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四化同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在架构平台推进资源统筹整合、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等四个方面系统谋划与推动。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39-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家,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让其与其他产业形态相比,在转型、发展、提升上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如何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尤其是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2015年,笔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视角,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希冀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引发广大同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思考。
一、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截至2014年,安徽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74所,其中属于农林院校类别的仅有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所。为方便分析,本文中的涉农专业指高职院校开办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
从2015年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情况看,全省设置1个及1个以上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22.97%。其中,有1所院校设置8个,1所院校设置6个,2所院校分别设置5个,4所院校分别设置3个,1所院校设置2个,8所院校只设置1个。
2015年,有涉农专业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为15所,较2010年增加4所;招生的涉农专业14个,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加5个专业,停止招生的专业2个;涉农专业计划招生3152人,较2010年的2767人增长13.91%,略高于同期安徽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增长率11.67%;涉农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虽然从2010年的1.5%略增至1.53%,但占当年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却从2010年的7.21%降到5.93%。这些数据表明,2010-2015年间,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体保持一种稳定发展态势,但涉农专业建设在其所在院校中的比重却在下降。
从涉农专业的结构来看,其院校布点和招生计划投放的集中度较高。2010年,园林技术专业有10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园艺技术专业有6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9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2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到2015年,这种情况仍未有明显改观,园林技术专业有11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园艺技术专业有8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11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3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形成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其一,现有涉农专业多数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主要来自所在院校合并升格前的农业中专的老牌专业,且多分布于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二,目录专业覆盖率较低,既反映出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对过去中专办学优势专业的传承力度不够,同时也表明在普遍意义上高职院校对涉农专业的关注和投入非常有限。其三,从现在设置的涉农专业看,其结构较为单一且办学规模偏小,除“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的状况稍好外,其他招生专业多已在事实上成为“种子”专业,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
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从教育的视野,既要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更要着眼于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2011年启动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共有99个专业点列入项目建设,其中涉农专业点为8个,占专业点总数的8.1%,涉及6所高职院校、6个涉农专业。
透过这些数字,可以非常直接地体会到涉农专业在其所属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其一,经过传承、调整,现有的涉农专业在综合办学实力上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安徽作为农业大省而高职院校必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现实背景下,涉农专业对提升本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效应。其二,涉农专业是全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中的“种子”专业,属于稀缺资源,作为本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形成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品牌,进而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相比,涉农专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则是极其严峻的。这种挑战大致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从招生角度看,涉农专业对生源吸引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并将持续。在高职生源总体上面临较大危机的情况下,相关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坚持开办涉农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二,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目前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缺少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和保障,导致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都非常有限。第三,从就业角度看,涉农专业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其是艰苦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转岗率和离职率均较高,且安徽省内就业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涉农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存在偏差。第四,从社会服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政府涉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导致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存在“有力无处使”现象,另一方面也因部分涉农专业自身实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造成服务“三农”过程中“有心无力”。 (二)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不难看出,面向“三农”发展的开放性、专业设置上的系统性、人才培养上的协调性等,均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枢,其涉农专业发展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这样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从体系建设的视角,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至少有二:一是与中职、本科上下联动,彻底打通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通道,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与区域“三农”发展同频共振,成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对接、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三农”发展的资源汇聚、整合平台。
目前,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还远未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26个,占全部专业总数10.76%,专业布点数366个,专业点人才培养规模占总体的比例为9.0%。同年,安徽省有11所本科院校(含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20个农学类专业。从专业布点情况看,2所院校为10个以上,1所院校为4个,其他院校均仅为1-2个,41个专业点的总量占全省本科专业点总数的2.26%。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虽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但过于扁平化。中职作为“塔基”的基础作用相对扎实;高职作为“塔身”的骨架力量明显偏弱;本科作为塔尖的牵引带动明显有限。这种过于扁平化的金字塔结构,很难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结构。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力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职教体系来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该集团的运行机制和探索成效还有待观察和验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我国农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多种优势贡献在于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未来还将面临粮食增产稳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丰富和拓展专业内涵。换言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更好地在农业人力资本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显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师资队伍水平还有待提升。缺少一线体验,缺少实践经验,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涉农专业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其二,服务“三农”渠道还有待拓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主,在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等方面相较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并不一定具备多少优势,导致社会服务乏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涉农培训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就是想参与其中也缺少体制机制保障,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其三,招生制度还有待改进。目前,高职涉农专业普遍面临困境,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安徽省,均尚未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从实际情况看,未来涉农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其四,毕业生就业去向还有待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安徽本地就业率相较高职院校总体而言明显偏低。
(四)“四化同步”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在教育目标上由适应固农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在教育内容上由农业化技术向城镇化技能转变,在教育方式上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技术手段转变。职业教育作为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快速地融入到城镇中去。当前,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域”。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依托涉农专业,借助自身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城乡合作、区域合作,在推动“四化”同步中努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涉农专业建设上必须要破除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涉农职业教育就是涉农专业的事情,与其他专业无关;二是涉农专业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村镇一线,协调难度太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一种更加积极、进取、创新的姿态,积极统筹和整合办学资源,为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这在当前显得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战略取向
面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总体来看,至少要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战略取向。
(一)架构平台,强化资源统筹整合
涉农专业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高职院校对接和服务“三农”发展的一个窗口。但这个窗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办学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充分借助近几年在安徽全面兴起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着力建设开放共享的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六大平台”,推动本区域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特色集聚和品牌集聚。
在高职院校内部,涉农专业要跳出自身的狭窄视野,加大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与合作力度,通过各类办学资源的整合,为其他专业服务“三农”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在高职院校之间,既要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涉农专业结构,推动高职院校差异化错位发展,不断优化全省涉农院校涉农专业布局,又要围绕安徽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热点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可以现有格局为基础,一方面深化中职、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高职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努力推动中职、高职涉农专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在涉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通道。 作为地方政府,也要有“大三农”的意识,对目前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群团、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的涉农教育与培训项目进行全面、有效整合,让拥有优势资源的高职院校在涉农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二)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必须加大招生改革和就业激励力度。我们在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断层已经非常严重,二是基层农业技术岗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有限。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被动应对,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创新招生制度为涉农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保护性政策支持。比如,放宽涉农专业招生条件,让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员工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采取定向培养的办法,对涉农专业学生学费予以减免并提供奖学金,同时要求其必须在基层一线有一定期限的服务期;等等。而在这其中,涉农专业及其所在高职院校应加强调研,积极、及时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创新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加大涉农专业调整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涉农专业多为传统专业,部分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现代农业人才需求强烈的新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设置与安徽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度。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加大现有涉农专业的改造力度,既可以通过引入农业行业企业标准来提升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通过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嫁接改造来增强相关课程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着力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夯实基础。从调研情况看,虽然相关高职院校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
与其他专业相比,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但要把这种优势与特色发挥好,还需要涉农专业通过拓展服务来真正打响“农”字招牌。而且,在当前涉农专业办学规模偏小的情况下,应将社会服务作为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第一,要着眼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纵观多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师资状况,教学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均不够合理,与基层农技人员状况类似,有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在总体结构优化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好以老带新的优势,引导、激励团队积极开展涉农服务并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要着眼一线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菜单”。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其所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任务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借助现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如职业教育联盟等,来做好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现实需求,通过涉农专业自身以及整合其他专业的力量,研究、设计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通过网站、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和推介“我能做什么”,为更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可能。
第三,要着眼不同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多样化的“菜单”研究设计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目前,在实践中,有面向农资销售企业开展的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有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的新产品研发,有面向村镇开展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有面向农民开展的科技下乡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但这些多为点上的探索,尚未形成面上的推动,其成效还难以充分体现。今后,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应在推动涉农专业为“三农”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出台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变自发探索为机制推动。
(四)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面对涉农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涉农专业的办学活力。
第一,健全和完善农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议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通过政府多部门和职业院校密切协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规模情况做出预测预警,并形成年报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涉农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而且公开发布年报还有助于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第二,逐步规范农业从业资格,完善准入机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或安徽省出台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农业企业法人或经营生产主体的资格,如农业企业(农资经营、家庭农场等)的法人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本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其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专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等等。
第三,健全和完善涉农专业发展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安全的高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倾斜,在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在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上探索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优化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环境。
第四,应继续加大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平台的创新探索力度。目前,安徽省已经建立的各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涉农专业通过校、政、行、企合作来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这些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信息上的无碍沟通、资源上的有效共享、合作上的深度互信等方面下大气力持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欣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3(12):10-16.
[2] 西奥多M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2-133.
[3]姜明文,俞启定.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独特功能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6.
[4]李梦卿,张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农业化走向城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50-55.
[5]隋许杰.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融入研究[J].职教通讯,2014(31):44.
[6]吴一鸣,谭维奇.略论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30):9.
(责任编辑:杨在良)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5-0039-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家,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让其与其他产业形态相比,在转型、发展、提升上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如何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尤其是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2015年,笔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视角,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希冀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引发广大同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思考。
一、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截至2014年,安徽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74所,其中属于农林院校类别的仅有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所。为方便分析,本文中的涉农专业指高职院校开办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
从2015年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情况看,全省设置1个及1个以上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22.97%。其中,有1所院校设置8个,1所院校设置6个,2所院校分别设置5个,4所院校分别设置3个,1所院校设置2个,8所院校只设置1个。
2015年,有涉农专业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为15所,较2010年增加4所;招生的涉农专业14个,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加5个专业,停止招生的专业2个;涉农专业计划招生3152人,较2010年的2767人增长13.91%,略高于同期安徽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增长率11.67%;涉农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虽然从2010年的1.5%略增至1.53%,但占当年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比例却从2010年的7.21%降到5.93%。这些数据表明,2010-2015年间,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体保持一种稳定发展态势,但涉农专业建设在其所在院校中的比重却在下降。
从涉农专业的结构来看,其院校布点和招生计划投放的集中度较高。2010年,园林技术专业有10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园艺技术专业有6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9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2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到2015年,这种情况仍未有明显改观,园林技术专业有11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38%;园艺技术专业有8所院校招生,招生计划人数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19%;其他11个专业的招生院校不超过3所,其招生计划总和占涉农专业招生计划总数的43%。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对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形成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其一,现有涉农专业多数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主要来自所在院校合并升格前的农业中专的老牌专业,且多分布于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二,目录专业覆盖率较低,既反映出设置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对过去中专办学优势专业的传承力度不够,同时也表明在普遍意义上高职院校对涉农专业的关注和投入非常有限。其三,从现在设置的涉农专业看,其结构较为单一且办学规模偏小,除“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的状况稍好外,其他招生专业多已在事实上成为“种子”专业,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
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从教育的视野,既要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更要着眼于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2011年启动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共有99个专业点列入项目建设,其中涉农专业点为8个,占专业点总数的8.1%,涉及6所高职院校、6个涉农专业。
透过这些数字,可以非常直接地体会到涉农专业在其所属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其一,经过传承、调整,现有的涉农专业在综合办学实力上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安徽作为农业大省而高职院校必须紧密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现实背景下,涉农专业对提升本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效应。其二,涉农专业是全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中的“种子”专业,属于稀缺资源,作为本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形成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品牌,进而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承担的使命相比,涉农专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则是极其严峻的。这种挑战大致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从招生角度看,涉农专业对生源吸引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并将持续。在高职生源总体上面临较大危机的情况下,相关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坚持开办涉农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二,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目前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缺少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和保障,导致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都非常有限。第三,从就业角度看,涉农专业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其是艰苦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转岗率和离职率均较高,且安徽省内就业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涉农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存在偏差。第四,从社会服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政府涉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导致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存在“有力无处使”现象,另一方面也因部分涉农专业自身实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造成服务“三农”过程中“有心无力”。 (二)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不难看出,面向“三农”发展的开放性、专业设置上的系统性、人才培养上的协调性等,均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枢,其涉农专业发展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这样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从体系建设的视角,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使命至少有二:一是与中职、本科上下联动,彻底打通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通道,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与区域“三农”发展同频共振,成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对接、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三农”发展的资源汇聚、整合平台。
目前,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还远未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26个,占全部专业总数10.76%,专业布点数366个,专业点人才培养规模占总体的比例为9.0%。同年,安徽省有11所本科院校(含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20个农学类专业。从专业布点情况看,2所院校为10个以上,1所院校为4个,其他院校均仅为1-2个,41个专业点的总量占全省本科专业点总数的2.26%。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虽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但过于扁平化。中职作为“塔基”的基础作用相对扎实;高职作为“塔身”的骨架力量明显偏弱;本科作为塔尖的牵引带动明显有限。这种过于扁平化的金字塔结构,很难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结构。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了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力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职教体系来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该集团的运行机制和探索成效还有待观察和验证。
(三)现代农业发展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我国农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多种优势贡献在于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中,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未来还将面临粮食增产稳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丰富和拓展专业内涵。换言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更好地在农业人力资本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显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师资队伍水平还有待提升。缺少一线体验,缺少实践经验,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涉农专业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其二,服务“三农”渠道还有待拓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主,在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等方面相较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并不一定具备多少优势,导致社会服务乏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涉农培训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就是想参与其中也缺少体制机制保障,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其三,招生制度还有待改进。目前,高职涉农专业普遍面临困境,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安徽省,均尚未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从实际情况看,未来涉农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其四,毕业生就业去向还有待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安徽本地就业率相较高职院校总体而言明显偏低。
(四)“四化同步”视野中的涉农专业建设
在由农业文明向农工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由农业化向城镇化演进的趋势,在教育目标上由适应固农人才向劳动力转移人才转变,在教育内容上由农业化技术向城镇化技能转变,在教育方式上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技术手段转变。职业教育作为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快速地融入到城镇中去。当前,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域”。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依托涉农专业,借助自身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城乡合作、区域合作,在推动“四化”同步中努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涉农专业建设上必须要破除两种错误认识:一是涉农职业教育就是涉农专业的事情,与其他专业无关;二是涉农专业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村镇一线,协调难度太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一种更加积极、进取、创新的姿态,积极统筹和整合办学资源,为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这在当前显得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的战略取向
面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总体来看,至少要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战略取向。
(一)架构平台,强化资源统筹整合
涉农专业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高职院校对接和服务“三农”发展的一个窗口。但这个窗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办学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充分借助近几年在安徽全面兴起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着力建设开放共享的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六大平台”,推动本区域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特色集聚和品牌集聚。
在高职院校内部,涉农专业要跳出自身的狭窄视野,加大与其他专业的协同与合作力度,通过各类办学资源的整合,为其他专业服务“三农”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在高职院校之间,既要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涉农专业结构,推动高职院校差异化错位发展,不断优化全省涉农院校涉农专业布局,又要围绕安徽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热点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安徽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可以现有格局为基础,一方面深化中职、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高职涉农专业的办学规模,努力推动中职、高职涉农专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在涉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通道。 作为地方政府,也要有“大三农”的意识,对目前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群团、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的涉农教育与培训项目进行全面、有效整合,让拥有优势资源的高职院校在涉农教育与培训领域中有更高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二)面向“三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必须加大招生改革和就业激励力度。我们在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断层已经非常严重,二是基层农业技术岗位对人才吸引力非常有限。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被动应对,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创新招生制度为涉农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保护性政策支持。比如,放宽涉农专业招生条件,让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员工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采取定向培养的办法,对涉农专业学生学费予以减免并提供奖学金,同时要求其必须在基层一线有一定期限的服务期;等等。而在这其中,涉农专业及其所在高职院校应加强调研,积极、及时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创新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加大涉农专业调整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涉农专业多为传统专业,部分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现代农业人才需求强烈的新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设置与安徽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度。另一方面,则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加大现有涉农专业的改造力度,既可以通过引入农业行业企业标准来提升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通过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嫁接改造来增强相关课程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着力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夯实基础。从调研情况看,虽然相关高职院校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拓展服务,打响“农”字招牌
与其他专业相比,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但要把这种优势与特色发挥好,还需要涉农专业通过拓展服务来真正打响“农”字招牌。而且,在当前涉农专业办学规模偏小的情况下,应将社会服务作为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第一,要着眼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纵观多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师资状况,教学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均不够合理,与基层农技人员状况类似,有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在总体结构优化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发挥好以老带新的优势,引导、激励团队积极开展涉农服务并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要着眼一线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菜单”。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其所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任务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借助现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如职业教育联盟等,来做好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现实需求,通过涉农专业自身以及整合其他专业的力量,研究、设计多样化的服务“菜单”,通过网站、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和推介“我能做什么”,为更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可能。
第三,要着眼不同对象,开展个性化服务。多样化的“菜单”研究设计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目前,在实践中,有面向农资销售企业开展的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有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的新产品研发,有面向村镇开展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有面向农民开展的科技下乡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但这些多为点上的探索,尚未形成面上的推动,其成效还难以充分体现。今后,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应在推动涉农专业为“三农”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出台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变自发探索为机制推动。
(四)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面对涉农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发涉农专业的办学活力。
第一,健全和完善农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议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通过政府多部门和职业院校密切协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规模情况做出预测预警,并形成年报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涉农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而且公开发布年报还有助于增强涉农专业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第二,逐步规范农业从业资格,完善准入机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或安徽省出台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农业企业法人或经营生产主体的资格,如农业企业(农资经营、家庭农场等)的法人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本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其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农业相应专业专科以上文凭和从事该行业的经验,等等。
第三,健全和完善涉农专业发展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从农业产业安全的高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予以特殊的政策倾斜,在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在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上探索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优化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环境。
第四,应继续加大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平台的创新探索力度。目前,安徽省已经建立的各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以及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涉农专业通过校、政、行、企合作来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这些平台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信息上的无碍沟通、资源上的有效共享、合作上的深度互信等方面下大气力持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欣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3(12):10-16.
[2] 西奥多M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2-133.
[3]姜明文,俞启定.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独特功能论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6.
[4]李梦卿,张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从农业化走向城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50-55.
[5]隋许杰.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融入研究[J].职教通讯,2014(31):44.
[6]吴一鸣,谭维奇.略论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建设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30):9.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