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旅游的外延也在不断在扩充。人们越来越把旅游作为一种生命体验和生活方式区体验。而旅游业又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阳光产业。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开放发展、深化交流合作重要内容。重庆的旅游产业与国内国际其他的知名旅游地区和城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存在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各部门协作意识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加强;全域旅游;对策建议
为更好地做好全域旅游,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引导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应发挥政府在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的支持和主导作用,政府适当的政策选择和制定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使旅游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政府从旅游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引导和支持、加强区域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对旅游产业进行规划指导和服务。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其他资源一样需要科学的政策指导,旅游资源的保护既包括對自然资源的保护也包括对人文资源的保护。重点发展有特色的项目并注重保护环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的项目出现。
政府应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好”,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完善旅游规划,做好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提升旅游规划实施效果,着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二、加强旅游城市文化历史特色建设
文化是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对各旅游城市而言,文化、历史和艺术要素作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对突出城市旅游特色、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利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重庆的巴渝文化(以巴剧、渝剧、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川江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庆方言等为代表)、红岩精神、陪都文化等。文化具有隐性的特点,需要将其转化为有形符号进行展示,才能为人所感知并传播。如黔江打造成重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大观园、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黔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人文资源,已成功打造中国首个土家生态博物馆,民族歌舞《云上太阳》《濯水谣》走出国门;如铜梁区以诗意栖居、人居典范为目标,大力推进文旅、体旅深度融合,将龙文化精细融入到城市风貌、建筑、园林、雕塑、工艺产品、设施等各方面,营造浓厚的“龙乡”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性格,保护农耕文化,坚持以最小的投入、做最小的改动、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取得最好的效果,让每一个景观、村庄都有根有魂,让每一个游客都体会到地道铜梁“味道”;如大足区突出“世界遗产、创意文化、美丽乡村”三大品牌,围绕大足石刻景区,强力推进历史底蕴深厚的世界遗产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加强旅游城市的商业文化建设,提高商业文化品味,使繁华的商业成为对外地游客的重要吸引,购物成为游客旅游地的重要旅游内容。
三、推进各个区域内部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旅游城市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特色,推进区域内部旅游发展的差异化,从“两点”定位中找方位,从“两地”“两高”目标中找方法,坚守“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定位,依托各区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展现重庆各个区县“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的独特魅力,要坚持以景区景点为载体,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游、峡江风光游、红色革命游、人文历史游、民俗风情游、夜景休闲游,全力打造旅游升级新亮点。
黔江区充分发挥黔江处于武陵山区连接点位置的桥头堡作用,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加快打造重庆旅游发展重要战略支点、大武陵国际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点,打造成为国家生态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等生态品牌;南岸区依托“一江一山一岛一湾”,打造国际马戏城、南山民宿集群、美丽乡村游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打通全域旅游产业经脉,形成旅游业态的全领域拓展;铜梁区以“原乡风情”为特色,着力打造“一线四区”精品旅游区;梁平区充分挖掘田园风光、农耕文明、湿地资源,以双桂田园、百里竹海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景区、以城市湿地连绵体、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梁平柚海、蜀道难、百年张鸭子等为重点景区,以乡村旅游为补充景区,实现核心景区为引领,重点景区锦上添花;大足区按照“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四季皆旅”的思路,构建“一城三区多片”空间格局。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理念,不等于处处搞景点、遍地建景区。要突出主题,从整体上谋划景区景点,注重全景式打造、高水平彰显全域文化,高质量促进全域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足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林峰.全域旅游下的业态创新[J].中国房地产,2018(14):63-65.
[2]李苗.全域旅游下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新东方,2018(1):39-43.
[3]任劲劲.全域旅游下旅游产业链研究初探[J].保山学院学报,2017,36(4):98-100.
[4]侯晓敏.全域旅游下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5]郭毓洁,陈怡宁.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J].旅游学刊,2016,31(9):28-29.
关键词:加强;全域旅游;对策建议
为更好地做好全域旅游,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引导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应发挥政府在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的支持和主导作用,政府适当的政策选择和制定是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使旅游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政府从旅游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引导和支持、加强区域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对旅游产业进行规划指导和服务。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其他资源一样需要科学的政策指导,旅游资源的保护既包括對自然资源的保护也包括对人文资源的保护。重点发展有特色的项目并注重保护环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的项目出现。
政府应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好”,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完善旅游规划,做好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提升旅游规划实施效果,着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二、加强旅游城市文化历史特色建设
文化是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对各旅游城市而言,文化、历史和艺术要素作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对突出城市旅游特色、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利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重庆的巴渝文化(以巴剧、渝剧、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川江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庆方言等为代表)、红岩精神、陪都文化等。文化具有隐性的特点,需要将其转化为有形符号进行展示,才能为人所感知并传播。如黔江打造成重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大观园、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黔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人文资源,已成功打造中国首个土家生态博物馆,民族歌舞《云上太阳》《濯水谣》走出国门;如铜梁区以诗意栖居、人居典范为目标,大力推进文旅、体旅深度融合,将龙文化精细融入到城市风貌、建筑、园林、雕塑、工艺产品、设施等各方面,营造浓厚的“龙乡”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性格,保护农耕文化,坚持以最小的投入、做最小的改动、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取得最好的效果,让每一个景观、村庄都有根有魂,让每一个游客都体会到地道铜梁“味道”;如大足区突出“世界遗产、创意文化、美丽乡村”三大品牌,围绕大足石刻景区,强力推进历史底蕴深厚的世界遗产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加强旅游城市的商业文化建设,提高商业文化品味,使繁华的商业成为对外地游客的重要吸引,购物成为游客旅游地的重要旅游内容。
三、推进各个区域内部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旅游城市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特色,推进区域内部旅游发展的差异化,从“两点”定位中找方位,从“两地”“两高”目标中找方法,坚守“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定位,依托各区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展现重庆各个区县“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的独特魅力,要坚持以景区景点为载体,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游、峡江风光游、红色革命游、人文历史游、民俗风情游、夜景休闲游,全力打造旅游升级新亮点。
黔江区充分发挥黔江处于武陵山区连接点位置的桥头堡作用,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加快打造重庆旅游发展重要战略支点、大武陵国际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点,打造成为国家生态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等生态品牌;南岸区依托“一江一山一岛一湾”,打造国际马戏城、南山民宿集群、美丽乡村游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打通全域旅游产业经脉,形成旅游业态的全领域拓展;铜梁区以“原乡风情”为特色,着力打造“一线四区”精品旅游区;梁平区充分挖掘田园风光、农耕文明、湿地资源,以双桂田园、百里竹海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景区、以城市湿地连绵体、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梁平柚海、蜀道难、百年张鸭子等为重点景区,以乡村旅游为补充景区,实现核心景区为引领,重点景区锦上添花;大足区按照“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四季皆旅”的思路,构建“一城三区多片”空间格局。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理念,不等于处处搞景点、遍地建景区。要突出主题,从整体上谋划景区景点,注重全景式打造、高水平彰显全域文化,高质量促进全域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足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林峰.全域旅游下的业态创新[J].中国房地产,2018(14):63-65.
[2]李苗.全域旅游下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新东方,2018(1):39-43.
[3]任劲劲.全域旅游下旅游产业链研究初探[J].保山学院学报,2017,36(4):98-100.
[4]侯晓敏.全域旅游下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5]郭毓洁,陈怡宁.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J].旅游学刊,2016,31(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