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插画》课程作为独立学院艺术系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是独立学院基础课程主体。从独立学院艺术系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商业插画》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独立策划、设计、绘画各类作品并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该课程是集成造型、色彩、构图、肖像、人体解剖等基础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关键词:商业插画;认知结构;知识迁移
《商业插画》课程作为独立学院艺术系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是独立学院基础课程主体。从独立学院艺术系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商业插画》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独立策划、设计、绘画各类作品并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该课程是集成造型、色彩、构图、肖像、人体解剖等基础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笔者所在院系对《商业插画》课程时长设定通常采用36~72学时分四周来完成该课程教学,由于该课是软件技术应用类核心课程,性质设定为必修课。《商业插画》课以主题类插画创作为主,采用数字创作软件辅助设计的手段,围绕painter软件进行软件辅助设计教学,配合基础能力训练和色彩训练,力图使学生掌握数字创作手段及数位板应用技巧,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准备。《商业插画》课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课程,在艺术创作中引入数字技术,学生以不同媒体手段表现艺术作品,能够在课程教学中积累新的创作体验,同时painter软件对于各种绘画风格及各传统画种、工具、手法的模拟很丰富,学生能够借助软件教学深入了解多种艺术手段,意味着能够和其他基础课程相贯通,形成系统化的教学。
《商业插画》课程的综合性和新鲜的数字创作体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热情,但测量教学成效的标准不仅仅停留于此,还在于能否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长期观察与探索,逐步发现了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过程当中的一些有效解决方案,缩短学生日常学习与工作岗位的距离。
(1)引入商业案例连接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典型的商业案例使教学内容和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对商业案例的了解分析过程当中,在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技能技法进行知识迁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既说出了教学的目的,又说出了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方法滞后就产生了自主获取新知、寻求发展的重要性,可见在教学中有抓住已有知识技能与未来职业发展的连接点至关重要。《商业插画》与传统绘画有着相同的创作过程和思维过程,这意味着该课程本身培养模式都是围绕由传统创作过渡到数字创作最终进入应用技术实践这一主线的。笔者在课程设计中,将商业案例细分为若干阶段,使商业案例符合每一阶段教学进度的使用,此外,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关系,案例设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避免一些较为重复的程序操作,能够体现阶段教学内容的应用,又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使案例集中体现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系统原理。案例教学较口述及文字描述更加能够增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行为,增进学生的自我引导,增进潜在学习动机,增强知识迁移,使学生学以致用。
(2)引入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职业培养的核心是教学与评价系统及资格认证制度的融通,《商业插画》课程开发亦然。在课程中引入校外力量,与企业和其他培训机构进行真正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在独立院校以职业、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课程中整合职业教育及行业企业在人才评价方面的资源更是搭起校企合作长效平台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帮助专业教学建立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课堂实训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对职业教育及企业的人才培养及评价方面的引入,能够逐步形成针对教学效果、学习活动的系统、明确、稳定的评价体系,不仅对专业课程开发、学生实训、企业生产三者进行有效的融通,未来将会形成基于艺术类教育的专业特点更加开放的企业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3)建立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优秀的作业展览能使学生们展示自身原创插画设计的创意点,促进学生间从交流中获得新的灵感,提高兴趣,营造浓厚艺术氛围,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短处,启发未来学习的规划,产生积极导向作用。拿笔者所在学院来说,课程汇报展有效结合学院的教学展示空间如展厅、走廊等,配合教学及时进行课程成果汇报展览,产生辐射效应,对学生及教员的积极性、参与性、创新性带动很大。此外,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增加了竞争意识,提高其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参加各类大赛的频率逐步增加,获奖的概率上升,成果将以点及面的,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将对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以上是笔者在独立学院艺术系执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商业插画》课程是学生思维表达的工具,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发挥着连接传统创作数字创作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才能使其真正价值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李小梅,屈琼斐.中国独立学院调查报告[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殷善兵.对政治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思考(1)[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73-177.
作者简介:孟楠(1982—),男,天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设计。
关键词:商业插画;认知结构;知识迁移
《商业插画》课程作为独立学院艺术系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是独立学院基础课程主体。从独立学院艺术系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商业插画》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独立策划、设计、绘画各类作品并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该课程是集成造型、色彩、构图、肖像、人体解剖等基础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笔者所在院系对《商业插画》课程时长设定通常采用36~72学时分四周来完成该课程教学,由于该课是软件技术应用类核心课程,性质设定为必修课。《商业插画》课以主题类插画创作为主,采用数字创作软件辅助设计的手段,围绕painter软件进行软件辅助设计教学,配合基础能力训练和色彩训练,力图使学生掌握数字创作手段及数位板应用技巧,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准备。《商业插画》课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课程,在艺术创作中引入数字技术,学生以不同媒体手段表现艺术作品,能够在课程教学中积累新的创作体验,同时painter软件对于各种绘画风格及各传统画种、工具、手法的模拟很丰富,学生能够借助软件教学深入了解多种艺术手段,意味着能够和其他基础课程相贯通,形成系统化的教学。
《商业插画》课程的综合性和新鲜的数字创作体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热情,但测量教学成效的标准不仅仅停留于此,还在于能否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长期观察与探索,逐步发现了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过程当中的一些有效解决方案,缩短学生日常学习与工作岗位的距离。
(1)引入商业案例连接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典型的商业案例使教学内容和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对商业案例的了解分析过程当中,在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技能技法进行知识迁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既说出了教学的目的,又说出了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方法滞后就产生了自主获取新知、寻求发展的重要性,可见在教学中有抓住已有知识技能与未来职业发展的连接点至关重要。《商业插画》与传统绘画有着相同的创作过程和思维过程,这意味着该课程本身培养模式都是围绕由传统创作过渡到数字创作最终进入应用技术实践这一主线的。笔者在课程设计中,将商业案例细分为若干阶段,使商业案例符合每一阶段教学进度的使用,此外,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关系,案例设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避免一些较为重复的程序操作,能够体现阶段教学内容的应用,又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使案例集中体现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系统原理。案例教学较口述及文字描述更加能够增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行为,增进学生的自我引导,增进潜在学习动机,增强知识迁移,使学生学以致用。
(2)引入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职业培养的核心是教学与评价系统及资格认证制度的融通,《商业插画》课程开发亦然。在课程中引入校外力量,与企业和其他培训机构进行真正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在独立院校以职业、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课程中整合职业教育及行业企业在人才评价方面的资源更是搭起校企合作长效平台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帮助专业教学建立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课堂实训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对职业教育及企业的人才培养及评价方面的引入,能够逐步形成针对教学效果、学习活动的系统、明确、稳定的评价体系,不仅对专业课程开发、学生实训、企业生产三者进行有效的融通,未来将会形成基于艺术类教育的专业特点更加开放的企业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3)建立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优秀的作业展览能使学生们展示自身原创插画设计的创意点,促进学生间从交流中获得新的灵感,提高兴趣,营造浓厚艺术氛围,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短处,启发未来学习的规划,产生积极导向作用。拿笔者所在学院来说,课程汇报展有效结合学院的教学展示空间如展厅、走廊等,配合教学及时进行课程成果汇报展览,产生辐射效应,对学生及教员的积极性、参与性、创新性带动很大。此外,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增加了竞争意识,提高其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参加各类大赛的频率逐步增加,获奖的概率上升,成果将以点及面的,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将对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以上是笔者在独立学院艺术系执教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商业插画》课程是学生思维表达的工具,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发挥着连接传统创作数字创作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才能使其真正价值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李小梅,屈琼斐.中国独立学院调查报告[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殷善兵.对政治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思考(1)[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73-177.
作者简介:孟楠(1982—),男,天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