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广校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纪实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兴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共同讨论、分享成果。如何更好地建设、运作和管理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期专题展示各地推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的模式和经验。
  寒冬时节的西春岗村,正好到了草莓扣棚后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走进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嫩绿的草莓叶郁郁葱葱,白色的草莓花娇小明艳,鲜红的草莓果子令人垂涎欲滴,大棚里围满了当地的农民,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牟分校的老师正拿着发生病害的草莓苗给大家讲解今年出现的新病灶,农民朋友们听得用心、看得入神、记得认真,不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彼此间进行热烈讨论,相互“取经”交流……一派“莓香四溢”的火热场面。
  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李峰,曾经是农广校的一名学员。1987年,他参加了中牟县农广校举办的中专学历培训班,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中专学历文凭。3年的刻苦学习不仅仅使他掌握了作物栽培、育种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深深地认识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他天天都往园里跑,日日都往大棚里扎,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十几年在田头地边摸爬滚打的实践经验,种出的草莓体态丰腴、果香浓郁,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莓大王”。“富了不忘众乡邻”,李峰将大棚草莓的技术传授给庄户,乡亲们都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全村建成了18个草莓大棚。2006年李峰牵头发起成立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春峰”牌商标。
  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销售产品,李峰紧跟市场走向,不仅有包装,还搞宣传,购置电脑开设了草莓销售网站,开拓网络销售市场。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等地的客商通过网络争相订购,从最原始的“挎篮叫卖”到标准化种植的“订单生产”,一时间中牟草莓声名鹊起。2007年“春峰”牌草莓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
  2010年,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与中牟县农广校结成科技帮扶对子,构建“农广校 合作社 农户”的立体合作模式,进行产业对接,将农广校师资、政策、技术等培训教育资源和合作社的资金、基地等优势资源进行强强结合。2012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这是河南省首家拿到草莓绿色食品证书的合作社。
  2015年,春峰合作社成立农民田间学校。成立初期,中牟县农广校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田间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为农民田间学校顺利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田间学校具有多媒体教室122平米,投影、电脑、播放器、网络等硬件设施,建有农广书屋,配备各类书籍2000余册,实训基地225亩,大棚150个。统一的金色牌匾,宽敞的田间教室,齐全的实训设施,互动的教师授课,工整的学员笔记。据李峰介绍,农民田间学校关键时节开始上课,农民要在合作社的田间学校连续进行几天的培训。上午是实践课,课堂就在草莓大棚里,下午是理论课,课堂设在教室,还邀请了美国专家来现场解决问题。从其他渠道,农民学不到很系统的科技知识,只能通过农广校的培训,系统的培训一次就是几天,彻底解决生产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李峰说,“从合作社成立以来,农民最满意的是科技培训。”
  河南省农广校校长李铁庄介绍,首家“农民田间学校”一开课,就备受农民朋友热捧。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每个教学课堂还要建立一个实验示范田,主要用于学员在田间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操作,这样参训的农民能够切实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最终成长为具备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职业农民。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强调互动式教学,更直接,效果更好。
  哪里有技术要求,课堂就设到哪里;哪里有技术难题,农广校老师就在哪里指导。据了解,在田间学校里,农民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农时农事需要,现场进行“点菜”,老师按照农民的“菜单”,及时“操刀主厨”,提出解决方案。在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下,老师和学员相互交流草莓管理技术,气氛十分热烈。“现在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我一直都在参与,讲的都是我们种草莓中遇到的问题。现在不止我愿意参加,连我的亲戚都想来报名学习。”作为农民田间学校的“常客”,草莓种植户贺西梗谈起这种教学相长的模式十分感慨。
  全新的培养目标,全新的课程组合,对师资也是全新的挑战。河南省农广校给任教田间课堂的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开放式课堂,互动式教学,必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位农广校的任课教师,对田间课堂的课程设计始终突出素质能力培养,几乎每堂课都通过“角色体验”方法让每一个学员动起来,都把田间课堂讲课作为对自己水平的检验,尽心尽力。
  如今,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60余万元,草莓生产基地2400亩,成员农户367户,同时辐射带动姚家及韩寺、刁家、大孟、刘集等乡镇75个行政村新发展草莓15000余亩,品种由成立之初的1个发展到目前的12个,亩纯收入平均2.5万多元。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示范农民田间学校。
  像西春岗村这样有规模、有特色的农民田间学校,在河南郑州已成遍地开花之势。 2014年以来,郑州市依托区域中心站和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45所。郑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通过建立政策推动、扶持拉动、任务带动、机制联动机制,配套“农民培训 农技推广 成果转化 互联网”工作模式,实现了河阴石榴、广武大葱、黄河鲤鱼等三个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地和大田作物核心种植区培训服务全面覆盖,花卉、草莓、葡萄、林果、中药材、设施蔬菜、旱作农业等产业培训服务基本覆盖。同时,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工作要求,结合三类人员的特点,探索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分层建设和错位发展,加速推进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有效促进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
  农民田间学校不仅给农民带来新的技术,更使农民经营思维发生了改变,一位参加培训的农场主说:“参加了好几期了,每逢农民田间学校开课,我都挤出时间来学习。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是摸索不到的,需要老师来告诉我们。这个培训对我们来说价值非常高,而且有的是现学现用,很解渴。”
  “十三五”期间,全国农广校将推动建立20万所农民田间学校。河南省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建立农民田间学校1450所。一个个农民田间学校兴办起来,为中国农业的明天培养人才探索之路。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倪东衍
其他文献
缓解旱情最有效的工具是什么?当然是靠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理论上来讲,气象干旱不一定会引发农业干旱,如果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可以利用前期储蓄的水实现旱涝之间的平衡分配。关键是要从长远上谋划,全面加强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才能从根本解决连年遇旱的情况。  这次旱情,一方面和气候异常有关,另一方面更反映出我国水利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严重、常年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水利建设滞后。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水
人物导读:柯福广,男,38岁,辽宁省庄河市鞍子山乡人,大连众联果疏合作社理事长。他在家乡自主创业,从事设施番茄生产,由于管理到位,质量一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带动周边群众建棚种番茄,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他以保护价收购群众的番茄,赢得信任。他创办的大连众联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生产技术、采摘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社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致富。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朴朴实实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据农业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今年第46周(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4.8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51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2.2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90个点。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交易总量为58.34万吨,比前一周增加0.2%。  (一)鸡
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农民创业创新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储备和培养大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蓄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是留住农村资源要素和人气的有效手段,也是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创业创新的队伍中来,农家乐、休闲山庄、民宿、休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按照这个标准,金岭镇山上张家村“小米大王”张万寿还真有点长寿之相,但就是这个看起来干瘦羸弱的小个子,却顶起了金岭镇小米生产销售的一片天,不仅如此,他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开放,在山村的小小舞台上唱起了一出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大戏。  金岭镇是标准的丘陵地形,山丘连绵,地势起伏,附近的雾云山长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这样的地理特点非常适合种植小米,前些年农户只是自发零星种植,虽然
近期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近日获悉,根据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6处。其中,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一段,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  人大代表职教谏言  亟需抓紧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  王书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共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539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217人、专业技能型3342人、专业服务型2980人。  一、持续夯实职业培训基础  上海市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到2020年培育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持证占比达到70%。为此,
近日,农业农村部向社会推介北京市房山区等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要求充分发挥这些范例在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指导各地交流做法经验、开阔工作思路、落实政策措施、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加强公共服务,营造农村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类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推动落实政策措
面对生源急剧减少、普及高中教育的教育形势,如何落实招生计划是摆在庄河农广人面前的一道考题。为了搞好招生工作,推进全市农广教育的发展进程,庄河市农广校采取依靠“政府搭台、中学导演、乡镇职校唱戏”的策略,保证了近几年招生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一、政府搭台  政府搭台就是市农广校通过市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招生计划,并出台对乡镇中学、乡镇职校的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初,市教育局都要下发一份专门的招生工作文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重点在农业。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地,留守的农民种不好地,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