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精心選例,简明分析了成语的内容、结构与错误类型,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传承、运用成语,提高其应试能力。
【关键词】成语;内容;结构;误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成语的内容
成语无论是来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还是来源于外来文化,都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1.成语与动植物:凤毛麟角、惊弓之鸟、藕断丝连、披荆斩棘;2.成语与衣食住行:衣冠楚楚、山珍海味、窗明几净、跋山涉水;3.成语与文学艺术:春秋笔法、洛阳纸贵、曲高和寡、画龙点睛;4.成语与礼俗做人:彬彬有礼、礼尚往来、高风亮节、光明磊落;5.成语与教育律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令行禁止、明镜高悬。
二、成语的结构
(一)短语特点
1.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梅兰竹菊;2.主谓关系:细水长流、天花乱坠、肝胆相照;3.动宾关系:饱经风霜、平分秋色、大显身手;4.偏正关系:娓娓动听、楚楚动人、侃侃而谈;5.补充关系:牢不可破、了如指掌、爱不释手。
(二)文言句式特点
对于枯燥的文言句式,我们也可以通过成语的结构来学习、掌握。1.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时不我待、何厌之有;2.状语后置:重于泰山、喜形于色、动之以情;3.成分省略:一字(值)千金、无与(之)伦比、名满(于)天下;4.判断句式:草木皆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非草木;5.被动句式:见欺于人、古为今用、囿于成见;6.疑问句式:其奈我何、何足道哉、何乐而不为。
(三)紧缩复句特点
这类成语从结构上看,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具有复句的各种关系:承接、转折、递进、选择、因果、目的、假设、条件等。
1.承接关系:画蛇添足、兵来将挡、马到成功 ;2.转折关系:劳而无功、虽死犹生、不期而遇;3.递进关系: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信而有征;4.选择关系:宁缺勿滥、宁为玉碎、何去何从;5.因果关系:温故知新、水涨船高、曲高和寡;6.目的关系:守株待兔、哗众取宠、围魏救赵;7.假设关系:风雨不改、插翅难逃、有闻必录;8.条件关系:不破不立、唯利是图、逢人说项。
三、成语的误用
(一)望文生义
如果不了解成语的人文背景,不注意其引申义、比喻义,而仅从字面上去解释,就很容易出错。例如:语文老师对我们一向要求严格,全班同学都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坏习惯。(文不加点:点:涂改。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二)对象误用
由于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以致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宿舍里的三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正值豆蔻年华,更是才华横溢。(豆蔻年华: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常用以比喻处女)
(三)褒贬混淆
由于对一些具有褒贬色彩的成语分辨不清,从而导致误用。例如:
1.如果一味地追求GDP而不顾可持续发展,忽略对环境的保护,那么全球性大灾难也就指日可待。(指日可待:指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好事情、希望等,属于褒义词。用在“全球性大灾难”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2.建在福建永春的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文学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有贬义。用在“艺术爱好者”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四)轻重失度
由于没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造成大词小用的错误。例如:为了实现心中的夙愿,早日出版个人小说集,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犹豫回顾。句中“出版个人小说集”与“正义”无关。)
(五)谦敬错位
有的成语用于谦称,有的用于敬称,如将其混淆,就会造成误用。例如:学生会主席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后与会的其他学生干部提出了许多大胆的合理化建议。(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字、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谦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的叙述。)我总结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胸怀宽广,犹如山谷;形容为人谦虚不骄傲,能够接纳他人意见。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称己。)
(六)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特别注意句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否则会造成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如:天津杨柳青画社出品的折扇上面,龙飞凤舞着著名书法家独具特色的签名。(龙飞凤舞:属于形容词性短语,不能带宾语,可改为“著名书法家独具特色的签名”龙飞凤舞。)
(七)自相矛盾
成语的运用还要注意它与其他词语是否矛盾,以免造成不合语境的错误。例如:坐在我左边的是一位瘦高的长发姑娘,坐在我右边的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与前面的定语“一位”矛盾。)
(八)语义重复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其他词语意义重复。例如: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既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又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务之急:指当前应做之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与前面的“目前”意思重复。)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成语;内容;结构;误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成语的内容
成语无论是来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还是来源于外来文化,都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1.成语与动植物:凤毛麟角、惊弓之鸟、藕断丝连、披荆斩棘;2.成语与衣食住行:衣冠楚楚、山珍海味、窗明几净、跋山涉水;3.成语与文学艺术:春秋笔法、洛阳纸贵、曲高和寡、画龙点睛;4.成语与礼俗做人:彬彬有礼、礼尚往来、高风亮节、光明磊落;5.成语与教育律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令行禁止、明镜高悬。
二、成语的结构
(一)短语特点
1.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梅兰竹菊;2.主谓关系:细水长流、天花乱坠、肝胆相照;3.动宾关系:饱经风霜、平分秋色、大显身手;4.偏正关系:娓娓动听、楚楚动人、侃侃而谈;5.补充关系:牢不可破、了如指掌、爱不释手。
(二)文言句式特点
对于枯燥的文言句式,我们也可以通过成语的结构来学习、掌握。1.宾语前置:唯利是图、时不我待、何厌之有;2.状语后置:重于泰山、喜形于色、动之以情;3.成分省略:一字(值)千金、无与(之)伦比、名满(于)天下;4.判断句式:草木皆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非草木;5.被动句式:见欺于人、古为今用、囿于成见;6.疑问句式:其奈我何、何足道哉、何乐而不为。
(三)紧缩复句特点
这类成语从结构上看,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具有复句的各种关系:承接、转折、递进、选择、因果、目的、假设、条件等。
1.承接关系:画蛇添足、兵来将挡、马到成功 ;2.转折关系:劳而无功、虽死犹生、不期而遇;3.递进关系: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信而有征;4.选择关系:宁缺勿滥、宁为玉碎、何去何从;5.因果关系:温故知新、水涨船高、曲高和寡;6.目的关系:守株待兔、哗众取宠、围魏救赵;7.假设关系:风雨不改、插翅难逃、有闻必录;8.条件关系:不破不立、唯利是图、逢人说项。
三、成语的误用
(一)望文生义
如果不了解成语的人文背景,不注意其引申义、比喻义,而仅从字面上去解释,就很容易出错。例如:语文老师对我们一向要求严格,全班同学都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坏习惯。(文不加点:点:涂改。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二)对象误用
由于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以致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宿舍里的三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正值豆蔻年华,更是才华横溢。(豆蔻年华: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常用以比喻处女)
(三)褒贬混淆
由于对一些具有褒贬色彩的成语分辨不清,从而导致误用。例如:
1.如果一味地追求GDP而不顾可持续发展,忽略对环境的保护,那么全球性大灾难也就指日可待。(指日可待:指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好事情、希望等,属于褒义词。用在“全球性大灾难”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2.建在福建永春的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文学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有贬义。用在“艺术爱好者”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四)轻重失度
由于没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造成大词小用的错误。例如:为了实现心中的夙愿,早日出版个人小说集,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犹豫回顾。句中“出版个人小说集”与“正义”无关。)
(五)谦敬错位
有的成语用于谦称,有的用于敬称,如将其混淆,就会造成误用。例如:学生会主席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随后与会的其他学生干部提出了许多大胆的合理化建议。(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字、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谦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的叙述。)我总结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胸怀宽广,犹如山谷;形容为人谦虚不骄傲,能够接纳他人意见。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称己。)
(六)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特别注意句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否则会造成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如:天津杨柳青画社出品的折扇上面,龙飞凤舞着著名书法家独具特色的签名。(龙飞凤舞:属于形容词性短语,不能带宾语,可改为“著名书法家独具特色的签名”龙飞凤舞。)
(七)自相矛盾
成语的运用还要注意它与其他词语是否矛盾,以免造成不合语境的错误。例如:坐在我左边的是一位瘦高的长发姑娘,坐在我右边的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与前面的定语“一位”矛盾。)
(八)语义重复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其他词语意义重复。例如: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既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又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务之急:指当前应做之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与前面的“目前”意思重复。)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