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最大化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的重大问题。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我这里所说的教学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利用游戏的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活动,旨在寓教于乐,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化的教学呢?
关键词:体育;教学;游戏化
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最大化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的重大问题。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他们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利用游戏的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活动,旨在寓教于乐,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游戏化不同于游戏,是使教学具有游戏的某些特色。教学游戏化更多地具有练习的性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游戏”属于教学游戏化的一种形式。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化的教学呢?
一、精心创设游戏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因素产生有效地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体育游戏穿插在其中,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无味。
如在准备活动教学中,穿插“程序化行进”、“听号抱团”、“拉网捕鱼”等游戏,使较常规的慢跑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有利于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和各种器官活动能力的提高,使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体育游戏,可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增加课的负荷。田径项目比较枯燥,如运用一些“圆圈接力跑”、“迎面接力跑”、“超人变速跑”等游戏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发挥奔跑的能力等。把游戏运用到整理活动中有助于尽快消除疲劳,如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舞蹈动作形式的教学和以放松为主的比赛性游戏,可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和体力上得到恢复。
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我们要能善于举一反三地变换游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的活动形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情绪,而且还能调节游戏的运动量,甚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在游戏“钻山洞”中,可以通过改变山洞的大不,高低,跑的路线等改变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游戏“穿过小树林”中,可以把树林设成直线式,曲型和圆型等进行游戏活动。另外,可启发学生多动脑筋,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游戏规则要求自己进行适当的改编,从而培养其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游戏形式宽泛多样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游戏的形式在一节课中应体现多样性,动静结合、手脑结合,在活动中突出“玩中学、学中玩”,即在玩中包含着学,学中包容着玩;或在玩中提示着学,学中采用玩。游戏中要努力做到“活而不乱”,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比如跑动中的“听数报团”、“蛇形跑”、“螺旋形跑”、“钻山洞”、“拉网捕鱼”、“传球触人”、“老鹰抓小鸡”等,可使学生跑出欢乐、跑出兴趣。再如在教学“投准”时,可以设计各种不同方位的投准练习,可以面对前方的固定物投准,也可以利用活动筐进行投准,也可以是投准地面上的物品等。在形式上尽可能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锻炼身心的作用。
三、游戏材料灵活设计
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究,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精心设计并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十分重要。只有提供有利于学生探求的典型材料,才能缩短学生的探索历程,他们比较容易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体。选择材料有几个要求:①要典型②有结构③安全有效。不恰当的利用游戏,是毫无教育效率的。因此,我们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灵活性,尽可能的将各类游戏资源挖掘出来,加以灵活“处理”,使游戏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外,体育游戏要时常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它在教学活动中的“动力作用”,以及趣味性和娱乐性。
低年级游戏教学一般以单向传递和简单的情节为主,他们最喜欢模仿动物的样子做游戏。在体育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同动物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模仿动物形象进行教学。例如: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采用“青蛙过河”的游戏;前滚翻可创设为“猴子钻山洞”的游戏。此外“小鸟飞飞”、“老鹰捉小鸡”等都是低年级小学生易接受且非常喜爱的游戏。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兴奋、情绪很高、从而培养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奔跑、跳跃、耐力等身体素质。
四、游戏符合年龄特点
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如:一年级的孩子应以简单的跑跳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合游戏规则太多的游戏;三年级的孩子则已经能独立地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游戏,比如我所教的二年一班小朋友就特别喜欢猜谜语,于是我在很多课中设计“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这样既锻炼了身体,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安排组织形式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改变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展示交流、有利于动机的激发和潜能的调动。组织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相结合。
一个游戏内容可以全班进行可以分组进行。如“跟着小旗走”,可以全班跟着红旗走成一路纵队,也可以分成若干组,各自跟着不同颜色的小旗走,这样可以调节活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比赛性游戏和分散活动结合。
在分散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比赛,提高活动量和密度,使动作更加完美正确。例:“跳圈圈比赛”,游戏之前,给每个学生几个大小不同的竹圈,让他们自由练习单脚跳、双脚跳、跑跨跳等动作,在这基础上进行比赛,那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玩小型体育玩具和大型器械相结合。
大型器械需要老师的照顾以免发生事故,一次玩一种大型的器械,人数不宜过多。因此,老师在组织部分同学玩大型器械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小型的体育玩具玩,然后再调换活动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
六、充分体验游戏过程
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活动分成若干层次,要体现递进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或悟出一定的道理或方法,不应急于追求结论。让儿童在良好的探索情景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当的善于诱导学生研讨,让学生一步一步自己去解决问题。
游戏教学的设立无非是为了使一些较难、不易掌握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得以顺利地去体验领悟,它只是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必须针对具体内容适当地安排,切忌为游戏而游戏,否则牵强附会,反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在游戏中进行,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东方教育研究》2002.3-4P42《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情境的创设》王毅著[M].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与健康)课标研制组编[M].
[3] 上海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游戏实践的问题与思考》华爱华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的理论基础》、《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M].
关键词:体育;教学;游戏化
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最大化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的重大问题。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他们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利用游戏的手段来开展教学的活动,旨在寓教于乐,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游戏化不同于游戏,是使教学具有游戏的某些特色。教学游戏化更多地具有练习的性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游戏”属于教学游戏化的一种形式。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化的教学呢?
一、精心创设游戏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因素产生有效地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体育游戏穿插在其中,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无味。
如在准备活动教学中,穿插“程序化行进”、“听号抱团”、“拉网捕鱼”等游戏,使较常规的慢跑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能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欲望,有利于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和各种器官活动能力的提高,使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体育游戏,可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增加课的负荷。田径项目比较枯燥,如运用一些“圆圈接力跑”、“迎面接力跑”、“超人变速跑”等游戏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发挥奔跑的能力等。把游戏运用到整理活动中有助于尽快消除疲劳,如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舞蹈动作形式的教学和以放松为主的比赛性游戏,可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和体力上得到恢复。
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我们要能善于举一反三地变换游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的活动形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情绪,而且还能调节游戏的运动量,甚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在游戏“钻山洞”中,可以通过改变山洞的大不,高低,跑的路线等改变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游戏“穿过小树林”中,可以把树林设成直线式,曲型和圆型等进行游戏活动。另外,可启发学生多动脑筋,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游戏规则要求自己进行适当的改编,从而培养其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游戏形式宽泛多样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游戏的形式在一节课中应体现多样性,动静结合、手脑结合,在活动中突出“玩中学、学中玩”,即在玩中包含着学,学中包容着玩;或在玩中提示着学,学中采用玩。游戏中要努力做到“活而不乱”,不断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比如跑动中的“听数报团”、“蛇形跑”、“螺旋形跑”、“钻山洞”、“拉网捕鱼”、“传球触人”、“老鹰抓小鸡”等,可使学生跑出欢乐、跑出兴趣。再如在教学“投准”时,可以设计各种不同方位的投准练习,可以面对前方的固定物投准,也可以利用活动筐进行投准,也可以是投准地面上的物品等。在形式上尽可能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锻炼身心的作用。
三、游戏材料灵活设计
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究,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精心设计并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十分重要。只有提供有利于学生探求的典型材料,才能缩短学生的探索历程,他们比较容易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体。选择材料有几个要求:①要典型②有结构③安全有效。不恰当的利用游戏,是毫无教育效率的。因此,我们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灵活性,尽可能的将各类游戏资源挖掘出来,加以灵活“处理”,使游戏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外,体育游戏要时常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它在教学活动中的“动力作用”,以及趣味性和娱乐性。
低年级游戏教学一般以单向传递和简单的情节为主,他们最喜欢模仿动物的样子做游戏。在体育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同动物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模仿动物形象进行教学。例如: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采用“青蛙过河”的游戏;前滚翻可创设为“猴子钻山洞”的游戏。此外“小鸟飞飞”、“老鹰捉小鸡”等都是低年级小学生易接受且非常喜爱的游戏。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兴奋、情绪很高、从而培养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奔跑、跳跃、耐力等身体素质。
四、游戏符合年龄特点
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如:一年级的孩子应以简单的跑跳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合游戏规则太多的游戏;三年级的孩子则已经能独立地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游戏,比如我所教的二年一班小朋友就特别喜欢猜谜语,于是我在很多课中设计“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这样既锻炼了身体,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安排组织形式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改变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展示交流、有利于动机的激发和潜能的调动。组织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相结合。
一个游戏内容可以全班进行可以分组进行。如“跟着小旗走”,可以全班跟着红旗走成一路纵队,也可以分成若干组,各自跟着不同颜色的小旗走,这样可以调节活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比赛性游戏和分散活动结合。
在分散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比赛,提高活动量和密度,使动作更加完美正确。例:“跳圈圈比赛”,游戏之前,给每个学生几个大小不同的竹圈,让他们自由练习单脚跳、双脚跳、跑跨跳等动作,在这基础上进行比赛,那锻炼的效果会更好,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玩小型体育玩具和大型器械相结合。
大型器械需要老师的照顾以免发生事故,一次玩一种大型的器械,人数不宜过多。因此,老师在组织部分同学玩大型器械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小型的体育玩具玩,然后再调换活动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
六、充分体验游戏过程
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活动分成若干层次,要体现递进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或悟出一定的道理或方法,不应急于追求结论。让儿童在良好的探索情景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当的善于诱导学生研讨,让学生一步一步自己去解决问题。
游戏教学的设立无非是为了使一些较难、不易掌握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得以顺利地去体验领悟,它只是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必须针对具体内容适当地安排,切忌为游戏而游戏,否则牵强附会,反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在游戏中进行,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东方教育研究》2002.3-4P42《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情境的创设》王毅著[M].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与健康)课标研制组编[M].
[3] 上海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游戏实践的问题与思考》华爱华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的理论基础》、《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