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企业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佛教文化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探索。
关键词:佛教文化;企业管理;促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将佛教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会发现,如果把佛教文化借鉴到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一、佛教文化传达了一种圆融的辩证法思想
佛教思想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认为诸法待缘而生,缘尽而灭,缘就是诸法存在的原因与条件。缘起论揭示了事物或现象是由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成的,人生现象互为依存,互为因缘的真实状况。这些因素和条件彼此联系,相互通融,阐释了一种全面圆融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提示我们要客观认识事物,看到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待相因,相辅相成的,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是佛法中的智慧。
企业文化建设中,圆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和建设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有创造性,要学会适度的灵活和变通。在企业内部,大到组织、部门,小到团队、个人,彼此之间都应该紧密联系,包容各种矛盾,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佛教文化揭示了“诸行无常”这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根据缘起论,既然诸法无非是缘聚缘散而已,那么,从根本上说就是无自性的,性“空”的,或者说无主宰的。但“空”的主要意思不是说没有或不存在、或没有意义价值,而是说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长往,即“诸行无常”。《大智度论》云:“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1]佛教强调变化,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不稳定性,才能力图保持稳定,即维持内外条件的和合。
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时刻变化着,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要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另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借鉴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内,人是最大的变量,人心的“无常”便是“诸行无常”的最好体现。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不能遵循统一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发展变化,力求维持员工个人条件与企业内部环境的和合。
三、佛教文化提出了“诸法无我”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在佛教的教义“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苦谛是认识佛教的前提。所谓知苦,就是用一种批判而又冷静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审视我们社会的种种缺陷,并探索这种缺陷和苦难的原因。人们由于不了解生命的流转,将个体欲望无限放大,产生种种妄念,受这些妄念的支配,造成错误的行为,并带来相应的后果,最终导致现在痛苦的生命状态。一言以蔽之,佛教所揭示的这个痛苦世界的规律,就是起惑、造业、受苦。为了摆脱痛苦,就要做到“无我”,即能够摆脱从自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产生的偏见,更高更远更客观地看问题。只有进入了“无我”,才能依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其内在性质与相互关系。
从企业文化和管理角度,“诸法无我”让我们认识到,现实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应探究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从而改变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而不能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在企业内部,我们应该以“无我”的精神对待企业、工作和同事,控制自我的欲望,不要凡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多为别人考虑,才能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的氛围。
四、佛教文化提倡平等和克己观念
在佛教的思想中,世界是不存在主宰体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那么在社会中也不会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2]佛教在这里明显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
佛教的另外一大主张是克己观念。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而诸多烦恼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人世中本无“我”,世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人们自然会对有益于“我”的事情贪恋追求,对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憎恨。佛教修行要求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
将佛教的平等观念和克己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不难发现,佛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教育企业的领导者放低身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员工,不搞特殊化,使得企业内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佛教的克己观念,对于企业内部的每个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可见,贯彻佛教的平等与克己观念,对企业良好快速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五、佛教文化传达了一种和谐的理念
佛教文化中的“六和敬”,是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戒、见、利”是和合的本质;“身、口、意”是和合在身口意三业之上的表现。“六和敬”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同的,其中戒和同修体现的是民主管理的律治精神;见和同解追求的是拥有一致的基本伦理价值观念;利和同均实现的是财富的公平处置。至于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和谐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和合共存,才能创造宽容、团结、互助、合作的团队,企业才能求得发展。“六和敬”思想中的戒和同修,要求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内部贯彻民主和法制;见和同解,着重在企业内部树立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利和同均,强调企业盈利的公平分配。只有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使企业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虽然佛教离我们今日甚远,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我们都是人,所要解决的都是人类生存这一问题。佛陀在此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伟大的解决方法,并已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应做的是,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多地去认识、去理解他。”[3] 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需要用圆融无碍的辨证观,将企业的社会价值、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成长建设联系在一起,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形成一个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整体。可见,重新发掘佛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思考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大智度论.卷三十
[2] 长阿含经.小缘经
[3] 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喻质昭,西南大学2012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宗教学,研究方向:佛教哲学。
关键词:佛教文化;企业管理;促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将佛教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会发现,如果把佛教文化借鉴到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一、佛教文化传达了一种圆融的辩证法思想
佛教思想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认为诸法待缘而生,缘尽而灭,缘就是诸法存在的原因与条件。缘起论揭示了事物或现象是由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成的,人生现象互为依存,互为因缘的真实状况。这些因素和条件彼此联系,相互通融,阐释了一种全面圆融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提示我们要客观认识事物,看到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待相因,相辅相成的,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是佛法中的智慧。
企业文化建设中,圆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和建设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有创造性,要学会适度的灵活和变通。在企业内部,大到组织、部门,小到团队、个人,彼此之间都应该紧密联系,包容各种矛盾,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佛教文化揭示了“诸行无常”这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根据缘起论,既然诸法无非是缘聚缘散而已,那么,从根本上说就是无自性的,性“空”的,或者说无主宰的。但“空”的主要意思不是说没有或不存在、或没有意义价值,而是说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长往,即“诸行无常”。《大智度论》云:“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1]佛教强调变化,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不稳定性,才能力图保持稳定,即维持内外条件的和合。
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时刻变化着,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要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另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借鉴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内,人是最大的变量,人心的“无常”便是“诸行无常”的最好体现。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不能遵循统一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发展变化,力求维持员工个人条件与企业内部环境的和合。
三、佛教文化提出了“诸法无我”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在佛教的教义“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苦谛是认识佛教的前提。所谓知苦,就是用一种批判而又冷静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审视我们社会的种种缺陷,并探索这种缺陷和苦难的原因。人们由于不了解生命的流转,将个体欲望无限放大,产生种种妄念,受这些妄念的支配,造成错误的行为,并带来相应的后果,最终导致现在痛苦的生命状态。一言以蔽之,佛教所揭示的这个痛苦世界的规律,就是起惑、造业、受苦。为了摆脱痛苦,就要做到“无我”,即能够摆脱从自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产生的偏见,更高更远更客观地看问题。只有进入了“无我”,才能依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其内在性质与相互关系。
从企业文化和管理角度,“诸法无我”让我们认识到,现实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应探究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从而改变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而不能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在企业内部,我们应该以“无我”的精神对待企业、工作和同事,控制自我的欲望,不要凡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多为别人考虑,才能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的氛围。
四、佛教文化提倡平等和克己观念
在佛教的思想中,世界是不存在主宰体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那么在社会中也不会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2]佛教在这里明显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
佛教的另外一大主张是克己观念。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而诸多烦恼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人世中本无“我”,世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人们自然会对有益于“我”的事情贪恋追求,对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憎恨。佛教修行要求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
将佛教的平等观念和克己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不难发现,佛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教育企业的领导者放低身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员工,不搞特殊化,使得企业内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佛教的克己观念,对于企业内部的每个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可见,贯彻佛教的平等与克己观念,对企业良好快速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五、佛教文化传达了一种和谐的理念
佛教文化中的“六和敬”,是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戒、见、利”是和合的本质;“身、口、意”是和合在身口意三业之上的表现。“六和敬”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同的,其中戒和同修体现的是民主管理的律治精神;见和同解追求的是拥有一致的基本伦理价值观念;利和同均实现的是财富的公平处置。至于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和谐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和谐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和合共存,才能创造宽容、团结、互助、合作的团队,企业才能求得发展。“六和敬”思想中的戒和同修,要求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内部贯彻民主和法制;见和同解,着重在企业内部树立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利和同均,强调企业盈利的公平分配。只有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使企业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虽然佛教离我们今日甚远,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我们都是人,所要解决的都是人类生存这一问题。佛陀在此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伟大的解决方法,并已付诸实践。因此我们应做的是,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多地去认识、去理解他。”[3] 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需要用圆融无碍的辨证观,将企业的社会价值、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成长建设联系在一起,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形成一个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整体。可见,重新发掘佛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思考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大智度论.卷三十
[2] 长阿含经.小缘经
[3] 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喻质昭,西南大学2012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宗教学,研究方向:佛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