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满意度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和受益者,了解其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满意度,不仅有助于探析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存在的短板,还可为制定有效的建设策略提供指导.基于全国的调查问卷,分别从空气清新、水体清洁、土壤安全、植被优良、人居整洁5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公众对空气清新、植被优良的满意度均处于较好水平,分别有57.24%、43.31%的公众持满意态度,其对水体清洁、人居整洁的满意度则处于一般水平;②不同类型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女性和农村居民对土壤安全的满意度较高,男性对水体清洁、植被优良和人居整洁的满意度较高;③公众对空气清新、水体清洁和植被优良满意度的空间分布均呈“南高北低”的特征,土壤安全和人居整洁满意度则分别呈“北高南低”和“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不同维度美丽中国建设满意度与实际水平的匹配关系以适配型为主,其中,植被优良维度适配区比例最高,土壤安全维度适配区比例最低;④公众对不同维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满意度受个体特征、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年龄、受教育水平对空气清新和水体清洁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GDP变化率对水体清洁和人居整洁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AQI、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森林覆盖度和生活垃圾处理量等的变化率分别对相应维度的满意度指数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武夷山是重点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福建省委、闽赣省委、闽浙赣省委、闽北特委及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留下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间节点,笔者旨在对武夷山能够反映百年党史的重要遗存,重点革命文物张山头红军墓群进行初步调查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保护提出思考.
期刊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对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的博物馆文物不仅在陈列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还存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使得一大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出现破损或丢失的状况.所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护意识问题的研究,在给博物馆文物保存提供一定参考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保存的效果.
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否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赢是亟待检验的实践问题,现有研究缺乏从“企业视角”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的研究成果.文章从能源投入约束条件、投入要素、节能约束条件三方面对DEA模型进行了改进,分别构建了检验“命令-控制”政策和用能权交易制度波特效应的理论模型.以用能权交易制度试点区域114家能源密集型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能源投入为投入变量,以总产值和废气排放量为产出变量,应用改进的DEA模型分别检验了“命令-控制”政策和用能权交易制度在企业层面的波特效应,并对检验结果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热值、来源广的新型能源,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能量载体.目前其他制氢工艺在技术和成本方面仍受制约,煤制氢将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氢源,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低碳煤制氢的关键技术选择.考虑到CCUS技术的额外能耗和碳捕集的不完全性等特点,煤制氢CCUS技术全流程仍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碳排放,但相关评估较少.文章从全流程分析的角度评估和比较煤制氢CCUS技术改造的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制氢全流程碳足迹为17.47~29.78 kg CO2/kg
低碳协同发展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引领和企业的参与.鉴于中国式分权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与中央政府目标不一致的困境.为此,以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博弈方为研究对象,考虑同级地方政府竞争所带来的正、负外部效应对地方政府行动力度的影响,构建央地企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中央管控地方政府和企业完成低碳改革的有效政策工具;并借助数值仿真技术研究博弈方的行动力度、政府的奖罚力度和同级地方政府竞争所带来的正、负外部效应对系统演化动态轨迹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调节博弈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
农业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控制农业碳排放,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粮食主产区政策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政策之一,在实现粮食产量长期稳定增长的同时,评估检验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基于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判断和分析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检验主产区政策实现碳减排的机制.结果显示:①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碳排放总量,降低农业碳排放密度和强度,其作用效
2019年《欧洲绿色新政》重提“碳边境调节机制”即碳关税引起各方关注,随后欧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进碳关税制定和立法进程.2021年3月10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决议,同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提交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的《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案,开启了碳关税正式立法进程.综合两版案文来看,CBAM在执行方式上将与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关联,碳价格执行EU ETS当期价格;覆盖领域上,第一个执行期主要覆盖水泥、电力、肥料、钢铁、铝等五
作为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两大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绿色创新必将成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03—2018年21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及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分权对于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环境分权促使城市绿色专利授权量增多,但对于城市绿色生产率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环境分权对经济效应的整体影响还处于“弱波特假说”状态,环境分权激发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还不足以显著抵消环境分权引致的成本,无法提高绿
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产业集聚与污染防治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两大“主旋律”.既有研究对于产业集聚同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总体形成了“恶化环境论”“改善环境论”以及“非线性关系论”等观点分歧.探究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阐明学术界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争议的原因,并为加快产业绿色集聚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产业集聚通过规模扩张、结构转型、技术增进等多种途径影响生态环境,这为诠释学术界对于产业集聚同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争议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