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家长会问,我们宝宝精神可好了,怎么都不肯睡觉,怎么办呀?还有的家长会问,我们宝宝放在床上怎么都不肯睡觉,必须要抱着才肯睡觉,而且不能放,一放就醒。该如何是好呢?
宝宝刚从温暖的子宫中来到我们的新世界,他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躺在家长的怀中会感到温暖、舒服,这是宝宝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家长对宝宝爱不释手,只要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常常抱到宝宝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他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容易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
对不肯睡觉的宝宝,我们要一出生就培养良好规律的睡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宝宝,这句话也很适用。要让宝宝在今后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出生后就要开始帮助宝宝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日久天长,睡眠程序会让宝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家长开始做这几件事情的时候,宝宝就会知道睡觉时间到了,我应该睡觉了,并且越小开始训练,这种条件反射越容易形成。
怎样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呢?
1.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
声音:要有较安静的睡眠环境,不能有太大的噪声,但是千万要注意白天家里不要过度安静,有的家长白天在宝宝睡觉的时候都不敢大声说话,走路也是轻声轻脚的,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湿度:卧室理想湿度为60%~70%。
温度:最有利于宝宝睡觉的卧室温度为20 ℃~25 ℃,不同季节最适宜的温度略有所不同。
光亮度:夜间宝宝睡觉的时候尽量不要开灯,如果要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最好开一盏小夜灯,光线不要太亮,如果怕宝宝早上由于日光早醒可以挂遮光窗帘,但是切忌白天宝宝睡觉的时候也拉窗帘。要帮宝宝分清白天和黑夜。
合适的卧室设置:宝宝床垫的颜色不要太鲜艳,床上也不要摆过多的玩具,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兴奋,难以入睡,且玩具容易倒下,引起宝宝窒息,毛绒玩具上面的毛还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睡床方式:建议宝宝与父母“同眠”(靠近父母的婴儿床)而不“同床”。这样即保证了母亲和宝宝的亲密联系,让母乳喂养、安抚和观察宝宝都很方便,同时能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母婴同床的危险。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2.疲倦信号的识别
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会用他的肢体语言来告诉家长“我太累了,快让我睡吧!”比如:打呵欠、皱眉、目光游离、眼神不专注、面无表情地盯着某个地方、揉眼睛、摇晃手脚、吸吮手指等,如果此时家长不理解他的意思,继续逗他的话,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很难再入睡,宝宝越疲劳,就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所以,照顾宝宝时,要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有想睡觉的信号,就不要再逗他了。
3.睡前准备
每天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减少外界刺激,避免过度激烈的活动,给宝宝洗澡、温柔地给宝宝按摩、换睡衣或睡袋。
4.入睡
宝宝入睡早能睡得更好,宝宝一般在晚上8∶00入睡最佳,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培养宝宝自行入睡,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太紧。避免不恰当的安慰行为,如过度摇晃、拍、抱着睡觉,可以给予宝宝适当安抚。
朱庆庆:苏州大学儿童保健硕士研究生,儿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中级心理治疗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十余年,主要擅长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预见性指导,儿童各种营养性疾病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等。
常用安抚宝宝的技巧
① 用包巾包裹宝宝,轻轻摇摇宝宝(或可以摇晃婴儿摇篮床),注意一定不要长时间过度剧烈地摇晃宝宝;
② 重复播放安神轻柔的音乐或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
③ 轻轻拍拍宝宝;
④ 轻轻抚摸宝宝的脊背;
⑤ 握着宝宝的小手。
过度摇晃着睡觉对宝宝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里,摇一摇、哄一哄,是家长们对付宝宝哭闹的常用方法。有的家长,宝宝哭的越厉害,他也摇晃得越厉害,直到宝宝入睡为止。这种做法对宝宝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有一种叫做“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病,是婴儿受到持续过度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由于宝宝脑部发育还不完全,脑组织抗压能力不高,如同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而且宝宝的颈部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承受这种持续过度的摇晃。宝宝在被摇晃时,他们几乎没有固定头部位置的能力,所以脑组织不断撞击颅骨,容易受到撞击而受损,严重的可能造成智力低下,严重者因脑部有大量微血管爆裂,引致脑部大量出血,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弱视或失明。短时间幅度小的摇晃,可以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但是长时间过度摇晃容易影响宝宝脑组织的发育,还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为宝宝记录睡眠日志,可以轻松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逐渐让宝宝的睡眠变得有规律。
写睡眠日志的方法:作一个柱状图,以每周的天数作为水平轴,每天24小时作为纵轴,不同的类型状态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比如喂奶、哭闹、睡觉等。
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以及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是解决一切宝宝睡眠问题的基础。不过这需要家长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宝宝刚从温暖的子宫中来到我们的新世界,他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躺在家长的怀中会感到温暖、舒服,这是宝宝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家长对宝宝爱不释手,只要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常常抱到宝宝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他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容易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
对不肯睡觉的宝宝,我们要一出生就培养良好规律的睡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宝宝,这句话也很适用。要让宝宝在今后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出生后就要开始帮助宝宝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日久天长,睡眠程序会让宝宝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家长开始做这几件事情的时候,宝宝就会知道睡觉时间到了,我应该睡觉了,并且越小开始训练,这种条件反射越容易形成。
怎样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呢?
1.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
声音:要有较安静的睡眠环境,不能有太大的噪声,但是千万要注意白天家里不要过度安静,有的家长白天在宝宝睡觉的时候都不敢大声说话,走路也是轻声轻脚的,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湿度:卧室理想湿度为60%~70%。
温度:最有利于宝宝睡觉的卧室温度为20 ℃~25 ℃,不同季节最适宜的温度略有所不同。
光亮度:夜间宝宝睡觉的时候尽量不要开灯,如果要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最好开一盏小夜灯,光线不要太亮,如果怕宝宝早上由于日光早醒可以挂遮光窗帘,但是切忌白天宝宝睡觉的时候也拉窗帘。要帮宝宝分清白天和黑夜。
合适的卧室设置:宝宝床垫的颜色不要太鲜艳,床上也不要摆过多的玩具,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兴奋,难以入睡,且玩具容易倒下,引起宝宝窒息,毛绒玩具上面的毛还容易引起宝宝过敏。
睡床方式:建议宝宝与父母“同眠”(靠近父母的婴儿床)而不“同床”。这样即保证了母亲和宝宝的亲密联系,让母乳喂养、安抚和观察宝宝都很方便,同时能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母婴同床的危险。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2.疲倦信号的识别
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会用他的肢体语言来告诉家长“我太累了,快让我睡吧!”比如:打呵欠、皱眉、目光游离、眼神不专注、面无表情地盯着某个地方、揉眼睛、摇晃手脚、吸吮手指等,如果此时家长不理解他的意思,继续逗他的话,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很难再入睡,宝宝越疲劳,就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所以,照顾宝宝时,要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有想睡觉的信号,就不要再逗他了。
3.睡前准备
每天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减少外界刺激,避免过度激烈的活动,给宝宝洗澡、温柔地给宝宝按摩、换睡衣或睡袋。
4.入睡
宝宝入睡早能睡得更好,宝宝一般在晚上8∶00入睡最佳,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培养宝宝自行入睡,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太紧。避免不恰当的安慰行为,如过度摇晃、拍、抱着睡觉,可以给予宝宝适当安抚。
朱庆庆:苏州大学儿童保健硕士研究生,儿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中级心理治疗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十余年,主要擅长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预见性指导,儿童各种营养性疾病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等。
常用安抚宝宝的技巧
① 用包巾包裹宝宝,轻轻摇摇宝宝(或可以摇晃婴儿摇篮床),注意一定不要长时间过度剧烈地摇晃宝宝;
② 重复播放安神轻柔的音乐或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
③ 轻轻拍拍宝宝;
④ 轻轻抚摸宝宝的脊背;
⑤ 握着宝宝的小手。
过度摇晃着睡觉对宝宝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里,摇一摇、哄一哄,是家长们对付宝宝哭闹的常用方法。有的家长,宝宝哭的越厉害,他也摇晃得越厉害,直到宝宝入睡为止。这种做法对宝宝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有一种叫做“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病,是婴儿受到持续过度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由于宝宝脑部发育还不完全,脑组织抗压能力不高,如同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而且宝宝的颈部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承受这种持续过度的摇晃。宝宝在被摇晃时,他们几乎没有固定头部位置的能力,所以脑组织不断撞击颅骨,容易受到撞击而受损,严重的可能造成智力低下,严重者因脑部有大量微血管爆裂,引致脑部大量出血,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弱视或失明。短时间幅度小的摇晃,可以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但是长时间过度摇晃容易影响宝宝脑组织的发育,还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为宝宝记录睡眠日志,可以轻松掌握宝宝的睡眠规律,逐渐让宝宝的睡眠变得有规律。
写睡眠日志的方法:作一个柱状图,以每周的天数作为水平轴,每天24小时作为纵轴,不同的类型状态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比如喂奶、哭闹、睡觉等。
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以及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是解决一切宝宝睡眠问题的基础。不过这需要家长们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