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我国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14型(APMV-14)的基因组特性,对2022年从我国家禽中新分离到的2株APMV-14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株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444 nt,结构均为3’-N-P-M-F-HN-L-5’,3’前导序列和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55和277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36 nt);2株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99REGR↓L103,具有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500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我国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14型(APMV-14)的基因组特性,对2022年从我国家禽中新分离到的2株APMV-14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株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444 nt,结构均为3’-N-P-M-F-HN-L-5’,3’前导序列和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55和277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36 nt);2株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99REGR↓L103,具有低致病性禽副黏病毒分子特征;2株毒株HN蛋白长度均为607 aa,明显长于2011年日本分离株APMV14/duck/Japan/11OG0352/2011(580 aa)。同源性分析显示,我国分离的2株不同宿主来源的APMV-14毒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与APMV-14代表株11OG0352同源性最高(91.0%),与其余禽副黏病毒同源性仅为45.0%~52.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APMV-14毒株与日本APMV-14分离株(11OG0352)位于同一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2株来源于不同宿主(鸡和鸭)的APMV-14毒株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说明APMV-14已具备水禽—陆禽的跨种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PMV-14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美国应急管理情报工作发展早、成果多,是我国应急管理情报研究的"它山之石",对我国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1803-2020年应急管理情报领域重大事件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深度评述、剖析美国应急管理情报工作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结论]美国应急管理情报工作发展历程可分粗放期、整合期、转型期三阶段,目前呈现统一管理、跨域共享、全社会参与、网络与现
河北省沧州市某养鸡场饲养的510日龄蛋鸡发生急性上呼吸道疫病。为确定病因,采集发病鸡气管组织样品处理后接种鸡胚,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J型禽白血病病毒等有关病原的PCR扩增,结果从接种病毒的鸡胚绒毛尿囊液中只扩增出ILTV gD基因片段(1 133 bp),将分离的毒株命名为Hebei2021株;将分离株扩增产物连接载体构建质粒,测序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解题方法与思路的拓展备受广大教师关注. 2021年作为广州市新中考的开局之年,最后的压轴题题型相较往年平稳过渡,不失创新,更加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以该题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呈现,试题解答,解后反思,变式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简要阐述了一些教学启发,为教育研究者进一步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及中考复习备考,提供相关借鉴与参考.
<正>一年一度的中考数学压轴题,既是命题者头痛的"磨难"命制,更是考生心有余悸的"伤痛".如何处理好命题人的出题心理和考生的答题心理,对中考压轴题的命题研究就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本文以2021年山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为载体,回顾命题过程,暴露命题思维,展示命题艺术,思考命题导向和教学改革.
2021年广州中考数学第25题是以菱形为背景的中考压轴题,该题有效的把数学知识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功能.文章主要介绍了求解该试题的几种解题思路,并从核心素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高中贯通培养等视角总结对应的教学建议.
为了解新疆焉耆马体表硬蜱的种类及其遗传进化特性,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采样点,采集马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的硬蜱共830只,借助显微镜观察鉴定其形态结构;使用PCR对其COI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Meagalign与Mega1 1.0生物学软件中的邻接法(NJ)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5个采样点的56匹焉耆马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采集的830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自从人类发展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增长模式逐渐显现出不可持续的态势。《巴黎协定》强调,与工业化之前相比,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水平不仅要控制在2℃之内,而且要向1.5℃内努力;同时,要求各缔约方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的基础上,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2021年6月9日,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一起野禽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了解该起疫情的发生经过、可能来源、内部传播方式以及对外扩散风险,组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调查发现:5月27日该保护区的黑颈..种群开始发病死亡,28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后上报疫情,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截至6月26日,累计死亡黑颈..5 486只,未见其他鸟
为了明确PCR产物直接测序与克隆后测序结果的差异,验证PCR产物直接测序的“准确性”,将从两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组织样品(A、B)PRRSV ORF5 PCR阳性扩增产物胶回收后连接至pMD19-T载体,分别取15个阳性亚克隆单菌落,同原始PCR产物进行测序,对两个样品各获得的16条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样品16条序列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4.2%~100%、8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