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求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本文将试图对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行多方面的解读,结合对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期望促进对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内涵的积极认知和反思。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艺术素养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he Survey and Cause Analysis of Preschool Teacher in Art Quality
——Take Chongqing City Kindergarten Teachers as an example
WU Shuang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5)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ld's art quality require the preschool teacher to have good art quality. This paper explains preschool teacher's art quality in many aspect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preschool teacher's art quality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preschool teacher's art, expecting to improve positive cogni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to this topic.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 art quality; cause analysis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是从事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其专业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外显声乐、美术、舞蹈等多样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技巧,同时也强调了内隐的艺术审美、艺术赏析等对美的感知态度。基于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操作层面上对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艺术专业知识;(2)艺术表现能力;(3)艺术鉴赏修为;(4)艺术教育水平。
1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调查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重庆市10所幼儿园的一线幼儿教师作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及技能发挥现状调查问卷》和相应的结构式访谈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各发放150份。回收问卷287份,回收率约为95.7%。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约为92.3%。
2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本文结果显示,重庆市幼儿教师从整体上对于艺术素养的重视程度较为突出,但在对于艺术素养的深入理解和教学体现方面则各有侧重。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轻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
所谓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是指幼儿教师将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设置和组织的对象,其教育目标则更多地关注幼儿通过艺术教育所掌握的技能技法的熟练程度和达成效果,将美术、舞蹈、演奏等艺术表现主要作为教育内容来进行实施,其目标直接指向可操作、可衡量的教育结果。而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则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的表达和内在的感受,将各类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自我舒展、自由表达。由此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倾向在本质上揭示了其教育观的不同导向,即幼儿学习的结果取向和过程取向。
调查显示,52%的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唱歌时,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完整、精彩地表现出来,且要求他们能够逐步学会更多的歌曲”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32%的幼儿教师在“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对于音乐美感的欣赏能力,会给孩子提供很多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鼓励孩子们运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创编简单歌词等”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17%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多数幼儿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艺术作品和技能的习得,而为数不多的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多样化的表现。此外,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作为五大领域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同其他领域教学相一致,即是达到幼儿“艺术操作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幼儿教师也更倾向于将幼儿学习的目标分解为各个可量化的指标;同时,有教师也反映仍有大多数幼儿家长以孩子在园内“能掌握多少知识量”来衡量园所教育质量的高低,这一点在乡镇幼儿园所体现得更为明显。
2.2 重教师教学的多样操作,轻幼儿表达的充分感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是体验和感知的主体,任凭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学设备再完善、教学手段再多样,而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感知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学也属本末倒置。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指向了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不同取向,即教师主体还是幼儿主体。 问卷显示,21%的幼儿教师“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相比让幼儿自己去进行感受和展现,更加注重考虑所教授动作的准确度和美感”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9%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超过半数的幼儿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表现,而对于幼儿的主观体验相对忽视。结合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学内容相对比其他教学领域而言,其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关注点放置在教学内容的适用程度以及自身多样化教学形式展现中,相对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在主观体验和感受。
2.3 重技能技巧的娴熟掌握,轻教育教学的有效转化
在幼儿教育的艺术领域,幼儿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艺术教育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熟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基本方式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艺术手段的实施灵活地驾驭教学组织活动,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调查显示,33%的幼儿教师在“能够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而对于“依然进行音乐、舞蹈等技能的持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问题,51%的幼儿教师选择了“很符合”,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大部分教师不乏对于艺术技能的重视,但将艺术表现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用来“借助”的意识尚显不足。
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从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开始,便在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安排下接受各类艺术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而幼儿园所对于幼儿教师的用人要求也更多地关注其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甚至将其等同于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和素养进行考虑。这种技能导向的培养和选拔倾向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于艺术素养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导致其相对忽视了其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 重艺术技能的单一展现,轻艺术手段的灵活整合
优质的幼儿教育活动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理解并尊重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各领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现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促进。在幼儿的艺术教育领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单项领域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注重积淀自身驾驭综合课程内容、展现多种艺术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的教学智慧。
在对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中,42%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时,通常会带领孩子一遍一遍地反复学唱”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7%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26%的幼儿教师在“通常会运用身体动作、儿歌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孩子对歌曲节奏的把握”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 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大多幼儿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选择单一技能性训练的教学手段,而相比之下,对于采取多种跨领域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性培养略显缺乏。
根据对幼儿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幼儿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突出,较之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更加关注自身教学效果的达成;加之受自身教学素养的限制,导致在教学活动中所设定的教育内容指向性突出且领域界限分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固化且缺乏灵活性和多变性。
3 结语
对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往往被看作是特长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而如何理解和提升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则是探求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充分认知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并将其内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理论与操作的和谐统一,是如今提高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本文是重庆市高等学校教改重点项目《基于“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0208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达.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2] 闫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6):73.
[3] 郑丹丹.从教师隐喻透视专业素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36.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艺术素养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he Survey and Cause Analysis of Preschool Teacher in Art Quality
——Take Chongqing City Kindergarten Teachers as an example
WU Shuang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5)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ld's art quality require the preschool teacher to have good art quality. This paper explains preschool teacher's art quality in many aspect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preschool teacher's art quality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preschool teacher's art, expecting to improve positive cogni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to this topic.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 art quality; cause analysis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是从事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其专业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外显声乐、美术、舞蹈等多样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技巧,同时也强调了内隐的艺术审美、艺术赏析等对美的感知态度。基于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操作层面上对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艺术专业知识;(2)艺术表现能力;(3)艺术鉴赏修为;(4)艺术教育水平。
1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调查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重庆市10所幼儿园的一线幼儿教师作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及技能发挥现状调查问卷》和相应的结构式访谈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各发放150份。回收问卷287份,回收率约为95.7%。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约为92.3%。
2 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本文结果显示,重庆市幼儿教师从整体上对于艺术素养的重视程度较为突出,但在对于艺术素养的深入理解和教学体现方面则各有侧重。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轻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
所谓艺术教育的显性结果,是指幼儿教师将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设置和组织的对象,其教育目标则更多地关注幼儿通过艺术教育所掌握的技能技法的熟练程度和达成效果,将美术、舞蹈、演奏等艺术表现主要作为教育内容来进行实施,其目标直接指向可操作、可衡量的教育结果。而艺术体验的隐性过程,则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的表达和内在的感受,将各类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自我舒展、自由表达。由此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倾向在本质上揭示了其教育观的不同导向,即幼儿学习的结果取向和过程取向。
调查显示,52%的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唱歌时,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完整、精彩地表现出来,且要求他们能够逐步学会更多的歌曲”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32%的幼儿教师在“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对于音乐美感的欣赏能力,会给孩子提供很多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鼓励孩子们运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创编简单歌词等”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17%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多数幼儿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艺术作品和技能的习得,而为数不多的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多样化的表现。此外,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作为五大领域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同其他领域教学相一致,即是达到幼儿“艺术操作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幼儿教师也更倾向于将幼儿学习的目标分解为各个可量化的指标;同时,有教师也反映仍有大多数幼儿家长以孩子在园内“能掌握多少知识量”来衡量园所教育质量的高低,这一点在乡镇幼儿园所体现得更为明显。
2.2 重教师教学的多样操作,轻幼儿表达的充分感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是体验和感知的主体,任凭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学设备再完善、教学手段再多样,而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感知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学也属本末倒置。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指向了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不同取向,即教师主体还是幼儿主体。 问卷显示,21%的幼儿教师“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相比让幼儿自己去进行感受和展现,更加注重考虑所教授动作的准确度和美感”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9%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超过半数的幼儿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表现,而对于幼儿的主观体验相对忽视。结合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艺术领域的教学内容相对比其他教学领域而言,其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关注点放置在教学内容的适用程度以及自身多样化教学形式展现中,相对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在主观体验和感受。
2.3 重技能技巧的娴熟掌握,轻教育教学的有效转化
在幼儿教育的艺术领域,幼儿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艺术教育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熟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基本方式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艺术手段的实施灵活地驾驭教学组织活动,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调查显示,33%的幼儿教师在“能够借用美术、舞蹈、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28%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而对于“依然进行音乐、舞蹈等技能的持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问题,51%的幼儿教师选择了“很符合”,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大部分教师不乏对于艺术技能的重视,但将艺术表现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用来“借助”的意识尚显不足。
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幼儿教师从选择从事这一职业开始,便在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安排下接受各类艺术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而幼儿园所对于幼儿教师的用人要求也更多地关注其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甚至将其等同于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和素养进行考虑。这种技能导向的培养和选拔倾向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于艺术素养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导致其相对忽视了其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 重艺术技能的单一展现,轻艺术手段的灵活整合
优质的幼儿教育活动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理解并尊重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各领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现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促进。在幼儿的艺术教育领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单项领域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注重积淀自身驾驭综合课程内容、展现多种艺术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的教学智慧。
在对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中,42%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时,通常会带领孩子一遍一遍地反复学唱”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37%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26%的幼儿教师在“通常会运用身体动作、儿歌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孩子对歌曲节奏的把握”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很符合”, 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比较符合”。可见大多幼儿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选择单一技能性训练的教学手段,而相比之下,对于采取多种跨领域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性培养略显缺乏。
根据对幼儿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幼儿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突出,较之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更加关注自身教学效果的达成;加之受自身教学素养的限制,导致在教学活动中所设定的教育内容指向性突出且领域界限分明,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固化且缺乏灵活性和多变性。
3 结语
对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往往被看作是特长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而如何理解和提升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则是探求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重庆市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充分认知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内涵,并将其内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理论与操作的和谐统一,是如今提高幼儿教师艺术素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本文是重庆市高等学校教改重点项目《基于“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0208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达.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2] 闫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6):73.
[3] 郑丹丹.从教师隐喻透视专业素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