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批评染上绿色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新课程下的表扬一度泛滥,似乎没有了批评。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表扬与批评缺一不可。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双翼,没有鞭策的教育,是虚伪的不完整的教育。虽然,在学校日常教学中,批评本身并不是目的,但它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性手段。合理的批评在塑造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既不要吝啬表扬,也不要放弃批评;既要学会表扬,又要学会批评。绿色批评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孩子既能接受,又乐于改正。
  
  一、让批评在关爱与赏识的营养中饱满绿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的时候,他也应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成人都难免犯错误,怎能苛求孩子不犯错误呢?关键是如何用绿色的批评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
  鲍俞同学是我班的一位转学生,他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不仅写字潦草,而且经常不写家庭作业。我用尽方法——打电话告知家长、留下来补习,可成效都不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见了他母亲,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孩子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这时我发现在一旁听我们谈话的孩子低垂着脑袋,神情沮丧。看来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次的交谈,使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单亲家庭造成的行为随意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鲍俞又没写作业!”班长又来汇报了。这次我没有象往常一样一针见血地批评他,只是私下对他说:“你很想让你爸爸妈妈和好,又不敢说,对吗?”他红着脸迅速地点了点头。“我很想帮你,可你不配合我帮不了你呀?”望着他疑惑的神情,我接着说:“其实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东西非常快,可由于你的学习不自觉,今天不写作业,明天写的字像‘飞毛腿’。我批评你不听,只能找家长,一找家长,你爸妈一定会为这件事争吵。这样一来,旧的矛盾还没化解完,新的战争又开始了,这样下去永远也和好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我尽量给你创造机会,让你的爸爸妈妈,尤其是你妈妈知道你很优秀,学校的老师非常看重你。然后老师们将你出色的表现告诉你妈妈,相信你妈妈会感动的。”充满人情味的绿色批评维护了他的自尊,使他认识到错误,更触动了他的心灵,激发起他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愿望。此后,这个孩子变了,他不仅能按时写作业还积极报名参加了我校举办的书法班。我也不食言,安排他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在饱含绿意、充满关爱的批评中,孩子上进了,家长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
  
  二、让批评在宽容与理解的和风中荡漾绿意
  
  教育历来倡导一个真爱,但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有时也会失误,不是因为爱的不真,反倒是因为太认真了,一动真就十分计较、敏感、多疑,就会抓住学生的错误狠批不放,有时甚至会转变为暴力型的“批评”,这种不讲究策略的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这种过重压力的直接表现便是被批评者紧张、压抑,甚至会出现极端的厌学、厌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犯错误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融合了浓浓情感的绿色批评来引发犯错学生的道德震撼,用饱含宽容与理解的绿色批评给学生留一个改过的空间,给错误挽一个“活结”,留一个出口,让迷途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周晓是一个被爷爷奶奶溺爱的孩子,他敏感、多疑、爱使小性子。一次习作课上,我请他坐在我身边写作文。这本是个很平常的举动,因为这个座位并不特殊,它和同学们的桌子连在一起。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他涨红着脸猛地站起来,咚咚咚走到我跟前,把铅笔盒“啪”地一声摔在桌上,然后重重地坐在我的身旁。同学们惊呆了,瞪大眼睛看着我,我也愣住了。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我,他那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他无计可施,只好乖乖地写作文。一会儿工夫,他平静了,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我边改作业边趁机给他建议,在我的帮助下,他的习作顺利完成了。第二节语文课上,我请他当众朗读自己刚写好的习作。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他看了看我,脸红了。我适时指出他的缺点:一、从做人的方面来看,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方法如果不对,错误就会越犯越大,事情会越办越糟。二、从一个小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问题也不少。虽说“师道尊严”的时代已过去了,但是你也应该知道老师也是有尊严的人。当你用不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尊严时,不仅会使自己蒙羞也会侵犯他人的尊严。第二天他主动交给我一张200字的错误说明,并要求在全班朗读。文中,他这样写道:当我听到老师喊我坐在她身边时,我很恼火。我觉得老师是出我洋相,给我难看的。我忘不了老师的话,她虽然批评了我,可她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遇到事情不能冲动。尊严不是别人给的,它握在自己的手中,没礼貌地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会失去尊严;公共场合不文明的举动也会失去尊严。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我一定想好再去做,决不把尊严抛在脑后,我要紧紧地把它握在手中。
  
  三、让批评在细微而不露痕迹的雨露中流淌绿意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听到批评时,心里总是不舒服。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有时也会因为批评的方法不当,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儿童犯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些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批评孩子有时应如水流一般:水顺势而流,随器而变,虽无形却具百态。批评如水,它的极致之处是于细微处见深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富有深意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往往是最富有影响力的批评,而这种如水般细微而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最能让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在回忆童年的学习生涯时说:小时候,他顽劣异常。上课时经常无端插嘴,扰乱课堂纪律。任课老师对他批评教育,再教育,再批评,很想使他规规矩矩地听课,结果他一如既往,丝毫没有改正。时间一长,老师苦口婆心的批评与劝导,不仅没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他对老师产生了很强的戒备心。他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后来他们班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每次上课,这位数学老师总是在他开小差或扰乱课堂纪律时,有意无意地多看他一眼,同时给他一个微笑。这位著名的数学家说,每次看到这位数学老师的眼睛和笑容,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激动,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赖和期待,这种信赖和期待成为他奋发向上的巨大源动力。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激动地说:“我永远忘不了数学老师的那个眼神,那个笑容。”多么了不起的“多看一眼”!就是这不露痕迹,满含绿色批评的一眼,把一个当初不受欢迎的顽劣学生,改变成一个在数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巨匠。
  生活中大家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进行“绿色装修”、走“绿色通道”,推崇和青睐“绿色”,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不仅是环保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还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新课程改革倡导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在大力倡导“书香满校园”的今天,我们也应给批评染上绿色。当我们把关爱融进批评,让批评在关爱与赏识的营养中饱满绿意时;当我们把宽容揉进批评,让批评在宽容与理解的和风中荡漾绿意时;当我们把智慧渗进批评,让批评在细微而不露痕迹的雨露中流淌绿意时,学生心灵的天空会更明朗。这种折射着人文色彩的绿色批评会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铺设一条绿色通道。批评中那满眼关爱、尊重、赏识的绿色将会指引着学生走向成功!
  (安徽淮南田区十八小魏燕莉)
其他文献
11月8日下午,内蒙古锡林郭勒商会成立大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毅,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都益东,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子明、王长聚,全国政协常委包俊臣,全国政协常委、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田震,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月虎,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统战部长包丽玲等两百余住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成立大会。  随即,内蒙古锡林郭勒商会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大会选举内蒙古新亚德物资商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