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辅导机构说他们聘请的全部是一线在职老师,也有重点学校的老师。其实,所谓的名师并不可靠。目前公立学校管理很严格,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外出代课的机会非常小。
曾几何时,传统的家教中心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摇身一变,成了拴死“名师”和学生的中介商人!然而对于目前如超级航母般的“一对一”培训机构,家长们又了解多少呢?
家教,诱惑家长的教育
当今社会,家长为孩子聘请家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都可以看到家教市场的火爆场面。
在龙文学校,某高三学生把这里当成了“全职学校”:早上8点准时报到,接受各学科家教老师的一对一辅导,每两小时一学科,中午学校帮忙订盒饭,晚上补习结束定点回家……一次性报100课时以上的VIP课时,家教费用是160元/小时。
在巨人教育,5岁多的孩子们提前一年开始了一年级的培训课程:早上8点前到校,8:10上课,40分钟一节课,语、数、英重点培训,中午学校订餐12元一盒,有床午睡,下午4:30结束,4:30额外的课后培训又开始了……从早8点到下午4:30的学前班费用是1280元/4周,4:30之后的课后培训费用另算。
在学大教育,孩子刚刚升入6年级,家长已迫不及待地来寻找一对一的家教老师。“免费分析学生试卷;免费诊断学习、心理和应试问题;免费制定一对一增分计划;免费参加家长经验讲座……”教导主任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毫不犹豫地交钱预订“名师”……120-150元/小时,106小时以上有优惠,210小时优惠更大,于是,一份将近3万元的家教合同单就这样签了下来。
家长对于家教的渴求,已呈现出近乎疯狂的态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经调查过一所重点中学,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校外上家教班。差生要补,好生更要补,学生就像坐在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上,只能向前向前向前……
然而,家教市场真如宣传的那样给力吗?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李志(化名),在京城一家著名的教育辅导学校工作多年,做过行政人员,也做过任课老师,主打“一对一”教育,熟悉家教行业的每一个流程。
当记者见到李志的时候,他多少还有些犹豫,不过在聊天中,李志渐渐地放松下来。他说:“我针对的不是任何一家教育机构,只是想把自己了解的一些事实,告诉那些冲着满是溢美之词的宣传广告、斥巨资奔向所谓名师的家长们。”
“名校名师”,有时只是个幌子
当前,各类“一对一”辅导班的广告随处可见,有的说保证提分;有的说老师是名师;还有的说出过状元……各种各样的广告噱头,或轻或重地冲击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其实哪个名校哪位名师,你根本无从对证。
对很多家长而言,请家教奔的就是“名校名师”;而对于培训辅导机构,最显眼也是最奏效的宣传,当然也是主打“名校名师”牌。
然而,李志却说:“很多辅导机构说他们聘请的全部是一线在职老师,也有重点学校的老师。其实,所谓的‘名师’并不可靠。目前公立学校管理很严格,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外出代课的机会非常小。事实上,辅导机构的师资一部分是退休或离职教师,更多的是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毕业生,有的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
“我是在2008年涉足这个行业的,当时的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在一家国企实习,因为平时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加上沉重经济负担的驱使,于是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我走进了北京××教育辅导机构,成了一名没有教师资格证、很多年没有摸过中学课本的一对一家教老师。而教导主任在把我介绍给家长时,我的身份是海淀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硕士研究生。”
“量身订做”,签合同才是目的
“我们的英语老师需要给您的孩子做一个专业的测评,请您带着他及最近一次考试的卷子,待专业测评后,量身订做适合他的辅导方式。”话外音:先来学校再说。
测评是一堂微妙的心理课,测评越细致,家长认可度越高。
李志说,这些学校的招生手段是层出不穷的,每天前来咨询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
踏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区墙壁上的那些提分明星榜,上面有学生的姓名、学校、辅导前后的成绩对比。还有所谓的“名师榜”,上面写着该老师毕业于什么名牌大学,都是高级教师之类的,仔细看看,那些老师的年龄也不过二十几岁。
“咨询过程是有套路的。”李志说。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首先,负责接待的咨询老师先通过与学生和家长详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性格、爱好,还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交友状况等等。之后,老师会与学生及家长各自进行单独交流。
接下来,这些机构就要给学生做个测评,其中包括学科知识和性格方面的内容,然后会告诉家长,机构会给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分派不同的老师。
如果家长问咨询老师:“你们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怎么来的呢?”
咨询老师一般会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校自己内部的专职老师,另一部分是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他们以兼职形式上课。”
家长会说:“我想请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毕竟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对教学内容、考试大纲应该更熟悉。”
而咨询老师则会说:“我们内部的老师也很熟悉教学,而且比公立学校的老师拥有更充分的时间研究个性化教学。无论是专职老师还是兼职老师,都是经验相当丰富的,他们都是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骨干。关键是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老师。”
李志说,咨询老师一般都很外向,个个是能言善辩的好手,他们能推销各种教学模式,比如改善孩子学习状态不佳的毛病,比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能举出很多辅导的成功案例,总之,每句话都能说到家长的心坎里。
整个咨询测评过后,基本上家长也就签合同了。
教学背后,师资培养成死穴
从目前家教市场的趋势来看,“一对一”辅导是最受家长青睐的。
“一对一”辅导教室和传统意义上的辅导班有所不同。一所学校内有很多个VIP包间,每个隔间内有两个凳子,一个学生配一位老师,师生以“同桌”的方式上课。
“2008年我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心里很没底。一来我从没有做过老师,不知道自己能否驾驭课堂;二来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也缺乏自信,以前学的那点东西也早都淡忘了。”
第一节是试听课。上课前,李志对该学生的了解,只限于报名时填的那张表——姓名、年级、性别,其他一概不知。第一课主要是了解情况,他了解了学生平时在学校上课的状况、学习中的问题等等,然后针对学生所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心里制定了一些计划。“我就在每次上课的时候给他讲一首古诗,解释词义和诗的意义等等,要求他理解,然后在下一节课给我背诵并解释。同时,针对他阅读水平较弱的情况,我每次课都会准备几篇文章,让他课后来做阅读理解。”
上课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李志说,有一次给学生讲习题,由于没能提前拿到题目准备,所以自己也不能立刻解答出来,当时很尴尬。“幸好有参考答案,可以按照正确答案倒推出讲解思路。”
教学过程中这样心里没底并非偶然现象。绝大多数办学机构情愿重金砸在广告宣传上,也不愿意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多花一分钱。“像我们机构的任课老师,前两年来的好多都是大专毕业的,直到最近一两年才以本科生为主了。但那些学管老师现在招的也都是些专科生,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且我们这个职业的流动性非常大,有些老师嫌挣的少,也有些老师觉得很辛苦,因为除了上课有时还要去做宣传……”但这些,家长们是很难看出来的。
教育培训行业本是个特殊的行业,教育的核心是师资力量,不像一般的商品那样可以简单直观、一目了然地高低自见。“比如说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本身对老师水平高低的鉴别力就不高,只有到了初中以后,随着智力逐渐发达,知识积淀愈加深厚,尤其是中上等成绩的学生才会对老师的讲课质量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
疯狂扩张,利益化的家教产业
家教机构已走向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道路,让家长们趋之若鹜的也正是这个看似光鲜的“品牌”。
这是李志在兼职过程中亲历的一个孩子。
2010年,刘女士给正在上小学6年级的孩子报了“一对一”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利用最后一年时间考上一所好的中学。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在单元测试中的成绩下降了不少。这让刘女士非常不高兴,跟校区教导主任反映协商后,决定换一个新老师。和新老师磨合又花掉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孩子的成绩总在60到70多分之间徘徊。
就在孩子所报的课时即将结束时,家长提出质疑,学管老师却说要持续教学一个阶段才能看出效果,同时又以“学校成功上市,课时费马上要涨价”等理由说服家长续签。
“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大半年的努力等于半途而废了。”学管老师说中了家长的“死脉”,家长狠狠心又报了100多个课时,续费数万元。
“后来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给孩子上课的那位老师有事请假了,于是孩子停课一周,一周后那位辅导老师再也没回来。没办法,学校只能说那位老师有事暂时不能上课了,给孩子更换其他教师。这么一来,刘女士彻底崩溃了——数万元的高昂学费换来这样的结果。后来她多次到学校交涉,学校实在没法,最终退还了刘女士剩余的课时费用。”
很多家教机构向家长承诺“快速提高成绩”,对此,李志认为,“说实在的,‘一对一’的教学质量真的配不上这么昂贵的学费,因为家长和辅导学校追求的核心目标是不一致的。”
“辅导学校的员工队伍看似很庞大,学区总监、分校校长、教导主任、咨询老师、教务老师……这些人员服务核心主要是针对家长的,留住家长是核心目标。而在教学上,针对孩子的那部分,无论是关注精力还是师资水平的培养,投入的力量只占很小的比例。其实,家教老师也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对他们而言,这里并非公办学校,没有职称评选,没有业务考核,多上课才能多挣钱。据我所知,有的专职老师每天要上5-6节课,也就是10-12个小时,同样的内容一次次地重复,一整天下来头晕恶心,那种感觉难受极了。”李志说。
采访最后,李志坦言,“家教的本质是学生和老师,家教过程应该是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孩子不学,配个再高级的老师也没用,反之,老师不行,花再多钱也是白搭。目前的家教培训机构表面看起来很繁荣很强大,却恰恰忽略了家教的本质。”
利益趋动的家教乱象
整个采访中,涉及经济利益时,李志提到了两次:
第一次,李志算了一笔账:“从‘一对一’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来看,一名初中生每次课2小时,费用在400元左右。现有老师的有效工资是每小时45-65元,其他收入大部分用于机构的广告宣传、场地租赁及公司丰厚的利润。如果机构愿意把大部分课时费留给老师,或许能请到一些在职的一线老师。”
第二次,李志提到了教务班主任的压力:“每次公司总部开会都在说‘续费续费’‘课时消耗’,学生的课时消耗得快了,自然就有可能续了。续费成功的,有续费提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从中国现有的家教机构看,存在门槛低、水平低、信誉低的问题。现在的家教公司只要去工商部门注册一下就可以开班,还有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也开班,在读大学生都可以来当老师。“家教机构聘请名师的成本很高,只能请一般水平的老师才能盈利。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育怎么可能有效果?不少家教机构承诺,一定让你考到多少分数,实际上这种承诺基本上是无法兑现的。因为教育是个双向的过程,除了老师教,还要学生学。”
目前,家教已发展为日渐庞大的行业,如何加强管理,制订“行规”,使之更好地成为家庭服务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地方待完善,其中家教多方的权益保障是最突出的问题。
曾几何时,传统的家教中心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摇身一变,成了拴死“名师”和学生的中介商人!然而对于目前如超级航母般的“一对一”培训机构,家长们又了解多少呢?
家教,诱惑家长的教育
当今社会,家长为孩子聘请家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都可以看到家教市场的火爆场面。
在龙文学校,某高三学生把这里当成了“全职学校”:早上8点准时报到,接受各学科家教老师的一对一辅导,每两小时一学科,中午学校帮忙订盒饭,晚上补习结束定点回家……一次性报100课时以上的VIP课时,家教费用是160元/小时。
在巨人教育,5岁多的孩子们提前一年开始了一年级的培训课程:早上8点前到校,8:10上课,40分钟一节课,语、数、英重点培训,中午学校订餐12元一盒,有床午睡,下午4:30结束,4:30额外的课后培训又开始了……从早8点到下午4:30的学前班费用是1280元/4周,4:30之后的课后培训费用另算。
在学大教育,孩子刚刚升入6年级,家长已迫不及待地来寻找一对一的家教老师。“免费分析学生试卷;免费诊断学习、心理和应试问题;免费制定一对一增分计划;免费参加家长经验讲座……”教导主任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毫不犹豫地交钱预订“名师”……120-150元/小时,106小时以上有优惠,210小时优惠更大,于是,一份将近3万元的家教合同单就这样签了下来。
家长对于家教的渴求,已呈现出近乎疯狂的态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经调查过一所重点中学,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校外上家教班。差生要补,好生更要补,学生就像坐在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上,只能向前向前向前……
然而,家教市场真如宣传的那样给力吗?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李志(化名),在京城一家著名的教育辅导学校工作多年,做过行政人员,也做过任课老师,主打“一对一”教育,熟悉家教行业的每一个流程。
当记者见到李志的时候,他多少还有些犹豫,不过在聊天中,李志渐渐地放松下来。他说:“我针对的不是任何一家教育机构,只是想把自己了解的一些事实,告诉那些冲着满是溢美之词的宣传广告、斥巨资奔向所谓名师的家长们。”
“名校名师”,有时只是个幌子
当前,各类“一对一”辅导班的广告随处可见,有的说保证提分;有的说老师是名师;还有的说出过状元……各种各样的广告噱头,或轻或重地冲击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其实哪个名校哪位名师,你根本无从对证。
对很多家长而言,请家教奔的就是“名校名师”;而对于培训辅导机构,最显眼也是最奏效的宣传,当然也是主打“名校名师”牌。
然而,李志却说:“很多辅导机构说他们聘请的全部是一线在职老师,也有重点学校的老师。其实,所谓的‘名师’并不可靠。目前公立学校管理很严格,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外出代课的机会非常小。事实上,辅导机构的师资一部分是退休或离职教师,更多的是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毕业生,有的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
“我是在2008年涉足这个行业的,当时的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在一家国企实习,因为平时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加上沉重经济负担的驱使,于是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我走进了北京××教育辅导机构,成了一名没有教师资格证、很多年没有摸过中学课本的一对一家教老师。而教导主任在把我介绍给家长时,我的身份是海淀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硕士研究生。”
“量身订做”,签合同才是目的
“我们的英语老师需要给您的孩子做一个专业的测评,请您带着他及最近一次考试的卷子,待专业测评后,量身订做适合他的辅导方式。”话外音:先来学校再说。
测评是一堂微妙的心理课,测评越细致,家长认可度越高。
李志说,这些学校的招生手段是层出不穷的,每天前来咨询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
踏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区墙壁上的那些提分明星榜,上面有学生的姓名、学校、辅导前后的成绩对比。还有所谓的“名师榜”,上面写着该老师毕业于什么名牌大学,都是高级教师之类的,仔细看看,那些老师的年龄也不过二十几岁。
“咨询过程是有套路的。”李志说。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首先,负责接待的咨询老师先通过与学生和家长详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性格、爱好,还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交友状况等等。之后,老师会与学生及家长各自进行单独交流。
接下来,这些机构就要给学生做个测评,其中包括学科知识和性格方面的内容,然后会告诉家长,机构会给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分派不同的老师。
如果家长问咨询老师:“你们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怎么来的呢?”
咨询老师一般会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校自己内部的专职老师,另一部分是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他们以兼职形式上课。”
家长会说:“我想请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毕竟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对教学内容、考试大纲应该更熟悉。”
而咨询老师则会说:“我们内部的老师也很熟悉教学,而且比公立学校的老师拥有更充分的时间研究个性化教学。无论是专职老师还是兼职老师,都是经验相当丰富的,他们都是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骨干。关键是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老师。”
李志说,咨询老师一般都很外向,个个是能言善辩的好手,他们能推销各种教学模式,比如改善孩子学习状态不佳的毛病,比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能举出很多辅导的成功案例,总之,每句话都能说到家长的心坎里。
整个咨询测评过后,基本上家长也就签合同了。
教学背后,师资培养成死穴
从目前家教市场的趋势来看,“一对一”辅导是最受家长青睐的。
“一对一”辅导教室和传统意义上的辅导班有所不同。一所学校内有很多个VIP包间,每个隔间内有两个凳子,一个学生配一位老师,师生以“同桌”的方式上课。
“2008年我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心里很没底。一来我从没有做过老师,不知道自己能否驾驭课堂;二来我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也缺乏自信,以前学的那点东西也早都淡忘了。”
第一节是试听课。上课前,李志对该学生的了解,只限于报名时填的那张表——姓名、年级、性别,其他一概不知。第一课主要是了解情况,他了解了学生平时在学校上课的状况、学习中的问题等等,然后针对学生所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心里制定了一些计划。“我就在每次上课的时候给他讲一首古诗,解释词义和诗的意义等等,要求他理解,然后在下一节课给我背诵并解释。同时,针对他阅读水平较弱的情况,我每次课都会准备几篇文章,让他课后来做阅读理解。”
上课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李志说,有一次给学生讲习题,由于没能提前拿到题目准备,所以自己也不能立刻解答出来,当时很尴尬。“幸好有参考答案,可以按照正确答案倒推出讲解思路。”
教学过程中这样心里没底并非偶然现象。绝大多数办学机构情愿重金砸在广告宣传上,也不愿意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多花一分钱。“像我们机构的任课老师,前两年来的好多都是大专毕业的,直到最近一两年才以本科生为主了。但那些学管老师现在招的也都是些专科生,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而且我们这个职业的流动性非常大,有些老师嫌挣的少,也有些老师觉得很辛苦,因为除了上课有时还要去做宣传……”但这些,家长们是很难看出来的。
教育培训行业本是个特殊的行业,教育的核心是师资力量,不像一般的商品那样可以简单直观、一目了然地高低自见。“比如说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本身对老师水平高低的鉴别力就不高,只有到了初中以后,随着智力逐渐发达,知识积淀愈加深厚,尤其是中上等成绩的学生才会对老师的讲课质量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
疯狂扩张,利益化的家教产业
家教机构已走向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道路,让家长们趋之若鹜的也正是这个看似光鲜的“品牌”。
这是李志在兼职过程中亲历的一个孩子。
2010年,刘女士给正在上小学6年级的孩子报了“一对一”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利用最后一年时间考上一所好的中学。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在单元测试中的成绩下降了不少。这让刘女士非常不高兴,跟校区教导主任反映协商后,决定换一个新老师。和新老师磨合又花掉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孩子的成绩总在60到70多分之间徘徊。
就在孩子所报的课时即将结束时,家长提出质疑,学管老师却说要持续教学一个阶段才能看出效果,同时又以“学校成功上市,课时费马上要涨价”等理由说服家长续签。
“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大半年的努力等于半途而废了。”学管老师说中了家长的“死脉”,家长狠狠心又报了100多个课时,续费数万元。
“后来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给孩子上课的那位老师有事请假了,于是孩子停课一周,一周后那位辅导老师再也没回来。没办法,学校只能说那位老师有事暂时不能上课了,给孩子更换其他教师。这么一来,刘女士彻底崩溃了——数万元的高昂学费换来这样的结果。后来她多次到学校交涉,学校实在没法,最终退还了刘女士剩余的课时费用。”
很多家教机构向家长承诺“快速提高成绩”,对此,李志认为,“说实在的,‘一对一’的教学质量真的配不上这么昂贵的学费,因为家长和辅导学校追求的核心目标是不一致的。”
“辅导学校的员工队伍看似很庞大,学区总监、分校校长、教导主任、咨询老师、教务老师……这些人员服务核心主要是针对家长的,留住家长是核心目标。而在教学上,针对孩子的那部分,无论是关注精力还是师资水平的培养,投入的力量只占很小的比例。其实,家教老师也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对他们而言,这里并非公办学校,没有职称评选,没有业务考核,多上课才能多挣钱。据我所知,有的专职老师每天要上5-6节课,也就是10-12个小时,同样的内容一次次地重复,一整天下来头晕恶心,那种感觉难受极了。”李志说。
采访最后,李志坦言,“家教的本质是学生和老师,家教过程应该是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孩子不学,配个再高级的老师也没用,反之,老师不行,花再多钱也是白搭。目前的家教培训机构表面看起来很繁荣很强大,却恰恰忽略了家教的本质。”
利益趋动的家教乱象
整个采访中,涉及经济利益时,李志提到了两次:
第一次,李志算了一笔账:“从‘一对一’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来看,一名初中生每次课2小时,费用在400元左右。现有老师的有效工资是每小时45-65元,其他收入大部分用于机构的广告宣传、场地租赁及公司丰厚的利润。如果机构愿意把大部分课时费留给老师,或许能请到一些在职的一线老师。”
第二次,李志提到了教务班主任的压力:“每次公司总部开会都在说‘续费续费’‘课时消耗’,学生的课时消耗得快了,自然就有可能续了。续费成功的,有续费提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从中国现有的家教机构看,存在门槛低、水平低、信誉低的问题。现在的家教公司只要去工商部门注册一下就可以开班,还有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也开班,在读大学生都可以来当老师。“家教机构聘请名师的成本很高,只能请一般水平的老师才能盈利。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育怎么可能有效果?不少家教机构承诺,一定让你考到多少分数,实际上这种承诺基本上是无法兑现的。因为教育是个双向的过程,除了老师教,还要学生学。”
目前,家教已发展为日渐庞大的行业,如何加强管理,制订“行规”,使之更好地成为家庭服务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地方待完善,其中家教多方的权益保障是最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