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55-01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有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伸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从而提高的是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
一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也应本着切实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从长远观点出发,教会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技能和锻炼方法,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育过程。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能仅限于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引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客观实践中能主动建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意向和看法。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体育教师要不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更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交叉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从心理学机制来讲,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稳定的心理定势。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锻炼行为。要使学生坚持终身的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各种形式培养、保护和充分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并使学生从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的生理满足以及感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
三 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现代学校体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相揖别。在学校学习到的很多运动技术、方法,在一个人的体育生涯中仅仅是匆匆过客。为什么学了几年体育,一出校门便与体育无关了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所学的内容繁杂而不实用,二是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为此,新一轮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改强制性为自主性,从强调学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跃升为追求阶段性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要求学生样样运动项目都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方法的多少的辩证表述是:“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实践证明,学生对运动项目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难以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形成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他们才能在专长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加强课外体育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其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学校体育除了要以教学为核心外,还要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课堂教学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余锻炼是学生发展锻炼兴趣,形成锻炼习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必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把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各类体育项目竞赛、体育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增加锻炼的活动内容,如体育舞蹈、轮滑和各种球类项目等。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55-01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有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伸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从而提高的是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
一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也应本着切实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从长远观点出发,教会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技能和锻炼方法,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育过程。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能仅限于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引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客观实践中能主动建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意向和看法。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体育教师要不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更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交叉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从心理学机制来讲,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稳定的心理定势。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锻炼行为。要使学生坚持终身的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各种形式培养、保护和充分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并使学生从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的生理满足以及感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
三 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现代学校体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相揖别。在学校学习到的很多运动技术、方法,在一个人的体育生涯中仅仅是匆匆过客。为什么学了几年体育,一出校门便与体育无关了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所学的内容繁杂而不实用,二是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为此,新一轮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改强制性为自主性,从强调学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跃升为追求阶段性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要求学生样样运动项目都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方法的多少的辩证表述是:“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实践证明,学生对运动项目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难以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形成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他们才能在专长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加强课外体育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其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学校体育除了要以教学为核心外,还要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课堂教学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余锻炼是学生发展锻炼兴趣,形成锻炼习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必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把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各类体育项目竞赛、体育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等。增加锻炼的活动内容,如体育舞蹈、轮滑和各种球类项目等。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