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大海中蕴含的机械能”介绍了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形状和前景;利用微波技术制作的微波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废干电池污染与安全处理”增加了环保方面的知识。
二、“生活—物理—社会”的使用策略
1.加强指导。
新教材中大部分“生活—物理—社会”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本身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获得知识、结论和方法。但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结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材料的意图、功能,以及学生的状况适时地指导,如布置阅读作业,提出阅读思考,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讨论,解答阅读疑问,以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发展的状态。
2.重视反馈。
阅读反馈是提高学生阅读成效的必要措施。教师可以根据材料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以提问、竞答或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产生愉悦的阅读心理。此外,教师应根据材料编撰一些难度适宜,并具有生活、社会、科技气息的试题(特别是信息题),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与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合。
如何将部分材料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应深入挖掘材料的内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例如,“蒸发现象”的教学设计中,在学生感知了蒸发现象及其特点、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蒸发现象后,可让学生阅读“火洲里的坎儿井”并探讨其科学性,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从而能够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于是,求知欲望高涨。
4.从“生活—物理—社会”中寻找切入点,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其主要特征是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课题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物理—社会”正是在丰富的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教师要善于根据材料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当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有趣的人体尺度”中就可以提炼出一些课题,“拳头的周长与脚底长度有何关系?”“人体的脚长与身高有何关系?”“人体的身高与头长有何关系?”在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感受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