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习惯说看文章、读文章,但有的人是用鼻子嗅文章,中国特色的文字狱就是他们嗅出来的。明清不说,我们看唐宋的两个例子。
刘禹锡因为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朗州司马,一呆就是十年,后来幸得召还,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正是初春时节,他去玄都观赏桃花,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诗中说:“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有那么一些嗅觉发达的人,就说他的诗“语涉讥刺”,刚回京城一个月的刘禹锡,又被贬到外地做官去了,这一去又是十多年。后来换了皇上,因宰相裴度的关照,刘禹锡被召还京师,任主客郎中,二度去玄都观赏桃花,做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诗一发表,又有些人说他“薄行”,这主客郎中没当几天,就转任礼部郎中,随着裴度被罢相,他又卷铺盖到外地任职去了。
还有就是苏轼。苏轼是宰相之才,他在王安石和司马光当政时皆不获重用。被贬湖州知州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总共不到三百字,说自己被贬罪有应得,感谢皇恩浩荡,给了他很好的安置,决心上广朝廷之仁,下慰百姓之望。这样一篇文章能有什么过错呢?有些人愣是从中嗅出味道,说他诽谤朝廷,讥嘲时政,说这篇小文在社会上争相传诵,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他们还举了几首诗作为旁证,其中一首是《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诗的本意是说年轻的农民拿着国家发的青苗钱进城打工,很快就把身上带的钱花光了,什么本事也没学到,却学会了城里人说话的腔调。这些人就说苏轼没有一点同情心,反对救济贫民,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为这点诗文,苏轼被逮到东京汴梁,关进御史台(即乌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们称御史台为乌台。)受审,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他在狱中呆了一百多天,其间仁宗皇后病死。临死前,她对皇帝说:“苏东坡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他们在他的政绩上挑不出毛病,就想曲解他的诗来定罪……你可不能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就在这一年的岁末,苏东坡获赦,发配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在苏轼这个例子中,仁宗皇后仅凭常识就断定苏轼是被冤枉的,说明文字狱的制造者绝非高明的文学评论家,与其说他们对文字敏感,倒不如说是对政治敏感。他们的鼻子先嗅出政治的风向,然后到政敌的文字中乱嗅一通,寻一点蛛丝马迹就把它放大一百倍或者干脆无中生有,编造构陷,总之,是按照政治斗争的原则,获取投机的最大利益。
刘禹锡因为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朗州司马,一呆就是十年,后来幸得召还,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正是初春时节,他去玄都观赏桃花,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诗中说:“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有那么一些嗅觉发达的人,就说他的诗“语涉讥刺”,刚回京城一个月的刘禹锡,又被贬到外地做官去了,这一去又是十多年。后来换了皇上,因宰相裴度的关照,刘禹锡被召还京师,任主客郎中,二度去玄都观赏桃花,做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诗一发表,又有些人说他“薄行”,这主客郎中没当几天,就转任礼部郎中,随着裴度被罢相,他又卷铺盖到外地任职去了。
还有就是苏轼。苏轼是宰相之才,他在王安石和司马光当政时皆不获重用。被贬湖州知州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总共不到三百字,说自己被贬罪有应得,感谢皇恩浩荡,给了他很好的安置,决心上广朝廷之仁,下慰百姓之望。这样一篇文章能有什么过错呢?有些人愣是从中嗅出味道,说他诽谤朝廷,讥嘲时政,说这篇小文在社会上争相传诵,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他们还举了几首诗作为旁证,其中一首是《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诗的本意是说年轻的农民拿着国家发的青苗钱进城打工,很快就把身上带的钱花光了,什么本事也没学到,却学会了城里人说话的腔调。这些人就说苏轼没有一点同情心,反对救济贫民,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为这点诗文,苏轼被逮到东京汴梁,关进御史台(即乌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们称御史台为乌台。)受审,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他在狱中呆了一百多天,其间仁宗皇后病死。临死前,她对皇帝说:“苏东坡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他们在他的政绩上挑不出毛病,就想曲解他的诗来定罪……你可不能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就在这一年的岁末,苏东坡获赦,发配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在苏轼这个例子中,仁宗皇后仅凭常识就断定苏轼是被冤枉的,说明文字狱的制造者绝非高明的文学评论家,与其说他们对文字敏感,倒不如说是对政治敏感。他们的鼻子先嗅出政治的风向,然后到政敌的文字中乱嗅一通,寻一点蛛丝马迹就把它放大一百倍或者干脆无中生有,编造构陷,总之,是按照政治斗争的原则,获取投机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