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的显著成果是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脚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有一定教研能力、愿意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应有机智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及时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就业为导向,走“特色发展”道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有良好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与定位
从国家政策来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各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势头正猛,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到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增设学前教育专业,虽然目前学龄前儿童教育尚未纳入国民义务教育序列,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已凸显,各级各类院校看重其未来发展潜力,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投入,以期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对专业发展目标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位,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并在学前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专业发展目标和定位是搞好专业建设并使之进入良性循环快车道的前提,首先必须了解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度之间的关系、与地方經济发展的紧密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度。了解市场、紧跟市场、服务市场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立足之本。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江西省共有幼儿园(所)10700多所,在园幼儿15万余人,但大多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保教质量相对滞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0.44%,提高全省幼儿教师素质迫在眉睫。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针对社会需求,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目标与定位是:立足本地区,面向周边省市,在巩固本地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较先进较完备的实验实训系统,产生若干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编撰若干较高水平的校本教材,为国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以就业为导向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和依据,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备大专学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一方面深入用人单位调查访问,掌握大量第一手问卷资料,同时积极调整思路,找准方向,合理定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调研,笔者了解到,社会在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品德高尚、热爱幼教事业,文化基础扎实、艺术素养较高,有先进幼教理念、扎实的保教能力、较强科研水平,有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人才培养规格的细化和分解。当前我国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研究不多,主要是以“教师素质”或“教师能力”的研究形态出现的,有关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研究散见于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描述中,构成了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标准上。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为学院和大学的学前教育计划制定了专业准备标准,规定了早教专业人员在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应知应会的内容。标准规定了与不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能和知识,同时提出了各个水平的共同价值和主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领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鼓励多证书,使毕业生双证率达100%。
我们相信,有国家政策的引领,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只要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目标,经过积极追求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与定位
从国家政策来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各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势头正猛,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到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增设学前教育专业,虽然目前学龄前儿童教育尚未纳入国民义务教育序列,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已凸显,各级各类院校看重其未来发展潜力,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投入,以期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对专业发展目标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位,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并在学前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专业发展目标和定位是搞好专业建设并使之进入良性循环快车道的前提,首先必须了解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度之间的关系、与地方經济发展的紧密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度。了解市场、紧跟市场、服务市场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立足之本。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江西省共有幼儿园(所)10700多所,在园幼儿15万余人,但大多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保教质量相对滞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0.44%,提高全省幼儿教师素质迫在眉睫。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针对社会需求,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目标与定位是:立足本地区,面向周边省市,在巩固本地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较先进较完备的实验实训系统,产生若干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编撰若干较高水平的校本教材,为国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以就业为导向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和依据,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备大专学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一方面深入用人单位调查访问,掌握大量第一手问卷资料,同时积极调整思路,找准方向,合理定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调研,笔者了解到,社会在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品德高尚、热爱幼教事业,文化基础扎实、艺术素养较高,有先进幼教理念、扎实的保教能力、较强科研水平,有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人才培养规格的细化和分解。当前我国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专门研究不多,主要是以“教师素质”或“教师能力”的研究形态出现的,有关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研究散见于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描述中,构成了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标准上。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为学院和大学的学前教育计划制定了专业准备标准,规定了早教专业人员在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应知应会的内容。标准规定了与不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能和知识,同时提出了各个水平的共同价值和主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领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鼓励多证书,使毕业生双证率达100%。
我们相信,有国家政策的引领,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只要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目标,经过积极追求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