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劳人心苦筋骨的活儿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汉语中有这样一类现象:“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国语·越语上》)句中“女”既指称女儿,又陈述将女儿嫁给某人的行为。该现象涉及彼此紧密相关的两个重要课题:上古汉语名动词类的区分、上古汉语名动转类现象。我的博士论文《〈国语〉名动关系研究》以此为研究对象,以先秦重要典籍《国语》为基本语料。
  从博士二年级选题到论文完稿,其间自有一番苦乐。我最深的感受是,做论文是劳人心志筋骨的活儿,但遇到一个有价值又有趣的题目,在浩繁的语言材料中获得新知,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选题上孙玉文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自由。我找他谈想做的题目,他说,有想法不错,但不能一会一个想法,想做哪个题目就要沉心去做。这种自由让我能始终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做研究。
  我选这个题目最初是上古汉语中相应的语言现象对我的吸引。本科时我问孙老师怎么学古汉语,他让我好好读原典,从跟着他做本科毕业论文开始,他一直强调要从材料出发做研究。硕士阶段邵永海老师带着我们读文献,任何一段文句都要字字音义落实、语法分析到位,虽常有争议未定之处,但培養了我们对待语言材料的基本态度:重视语言材料,尊重语言事实,理论方法为语言材料服务。
  博士阶段,我读上古文献时,“君君”“君国”这类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去和孙玉文、邵永海两位老师谈对这个现象的认识,他们鼓励我从中选学位论文题目。孙老师的音变构词研究中也分析过这类现象,例如“饭”“树”由动词转化为名词,发生了变调构词,这加深了我对这类现象的兴趣。朱德熙先生的《关于先秦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区分的一则札记》篇首谈道:
  说古汉语没有词类,恐怕要比说现代汉语没有词类的理由更多。因为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现象十分常见,最明显的是名词和动词可以互相转化。
  这也使我意识到处理好名、动关系问题是解决上古语法基础性问题、深入探究上古语法体系必须攻克的课题。胡敕瑞老师指导过两篇研究名词动用的学位论文,我向他请教选题是否合适,他认为这是可以继续深挖的课题,也鼓励我选定这个题目。
  我的论文属于古汉语专书语法研究,选择专书语法研究主要基于我们研究汉语语法史的一个基本理念:“要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史必须以专书语法研究为基础。”(见郭锡良《〈古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序》)我的硕士论文《〈山海经〉语言特点及其成书年代考》也属于专书词汇、语法研究,从硕士到博士阶段,我对专书语法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只有踏实做好每一部重要典籍的语法研究,才能构建起古汉语各阶段的语法体系,系联起整个汉语语法史。这是学界先贤和我的老师们的理念,何乐士、管燮初等先生曾经率先力行,邵老师的博士论文对《韩非子》句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孙老师也曾想遵何乐士先生嘱咐做《国语》语法研究,因全力研究上古音而耽搁了。我选专书时便选了《国语》。
  选择研究《国语》名动关系,和该问题在专书语法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也有关系。郭锡良先生的《〈古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序》指出:“词类系统解决了,句法结构和句式的研究也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学界对上古汉语名词、动词关系的认识有很大的分歧。传统观点认为名词、动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词类,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例如沈家煊先生认为动词是名词的次类。因此,我的论文试图深入剖析《国语》名词和动词共性、特性,对名动转类现象进行精细而系统的研究。
  想在该项研究上有所推进,必须在以语言系统性为纲的基础上做精微的个案研究,将大量个案串联起来揭示属性和规则。怎么做颗粒度小的个案研究呢?首先要对字词文句有正确的解读。在通读《国语》的基础上整理文本,确定词语的形音义、判断语法性质。这是基础工作,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不那么容易。例如,《国语·周语上》中耳熟能详的“道路以目”,其中“目”是用作动词表示“用眼色表态示意”吗?《汉语大词典》作这样的解释。我们仔细分析,发现“目”仍是名词。又如《国语·吴语》中“王枕其股”的“枕”能否释为“以之为枕”?它是临时性的所谓意动(或“处动”)用法还是新的动词?这要从形音义、整体句法表现的角度仔细辨析。在研究方法上,我吸收了孙老师的研究成果,将句法分析与音义研究相结合。每写完一章我就呈孙老师过目,有时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经过讨论甚至是争论后,我们对具体问题才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我的论文以个案研究为主体,详细分析了200多组名动配对词。我们发现掩盖在名动同形表象下有不同性质的现象,包括由名动转类构造的名动配对词和依赖于语境、修辞的临时“语境词”。同时也看到《国语》中名、动范畴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名词做谓语和动词做主语、宾语有句法、语义上的限制。
  论文提交答辩后,虽然得到答辩委员的认可和鼓励,但我自知其中还有许多问题,于是博士后阶段也继续做上古汉语名动关系研究的课题。学位论文可以体现我们的学术修养和耗费的精力,实际上这种学养来源于一路上带我们问学的诸位先生们。在学养和理念上的传承,是我们把学问好好做下去的动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其他文献
陈虻审片的场面,被誉为央视“南院”的一道风景线。  他去世后,我们从网上收集到不少纪念文章,对此都有深刻的记忆与深情的追念:  机房里聚满了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陈虻一头飘逸的长发,端坐中央,俯身盯着编辑机。手边几块饼干,一瓶水,一包烟。  他不会放过任何瑕疵。审片专注时,长发随着节奏渐渐下滑,遮住眼睛,猛地向后一甩,长发复位,如此反复。  一部片子阅毕,就开始点评。编导们把陈虻的点评称作“痛批
白娘子与许仙的动人爱情,神偷“我来也”“一枝梅”的快意恩仇,伴随着《新白娘子传奇》《白蛇传》《怪侠神偷我来也》《一枝梅》等影视作品的上映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然而鲜有观众知晓,这些故事都与“三言二拍”有关,前者见于“三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后者源自“二拍”的《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三言二拍”是明代末年五个话本小说集的统称。其中,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大凡真诚有志于学的人,都十分推崇轴心时代,即东西方圣贤大家相继而起的时代。孔子、老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而推崇科学实验、主张非攻和兼爱的墨翟同样毫无争辩地成为轴心时代的明星。  墨翟被后人敬称为墨子,他所阐述的学说体系被称为墨学。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墨学未能取得古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更没有列入经学,许多追求科举功名的文人对墨学茫然不知所以,但是墨学所蕴
鲁迅在正式发表的第一篇随感录(《随感录·二十五》)中,由儿童的生存状态而想到儿童的教育生发出来的随感,抨击现实中尽是制造孩子的家伙而没有“人”之父。“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便辗转,没人管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则进而要求人们“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由孔乙己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看见了讲到‘孔乙己’,就想起
1941年生于北京,自幼受家庭书画熏陶,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师从俞致贞、高冠华、郭味蕖、王雪涛、李苦祥等先生,长于小写意花鸟及书法。曾任教北京红旗大学美术系,长期从事中国书画的教学与创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其作品追求古朴、自然,善以书法入画法,重笔墨、重气韵、重章法、重意境,师古人尤师造化,坚持传统广采博取,以求诗书画的完美合一。
好的诗自然需要诗人具备灵敏的感知能力,苦修勤练以致可以出口成章的技能,但更需要时间来成全。但凡动人心魄的诗歌莫不是经由时间的打磨,在诗人的内心千回百折、苦苦挣扎,如五谷在酒曲的作用下翻转发酵膨胀,被自己的情绪和怨念折磨得无以复加,按捺不住,终于精疲力竭行将崩溃时,好,灵感来了!如满溢的琼浆,如飘散的月光,如含着晨露的青草,终于迎来了酣畅淋漓的那一瞬间,那饱蘸着情感张力的水晶一样玲珑的诗句,那承载着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3月18日出生于广西临桂一商人家庭,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同时,白崇禧也是国民党军最大地方派系桂系中仅次于李宗仁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按鲁迅先生评《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之说,“诸葛”者,“多智”之谓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比,民国年代的白崇禧不仅在年代上要“小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曲《沂蒙山小调》唱遍了大江南北,构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涌现了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众多优秀沂蒙儿女的革命故事,出现了李存葆、苗长水、刘玉堂、赵德发等众多优秀作家和优秀文学作品,铸就了一种忠诚、仁义、厚道、朴实、坚韧、奉献的沂蒙精神。斗转星移,时至今日,我们不禁疑问,从历史和战争硝烟中走来的沂蒙精神在当代如何传承,沂蒙山的当代故事谁来书写,沂蒙山人的当代歌谣谁来传唱?带
2015年是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年周年,至今我还清晰记得1945年8月得知胜利时沦陷区人民爱国欢庆的激昂景象。  我出生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三年,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已经开始。三岁的时候卢沟桥事变发生。我的幼儿与小学时代是在日本占领军的枪口下度过的。我至今记得北京各城门前占领军士兵的刀光魔影与中国市民经过时必须给他们鞠躬行礼带来的屈辱感。记得每所小学校里耀武扬威的日本“教官
等植物的根伸进石头,等它发现自己别无去路,只有面对无尽的石头世界,它一定感到了某种荒唐,为了使自己挤进微微裂开的缝隙里,它不得不将自己的根变形,不得不将自己的根与石头合为一体,不得不顺着纹路形成古怪的直角、锐角,与刀子般的石头棱角相磨砺,它的生长姿势也会因此变成奇怪的模样。一个路人看到石头上的树,可能会惊叹:这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植物。但它忽略了植物根部的感受。作为根部,它也许体会到的更多是绝望和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